合肥庐阳区楼宇经济
1、北京市朝阳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工作回顾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决贯彻中央和北京市“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部署,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举全区之力打好经济增长保卫战、区域发展攻坚战,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指标继续稳居全市前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90.7亿元,同比增长13.3%。
保增长工作成果显著。坚决落实区委“动起来、统起来、严起来”要求,建立部门、街乡联动工作机制,强化统筹调度、监督考核和责任落实,形成了全区上下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强化政策引导,制定44条保增长措施,安排6亿元产业发展资金,出台加快商务楼宇经济发展政策,实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10项措施,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税源建设政策体系。为企业争取市级帮扶资金16.6亿元,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额度5.6亿元,377家高新企业通过国家新标准认定。推进网上审批。系统梳理并压缩审批环节,取消审批事项83项,3日内完成审批的项目达到60%以上。186个项目纳入市、区绿色审批通道,促进了重大项目落地,全年开复工面积3423万平方米,占全市的35%以上。举办时尚消费节等特色主题活动,培育蓝色港湾等消费聚集区,引入沃尔玛等大型商贸企业,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1476亿元,同比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21.78亿美元,占全市的35.6%。新批内资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18%。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5亿元,同比增长15.8%。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一手抓当期增长、一手抓长远发展,大力发展金融、现代商务、传媒等高端产业,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金融业预计实现收入1035.5亿元,同比增长49%。新增金融机构50家,金融机构总量达到1168家。现代服务业预计实现收入4430.7亿元,同比增长13%。新引进投资性公司5家,1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区新设公司。文化创意产业加速聚集,大业传媒集团等重点企业入驻。着力发展新移动通信、新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中国移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材国际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中国移动谷”等重大项目建设,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左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市场交易活跃。专利申请量8600件,同比增长16%;技术合同成交额103.5亿元,同比增长21.8%,我区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试点。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在潘家园松榆里等2个社区开展生活污水达标排放试点,对30万平方米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1%。
功能区带动作用不断提升。CBD、电子城、奥运三大功能区实现区级财政收入占全区的92.3%,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CBD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东扩方案得到市政府批准,九歌艺术品交易所、华彬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相继入驻,核心区一期即将入市,国贸三期主楼基本竣工。电子城功能区加快发展,北扩一期控规获得批复,ABB三期等项目竣工,中国电信、施耐德电气、恒基伟业等22个项目签约入驻。奥运功能区高端文体资源加速聚集,鸟巢、水立方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国家会议中心投入使用,国家网球中心新馆开工建设,中国网球公开赛、车王争霸赛等赛事成功举办,奥林匹克公园全年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储备区建设步伐加快,温榆河大道开工建设,金盏金融服务园区土地一级开发开始启动,园区道路和标准化写字楼开工建设,德意志银行、安邦财险项目落地。定福庄、垡头功能区和东坝航空商务区的发展规划正在加紧编制。
农村城市化步伐全面加快。统筹推进土地储备工作,优先解决农民安置、产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完成拆迁腾退568.5万平方米。
大望京村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拆除老旧房屋48.6万平方米,28万平方米新住宅小区同步建设,储备土地即将分批入市。建成农民新村83万平方米,3349户搬迁上楼。农村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崔各庄乡级土地股份制改革和南皋村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14个乡、125个村实现村账托管。农村地区16个产业项目投入运行,农村经济实现总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12%。
二、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统筹资源,全力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预计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万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万元,同比增长10.2%。
就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成立就业促进中心,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1.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56%,零就业家庭数量实现动态归零。投入9000万元,为1.4万名农村劳动力解决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险问题,3809人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到82%。建成48家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6598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278万元。7.2万名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19.8万名“一老一小”人员、7589名无业居民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城镇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7%。投入3310万元,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大病统筹、基本医疗参合率超过98%,保障水平居全市前列。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居家养老实现全覆盖,社区养老加快推进。加强社会救助,发放救助金1.77亿元,对106户危房进行改造,政策性住房开复工面积732万平方米,3265户家庭得到配租配售。