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城区域 » 蜀山区社区矫正

蜀山区社区矫正

发布时间: 2021-08-10 22:56:50

1、社工中心必须给社工购买养老保险吗

组建由专业社工牵头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起社区“两委两站”运行模式,形成以社区党委领导为核心、居委会民主自治、社区工作站依法行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服务的管理服务格局。
(一)平台设置
街道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辖六个社区成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突出行业管理。2012年6月,西园街道成立安徽省首家街道层面的“社会工作协会”,以协会管理行业,积极培育孵化各类从事居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具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发展规划与组织建设咨询、服务培训和项目评估等。目前协会已培育孵化居民自治、公益服务、文体康乐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54家,备案1000余人。
二是突出专业指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明确两名工作人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管理岗位,负责指导各社区开展相关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由社居委确定两名社居委成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岗位,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为各类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指导和培训。同时,街道与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社工介入,对社区服务项目进行专业指导。
三是突出引导扶持。各社区社会工作站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多种居民服务项目。街道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对社区社会组织给予全面扶持,通过积极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提供活动场所,将社区网格信息员和社区志愿者作为义工充实到不同的社区社会组织中,以加强力量,形成合力。同时,积极引导辖区各类社会组织实行会员制,增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初步建立了政府扶持、会员缴纳与社会募集等方式相结合的经费供给渠道,使社区社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人才培养
西园街道针对人才缺乏的现状,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把人才队伍逐步充实起来,把获得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各类社会组织中引导居民开展活动,由专业社工来负责中心和服务站的运转。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了“4+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标准。
一是制定培养计划。结合《安徽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街道制定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表,用三年时间要求符合条件的街居工作人员都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三年内通不过考试的聘用人员,予以解聘,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二是集中组织培训。通过专业培训,让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走上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2012年,西园街道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88名工作人员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对考试人员集中进行考前培训。集中培训费用由街道承担,凡通过考试者报销报名费、书本费。共有21人获得了社会工作师职称,其中初级16人,中级5人。
三是建立教育学院。2012年6月,西园街道被安徽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建立社工人才培训基地。以此为基础,与安徽省社会工作协会合作成立安徽省首家社区教育学院,确定五个教育培训项目:社会工作师考前培训。对象为符合报考条件的街道社区在岗工作人员,每年3至6月份开班,双休日上课。蜀山区依托街道的师资场地挂牌成为全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今年开设3个初级班、1个中级班,参训人员471人。社会工作师继续教育。对象为已经通过全国社会工作专业职称考试,取得证书的社会工作师,共21人,每月开展不低于2次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和实务等技能培训,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实务素质。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对象为辖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开展1次政策法规、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培训。社会服务项目参与人培训。对象为街道制定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人员,每月开展1次政策法规、理论知识、项目实施等方面内容。今年已培训2次,培训人员达210多人。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培训。社区教育学院同时作为市民学校,面向辖区居民每季度开展1次培训,提升居民公益意识。现已开课5次,培训600多人次。
