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民生工程
1、合肥市皖安中学怎么样?
简介:肥市皖安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全日制公办初中。学校创建于1972年,在近四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屡创辉煌,以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及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饮誉于望江西路南北,驰名于蜀山教育园地。 在国家实施“校安工程”、“民生工程”政策的惠泽下,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楼彻底加固整修,二层实验综合楼拔地而起,配套设施升级更新。教室明亮而整洁,新理、化、生实验室设备齐全而标准,学生活动场地开阔而实用,报告厅、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因高起点配置而现代,老校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展英姿。
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
2、合肥创新大道等一大批道路春节前通车
三河北路、铭传路下穿、创新大道、新建纵川路等一大波工程有望春节前放行通车。1月1日,我们从肥西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获悉,过去一年城西南大建设推进迅速,成效明显,给新年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包”。
交通:翡翠路等一批道路进入施工关键点
据了解,2019年城西南外联内畅的立体化路网已成型,青年北路延伸段(珍珠路-翡翠路)、乐平路(人民路-巢湖路)、规划支路一二等道路已放行通车;三河北路(翡翠路-金寨南路)、铭传路下穿(集贤路半幅)、产城安置点周边道路B标段、创新大道(金寨南路-潭冲河桥)、乐平路(翡翠路-珍珠路)、新建纵川路(金寨南路-人民西路)等工程有望春节前放行通车。
翡翠路、集贤路、繁华大道(紫蓬山森林公园-将军岭路)等道路即将进入施工关键节点,不久建成后,将成为连通合肥高新区、政务区、经开区的重要干道,真正实现与合肥主城区无缝对接。
此外,备受瞩目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已建成,该区域各路管网已在全市率先进入“入廊时代”。该工程成功创造了“政府投资+运营低成本+廊路一体化”建设的“肥西模式”。
人居:10多个安置点满足4.4万人新年乔迁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方面,肥西过去一年创下了历年竣工移交之最。
据了解,产城B地块、C地块、官亭C区安置点、顺美家园二期、凉亭雅苑三期B区、金星和园四期、新型家园二期等安置点已移交,其中,产城B、C地块、官亭C区、顺美家园二期等项目已顺利分房;芮祠安置点三期、金寨南路安置点、官亭安置点C区扩建等安置点正在办理移交手续,计划春节前可交付使用。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共有10多个安置点建成投用,提供住宅13563套,满足4.4万人喜迁新居。
公益:肥西县医院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9年以来,该县公益性民生工程高质量、高速度推进,文化、医疗、教育方面的工程建设全面开花,刘铭传纪念馆、肥西县三中心装饰装修工程、金星和园农贸市场等项目已陆续投入使用;新建桃花工业园小学、肥西县花岗中心学校工程、桃花潭小学等学校项目正在火热施工;县医院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巢湖西路停车场二期主体已完工,肥西县全民健身中心正在进行内装修……一大批民生工程正破茧成蝶,惠及一方百姓。
据统计,截至元旦,该县重点工程项目完工和即将完工计35项,正在施工和即将开工共82项,正在招标共22项……大建设项目一拨又一拨,呈现在市民身边的是越来越多的实惠和幸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合肥市今年拟供应土地2633公顷,其中住宅用地660公顷
3月30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合肥市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市本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此次《通知》中涉及的范围包括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高新区、经开区、新站高新区和滨湖科学城,计划供地期限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度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为2633公顷。
具体来看,商业服务业用地供应计划为107公顷,占计划总量的4.06%。居住用地供应计划为60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2.78%。
在居住用地中,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为373公顷,占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62.17%;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用地、拆迁安置用地的供应计划为227公顷,占住宅用地计划的37.83%。
租赁住房用地(单列)的供应计划为60公顷,占供地总量的2.28%。
澎湃新闻看到,住宅土地供应中新站区供应最多(104公顷),其次是蜀山区(99.33公顷)和包河区(97.33公顷)。
来源:合肥市自如资源和规划局网站
另外,工矿、仓储用地供应计划为333公顷,占计划总量的12.65%;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主要包括机关团体用地、科研用地、文化用地、教育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等)供应计划为177公顷,占计划总量的6.71%;交通运输用地供应计划为733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7.85%;公用设施用地供应计划为413公顷,占计划总量的15.69%;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供应计划为20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7.60%;特殊用地供应计划为1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0.38%。
《通知》称,要合理确定年度土地供应总量,从严控制限制类项目用地、严禁为禁止类项目安排用地。积极推动存量盘活,扎实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积极保障租赁住房供应。完善长租房用地供应政策,进一步推进租购同权,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对公租房等保障性租赁住房应保尽保,积极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落实中央财政支持租赁住房奖补政策。
另外,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坚持按用途管理、平等对待用地主体,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合理安排招拍挂出让住宅用地的时序,实行“两集中”同步公开出让,引导住宅用地市场理性竞争。
以下为:合肥市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市本级)全文:
一、计划的目的、意义和编制依据
为进一步强化市级土地资源要素统筹,促进土地市场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保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17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住宅用地供应分类调控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194号)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政府年度计划以及土地市场运行状况,制定本计划。
本计划编制的范围为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高新区、经开区、新站高新区和滨湖科学城,计划供地期限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五高地一示范”,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等多重机遇,以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推进土地要素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充分发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指导作用,按照“区域统筹,保障重点,总量控制,挖潜存量,优化结构,创新供应”的总体思路,合理安排合肥市本级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布局、时序和方式,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新高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提供更精准的土地要素保障。
(二)基本原则
1.落实政策,产业优先。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的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重点产业用地优先,我市“十四五”重点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装备制造、家电和智能家居等千亿级以上产业集群用地与优势服务业集群用地优先。
2.城乡统筹,保障重点。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以需定供、应保尽保。优先安排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用地,扩大保障性住房、养老、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用地供应,重点保障骆岗生态公园、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东部新中心、空港经济示范区、运河新城、自贸区等重点发展片区用地供应。
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生态优先为导向实现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保障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公园城市建设等用地的供应。