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优化结构布局,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完成54所小学规范化建设,初中校主要指标达到市A级标准。加快优质资源聚集,在与湖北黄冈中学合作建设黄冈华侨城学校之后,北师大朝阳附中正式招生,与人大附中、华中师大一附中又分别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深化“双名工程”,加大培训力度,投入经费6376万元,同比增长159%,共培训干部教师2.6万人次。面向全国招聘名校长、名教师19名。组织188名教师支援农村教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中考优秀率和高考本科上线率分别提高5.2和10.3个百分点。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新增3所公办幼儿园,适龄幼儿接受公办优质学前教育比例提高9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国际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9万余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我区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卫生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投入3113万元,强化对重点人群和场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免费接种流感疫苗68万人次,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成7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个急救站点,与20家驻区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对2000余名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正式奠基。坚持中西医并重,围绕居民需求,推广中医诊疗进社区,我区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3个社区文化中心、100家农村数字影厅,新建、改建全民健身居家工程62套,符合条件的56所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文化产业带动文化事业发展,培育了“9剧场”等一批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社区一家亲、全民健身日等群众文体活动,拨付专项资金支持1215支文体队伍发展。工人俱乐部工程项目启动拆迁。加强文物普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
社会建设管理不断加强。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建成175个社区服务站,社区管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公开招聘835名社区工作者,建立2.6万人的和谐促进员队伍,社区工作力量更加充实。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探索分类管理和项目化运作新模式。加强农村社会管理,45个村向社区管理过渡。加强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建设,和平家园社区、亚运村街道分别荣获首批全国示范社区和示范街道,我区被评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三、全力服务保障国庆,区域形象全面提升
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总结借鉴奥运经验,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社会氛围文明祥和。
国庆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构建“1+11+43”的组织指挥体系,全民动员、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群众游行、游园联欢、女民兵方队、阅兵服务、彩车组装场地保障、焰火燃放、安全保障、环境整治、新闻宣传、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任务,服务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节日气氛热烈喜庆,社会氛围文明和谐,为实现首都国庆活动“高质量、有创新”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投入88.7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加快52条主次干路建设,对50条道路进行大中修,为26条道路安装了路灯。完成5条轨道交通、15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保障了工程建设力度。加强环境整治,拆除违法建设25.7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93个,新改建环卫设施529座,完成7片城中村和边角地整治任务。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治理河道9.6公里。推进通惠河滨水文化景观带建设,建成庆丰公园等3个景观公园。10处新建郊野公园对外开放。全区新增、改造绿化面积75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4.8%。全面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二级以上天数任务指标。
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巩固奥运期间城市管理成果,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模式,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城市运行平稳有序。推广团结湖流动人口管理模式,通过构建网络、规范流程,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探索环境管理新模式,建立高安屯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及时治理异味污染,设立开放日接受群众监督,垃圾异味基本消除。在望京、东湖地区开展路侧停车规范管理试点。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与城市风险评估,组织3393次应急演练,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提高。
社会形势安全稳定。以开展国庆平安行动为核心,巩固平安奥运成果,深化平安建设,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和物防技防工作,完成6个公安派出所的改造工程,新安装监控探头1.4万个,居民小区和行政村封闭管理率分别达到85%和61%。加大对9个市级挂账村的综合治理力度,群众安全感明显上升。安贞、大屯等8个街道分别被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和全国安全社区。成立街乡安全生产监察队伍,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开展建筑工地、食品药品、消防安全等专项检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社区矫正工作扎实开展。建立领导接访月制度,完善“三横多纵”调处网络和矛盾化解体系,重信重访化解率和积案化解率分别达到91.7%和83.9%。