四是建立岗位标准。建立西园街道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4+1”标准,即在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行政组织、社区服务组织4类基层组织中,至少各配备1名社会工作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发挥作用。并在已有的21名持证社会工作师的基础上,又购买4名专业社工岗位。目前,街道每个社区已达到有4名社会工作师在岗的要求。今年,又组织了51人报考,预计会大大超过该岗位标准。对获得职称的工作人员每月发放定额岗位补贴。
(三)载体设计
实施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由专业社工机构介入。街道业务科室负责对社会服务项目的确定、评估、跟踪、问效,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实施,明确双方的角色定位。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不少规模较大、服务较实、声誉较好、具有辖区特色的品牌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他们带领周围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今年,确定交由各类社会组织实施的项目有六项。
特殊家庭“阳光四季”帮扶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内所有符合计划生育特扶家庭帮扶条件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帮扶,服务对象33人。项目以一年四季安排的活动为主线,结合“五个一”工作的开展,达到为计生特服家家庭和个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扶慰,修复其精神创伤,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生活的阴霾,树立生活的信心。
社区矫正和心理辅助服务项目。服务对象21人。主要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和原邪教转化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在教人员的亲属(未成年人)及其它需要帮扶人员提供服务。项目以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成立“合肥西园启明星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的形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诊断和评估的作用,通过心理疏导、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等方式纠正和缓解社区矫正人员抵触情绪和思想,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情暖夕阳”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为社区内6千多60岁以上老人和80岁以上独居或空巢老人等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居家养老服务合作社”和“照护中心”为依托,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和社区照护服务。给辖区的老人们提供生活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慰籍。目前,登记在册的服务对象已有240位老人。自去年以来,开展了“情暖夕阳”系列活动,参加活动的老人超过400人次。
老少活动家园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和教育、文体康乐和娱乐、知识讲座和培训等,项目通过硬件的打造和配备,基本满足老人和孩子的文化生活与学习需求。其中“小树苗学堂”主要为辖区低保户、单亲、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以及重病大病、残疾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解决子女学习障碍,挖掘学习潜能。培训对象为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每周开课4次,每次2小时,学堂目前拥有学员近100人,已开课一年多。
志愿广场服务项目。主要在辖区内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建立各类志愿者队伍。项目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广场为主阵地,通过志愿者队伍的建立、管理和作用的发挥,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目前,已成立街道志愿者服务大队,并设立志愿者服务呼叫平台,对志愿者队伍分类管理,下设6个社区服务站,注册志愿者325人,服务内容涵盖帮扶、助残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蜀苑之声”文化服务项目。通过设立文化活动基金和评选“文化之星”以及成立“蜀苑之声”艺术学校等形式,提高居民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引领社区民间艺术团体向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目前,“蜀苑之声”艺术团下辖12支表演队,面向辖区居民吸收会员,注册会员已达到300多人,覆盖6个社区。街道投资修建了“百姓舞台”居民露天活动广场,压缩办公面积建起了200多平米的“百姓剧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感谢感谢!我20岁初中毕业,你说还能报读警校中专。。。。

