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存款余额
1、安徽省合肥市县城经济排行榜~!!!
地理位置上看,我市三县拱卫省城又紧密合抱,位居皖中而眺望全国;从名称意义上看,诚如百姓说法:肥了东,肥了西,“合肥”才“长丰”。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一度在全国、全省经济位次靠后的我市三县,近年来发展势头正猛、赶超旗鼓正劲,让国内不少地方刮目相看.
解读“排名全省十强县”、“进入中部百强县”、“进军全国百强县”。
如今,这样的标语常闪现三县各处,是激励,更是目标。
新的县域经济排行榜里 合肥的三个县在中部县域经济百强的排名分别是:
肥西县 中部排名30位,国家百强排名 无 竞争力等级 A级
肥东县 中部排名44位, 国家百强排名 无 竞争力等级 A级
长丰县 中部排名 无, 国家百强排名 无 竞争力等级 D级
翻阅资料,2005年,肥东县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财政收入5.34亿元,3年前仅为35.4亿元和2.58亿,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四年排进全省十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中部地区则进入百强县。
肥西县经济发展同样喜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由“九五”末的20.43亿元增长到70亿元,财政收入由“九五”末的1.97亿元增长到7.26亿元,其综合经济实力则在5年内连跳7级,2005年稳居省内十强,目前该县正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
长丰也不甘示弱,在全力发展工业,锻造县域“脊梁”的同时,正将目标锁定“三大集聚”:今后5年加速工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同时决心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大县、贫困县向全省“十强县”实现“三大跨越”。
关键词农民收入
解读“排名不是目的,它是多年来我们发展实力的证明,更是鼓励我们迈大步的号角”,三县同志都不约而同谦虚地说。
有实例为证——
肥西三岗苗木花卉基地的苗农们5年来家庭经济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过去种水稻“望天收”日子一去不复返;在肥东,一大批农民建筑企业家和技术能手如今已在全国打出品牌;而在长丰,新兴奶牛养殖业正背靠伊利这棵大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些只是“豹之一斑”。
还是数字最有说服力。5年来,肥东县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8512元增加到163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76元增加到3134元;肥西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50元增到3209元,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收入由5351元提高到14600元,年均增长22%;而长丰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同比增长22.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解读5年来,三县城乡展现新面貌。
在肥东,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巢湖大堤得到治理、南淝河堤防和众兴水库等被除险加固,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2700多公里;在肥西,过去5年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20多亿元,30多个国债项目被重点建设,丰乐河等重点水利工程被完成,5.5万人解决饮用水困难;而长丰农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实际购买力,以及农民人均居住条件都比5年前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工业领跑农业
解读说到招商引资,三个县是各显神通,收获沉甸甸的。
肥东县龙岗开发区、肥东新区新引进项目143个,引进内资30.2亿元,外资1840.6万美元。肥西桃花工业园作为肥西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窗口,入园项目达260家,其中亿元以上20家,协议投资2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亿元。而长丰县则提出以工业化锻造发展脊梁。其南部岗集镇通过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由大城市“边角”的贫困镇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工业强镇。
2、安徽哪最好? 安徽怀宁怎么样? 能有省内的排名最好了!谢谢!