文明氛围更加浓厚。深入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建立文明行动月工作机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窗口行业服务水平。15万名志愿者参与游行联欢、文艺演出、信息咨询、窗口服务、平安建设,充分展现了爱国奉献、团结协作、服务大局的精神风貌。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全面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国庆服务保障工作,依法向区人大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坚持重要事项向区政协通报,通过政协议政会,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全年办理全国、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509件。围绕办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议案,借助全区各方力量,有力推动了政府各项工作开展。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完善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作风建设年各项部署,制定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等7项制度,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深化目标管理双百考核,强化政府行政成本管理,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双拥共建、外事旅游、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朝阳区应对挑战、迎难而上的一年,更是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考验,我们牢牢把握朝阳在首都发展中的职责,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取得了经济增长保卫战和国庆筹办工作的双重胜利。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朝阳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广泛动员,凝聚发展合力。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部门与街乡配合、政府与社会协同的良好局面,同舟共济、化危为机,促进区域科学发展。必须巩固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立足国际化、市场化优势,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加快要素聚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水平。必须协调发展,增强环境承载力。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引领,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实施文化提升战略,丰富文化底蕴,加强文明素质培训,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挑战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与帮助,得益于各街乡、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战与扎实工作。全区人民用激情与汗水、拼搏与奉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关,谱写了朝阳人不畏艰难、昂扬奋进的辉煌篇章!在此,我代表朝阳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朝阳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将经历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特别是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震荡走高,扩大内需还面临结构性制约,我区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更加紧迫。我区着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快培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统筹近期增长和长远发展的力度还需要加强。三是政府管理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拆迁安置、就业保障等问题更加凸显。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亟需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维护安全稳定的压力持续加大。一些政府部门服务基层的意识、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在理顺管理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行政效率等方面,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2、瑞昌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思路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实现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我们实现进位赶超目标,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宏观经济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工业经济运行延续企稳回升态势,呈现生产增长加快,产品价格回升,效益状况好转的特点;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国内经济增长的政策和市场因素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经济将保持复苏势头。但是,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外部需求不足对国内经济运行产生的负面影响远未消除,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
去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入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主动争取国家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九江市委、市政府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九江实际,提出要加大强工力度,保持兴城势头,扩大固投增幅,加快赶超步伐,并出台了《关于决战工业2000亿的意见》,对我市新一年决战工业提出了具体量化目标。面对新形势、应对新考验,我们必须千方百计保障每一家生产企业的运转,千方百计促成每一个产业项目的落地,千方百计争取每一项重大投资的时效,千方百计抓住每一次赶超发展的机遇,千方百计激发每一份共克时艰的动力,以创造性的工作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赶超发展。
根据市委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三年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按照省、九江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十三次全委会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决战工业”这条主线,抓住“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两个关键,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三项进程,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位赶超发展。