通常情况下,每个地级城市都会有一个中专级的警校,同时负责该地区的职业培训(也有些城市不设立中专级的警校,只设立警察职业培训学校,这样的城市只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招警,如上海);每个省都会有一个大专或者本科级的警校,用来输出科班出身的专业警察,这部分毕业生是警察队伍的中坚力量;公安部创办部级的综合类本科警校,如公安大学、刑警学院等;另外,其他有权设立警察部门的行业也设立了警校,如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警校招生的标准
1.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强,志愿从事公安保卫工作,毕业分配能服从组织安排。
2.符合公安警察院校招生政审条件。
3.年龄不超过22周岁.其中公安专业(边防方向)年龄不超过20周岁,未婚,应(历)届高中毕业生或中专、技校毕业生,具有本省常住户口。
4.身体健康,北方地区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含1.70米),女生身高1.60米以上(含1.60米);南方部分地区男生168cm,女生158cm以上即可,男生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生体重不低于45公斤;左右眼单眼裸视力均在4.8以上(含4.8),无色盲、色弱;两耳无重听;无口吃;五官端正,体型匀称,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血亲无精神病史。
5.无传染病,肝功能化验指标必须在正常范围内,无甲肝、乙肝、澳抗阳性。
6.必须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照标准如下:男子:50米,7〃1以内(含7〃1);1000米,3′55〃以内(含3′55〃);俯卧撑10秒内完成6次以上(含6次);立定跳远2.3米以上(含2.3米)。
全国比较有名的中转类警校。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是2002年4月19日,在广东司法学校和广东省司法警察学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院现有1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专业涵盖法律执行、法律事务、司法技术3个二级职业技术门类。学院还办有本科电大班、成人教育班及与省内重点大学联办的自学考试法律本科班,扩展了学院办学空间。学院还建有与实践能校内实训基地17个,校外实训基地45个。被广东省司法行政界誉为广东省司法警察培养、培训的摇篮。学院还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与香港惩教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院署合作,接待香港惩教署、惩教署工会、善导会访问和派教师回访10余次。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始建于1982年,1985年开始招收中专,前身是山东省司法学校,后更名山东省法律学校,于2006年4月25日正式设立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省警官培训学院(原山东省警官学校,始建于1958年)后并入。九十年代为西藏法院系统培养了四届160名藏族毕业生。为山东省内各地司法所长、法律服务所主任轮训。现有12个专业及方向,专业涵盖法律执行、法律事务、司法技术,为法院检察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系统、司法局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等准备了大量人才。已签约共建43个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有8个。2010年11月1日成立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工作站。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地处昆明市,创建于1980年3月,前身是省公安厅劳改干部学校,1983年创办为中专学校,定名为“云南省第二公安学校”,1987年和1995年先后更名为“云南省劳改工作警官学校”和“云南省司法警官学校”,2003年1月21日,在原云南省司法警官学校的基础上独立升格组建为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院目前开设刑事执行、法律事务、侦查、行政执行、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涉毒人员矫治、安全防范技术、应用泰国语、应用缅甸语、法律事务(社区矫正)10个专业。2010年新申报了司法警务、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社区管理与服务、司法信息安全4个专业。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始建于1982年,座落于德阳市,开设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心理咨询等专业。学院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建有与各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8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48个。
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参加全国、省、市组织开展的各种竞赛中均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司法警官院校首届散手比赛团体冠军和第二届散手比赛团体季军、四川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季军及四川省高职高专运动会团体亚军、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一等奖、德阳市大中专院校辩论赛冠军等一系列殊荣。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2002年4月正式设立,学院位于南昌市郊,学院是全国2所拥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司法警官职业院校之一,也是江西省55所高职院校中第3所获此殊荣的院校。组织学生在省内监狱、劳教单位和深圳、浙江公安机关顶岗实习,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散打、气功等训练。2004年,学院成功承办江西省武术散打锦标赛,并获得高校组团体第1名和8个单项第1名。2006年,学院代表队参加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共夺金牌19枚、银牌8枚、铜牌9枚,获得高校乙组金牌总数第二和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荣誉称号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是湖南省法律职业培训基地和司法警官培训中心。校内的司法鉴定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警英武术搏击俱乐部、长鹰驾校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习实训场所之外,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司法鉴定所可面向社会提供痕迹、文书、微量物证等司法鉴定业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计算机操作员初中级、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同时培训秘书、人力资源师、物流师、营销师、礼仪主持人、网络编辑师、广告设计师、电子商务师、物业管理师、信息管理师、项目管理师等专业技能人才;警英武术搏击俱乐部招收具有一定武术基础的青少年爱好者,组建武术、散打、擒拿、跆拳道、气功等专业队,俱乐部学员可颁发拳师证;长鹰驾校对符合办证条件的学生按物价部门核定的85%优惠价格进行培训和办理驾照。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于2002年1月14日正式成立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长春市。学院前身是吉林省司法警官学校。设有法律事务、律师与公证、书记官、法律文秘、民事执行、司法助理、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司法警务、应用法制心理、司法信息技术、司法鉴定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应用韩语、安全保卫等17个专业。学制为3年制,通过全国统一高考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位于郑州市,是一所以高等司法警官教育为主,多种职业教育并举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警察学院。学院创建于 1984年,隶属于河南省司法厅。学院设置有刑事执行、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司法警务、安全保卫、警卫、司法助理、社区矫正、警察管理、法律文秘、法律事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电子商务等14个专业。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主要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人民警察,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法律服务、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其他高等职业人才。学院承担着全省在职司法行政干警和共青团干部的培训任务。2009年5月,学院被中央政法委、中组部、教育部、司法部等十一部委列入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成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司法类试点院校。
