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可视化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1、请知情人帮分析下,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好毕业吗?学校会不会让一些人不毕业啊?
没有问题的,毕业是不成问题的,导师牛,说明有项目可以做,毕业论文也就能做出来的。
2、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是什么?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目前有7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低温与制冷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工业工程、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业设计;6个工程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工业设计工程;4个高校教师系列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程,其中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有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A类)、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5个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绿色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共建)、安徽省汽车NVH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共建)、安徽省低温与制冷重点实验室(共建);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安徽省汽车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VNH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锻压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学院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已有近60年的历史,也有部分是新兴学科专业。
学院设有11个系:机械设计工程系、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工业设计系、车辆工程系、交通工程系、真空与过程装备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工程图学系;有机械实验教学与研究中心、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还有摩擦学研究所、噪声振动研究所等二十几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全院有教职工26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教授45人、副教授近97人、讲师(助研、工程师)有博士学位的61人、读在职博士的59人。有在读的博士后4人、博士生164人、硕士研究生717人、工程硕士研究生577人、本科生4052人、成人教育学生240人。
科学研究一直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院的组织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科学研究无论在承担的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0多项,研究经费3000多万元。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是学院的科研特色之一。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和研究所,承担横向课题300多项,研究经费约1.3亿元。近5年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形成了若干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学院的主要研究机构有:
噪声振动研究所、摩擦学研究所、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研究中心、CIMS(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特种加工研究所、安徽省汽车技术及制造装备工程研究所、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制造系统工程研究所、新型机电传动研究所、数字化家电研究所、数字化管理与管理可视化研究所、绿色设计与制造研究所、电动汽车研究所、汽车底盘研究所、汽车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汽车车身技术研究所、交通研究所、真空科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所、制冷空调技术研究所、能源与动力研究所、液压气动技术研究所、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汽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所。
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Ø 振动及噪声测量方法与技术
Ø 摩擦学及摩擦设计
Ø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Ø 现代设计理论及数字化设计
Ø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Ø 安徽省自动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Ø 节能环保汽车设计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Ø 区域及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Ø 高效节能环保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
Ø 制冷与低温工程
Ø 环保装备
Ø 制造过程监测、控制与管理
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校友哦
3、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怎么登陆?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登录方法如下:
①百度搜索合肥工业大学,点击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官网。
②点击人才培养,选择研究生教育。
③进入研究生培养网页后,右下角有“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点击进入,并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3)合肥工业大学可视化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扩展资料
一、学生登陆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的方法
①百度搜索“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点击进入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②点击网页右下角“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
二、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介绍
①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1978年恢复招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层次完整、类型多样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②学校现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其中包括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③学校坚持依靠教师办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已拥有一支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百余人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4、合工大的曾亿山导师 带博士吗
1.毕传兴研究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噪声振动工程研究所 副所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分会 理事。安徽省振动工程学会 副秘书长。获霍英东教育教育基金会资助。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合肥工业大学“噪声源识别与低噪声设计”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经历1996.9-2000.7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本科2000.9-2004.9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硕博工作经历2004.9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讲师2004.12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副教授2005.12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研究员 主持和参加国家与部省级科研项目近20项,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被SCI收录25篇,被EI收录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受理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曹文钢(男,1957——),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1985年5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至合肥工业大学任教至今。主要从事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图形学、数字化设计、工业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4本相关书籍,作为主要起草人制定国家标准5项。多次做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科研攻关项目,并主持数项横向课题;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3等奖3项。主要从事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图形学、数字化设计、工业工程等方面的研究。3.陈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合肥工业大学噪声振动工程研究所所长 安徽省汽车NVH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分会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信号处理分会理事安徽省合肥市博士联谊会常务理事机械工业部青年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汽车NVH(噪声振动及舒适性)与CAE 2、产品动力学性能设计与灵敏度分析 3、现代制造的信息处理与集成 4、车辆司乘环境智能调节与控制 5、环保装备与环境监测自动化4.陈科教授 博士 1965.10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秘书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研究中心副主任 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泰尔重工传动机械研究中心主任1、机电产品的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 2、人工神经网络、进化算法等在机械产品中的应用;3、机电产品的CAD/CAE/CAM; 4、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制造业信息化,物流系统; 数控技术
5、合肥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哪个好?听说中科大生源下滑很快,国内就业也不行,是这样吗?