4.节约集约,提高效益。规范和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深入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先盘活使用批而未供和低效利用土地等存量资源,落实省以上开发区“标准地”供应要求,确保新增项目符合用地标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5.统筹规划、租购并举。统筹供需、近远期、热点与非热点、增量与存量,考虑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人才引进、公共配套等因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住宅用地供应工作的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住宅用地供应。保障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增加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切实做好我市住宅用地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局面。
三、计划指标
(一)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合肥市2021年度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为2633公顷。
(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
1.商业服务业用地。供应计划为107公顷,占计划总量的4.06%。
2.居住用地。供应计划为60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2.78%。
(1)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为373公顷,占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62.17%。
(2)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用地、拆迁安置用地。供应计划为227公顷,占住宅用地计划的37.83%。
3.租赁住房用地(单列)。供应计划为60公顷,占住宅用地计划的10.00%。
4.工矿、仓储用地。供应计划为333公顷,占计划总量的12.65%。
5.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主要包括机关团体用地、科研用地、文化用地、教育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等)。供应计划为177公顷,占计划总量的6.71%。
6.交通运输用地。供应计划为733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7.85%。
7.公用设施用地。供应计划为413公顷,占计划总量的15.69%。
8.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供应计划为20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7.60%。
9.特殊用地。供应计划为1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0.38%。
四、土地供应政策导向
(一)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科学研判我市建设用地需求,按照供需平衡的原则,着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合理确定年度土地供应总量,从严控制限制类项目用地、严禁为禁止类项目安排用地。积极推动存量盘活,扎实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二)积极保障租赁住房供应。完善长租房用地供应政策,进一步推进租购同权,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对公租房等保障性租赁住房应保尽保,积极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落实中央财政支持租赁住房奖补政策。
(三)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按照“突出重点、民生优先”和“优化结构、有保有压”原则,土地供应优先保证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项目的用地供应,构建优质均衡的综合公共服务体系。坚定“五高地一示范”的发展目标,强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空间要素保障,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
(四)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坚持按用途管理、平等对待用地主体,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合理安排招拍挂出让住宅用地的时序,实行“两集中”同步公开出让,引导住宅用地市场理性竞争,不断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积极探索实施有竞争性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用地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推行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机制,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五、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构建计划实施的共同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定期会商、政策协调、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审批效率,定期研究协调解决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支持帮助各主体推进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实施。对列入年度供应计划的供地项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快办理前期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对列入年度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的宗地,强化招商选商;列入年度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宗地,各区政府和各用地单位,围绕建设目标,抓紧做好工期倒排,确保开工目标按期实现。
(二)严格实施土地供应、开发利用和闲置预警制度,落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依托土地供应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推进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监管,完善土地批后跟踪监管措施,由属地政府(管委会)强化出让项目的履约监管,督促用地单位按照约定(规定)时间及时动工开发建设,严防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切实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三)健全公众参与管理机制,加强对计划实施的动态跟踪管理。供地计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各区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及用地单位的意见。供地计划批准后,按照国家省市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稳定土地市场预期。及时开展增量存量、用地结构、开发利用和价格变化等研判,总结计划执行情况。
附件2
合肥市本级2021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
一、住宅用地总量和结构
2021年3月15日,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合肥市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21年度合肥市市区住宅用地计划供应660公顷,其中商品住房用地373.3公顷;拆迁安置用地226.7公顷;租赁住房用地60公顷(单列),均为市场化租赁住房用地。
二、住宅用地供应布局
为满足居民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2021年度适当增加热点区域和城市新区供应量,稳定市场预期。在区域分布上,城市建成区计划供应356.67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86.7公顷,拆迁安置用地135.3公顷,租赁住房34.67公顷),城市新区计划供应303.33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86.7公顷,拆迁安置用地91.3公顷,租赁住房25.33公顷),达到均衡合理布局,促进职住平衡。
三、住宅用地供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方面。2020年10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编制合肥市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成立了合肥市编制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各区和发改、城建、教育、房产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按照“城乡统筹、节约集约、供需平衡、有保有压、应保尽保、租购并举”的土地供应政策,以用地计划调控为手段,科学合理地编制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不断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水平。
2.规划编制方面。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统筹住宅用地供应的区域和规模,加快编制住宅用地修建性规划。
3.财政保障方面。根据新增收购储备土地和以往年度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情况,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证住宅用地所需的土地收储成本,用于支付拆迁安置、基础设施配套。
4、安徽一流的三甲医院建新院区,估算投资31亿,何时能建成?