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实际,在全省25个监狱、15个劳教所,哈尔滨市司法局、大庆市司法局,以及多家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和安博教育集团、哈飞工业集团等单位建立了一大批稳定的实训基地。学院设有黑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2000年5月被省人事厅批准为“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
学院现设有司法行政管理系、法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技术应用系和基础课教研部、警体课教研部、政治理论教研部。设有刑事执行(狱政管理)、监狱管理(二年制)、心理咨询(罪犯心理矫治)、刑事侦查技术(狱内侦查)、法律事务、法律文秘、会计(司法会计)、会计与审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监狱信息技术)等10个高职专业。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经司法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自治区唯一一所警察类院校。建校30多年,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司法厅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了3次大的跨越,为学院进一步发展,更好的参与全区和区域性职业学院办学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全日制高、中等法律职业教育为主体,法律成人教育和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法院系统法官培训相结合的办学体系。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100人,函授教育在校及自考在册人数近3505人,每年承担各类培训任务1000多人次。2008年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等11部委确定的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单位。
学院现为宁夏司法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学院东路高校园区,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内设党政办公室、政治部、计划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成人教育培训处等7个行政管理机构和应用法律一系、应用法律二系、刑事司法系、司法信息技术管理系、中专部、基础部、实践教学部、图书馆、驾校等9个教学教辅机构,教职工220余人,其中教师120余人、教授3人,副教授30余人,硕士研究生25人,国外访问学者2人。有全国政法院校改革试点专业2个、自治区级骨干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区级精品课程5门,高职(大专层次)开设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执行专业、行政执行专业(治安管理方向)、行政执行专业(交通管理方向)、刑事侦查技术专业、司法信息技术专业、图文信息技术专业等9个专业;中职(中专层次)开设法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及外设维护(速录方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等4个专业。学院现面向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四川、安徽等12个省(区、市)招生。
建校以来,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从严治警”的办学原则,按照“崇德明知、尚法敦行”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服务行业,面向基层、服务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了法律诊所研究教育,并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探索了一条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关键,走专业教学与行业服务一体化的具有中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新路,大力推行以工学结合,实战强技,警魂铸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日益提升,保持了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司法行政统干警、基层司法助理员中学院毕业生占50%,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干警、公证员、律师中学院毕业生占25%,许多人都已成为宁夏政法战线的骨干力量,部分毕业生还荣获全国一级英模、宁夏杰出青年卫士、自治区级劳动模范、宁夏十佳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等称号。学院积极为打造“平安宁夏”、“法治宁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不懈努力,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基层司法工作者以及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技术等专门人才为主的司法类高等职业院校。主管部门为浙江司法厅、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监狱管理局。学院前身为 1984 年建立的浙江省第三人民警察学校,2000 年 5 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02 年 1 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是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与推广单位、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开办刑事执行(监狱管理)、刑事执行(监狱劳动生产管理)、行政执行(劳教管理)、司法警务、社区矫正、安全保卫、法律事务、安全防范技术、安全技术管理、安全防范技术(安全防范工程)、司法信息安全、消防工程技术、法律文秘、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5个高职专业。
学院已成为浙江省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法院司法警察的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安全防范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安防协会师资培训中心。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福建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前身为福建省警官学校,创办于1985年,2004年2月,省政府批准组建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学院以警官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具有警官高等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再教育和罪犯矫正技术研究三大职能。福州监狱、女子监狱作为校内实训基地,满足“现场教学”、“专项能力实训”和“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
克敌制胜是人民警察的必备要求,学文习武是我院教育特色之一。体能训练、警棍术、擒敌术、拳击、散打、跆拳道、警戒具使用、查缉和现代侦察技术等是学院的必修课程。同时把法学、人文科学理论知识教育与武术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文武兼备综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前身是创建与1964年的山西省公安技校,是山西省培养人民警察及社会各方面实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开设的法律类高职专业有:刑事执行、法律事务、司法警务等。此外,学院还保留有中专层次的司法警察、警务特训与服务、计算机及用、法律等专业。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法学警官类高职院校之一,学院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清溪路。学院分为五个系:法律一系、法律二系、警察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设立法律事务、刑事执行、司法警务、安全技术与文秘、法律文秘、书记官、法制新闻、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安全、物流英语、行政管理、司法会计、 国际贸易、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等十余个专业。另设有监狱管理、法律事务专业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
学院已在安徽省17个市的司法局和部分监狱、劳教单位、律师事务所、 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等部门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25个。此外,学院还在合肥市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4个。