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突破6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5%,突破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达到1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突破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万元GDP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根据全年工作总体思路及目标,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决战工业经济,增强进位赶超的竞争力。决战工业300亿,通过三年艰苦努力,确保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现有105亿元基础上翻番增长,到2012年实现300亿元。一是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决战工业的重要前提。加大领导力度,成立决战工业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明确领导及部门责任,通过高位推动,确保各方力量向工业集中、各种要素向工业聚集、各项服务向工业聚焦,营造决战工业大氛围。加大推进力度,建立项目“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年终总评比”的督查考核机制,力促项目引得来、落得住、投产快、效益好。加大扶持力度,市财政安排资金1000万元,重点扶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给予有规模、科技含量高的成长型企业担保贴息支持;坚持内外并举,加大园区招工和用工培训力度,确保生产经营正常开展。加大奖励力度,市财政安排资金1000万元,设立企业上规模奖、企业年度贡献奖、企业创品牌奖、企业上市融资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奖,引导和鼓励企业快发展、上规模、作贡献。二是把推进重大项目作为决战工业的首要任务。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依托我市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良的长江岸线,全力以赴主攻重大项目。抢抓央企、国企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主动对接江铜集团、盐湖集团、国电集团、洪都钢厂、中国船舶总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推行全民招商和专业招商,按照“会万名客商、走千家企业、引百个项目”要求,坚持全民创业,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个,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4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要加快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确保一批亿元以上项目顺利投产,重点抓好亚泥五六期、诚坤纸业、蔡氏造纸、凌珂针织等重大项目的可研报告、环境评估、规划设计等工作,确保六月底前全面开工;确保江铜60万吨硫铁矿、华瑞三期、凤竹二期四月全面开工。三是把加快平台建设作为决战工业的主要阵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启动4.7亿元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确保全年投入不少于2.4亿元。启动投资5280万元的码头工业城江州东路东延、镇南路东延、梁公大道北接以及陶瓷基地北干道四条道路建设;政府贴息477万元,完成码头工业城110KV变电站建设;分别投资3470万元和8400万元,完成江铜硫铁矿700亩土地和亚泥五、六期1330亩土地征用、报批、拆迁工作;启动码头工业城客商服务中心和公用码头建设,完善工业城核心区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提升沿江工业区吸引力。全面启动投资1386万元的园区赤乌东路、杨林湖大街、市府东路、北环路等四条道路建设,完成投资1500万元的南区东扩463亩土地报批和场地平整,完成总投资3839万元的工业园西区290亩已报批土地和华瑞石化西侧290亩地块的征用和平整。四是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决战工业的努力方向。立足四大支柱产业,分行业制定扶持计划,促其翻番增长,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确保亚泥四期四月底前正式投产,加快推进五、六期建设,促其产能当年达到800万吨,2012年达到1400万吨,打造全省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支持江联公司发展,促其尽早达产达标,确保全年完成15条船出口,产值超20亿元,通过三年努力,产能达到30万载重吨;着力扶持汇尔油泵、三钻机械等企业退城进园、靠大联强,做大做强,并带动一批配套加工企业落户成长。完成华瑞三期8万平方米厂房建设,促其产能达到16万锭,确保凤竹二期5万锭纺织项目年内投产,力促纺织行业产能突破50万锭。完成武山铜矿3200万吨尾砂库建设,积极争取钛白粉项目落户码头工业城,紧跟九瑞地区深部探矿,增强矿冶化工行业发展后劲。
(二)加快城市建设,积蓄进位赶超的承载力。按照城建力度不减、建设速度不降的要求,确保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一是继续高起点规划城市。主动纳入大九江发展格局,围绕九江组团式布局,主动相向发展,融为一体。认真执行新一轮《瑞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构建水岸生态城市定位,全面完成瑞码大道、南环路、北环路东段沿线详细规划,抓好浔阳东路南侧、城市森林公园和城区郊野公园规划。注重规划引导,加强重要节点、景观走廊、开敞空间的规划和控制,优化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色。分期分批做好重点集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构建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格局。二是继续高标准建设城市。立足拉开城市框架,按照“争分夺秒抓进度,一丝不苟保质量,精打细算省投资”要求,突出抓好城西高速公路连接线和瑞码大道两大重点工程,全面带动城市“东西两大门”建设,确保两项工程分别于8月底和12月底前全面竣工通车。继续加大“2357”在建工程推进力度,确保商贸中心、接待中心、客商服务中心、体育中心、长江地表水厂、江滩休闲广场等按工程计划快速推进;启动并完成廉租住房和安置房(二期)工程、城西客运站、土地交易中心建设。高度重视城市功能完善,启动龙泉路、杨林中路、北环路东段、市府西路北段、公园路建设;启动护城河改造,打造城西新的休闲景观带;延伸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管理,确保有效运行。三是继续高效益经营城市。围绕保障用地,认真做好“争取增量、盘活存量、开发补量”三篇文章,加大土地报批和开发力度,力争全年完成土地报批5000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指标2000亩,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确保占补平衡土地指标自求平衡。健全土地储备经营制度,建立收储地块台帐,做到定桩定界管理,主动变卖地筹资为抵押融资,按照先做环境,实行有计划限量供应土地,实现城市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城投公司、土地储备中心两个融资平台作用,继续实行BT、BOT方式,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搞好城市资产市场化运作。四是继续高水平管理城市。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推行门前六包,加大车辆乱停乱放、行人不走斑马线整治力度,实施道路24小时保洁,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现城市管理重点下移,加快城镇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长效化进程;加大建筑材料泼洒管理力度,加强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等薄弱环节管理,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坚决打击违章建筑,打击土地贩子,维护健康的土地市场秩序;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按照老问题老办法处理原则,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房地产问题,确保房地产开发有度、房价合理、物业管理规范;开展多种形式的市民意识教育活动,引导市民自觉维护城市形象。