合肥近些年的发展大家都有目共睹,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更是在今年晋升为新一线城市。合肥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快得益于合肥近些年一直在积极建设当中,尤其是在交通建设方面,交通好了,会带动经济不断发展。如今的合肥交通在不断完善当中,地铁线路也开通了,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带动了周围商业圈的发展。
如今合肥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好了,自然会有很多利民政策。合肥现在在发展经济之余,开始建设一些民生工程,关注医疗设施情况。医院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人食五谷杂粮,总是避免不了会生病,医院可以为我们提供健康。随着合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看病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所以新建一些医院很有必要,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座合肥当下正在建设的三甲医院。
这座医院就是安徽省立医院北城医院,一看就知道建设在合肥市北城新区,具体位置位于龙湖路以北,汤都路以南,阜阳北路以西,谯城路以东,这将是北城新区第一座三级公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始建于189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北城医院于2017年11月举行了奠基仪式,标志着该医院正式开工建设,总占地面积约286.44亩,总建筑面积约42.7万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1900张,估算总投资金额为31亿元,预计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定位于华东一流、安徽领先的三级公立性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北城医院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医疗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及骨伤中心,药剂楼,眼耳鼻喉及口腔中心,妇幼医学中心,感染楼,综合科教中心,南区地下室及连廊,还将建设一些配套基础设施,比如说污水处理中心,新兴路等。
安徽省立医院北城医院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北城新区的医疗水平,完善医疗资源和医疗设施,优化资源配置,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标志着北城新区医疗卫生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所以对于安徽省立医院北城新区的建设,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5、合肥公交盈利吗?
合肥公交参与亏损状态,由财政补贴
6、重要通知!合肥轨道交通建设5号线率先复工,3月底前全面复工
近日,合肥市政府多次召开疫情防控期间建筑工程开复工调度会议,研究解决开复工的困难和问题。2月20日前,复工轨道交通5号线、长江东路改造、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四期等7个重点民生工程;2月24日前,复工70个大建设市级投资项目,其余项目按照“七到位”要求稳步有序进行复工。
全力为建筑工地复工创造条件
2020年合肥大建设计划市级投资续建项目共379项。为做好我市建筑工地尤其是重点民生工程的复工,努力让城市尽快回归正常轨道,市城乡建设局全力保障城市水、气、热正常供应,并严守污水处理防线。同时,开展建设项目“不见面审批”,自2月3日以来,线上共办理事项1675余件。
此外,专门制定了建筑工地防疫期间复工工作指南和疫情防控必读手册,指导服务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建设项目只要做到‘七到位一备案’即可复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说,“七到位”具体指防控机制到位、人员摸排到位、物资准备到位、现场管控到位、应急处置到位、教育交底到位、安全措施到位;“一备案”是指向项目所在地街道(社区)、卫健部门和工程监督机构报备。
通过拟草《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建设工程复(开)工的实施意见》报市政府,将采取为企业协调解决防疫物资、合理延长工程合同工期、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将疫情防控成本列入工程造价等“硬核”政策举措,扶持项目复工以及迅速有效地帮助解决项目复工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开启复工模式
根据前期的摸排,目前,已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具备复工条件并完成备案。其中,轨道交通5号线、长江东路改造、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四期、怀宁路下穿天鹅湖隧道、蔡田铺污水处理厂三期、南淝河中游重点排口初雨调蓄、小庙有机资源处理中心7个重点民生工程将于2月20日前复工,涵盖南淝河治理、重点路桥、轨道交通、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除上述一批重点民生工程率先复工外,预计2月24日前累计复工70项,占18%;3月2日前,累计复工250项,占66%;3月9日前,累计复工306项,占81%;3月底前全面复工。
实现疫情防控和安全监管全覆盖
在统筹把握疫情防控与工程项目复工的关键时期,如何打好“动静结合”战,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者的一次大考。
随着重点民生工程逐渐复工,全市各建筑工地的防疫事中事后监管也在“配套”全面跟进,完成各在建工地计划复工时间和返岗人员的全面摸排,督促各在建工地逐人掌握务工人员健康信息、有无密切接触史等台账,建立工作台账。
同时,市城乡建设局每天安排多路督查组,对全市在建工地进行防疫工作和安全生产进行随机抽查,通过工地摄像头进行人员管控、场所管控、物资管控“云监督”。截至目前,全市工地内部人员无确诊或疑似病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安徽大手笔,合肥和芜湖之间将建高速磁悬浮轨道,有必要吗?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建议:将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600公里磁悬浮交通系统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先期启动“合肥—芜湖”实验工程建设。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相关部门将开展合肥-芜湖-宣城-杭州等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谋划G60走廊合肥至芜湖高速磁悬浮轨道规划与建设。
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5月23日上午10点50分,我国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试验样车作为高速磁浮项目研发的重要环节,是高速磁浮的“实车级”试验验证平台。通过试验样车,可对高速磁浮关键技术及核心系统部件进行验证和优化。试验样车的下线,为后续工程化样车的研制打下了技术基础。
步入车厢,座位布局与现有高铁类似:但是,可开启的行李舱、宽敞的座椅间距,让人仿佛置身飞机头等舱!