3、基层站所和职能部门服务好不好 老百姓来评价

组建由专业社工牵头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起社区“两委两站”运行模式,形成以社区党委领导为核心、居委会民主自治、社区工作站依法行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服务的管理服务格局。
(一)平台设置
街道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辖六个社区成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突出行业管理。2012年6月,西园街道成立安徽省首家街道层面的“社会工作协会”,以协会管理行业,积极培育孵化各类从事居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具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发展规划与组织建设咨询、服务培训和项目评估等。目前协会已培育孵化居民自治、公益服务、文体康乐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54家,备案1000余人。
二是突出专业指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明确两名工作人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管理岗位,负责指导各社区开展相关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由社居委确定两名社居委成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岗位,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为各类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指导和培训。同时,街道与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社工介入,对社区服务项目进行专业指导。
三是突出引导扶持。各社区社会工作站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多种居民服务项目。街道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对社区社会组织给予全面扶持,通过积极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提供活动场所,将社区网格信息员和社区志愿者作为义工充实到不同的社区社会组织中,以加强力量,形成合力。同时,积极引导辖区各类社会组织实行会员制,增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初步建立了政府扶持、会员缴纳与社会募集等方式相结合的经费供给渠道,使社区社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人才培养
西园街道针对人才缺乏的现状,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把人才队伍逐步充实起来,把获得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各类社会组织中引导居民开展活动,由专业社工来负责中心和服务站的运转。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了“4+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标准。
一是制定培养计划。结合《安徽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街道制定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表,用三年时间要求符合条件的街居工作人员都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三年内通不过考试的聘用人员,予以解聘,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二是集中组织培训。通过专业培训,让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走上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2012年,西园街道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88名工作人员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对考试人员集中进行考前培训。集中培训费用由街道承担,凡通过考试者报销报名费、书本费。共有21人获得了社会工作师职称,其中初级16人,中级5人。
三是建立教育学院。2012年6月,西园街道被安徽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建立社工人才培训基地。以此为基础,与安徽省社会工作协会合作成立安徽省首家社区教育学院,确定五个教育培训项目:社会工作师考前培训。对象为符合报考条件的街道社区在岗工作人员,每年3至6月份开班,双休日上课。蜀山区依托街道的师资场地挂牌成为全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今年开设3个初级班、1个中级班,参训人员471人。社会工作师继续教育。对象为已经通过全国社会工作专业职称考试,取得证书的社会工作师,共21人,每月开展不低于2次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和实务等技能培训,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实务素质。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对象为辖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开展1次政策法规、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培训。社会服务项目参与人培训。对象为街道制定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人员,每月开展1次政策法规、理论知识、项目实施等方面内容。今年已培训2次,培训人员达210多人。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培训。社区教育学院同时作为市民学校,面向辖区居民每季度开展1次培训,提升居民公益意识。现已开课5次,培训600多人次。
四是建立岗位标准。建立西园街道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4+1”标准,即在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行政组织、社区服务组织4类基层组织中,至少各配备1名社会工作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发挥作用。并在已有的21名持证社会工作师的基础上,又购买4名专业社工岗位。目前,街道每个社区已达到有4名社会工作师在岗的要求。今年,又组织了51人报考,预计会大大超过该岗位标准。对获得职称的工作人员每月发放定额岗位补贴。
(三)载体设计
实施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由专业社工机构介入。街道业务科室负责对社会服务项目的确定、评估、跟踪、问效,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实施,明确双方的角色定位。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不少规模较大、服务较实、声誉较好、具有辖区特色的品牌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他们带领周围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今年,确定交由各类社会组织实施的项目有六项。
特殊家庭“阳光四季”帮扶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内所有符合计划生育特扶家庭帮扶条件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帮扶,服务对象33人。项目以一年四季安排的活动为主线,结合“五个一”工作的开展,达到为计生特服家家庭和个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扶慰,修复其精神创伤,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生活的阴霾,树立生活的信心。
社区矫正和心理辅助服务项目。服务对象21人。主要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和原邪教转化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在教人员的亲属(未成年人)及其它需要帮扶人员提供服务。项目以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成立“合肥西园启明星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的形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诊断和评估的作用,通过心理疏导、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等方式纠正和缓解社区矫正人员抵触情绪和思想,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情暖夕阳”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为社区内6千多60岁以上老人和80岁以上独居或空巢老人等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居家养老服务合作社”和“照护中心”为依托,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和社区照护服务。给辖区的老人们提供生活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慰籍。目前,登记在册的服务对象已有240位老人。自去年以来,开展了“情暖夕阳”系列活动,参加活动的老人超过400人次。
老少活动家园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和教育、文体康乐和娱乐、知识讲座和培训等,项目通过硬件的打造和配备,基本满足老人和孩子的文化生活与学习需求。其中 “小树苗学堂”主要为辖区低保户、单亲、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以及重病大病、残疾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解决子女学习障碍,挖掘学习潜能。培训对象为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每周开课4次,每次2小时,学堂目前拥有学员近100人,已开课一年多。
志愿广场服务项目。主要在辖区内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建立各类志愿者队伍。项目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广场为主阵地,通过志愿者队伍的建立、管理和作用的发挥,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目前,已成立街道志愿者服务大队,并设立志愿者服务呼叫平台,对志愿者队伍分类管理,下设6个社区服务站,注册志愿者325人,服务内容涵盖帮扶、助残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蜀苑之声”文化服务项目。通过设立文化活动和评选“文化之星”以及成立“蜀苑之声”艺术学校等形式,提高居民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引领社区民间艺术团体向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目前,“蜀苑之声”艺术团下辖12支表演队,面向辖区居民吸收会员,注册会员已达到300多人,覆盖6个社区。街道投资修建了“百姓舞台”居民露天活动广场,压缩办公面积建起了200多平米的“百姓剧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