(三)统筹城乡发展,提升进位赶超的支撑力。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和依法依规使用耕地,加强农民建房规划和管理,严肃查处非法占用耕地行为,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2万亩,粮食总产量1.8亿斤以上。着力培养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蓬勃发展,重点打造优质稻、油菜、山药、蔬菜、水梨、茶叶、生猪、小龙虾等八大基地。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力争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参与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整合基层农业站所资源,加快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二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资源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出台乡镇土地出让收益返还措施,加大码头、南义、肇陈等建制镇建设指导支持力度,使之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中心。巩固已完成的378个新农村示范村庄建设成果,继续大力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庄建设,着力打造亮点,塑造特色,确保新农村建设进入省、九江市先进行列。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支持丰林公司生态林基地建设,全面完成6万亩造林绿化任务,打造316国道瑞昌段、杭瑞高速瑞昌连接线、瑞南线和立肇线立新桥至高丰段通道绿化亮点,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全面实现集镇垃圾集中处理,确保农村环境卫生发生明显变化。三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横港、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扎实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完成九界公路通江岭至黄金段省道,范镇至罗家、乐园至洪一县道改造;全面完成改渡建桥工作,结束陈仁子、鲶鱼地、长流三地群众靠摆渡出行的历史。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扶贫开发任务。
(四)繁荣第三产业,彰显进位赶超的推动力。顺应发展潮流,以现代服务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效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一是优化提升商贸业。全面完成《瑞昌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商贸业发展。适应城市发展节奏,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投入,加快瑞昌联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大力扶持百事特、瑞客隆、德得客等自主品牌超市发展,广泛吸纳各类资本发展商贸服务业,通过政策驱动、产业促动、居住拉动等途径,不断提高商贸业贡献率。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确保行政村农家店覆盖率85%以上,落实“家电下乡”政策,活跃农村消费市场。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采购基地,培育自有品牌,促进农产品流通。二是大力发展物流业。充分发挥水陆联运、通江达海优势,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和开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码头工业城200万吨散杂货码头,实现装卸、运输、仓储、发送一条龙作业,为决战工业提供配套物流服务。充分利用我市综合运输体系完备,水路、铁路和即将建成的杭瑞高速互为补充的有利条件,融合提升传统运输业,扶持现有运输业加快发展,努力引进和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加快建立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引导鼓励生产企业运输外包,精心策划推介一批物流项目,引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三是加快突破旅游业。按照《瑞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按照“一个中心、两大品牌、三大特色旅游带”的总体格局,研究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扶持三贤、田园两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健康发展,力争把瑞昌剪纸做成全国知名旅游商品;按照“设计地方化、包装轻巧化、价格大众化”的要求,不断丰富以铜制品、根雕、竹编为主的旅游商品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实现青铜文化主题公园、万亩红豆杉森林公园、城区郊野公园建设的实质性突破。
(五)增进社会和谐,凝聚进位赶超的向心力。坚持以人为本,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落实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政策,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订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计划,全力保障零就业家庭就业,确保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加快创业孵化中心建设,确保7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实现应收尽收。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有提高。改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行医疗费用同步结算。继续开展农村敬老院星级创建活动,提高集中供养率。二是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瑞昌一中、现代职业中专品牌建设,巩固高中教育发展成果;利用老一中校舍实施四中整体搬迁,在四中原址改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启动赛湖学校改建工程,满足城区教育发展需求;继续选聘优秀大学生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繁荣文广事业。