目前,高铁最高运营速度为350公里/小时,飞机巡航速度800~900公里/小时,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
按实际旅行时间计算,在1500公里运程范围内,高速磁浮是最快的交通方式。
以芜湖至合肥为例,距离大约在150公里左右,按照时速600公里测算,理论上大约15分钟,合肥芜湖即可双城直达。
作为一种新的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采用“抱轨”的方式运行,列车没有脱轨风险。牵引供电系统布置在地面,采用分段供电,同一供电区间只能有一列车行驶,基本无追尾风险。
磁浮列车没有传统的“车轮”,行驶时与轨道不发生接触,无轮轨摩擦,维护量也少。此外,高速磁浮还具有速度高、噪音低、抖动小、载客量大、耐候准点等优点。
高速磁浮拥有“快起快停”的技术优点,能发挥出速度优势,也适用于中短途客运。
可用于大城市市域通勤或连接城市群内的相邻城市,大幅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促进芜湖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同城化”大力发展。
无接触!600公里以上!飞行!也就是说如果磁悬浮真的来了,芜湖与其它城市的距离就是一首歌的时间啊!
合肥和芜湖之间建高速磁悬浮轨道意义特殊:合肥与芜湖,安徽省内的经济前两位城市,彼此之间还没有直达高铁。坐K字头或者T字头的“绿皮车”,最快也要95分钟,这还没算赶车、候车的时间。“合肥—芜湖”磁悬浮工程建设实现后,这一历史将被改写,将大大拉近合肥与芜湖的距离。从而大大促进两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旅游发展。
8、浙江省人大代表狄秀斌,您在哪儿?您还记得您所属地产公司承建开发的合肥小义乌商品城

走进瑶海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瑶海专题 民生工程 网络问政
2010年(7~9)月
发布时间:2010/10/15 11:30:06 信息来源:合肥市瑶海区 9月
25日 合肥最具投资价值的商业项目之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合肥工艺饰品城签约仪式在元一希尔顿饭店举行。副市长李红,市人大秘书长周阿成,区委书记汪德满,区政协主席郝敬勉,区人大副主任袁贤祥,区委常委、工业园区第一书记、管委会主任宁世明,副区长李安红及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方平,浙江中翔集团董事长狄秀斌,浙江中翔集团总经理·合肥义乌小商品城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詹飚等出席签约仪式。
9、合肥这次老旧小区改造,小区要我们交水电出户费1080元,有这项费用吗?
老旧小区改造,是属于国家民生工程,资金是政府的,现在还不需要住户承担费用
10、近几年 合肥早改善民生方面实施了什么建设性的措施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
(合政[2011]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会议精神,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市政府决定,2011年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增3项民生工程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在全市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从2011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三)充实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项目内容。将特困精神病患者药费补贴作为已有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项目的扩充内容。2011年,对持有低保证的特困精神病患者每人补助500元药费。同时,统一城乡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将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由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50元。
(四)调整农村清洁工程项目政策。2011年,将原农村清洁工程项目调整为“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的同时,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五)扩大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范围。全面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对城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8840元,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6平方米的符合条件的廉租住房申请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使其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散居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800元,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纳入当地城镇低保。
三、继续实施24项民生工程
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自2011年起退出民生工程;随着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受益人数不断减少,自2011年起转入部门正常工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光荣院建设、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校舍安全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乡医疗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重大传染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24项民生工程,继续按照市政府《关于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意见》(合政〔2010〕1号)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