2007年度安徽省县域经济运行评价考核结果:宁国市、繁昌县、凤台县、肥西县、当涂县、芜湖县、肥东县、无为县、天长市、广德县依次位居综合指数前十位。
安徽省怀宁县位于皖西南交通要塞,东临安庆,南枕长江,境内独秀山与大龙山遥相竞奇.国土面积1276KM2,辖20个乡镇,人口69万.早在七十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晋安帝复位,取“永怀安宁”之意,立县曰“怀宁”。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怀宁县城随安庆府迁至宜城(今安庆市),府县同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移至安庆府,省、府、县同城而治,史称“首府首县”。1950年,县城迁至石牌镇。2002年1月,由石牌镇迁至高河镇。
怀宁人杰地灵,俊才辈出,四海闻名。在这片土地上,曾孕育了“千年一人”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和现代著名诗人海子等盖世英才。东汉古诗《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小吏港(今小市镇),至今仍保存着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墓等遗迹。怀宁素称“戏曲之乡”,是被誉为京剧之父的徽剧和全国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的发祥地,历史上名伶辈出,有“梨园佳弟子,无石(石牌)不成班”之誉。
怀宁2007年经济数据: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个“一二三四”发展方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呈现增长加快、质量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怀宁建设加快推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最后认定,全年生产总值(GDP)62.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8.65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20.11亿元,增长11.9%。第二、第三产业对县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7.7%和26.3%,分别比上年提高22.8和15.3个百分点。县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为21.8:45.9:32.3。按户籍和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9091元,比上年增加1383元。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
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 623445 14.8
第一产业 135737 4.0
第二产业 286559 22.3
工业 239089 26.6
建筑业 47470 3.1
第三产业 201149 11.9
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28978 10.1
批发和零售业 7 9.4
住宿和餐饮业 11325 8.2
金融保险业 9150 9.8
房地产业 28876 6.5
其他服务业 81794 16.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35%,涨幅高于上年4.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82%;居住类价格上涨4.87%;服务价格上涨2.0%。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65%。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1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3.3万人,增加1.5万人;第二产业7.6万人,第三产业20.1万人,共增加0.3万人。城镇在岗职工1.65万人,城乡私营、个体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6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外向度还不够高;产业集群规模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薄弱,物价水平上涨较快,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108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16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837公顷,分别比上年减少243公顷、165公顷和104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738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37.7万吨,比上年增产14.6%;油料产量2.53万吨,增产1.6%;棉花产量6164吨,减产20.9%;蔬菜产量32.02万吨,减产5.5%;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稳定发展。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76984 14.6
油料 25270 1.6
棉花 6164 -20.9
糖料 1020 -1.5
麻类 25 4.2
茶叶 185 1.1
瓜果 17968 0.1
蔬菜 320233 -5.5
全年肉类总产量25397吨,比上年增长0.3%。禽蛋产量12656吨,增长0.7%。水产品产量25800吨,增长3.5%。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8.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农用拖拉机4548台,联合收获机140台,农用运输车1337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905吨,增长0.1%。农村用电量7663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30230公顷,新增55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增长34.8%。股份制、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均保持快速增长。
全县规模工业涉及的24个工业行业,有22个工业行业同比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增速超过50%以上的有15个。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服装 万件 444.51 831.9
机制纸 吨 25659 43.3
大米 万吨 27.26 62.6
配混饲料 万吨 11.6 76.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28.97 47.5
塑料制品 万吨 1.58 42.4
水泥 万吨 268.2 -2.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9.77。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9.22亿元,增长53.8%;实现利税5.47亿元,增长33.1%;其中利润总额3.64亿元,增长35.8%。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92.3%。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7470万元,比上年增长3.1%。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工程结算利润3518万元,利润总额112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5.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3.1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63.6%。其中,城镇投资28.03亿元,增长110.8%。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418万元,比上年增长28.4%;第二产业投资175744万元,增长81.5%;第三产业投资148569万元,增长88.3%。从行业看,工业中制造业投资14.75亿元,同比增长92.4%,占总投资的44.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81亿元,比上年增长79.3%。商品房销售额29747万元,增长213.7%。
全年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施工项目403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293个;本年新开工项目246个。
五、国内贸易、外贸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95亿元,增长17.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38亿元,增长15.9%。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63亿元,增长21.9%;零售业零售额13.27亿元,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3.31亿元,增长20.4%。
全县10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全年商品购进总额27281万元,销售总额32766万元。其中,农畜产品批发业21060万元;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业2824万元,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业6415万元,分别占当年销售总额的64.3%、8.6%和15.6%。
全年进出口总额12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9%。其中,出口938万美元,增长58.7%;进口291万美元,增长21.5%。
