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庐江镇
1、三国志11里的庐江是现在的哪里?
在安徽合肥附近,现在安徽巢湖市就有个庐江县。
2、三国时期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
三国时期的江东主要在今天的长江中下游一带,主要是南京、浙江、江苏一带,有时候是长江以南,有时候只是长江流域的下游。三国时的“江东”一般会称之为“江东六郡”,包括郡治今天苏州的吴郡、郡治绍兴的会稽郡、郡治南京的丹阳郡、郡治南昌的郡治泰和县西北的庐陵郡,以及郡治庐江县的庐江郡。
1、吴郡:东汉永建四年始置,是把原来的会稽郡钱塘江以西部分设为了吴郡,郡治在原来会稽郡的郡治吴县,也就是今天苏州姑苏区。会稽郡保留了钱塘江以东的部分,郡治迁移到了山阴,在今天绍兴越城区。
2、会稽郡:秦始皇时始设,大致相当于今天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以南、伤害西宽陪部以及浙江北部地区。因为会稽郡实在太大,属县偏远,所以被一拆为二,是为“吴会分治”。会稽领十五县,到了孙策时,又不断分出了11个县,至东汉孙权称帝,会稽郡一共领有二十六县。
3、丹阳郡:丹阳郡设于汉武帝建元二年,辖今天安徽省的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以及江苏南京市、慎则蠢镇江市句容市、常州市的溧阳市、以及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及以西、湖州市安吉县、江西上饶市婺源县。
4、豫章郡:豫章郡始设置于汉高祖时,当时刘邦以英布淮南王,置淮南国,领衡山、九江、庐江、豫章四郡。三国时,吴国治下的豫章郡,郡治南昌,辖16个县。
5、庐陵郡:庐陵郡实际上是在建安五年时,孙策从豫章郡里分出来的,治所载西昌县,后来又迁移到了今天江西泰和县城西,辖西昌、石阳等九县。
6、庐江郡:庐江郡辖今天的安徽省铜陵市、池州市、江西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等。西汉始置,郡治在今天安徽庐山县西二十里。三国时,庐江郡治迁到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吴国拔掉盯察了皖城,吧奥庐江郡一分为二。
3、三国时的庐江在哪里
庐江,位于今安徽省中部,属巢湖市管辖,距省会合肥市南70千米,北临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位居沿江开发开放经济区,是对外开放县。
庐江,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毗邻巢湖市、无为县、枞阳县、桐城市、舒城县差伏基、肥西县,毗邻水域包括巢湖和长江。安徽省“十三五”规划撤销庐江县、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设立合肥市庐江区、长丰区、肥厅差东区、肥西区虚谨。
4、三国演义上的庐江是哪里
三国时期,先后分属为吴庐江郡(治皖),魏庐江郡(治阳泉)。庐江县是安徽省合肥市辖区,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国家级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县。
5、你知道三国演义里提及的古地名,现在在哪里吗?(七)
今华阴市,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因境内的西岳华山而闻名,位于关中平原东部。东汉时,华阴县属京兆尹。建武十五年(39年) 由京兆尹改属弘农郡。三国曹魏时,华阴属司州恒农郡。
终南咐卜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道文化” 、“佛文化”、“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化”、“财神文化”的发祥圣地,位于秦岭山脉中段,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
今山西洪洞东南。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晃就是河东杨郡人。
今山西夏县。古为禹王之都。 《帝王世纪》:“禹都安邑”,即此。后为夏之都邑。战国时为魏都安邑。汉置安邑县,为河东郡治。
我国古代太行八陉之一——轵关陉上一处著名关隘。今为何地,古已失考。清代《济源县志》记载:“濝关,疑今大店”。即今济源市王屋山乡王屋山主峰东侧大店河旁的大店村。这里东距轵关(封门口村)仅1.5公里。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濝关,见在山西垣曲县”。据今济源市的一些研究历史地理和地方志的人员称,濝关在轵关西北约2公里处的大店河东岸小店村附近。
野王,古邑名,亦作“野”,其地在今河南沁阳。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在其地置野王县。
济阴,菏泽古称,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从梁国分出,始为国,明年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东汉时期,济阴郡属兖州八郡国之一。
许都是中国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东部15公里张潘镇古城村。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自洛阳迁都于此。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汉置鲁阳县,属南阳郡。