4、社会服务机构怎么选择不同模式社工的组织结构模式

组建由专业社工牵头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起社区“两委两站”运行模式,形成以社区党委领导为核心、居委会民主自治、社区工作站依法行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服务的管理服务格局。
(一)平台设置
街道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辖六个社区成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突出行业管理。2012年6月,西园街道成立安徽省首家街道层面的“社会工作协会”,以协会管理行业,积极培育孵化各类从事居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具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发展规划与组织建设咨询、服务培训和项目评估等。目前协会已培育孵化居民自治、公益服务、文体康乐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54家,备案1000余人。
二是突出专业指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明确两名工作人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管理岗位,负责指导各社区开展相关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由社居委确定两名社居委成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岗位,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为各类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指导和培训。同时,街道与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社工介入,对社区服务项目进行专业指导。
三是突出引导扶持。各社区社会工作站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多种居民服务项目。街道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对社区社会组织给予全面扶持,通过积极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提供活动场所,将社区网格信息员和社区志愿者作为义工充实到不同的社区社会组织中,以加强力量,形成合力。同时,积极引导辖区各类社会组织实行会员制,增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初步建立了政府扶持、会员缴纳与社会募集等方式相结合的经费供给渠道,使社区社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人才培养
西园街道针对人才缺乏的现状,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把人才队伍逐步充实起来,把获得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各类社会组织中引导居民开展活动,由专业社工来负责中心和服务站的运转。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了“4+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标准。
一是制定培养计划。结合《安徽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街道制定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表,用三年时间要求符合条件的街居工作人员都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三年内通不过考试的聘用人员,予以解聘,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二是集中组织培训。通过专业培训,让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走上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2012年,西园街道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88名工作人员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对考试人员集中进行考前培训。集中培训费用由街道承担,凡通过考试者报销报名费、书本费。共有21人获得了社会工作师职称,其中初级16人,中级5人。
三是建立教育学院。2012年6月,西园街道被安徽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建立社工人才培训基地。以此为基础,与安徽省社会工作协会合作成立安徽省首家社区教育学院,确定五个教育培训项目:社会工作师考前培训。对象为符合报考条件的街道社区在岗工作人员,每年3至6月份开班,双休日上课。蜀山区依托街道的师资场地挂牌成为全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今年开设3个初级班、1个中级班,参训人员471人。社会工作师继续教育。对象为已经通过全国社会工作专业职称考试,取得证书的社会工作师,共21人,每月开展不低于2次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和实务等技能培训,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实务素质。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对象为辖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开展1次政策法规、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培训。社会服务项目参与人培训。对象为街道制定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人员,每月开展1次政策法规、理论知识、项目实施等方面内容。今年已培训2次,培训人员达210多人。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培训。社区教育学院同时作为市民学校,面向辖区居民每季度开展1次培训,提升居民公益意识。现已开课5次,培训600多人次。
四是建立岗位标准。建立西园街道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4+1”标准,即在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行政组织、社区服务组织4类基层组织中,至少各配备1名社会工作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发挥作用。并在已有的21名持证社会工作师的基础上,又购买4名专业社工岗位。目前,街道每个社区已达到有4名社会工作师在岗的要求。今年,又组织了51人报考,预计会大大超过该岗位标准。对获得职称的工作人员每月发放定额岗位补贴。
(三)载体设计
实施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由专业社工机构介入。街道业务科室负责对社会服务项目的确定、评估、跟踪、问效,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实施,明确双方的角色定位。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不少规模较大、服务较实、声誉较好、具有辖区特色的品牌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他们带领周围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今年,确定交由各类社会组织实施的项目有六项。
特殊家庭“阳光四季”帮扶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内所有符合计划生育特扶家庭帮扶条件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帮扶,服务对象33人。项目以一年四季安排的活动为主线,结合“五个一”工作的开展,达到为计生特服家家庭和个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扶慰,修复其精神创伤,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生活的阴霾,树立生活的信心。
社区矫正和心理辅助服务项目。服务对象21人。主要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和原邪教转化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在教人员的亲属(未成年人)及其它需要帮扶人员提供服务。项目以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成立“合肥西园启明星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的形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诊断和评估的作用,通过心理疏导、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等方式纠正和缓解社区矫正人员抵触情绪和思想,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情暖夕阳”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为社区内6千多60岁以上老人和80岁以上独居或空巢老人等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居家养老服务合作社”和“照护中心”为依托,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和社区照护服务。给辖区的老人们提供生活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慰籍。目前,登记在册的服务对象已有240位老人。自去年以来,开展了“情暖夕阳”系列活动,参加活动的老人超过400人次。
老少活动家园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和教育、文体康乐和娱乐、知识讲座和培训等,项目通过硬件的打造和配备,基本满足老人和孩子的文化生活与学习需求。其中 “小树苗学堂”主要为辖区低保户、单亲、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以及重病大病、残疾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解决子女学习障碍,挖掘学习潜能。培训对象为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每周开课4次,每次2小时,学堂目前拥有学员近100人,已开课一年多。
志愿广场服务项目。主要在辖区内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建立各类志愿者队伍。项目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广场为主阵地,通过志愿者队伍的建立、管理和作用的发挥,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目前,已成立街道志愿者服务大队,并设立志愿者服务呼叫平台,对志愿者队伍分类管理,下设6个社区服务站,注册志愿者325人,服务内容涵盖帮扶、助残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蜀苑之声”文化服务项目。通过设立文化活动基金和评选“文化之星”以及成立“蜀苑之声”艺术学校等形式,提高居民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引领社区民间艺术团体向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目前,“蜀苑之声”艺术团下辖12支表演队,面向辖区居民吸收会员,注册会员已达到300多人,覆盖6个社区。街道投资修建了“百姓舞台”居民露天活动广场,压缩办公面积建起了200多平米的“百姓剧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