全年外商签约项目2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4134万美元,实现利用外资511万美元。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30人次,比上年增长4.5%;接待国内游客2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17万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3万美元。年末全县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4个。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9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1%。
2007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等级公路)1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5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50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2831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5%;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641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2%。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不含农用运输车)保有量5985辆,其中个人汽车5155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447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645万元,增长10.6%;
邮政业务总量3802万元,增长27.8%。全年邮政特快专递80433件,比上年增长131.6%。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7.79万户,移动电话14.51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914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088万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033万元,增长38.0%;工商税收37162万元,增长34.3%。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07年总量分别达到16568万元、571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6.9%和23.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1142万元,增长39.6%。其中,支农支出增长238.7%,科学支出增长81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28.7%。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60158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06871万元,增长21.6%。其中,企业存款45846万元,比年初增加2128万元;农业存款14425万元,比年初减少2486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96407万元,比年初增加9273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0370万元,比年初增加42445万元,增长15.8%。其中,短期贷款259501万元,增长20.8%;中长期贷款50869万元,下降4.3%。在短期贷款中,农业贷款12.28亿元,占47.3%;工业贷款2.87亿元,占11.1%;商业贷款6.78亿元,占26.1%。
全年中资财产保险公司(人保)承保额29.2亿元,保费收入1843万元,赔付1367万元;人寿保险保寿收入10293万元,业务赔款和给付673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技术人员7312人,比上年增长1.1%。全年全县科学支出597万元,比上年增长818.5%。72家民营科技企业共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科技计划项目20项,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重点新产品称号。全年申请专利30件。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69所,在校学生118111人,专任教师5406人;当年招生33058人,毕业生33938人。其中,普遍中学42所,专任教师2480人,在校学生57379人;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58人,在校学生6718人;小学215所(不含教学点20个),专任教师2800人,在校学生4934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7%;中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3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57.38%。
2007年高考,全县共录取4779人。其中,文科1513人,理工科3164人,艺术类71人,体育类31人。应届2169人,历届2176人。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文物管理所、公共图书馆各1个,乡镇文化站20个。县黄梅戏剧团全年外出演出90场,观众6万人次。
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座,乡(镇)广播电视站20个,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200小时。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390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5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87%。
年末全县拥有室外全民健身公园、广场4个,室内全民健射中心一个。设施较为齐全的县体育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9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妇幼保健所一个,血吸虫病防治所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272张;卫生技术人员1253人,其中医生370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2007年,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10.69‰,死亡率4.08‰,自然增长率6.61‰。年末全县总户数188270户,比上年增长1.9%。总人口687502人,增长0.5%。其中,男性人口354325人,女性人口333177人;农业人口612776人,非农业人口74726人。
2007年,全县国有、城镇集体及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3949万元,增长24.0%。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3273万元,增长27.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175元,增长27.9%。各乡镇三十户抽样调查统计,2007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29元,比上年增加414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93元,增长1.9%。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64亿元,增长23.0%;人均储蓄7220元,增长22.3%。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和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员共达7175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23340人。共有0.44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2007年底,全县共有551741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年末全县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9个,拥有床位479张,收养各类人员475人。各种不提供住宿的社区服务中心83个,开展活动项目20个。
年末全县共有环境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各一个,烟尘控制区2个。全年全县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240万元。
3、肥东在哪?
肥东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人口106万人,总面积2222平方公里,辖11镇24乡,县府驻店埠镇。肥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5℃,降雨量878毫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37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肥东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聚居,繁衍生息自西汉起,先后建置浚遒、慎县、梁县,明初并入合肥县,1949年始建肥东县。今隶属合肥市。肥东历来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进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逐年提高。 肥东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磷、铁、白云岩、花岗岩、地热等30种,具有开发价值的近10种。磷矿是肥东最具特色的矿产之一,也是肥东的优势矿产,丰富的花岗岩、白云岩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肥东县辖22个乡、14个建制镇、2个开发区,面积2211平方公里。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5.98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6亿元,增长22.2%;第二产业增加值19.99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11.8%。