南郡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郡,始置于秦朝,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州),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治所在公安。三国时期东吴在赤壁之战之后由周瑜率军攻占江陵;之后在孙刘联合抗曹的考量之下,为了让刘备能够正面面对曹操势力,孙权把南郡移交刘备,而刘备便将郡治移到之前所建立的根据地公安(在今湖北公安县东北,与江陵隔江相望),同时曹魏占领南郡北部襄阳。后智取南郡的故事也发生于此。
淮阴区,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始设淮阴县。东汉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县属之,且撤富陵县,其地入淮阴县,永平十五年(72年)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名废除,仍为临淮郡,淮阴属之。三国时属魏,魏承汉制,没有变更。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孝文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获罪。文帝宏梁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孝文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衡绝穗淮南国,复为九江郡,治寿春。西汉时期,市境先后属淮南国、九江郡所辖,凤台县属沛郡下蔡县。东汉末,袁术据寿春改设淮南郡。入魏仍称淮南郡,治寿春。其后,魏文帝先后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为淮南王,明帝青龙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其间,市境及凤台县均为淮南郡所辖。
今属六安市。寿阳县(扬州治所),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战国晚期为楚国首都。秦朝设置寿春邑(县级),为九江郡的治所。汉文帝十六年(前158),改九江郡为刘安淮南国,寿春邑为淮南国都。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寿春邑为九江郡治。王莽篡政,改九江郡为延平郡,寿春邑为延平郡治。东汉建武元年(25年),寿春邑(仍治今城关镇)正式称寿春县。章和元年(84年)九月壬子,废九江郡建阜陵王国,寿春县为国都。兴平元年(194年),袁术在此建号,废阜陵王国为淮南郡,寿春县为淮南郡治。建安四年(199年),复名九江郡,寿春为郡治。后汉献帝封曹操子曹彪为寿春侯,改县为侯国。曹魏黄初二年(221年),改九江郡为曹邕淮南公国(后为王国),寿春县为国都。四年,国除为淮南郡(仍治寿春)。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为曹彪楚王国,寿春县为国都。
郡名。汉置,郡治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二十里。汉末徙治,在今安徽潜山县。三国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
丹阳郡,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41年),更秦鄣郡为丹阳郡,郡以境内丹阳县而名。汉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孙权弟孙翊在丹阳做过太守。
故鄣 , 今浙江安吉。三国时期吴国武将朱治是丹阳故鄣人。
秦代,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翌年,平江南,置泾县(治城西北2.5千米泾溪西岸),属会稽郡。秦末,分会稽郡西部置鄣郡,泾县属之。不久,复分鄣郡西部置庐江郡,泾县改属之。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壬子,撤销江南庐江郡,泾县改属丹阳郡。东汉永和四年(139年),泾县改属宣城郡。建和元年(147年),撤销宣城郡,泾县仍属丹阳郡。兴平二年(195年),为孙策控制区,仍之。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泾县西南地区置安吴县(治西兰山南渡口,今泾县黄村镇安吴村),属丹阳郡。
今安徽太和。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吕范是汝南细阳人。
秦置。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设历阳县(治今安徽和县历阳镇)因“历阳县南有历水,县因以为名。”属九江郡。
今合肥庐江舒县。东汉末年名将周瑜是庐江舒城人。
今安徽省宿松县。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陈武是庐江松滋人。
今江苏徐州。彭城,又名彭城邑、彭城县,曾为古都涿鹿(即今江苏徐州)的旧称。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张昭是彭城人。
今山东牟平。
牛渚,为中国历史上向为南北纷争,兵家必争之地。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
今安徽凤台。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周泰是九江下蔡人。秦于此置下蔡县。汉初是楚王韩信的领地,后韩信被冤杀,国除,其地属九江郡。三国属淮南郡。
6、三国时代庐江归属?