5、蜀山区社区矫正在什么地方报到

你好,经查:

合肥市蜀山区社区矫正人员报到应该先到蜀山区司法局进行报道,具体地址如下

合肥市蜀山区司法局

地址:梅山路107号

6、如何发挥社区服务站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组建由专业社工牵头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起社区“两委两站”运行模式,形成以社区党委领导为核心、居委会民主自治、社区工作站依法行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服务的管理服务格局。
(一)平台设置
街道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辖六个社区成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突出行业管理。2012年6月,西园街道成立安徽省首家街道层面的“社会工作协会”,以协会管理行业,积极培育孵化各类从事居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具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发展规划与组织建设咨询、服务培训和项目评估等。目前协会已培育孵化居民自治、公益服务、文体康乐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54家,备案1000余人。
二是突出专业指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明确两名工作人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管理岗位,负责指导各社区开展相关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由社居委确定两名社居委成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岗位,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为各类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指导和培训。同时,街道与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社工介入,对社区服务项目进行专业指导。
三是突出引导扶持。各社区社会工作站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多种居民服务项目。街道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对社区社会组织给予全面扶持,通过积极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提供活动场所,将社区网格信息员和社区志愿者作为义工充实到不同的社区社会组织中,以加强力量,形成合力。同时,积极引导辖区各类社会组织实行会员制,增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初步建立了政府扶持、会员缴纳与社会募集等方式相结合的经费供给渠道,使社区社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人才培养
西园街道针对人才缺乏的现状,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把人才队伍逐步充实起来,把获得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各类社会组织中引导居民开展活动,由专业社工来负责中心和服务站的运转。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了“4+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标准。
一是制定培养计划。结合《安徽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街道制定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表,用三年时间要求符合条件的街居工作人员都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三年内通不过考试的聘用人员,予以解聘,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二是集中组织培训。通过专业培训,让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走上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2012年,西园街道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88名工作人员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对考试人员集中进行考前培训。集中培训费用由街道承担,凡通过考试者报销报名费、书本费。共有21人获得了社会工作师职称,其中初级16人,中级5人。
三是建立教育学院。2012年6月,西园街道被安徽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建立社工人才培训基地。以此为基础,与安徽省社会工作协会合作成立安徽省首家社区教育学院,确定五个教育培训项目:社会工作师考前培训。对象为符合报考条件的街道社区在岗工作人员,每年3至6月份开班,双休日上课。蜀山区依托街道的师资场地挂牌成为全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今年开设3个初级班、1个中级班,参训人员471人。社会工作师继续教育。对象为已经通过全国社会工作专业职称考试,取得证书的社会工作师,共21人,每月开展不低于2次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和实务等技能培训,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实务素质。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对象为辖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开展1次政策法规、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培训。社会服务项目参与人培训。对象为街道制定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人员,每月开展1次政策法规、理论知识、项目实施等方面内容。今年已培训2次,培训人员达210多人。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培训。社区教育学院同时作为市民学校,面向辖区居民每季度开展1次培训,提升居民公益意识。现已开课5次,培训600多人次。