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名列全省第7位。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县粮食种植面积8941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608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268公顷。粮食总产62.2万吨,油料总产15.1万吨,棉花总产0.4万吨。养殖业发展迅猛。全县共建设各类养殖小区93个,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全年肉类产量9.3万吨,增长9.3%;蛋类总产3.2万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4.2万吨,增长6.4%。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显著提高,合蚌路、店白路生态示范走廊建设初见成效。共建特色作物基地2万多亩,各类大棚发展到3万个,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有14个农产品获得省无公害认证,被列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林业发展迅速。实施退耕还林13.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了加强,完成众兴水库除险加固、南淝河堤防加固和内河堤防延伸护砌工程任务,对13座小(一)型水库和10座小(二)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硬化渠道20公里,兴修各类塘坝527口,建设小(二)型水库10座,打砖井83口。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全面完成“四把工程”年度建设任务。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0.5亿元,增长24.19%,实现工业增加值16.55亿元,增长23.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0.74%,名列全省第6位。企业改制步伐加快,93家企业退出国有集体序列,1.6万名职工退出国有集体身份,16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2家企业获安徽省明星企业称号。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新增个体工商户3105户,新增民营企业353户,从业人数达 9.8万,入库税金8400多万元。“皖大”、“展丽”、“真心”和“神龙山”牌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年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161个,实际到位资金13.1亿元。合肥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引进项目24个,到位资金5.14亿元;肥东新城综合经济开发园区签约项目19个,实际到位内资4.18亿元。全县实现出口供货3.2亿元,外贸出口创汇1999万美元,24家企业拥有进出口自营权,外贸综合实力居全省县级前十名。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增长54.8%。完成通达工程和国债项目9条公路建设任务,新增29条123公里乡村公路。相继开工建设一些重点市政工程,销售商品房50.5万平方米,成功举办首届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全县城镇化率达 31%。撮镇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省发展改革试点镇。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共完成财政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34.3%,全县地方收入达到2.36亿元,同比增长14%。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6亿元,增长12.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0.95亿元,比年初净增6.96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卫生工作成绩显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7个乡镇,创建爱婴医院24个,加大公共卫生监管。文明创建取得新成绩,再次荣获省 “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称号。文化工作推陈出新。乡镇文化站“杜鹃花工程”示范点扩大到6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000多户,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被命名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旅游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四顶山滨湖旅游区总体规划评审和岱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中期评审。环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县环保局被评为全省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先进集体。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905元,比上年增长28.2%;农民人均纯收入2858元,增长23.5%。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参保职工2.19万人,2.15万名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全县城镇有6060人参加最低生活保障,有8638名农村特困居民得到救助。
4、安徽有一个叫 fei dong(大致发音是这样)的地方吗?
安徽有一个叫肥东的地方,具体情况如下:
肥东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中腹地,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东大门,东望南京,南滨巢湖,地理位置优越,声称“吴楚要冲、包公故里”。全县总面积 2211 平方公里,人口 106.7 万,辖18个乡镇、3 个开发区。
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7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22.5 亿元;财政收入 5.34 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49.5 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1.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133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机 28.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 亿元。连续四年跻身安徽省十强县行列。
肥东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光照充足。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花生、小麦、大豆、山芋等,全县已形成“南渔、北畜、东果、西菜、中禽”的特色农业格局。肥东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合宁( 312 国道)、合巢芜、合徐高速公路和合蚌、合浦、合马三条省级干线以及淮南铁路、在建的宁西铁路、合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水运经巢湖直达我县,合肥骆岗机场距县城店埠仅 17 公里 ,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良好区位条件。
肥东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工作先进县、全国农产品优质化工程十强县、全国畜牧业生产先进县、渔业致富工程先进县、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肥东是“建筑之乡”,被确定为全国建筑劳务输出基地县和全省外排劳务输出基地县。
肥东资源丰富,工业较强。白云石、磷矿石、大理石、铁矿石、云母、陶土等主要矿藏储量较大。现拥有纺织、服装、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羽绒加工、小家电生产、起重设备制造等 30 多个工业行业,主要工业产品 400 余种, 20 多个产品曾获省优、部优称号,有 16 个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有 6 个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初步形成了工业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并存的工业体系。
肥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杰出人物,宋代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包拯,清代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掌握清末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李鸿章,原国务委员、中顾委常委张劲夫,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肥东风光秀丽,景观众多。自然景观有风光如画的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奇石密布的皖中第一高峰、有“北九华”之称的浮槎山,江淮分水岭上的璀璨明珠岱山湖,庐阳八景之一的四顶朝霞,位于巢湖岸边、塔身 7 层、高 12 丈的振湖塔,始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第十三泉”之称的龙泉古寺等。人文景观有包氏宗祠、李鸿章家族遗存、曹植墓、太平天国驻军旧址、六家畈古民居和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青龙储老圩新四军旧址纪念馆等,其中瑶岗纪念馆是合肥是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