简单并正确的回答如下:
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庐江郡治迁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
舒县,今庐江县城。
7、三国周瑜是庐江府舒城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这庐江府在当时是郡吗?
庐江郡,古代郡名。治在庐江(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西南),辖今天的安徽省铜专陵市、池州市,属江西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等市。汉置,郡治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二十里。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庐江郡治迁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
8、三国的江东是哪里?
江东,自江西九江至南京,长江向东北向斜流,因此,此段以东地区称为江东。在秦汉、三国时期,因长江在今天的安徽南部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所以一安徽长江两岸来划分,江北又称之为江西。
三国时的“江东”一般会称之为“江东六郡”,包括郡治今天苏州的吴郡、郡治绍兴的会稽郡、郡治南京的丹阳郡、郡治南昌的郡治泰和县西北的庐陵郡,以及郡治庐江县的庐江郡。
吴郡:东汉永建四年(129)始置,是把原来的会稽郡钱塘江以西部分设为了吴郡,郡治在原来会稽郡的郡治吴县,也就是今天苏州姑苏区。会稽郡保留了钱塘江以东的部分,郡治迁移到了山阴,在今天绍兴越城区。
东汉建安时,也就是孙吴还没有立国之前,东吴孙氏父子首领该郡,吴郡下辖15个县以及一个海昌屯田都尉。大致的范围包括了今天的苏州市、嘉兴市南部、平湖市、杭州市,昆山市北部、建虚姿德市东梅城镇,桐庐县东北横村镇,建德市西南,海宁市西南盐官镇,以及富阳市南。
到了东吴嘉禾三年(234),又加了四个县,也就是毗陵县、武进县、云阳县和无锡县进来,大致上包括了今天的常州市、镇江市东的丹徒区,以及丹阳市和无锡市。
这么说差腔绝大家大概对这个没什么概念,那么请看下图就一目了然了。
会稽郡:秦始皇时始设,大致相当于今天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以南、伤害西部以及浙江北部地区。此后经过两汉不断地沿革,到了汉顺帝永建四年,因为会稽郡实在太大,属县偏远,所以被一拆为二,是为“吴会分治”。会稽领十五县,到了孙策时,又不断分出了11个县,至东汉孙权称帝,会稽郡一共领圆如有二十六县。
会稽郡的大致范围请看下图:
丹阳郡:丹阳郡设于汉武帝建元二年啊(前141),辖今天安徽省的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以及江苏南京市、镇江市句容市、常州市的溧阳市、以及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及以西、湖州市安吉县、江西上饶市婺源县。
历史沿革,以及详细情形请看下图:
豫章郡:豫章郡始设置于汉高祖时,当时刘邦以英布淮南王,置淮南国,领衡山、九江(包括后来的六安国)、庐江、豫章四郡。此后豫章郡一直都作为诸侯王的封国,英布谋反后,刘邦封自己的儿子为淮南王,之后,豫章郡在文帝时,从淮南国中拆了出来,与庐江郡一同设为庐江国。到了汉武帝时,又设置新的庐江郡,把长江以南的的豫章郡加了进来。三国时,吴国治下的豫章郡,郡治南昌,辖16个县。
大致辖区与今天对照如下图:
庐陵郡:庐陵郡实际上是在建安五年时,孙策从豫章郡里分出来的,治所载西昌县,后来又迁移到了今天江西泰和县城西,辖西昌、石阳等九县。
到了孙权时,孙权与嘉禾五年(236),孙权在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属扬州(这里的扬州不是指现代的扬州市,而是汉代的扬州),治雩都。
具体请见下图:
庐江郡:庐江郡辖今天的安徽省铜陵市、池州市、江西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等。西汉始置,郡治在今天安徽庐山县西二十里。三国时,庐江郡治迁到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吴国拔掉了皖城,吧奥庐江郡一分为二。
三国时的庐江郡大致如下:
三国时吴属江东六郡的总体情况如下图:
再具体点请看下图:
当然,这图实际上是在吴国时期被拆出来的,鄱阳郡就是从豫章郡里分出来的。新都郡也是在孙权噶按掉了对抗自己的山越、水越之后,在加上从丹阳分出来的一部分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