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中心文化活动主平台作用,继续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培养一批文化名人,打响一批文化品牌,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努力把瑞昌建设成赣北一流、省内有影响的文化大市;继续推进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提升图书馆软件配置,扩充馆藏量,免费向公众开放;加快《铜岭遗址保护规划》修编报批进度,力争遗址保护进入国家“十二五”文物保护计划;继续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四是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实行财政全额保障;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启动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改善城区医院对外形象;加强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实施药品统一采购和配送,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创建省级中医工作先进县,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五是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依法治市,加大平安瑞昌建设力度,全面完善“天网”工程;加强公共娱乐场所和流动人口管理,严厉打击“医闹”,重点工程扰工、阻工,经济领域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会大防控体系,积极创造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强化信访信用储备和大调解机制建设,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重要案件督查督办和信访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六是全面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加大计划生育四项手术、社会抚养费征收和非诉案件执行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终止妊娠和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保障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积极申报国家“富民强县”科技计划。强化国防意识,完善基层武装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全面完成“五五普法”验收,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做好老龄工作。切实抓好统计、审计、档案、气象、红十字会、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和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
(六)抓好财经工作,夯实进位赶超的保障力。坚持不懈抓收入,全面激发市本级与乡镇抓收入潜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赶超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完善体制增活力。将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体系,编制好部门预算,精心搞好财政运转,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优先安排政府重点公共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支出;规范财经行为,建立健全良好的财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大专项资金监管力度,规范完善“乡财县代管、村财乡代理”,确保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到位;深化国有农(林)场税费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执收执罚收支脱钩改革。二是全力以赴促增收。坚持依法治税,抓主税、清欠税、挖潜税、惩骗税、打逃税,做到大小税源一起抓,保证应收尽收、及时入库。积极培植税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经济业态,增强税收增长后劲;抢抓国家实施投资拉动、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深入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保证专项资金到位;坚持现行市乡财政管理体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依托自身条件,建立工业小区,确保乡镇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做大经济总量。三是发展金融扩投入。充分发挥市政府金融办职能作用,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规模企业、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强政银企合作,完善企业授信评级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功能;支持和鼓励企业市场融资,寻找合作伙伴,并在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市政府将给予有突出贡献的金融单位和法人代表奖励。
(七)加强政府建设,强化进位赶超的执行力。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廉洁高效的要求,大力弘扬“开明开放,求实求新”城市精神,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管理水平。一是建设奋发有为、敢于负责的政府。继续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班子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定势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发展中求突破。对看准了的事紧盯不放,定下来的事抓紧实施,强调了的纪律坚决执行。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把心思用在抓发展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支持创造、支持创业,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二是建设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政府。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体现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近群众。切实做到更好的公共资源向推进发展倾斜,更多的政府财力向改善民生倾斜,对百姓关心的大事,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对百姓关注的难事,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向百姓承诺的实事,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真正实现利为民所谋。三是建设高效运作、求真务实的政府。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多一些实干举措,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有效服务,少一些繁文缛节,努力在政府干部中形成“凭工作实绩说长短,以发展成果论英雄”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上项目、争资金上,用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多为发展办实事,多为群众做好事。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贴近基层,到一线了解情况,到一线建立互信,到一线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建设依法行政、风清气正的政府。认真贯彻市委各项部署和决定,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接受新闻舆论和公众监督。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制度,坚持财政性工程项目造价审核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我们寄予了更多期盼。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位赶超发展而努力奋斗!
3、2020年8月5日宁晋县撤县设市有进展吗?
宁晋县撤县设市处在过渡期
8月5日没有新进展
有好消息告诉你哈
4、合肥的楼宇经济是传销吗
1040工程是传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