四是建立岗位标准。建立西园街道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4+1”标准,即在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行政组织、社区服务组织4类基层组织中,至少各配备1名社会工作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发挥作用。并在已有的21名持证社会工作师的基础上,又购买4名专业社工岗位。目前,街道每个社区已达到有4名社会工作师在岗的要求。今年,又组织了51人报考,预计会大大超过该岗位标准。对获得职称的工作人员每月发放定额岗位补贴。
(三)载体设计
实施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由专业社工机构介入。街道业务科室负责对社会服务项目的确定、评估、跟踪、问效,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实施,明确双方的角色定位。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不少规模较大、服务较实、声誉较好、具有辖区特色的品牌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他们带领周围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今年,确定交由各类社会组织实施的项目有六项。
特殊家庭“阳光四季”帮扶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内所有符合计划生育特扶家庭帮扶条件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帮扶,服务对象33人。项目以一年四季安排的活动为主线,结合“五个一”工作的开展,达到为计生特服家家庭和个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扶慰,修复其精神创伤,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生活的阴霾,树立生活的信心。
社区矫正和心理辅助服务项目。服务对象21人。主要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和原邪教转化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在教人员的亲属(未成年人)及其它需要帮扶人员提供服务。项目以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成立“合肥西园启明星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的形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诊断和评估的作用,通过心理疏导、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等方式纠正和缓解社区矫正人员抵触情绪和思想,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情暖夕阳”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为社区内6千多60岁以上老人和80岁以上独居或空巢老人等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居家养老服务合作社”和“照护中心”为依托,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和社区照护服务。给辖区的老人们提供生活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慰籍。目前,登记在册的服务对象已有240位老人。自去年以来,开展了“情暖夕阳”系列活动,参加活动的老人超过400人次。
老少活动家园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和教育、文体康乐和娱乐、知识讲座和培训等,项目通过硬件的打造和配备,基本满足老人和孩子的文化生活与学习需求。其中 “小树苗学堂”主要为辖区低保户、单亲、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以及重病大病、残疾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解决子女学习障碍,挖掘学习潜能。培训对象为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每周开课4次,每次2小时,学堂目前拥有学员近100人,已开课一年多。
志愿广场服务项目。主要在辖区内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建立各类志愿者队伍。项目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广场为主阵地,通过志愿者队伍的建立、管理和作用的发挥,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目前,已成立街道志愿者服务大队,并设立志愿者服务呼叫平台,对志愿者队伍分类管理,下设6个社区服务站,注册志愿者325人,服务内容涵盖帮扶、助残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蜀苑之声”文化服务项目。通过设立文化活动基金和评选“文化之星”以及成立“蜀苑之声”艺术学校等形式,提高居民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引领社区民间艺术团体向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目前,“蜀苑之声”艺术团下辖12支表演队,面向辖区居民吸收会员,注册会员已达到300多人,覆盖6个社区。街道投资修建了“百姓舞台”居民露天活动广场,压缩办公面积建起了200多平米的“百姓剧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

热点内容
合肥瑶海区招投标中心 发布:2020-09-09 14:35:50 浏览:505
合肥长城宽带价格表 发布:2020-09-09 02:57:42 浏览:505
合肥小区名称 发布:2020-09-10 05:51:24 浏览:504
365房产合肥 发布:2020-09-09 22:32:45 浏览:504
成都大巴包车 发布:2020-09-09 21:03:12 浏览:504
合肥万达城摩天轮营业 发布:2020-09-10 08:43:47 浏览:503
上海合肥高铁 发布:2020-09-09 20:23:53 浏览:503
合肥立特科技 发布:2020-09-09 16:27:05 浏览: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发布:2020-09-09 03:48:06 浏览:503
杭州到合肥高铁时刻表查询 发布:2020-09-17 08:24:49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