就综合实力和国内外影响及毕业生的发展看,两所学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合工大是普通211高校,中科大是985高校,同时也是C9高校之一;当然,合工大的汽车、自动化、材料、管理、建筑、计算机、通讯等优势工科的研究生就业也是不错的,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的老总也都是合工大汽车毕业的
中科大每年各省招生生源都还不错吧,录取线至少都比各省一本(重点本科)线多出100分,比一本线高出100多分,这样的高考成绩很衰么?这样的生源很差么?国内就业我说说我看到的几个吧,其他的不清楚:某本科同学中科大计算机硕士毕业,留安徽合肥某公司7500(在内地二三线城市这样的待遇不算很差吧?),还有个同学计算机博士11年拿到广州某IT企业OFFER 19W/年,这样的待遇很糟糕么? 还有个哥们是学光学的博士,13W 起薪留合肥高新区某企业,这样的待遇很见不得人?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2011~2012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92位,仅次于北大、清华。位居全国大陆第三。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没亲眼看到的东西还是不要道听途说的好!!! 中科大火灾研究全国第一、科学史全国第一、地球物理全国第一、同时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一个国家实验室投资一般10亿左右,而国家重点实验室投资一般只有2亿左右)、量子通信研究全国第一.................. 这里有详细介绍:http://ke.baidu.com/view/5482.htm
6、“合肥工业大学”知名度怎样?
我就是工大的学生,我来说说吧。来工大之前我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来了之后发现虽然现在这个学校有点落寞(目前排名96),但是国内不少大学的院长都是我们学校毕业的(有“大学院长的摇篮”的美名,呵呵)。我是工大建筑学的学生,建筑学在工大算是数一数二的好专业了,但是我觉得学校不是很注意学生的教育方面的投入,学校负债蛮多的! 211高校都是虚的哈哈,优秀教师流失很严重(校长对教师的待遇不好,老师不走才怪)。
劝你一句,能去别的高校就去别处,来这我都不太爱学习了,虽然学习是自己的事,但是还是容易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的。学校毕业就业率还是蛮高的呢!
你是哪的人?工大在华东地区还是有点小名头的,但我是北方来的,之前就不晓得还有 合肥工业大学 好愧疚啊!
虽然我说的可能不全面,但还是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7、合肥工业大学哪个专业考研比较好
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艺术硕士(MFA)、翻译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9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5个;设有7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7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9600余人。“十五”以来,新增了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备案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工业培训中心、机械工程实验室、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99项;建筑学、土木工程和英语专业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获国家级精品教材5门,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奖6项, 57部教材遴选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65部教材遴选为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27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1项;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61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现启动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以及机械工程(工学博士、工程硕士)、控制工程(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的试点工作,学校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并建设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获国家级本科教学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还被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近几年来,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60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5万多人,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8、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导师信息
姓 名 高隽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10 最终学位 博士
毕业学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从事专业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光电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 职 务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所属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所属科室 联合开放实验室 职 称 教 授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0551-2901393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合肥工业大学南区98信箱
邮 编 230009
简 历
1963年10月出生,安徽省淮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5.03~1996.10: 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网络与系统理论研究所进修及合作科研;
2000.8~2000.10:在加拿大里加纳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合作科研;
2001.07~2001.08 在美国圣地亚哥参加SPIE第46届年会;
2005.01~2005.02:在德国Heilbronn University合作科研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中科院“百人计划”;
安徽省学科优秀拔尖人才;
安徽省首批建设创新团队带头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安徽省第九届政协委员, 安徽省九三学社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常务委员。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编委、责任编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编委,《大学图书情报学刊》编委。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光电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
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url]http://images.hfut.e.cn[/url]
(1)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智能信息处理”和“图象处理与分析”研究方向;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研究方向;
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信号与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概论》;
主讲研究生:《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应用》、《智能信息处理》。
获奖情况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和省自然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多项。1992年获“92"中国CT科技十大进展奖”,1994年获“亚洲CT科技十大进展奖”,1999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0年获“安徽省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三等奖。
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
获科技成果2项,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科技奖励各1项。
主要论著
1、《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仿真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8。
2、《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6
3、《人工神经网络与自然计算研究进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10
4、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