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西雅特有卖的吗
1、西雅特退出后,江淮大众将引入什么?|世界观
?江淮大众本应在2021年前将大众集团旗下西雅特引入中国。
但在今年3月份,大众集团CEO迪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因中国市场缩水和竞争激烈,推迟西雅特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在3月28日,西雅特销售负责人也向德国汽车周刊确认,西雅特无限期推迟重回中国市场,而且不会参与江淮大众。
那么被耽误3年的江淮大众未来将生产什么车型?最近外媒的消息提供了一些线索。
目前由大众品牌负责
近期,外媒报道,西雅特放弃进入中国市场和脱钩江淮大众,重要原因是“西雅特退出入门MEB电动车项目”。
大众集团发言人表示,“这样西雅特就没有必要继续与江淮大众合作。”
众所周知,大众集团计划推出一系列基于MEB电动平台的入门小型电动汽车,但将经过重大修改,底盘缩短到4000毫米以内,相当于大众Polo的长度。
按照大众2019年年会公布的旧计划,这个小型电动车平台原本应该由西雅特与大众合作开发,车型起步价低于2万欧元,取代全电动版的大众Up、斯柯达Citigo和西雅特Mii,旨在打造“更经济的电动车”,并且引入江淮大众。
但西雅特退出后,这个入门电动车项目将不得不让大众旗下其他的品牌来完成。
目前大众旗下有13个品牌,除宾利、布加迪、奥迪等超豪华和豪华品牌,再排除商用车、摩托车和出行品牌,剩下只有大众品牌、西雅特、斯柯达和捷达。
从引入中国市场的角度,除了西雅特,其他三个品牌并不合适,因为他们都已经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落地,重复引入对于现有合资公司来说,会产生很多麻烦。
那么西雅特退出后,谁来顶上?
一位接近西雅特的消息人士表示,该项目目前由大众品牌负责。
“狼堡认为,这样更能产生协同效应。”因为大众品牌正在打造MEB平台上全新一代主打大众市场的首款纯电动车——ID.3,该车将于夏天在欧洲上市,是大众集团电动化的战略车型。
按照规划,该入门电动车的成本要做到比ID.3低三分之一,因此高效低成本成为最大挑战。在此前提下,工程师还需要想办法满足消费者的碰撞安全标准,例如采用小型电机或全新的电池模块。
最终这个入门电动车系会不会挂大众牌子还是未知,内部消息称,“还没有决定最终由哪个品牌负责”。
既然大众方面平台未完成,品牌亦未知,江淮大众恐怕还要继续用一款来历尴尬的“思皓”撑门面。
西雅特向上,斯柯达向下
而对于西雅特来说,退出小型电动车或者说入门电动车项目,不是被集团放弃,反而是被提拔。
这要从2019年10月份说起。当时大众集团CEO迪斯重新梳理集团旗下品牌,最重要是减少大众、斯柯达和西雅特这三个品牌的直接竞争。
这就有一个选择题,如果大众品牌取乎中,斯柯达和西雅特谁上?谁下?
当时,根据德国媒体报道,迪斯有意下调斯柯达品牌的定位,使其与低成本品牌(例如雷诺集团的达契亚品牌)直接竞争。评论认为,斯柯达品牌可能会成为大众集团对旗下品牌重新进行市场定位过程中的最大牺牲者。
虽然随后斯柯达CEO梅博纳否认这一说法,但是如今西雅特退出入门电动车项目和斯柯达在华降价也算实锤了。
其实,从2019年的业绩来看,这两个品牌都表现相当不错。斯柯达品牌在2019年的全球销售106万辆,同比增长11%,销售收入增长了14.5%,达到198亿欧元。其中营业利润增加了3亿欧元,达到17亿欧元。西雅特品牌销售66.7万辆,同比增长9.7%,销售收入达115亿欧元,同比增长12.7%。营业利润增至4.45亿欧元,同样创下新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大众集团看好的西雅特CEO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现在已经被雷诺集团挖走,将在7月1日出任雷诺新CEO。
江淮大众“物是人非”
“中国市场在过去两年里持续缩水,小型车领域尤其受到冲击。再加上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是大众集团高层给出西雅特放弃入华的原因。
去年7月中国大幅削减新能源车补贴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温度骤降至零度。据中汽协数据显示,在7-12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大幅下滑,最终导致2019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负增长。到了今年,新冠状疫情和居家隔离给新车市场带来沉重打击,尤其是新能源车销量一季度下滑56%,降幅大于行业整体水平。
但市场不景气只是原因之一,除了上文提到的西雅特品牌定位变化,大众与江淮的合作推进不顺也广被传言。
从2018年11月28日,上任7个月的迪斯和江淮董事长安进在中国和西班牙两国领导的见证下签署谅解备忘录,而早在2017年5月,该项目就拿到发改委审批。到如今已经过去3年,而中国新能源市场下滑不过是去年7月之后的事情。
2020年3月19日,江淮汽车发布了2019年的财报。财报表示,“与大众合作项目持续深入,合资公司研发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根据财报,大众江淮项目亏损3.6亿,94%的资产仍然为现金类、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依然没有看到土地和厂房等大额固定资产,江淮大众与母公司之一的江淮汽车产生了“汽车和相关服务”的销售关联交易大约4.4亿,正好是江淮大众营业收入2.28亿的两倍,可能就是销售江淮生产的思皓一进一出的数额。
根据江淮与大众原来签署的备忘录,将共同开发一款电动汽车平台。根据协议,江淮大众将于2021年前引进西雅特品牌,拟在安徽合肥建立全新的研发中心,共同研发小型电动汽车产品和零部件。
现在西雅特抽身而去,入门小型车还会如期落地江淮大众吗?好消息是,工信部大幅放宽新能源车企准入,可最长停产24个月仍保留资质。对于取得资质3年尚未真正投产的江淮大众来说,还可以光明正大地继续耗下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大众汽车CEO迪斯:考虑引入大众旗下成熟品牌至江淮大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今天对于大众集团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意义的日子。我们在中国达成了两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这将加大和拓展大众在中国的电动车业务。众所周知,中国市场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要”。5月29日下午四时,在在德国大众集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签署入股协议后不到7个小时,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就与中国媒体进行了连线,沟通其对达成这两项重要战略投资的看法。
在推进和筹备了一年多,并以资本市场连续的异动提前发酵近十天后,大众在中国的重磅投资正式落槌。5月29日上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安徽省国资委以及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江淮集团)在人民大会堂签下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协议——大众汽车将投资 10 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淮集团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的股份至 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变革。而在前一天,大众已经与传闻中的另一主角——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签署了另一份入股协议。大众将投资约 11 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
通过总计约21亿欧元(约166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投资计划,大众迅速而果决地完成了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闭环布局,从电动车到电池的整条新能源产业链上,都采取了最具可控力的深度链接方式。
“在沃尔夫斯堡(大众德国总部),没有人敢想象在新冠疫情之下,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强有力支撑,会对集团业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迪斯称,大众对于在当下环境中能与中国车企和市场达成如此深度的合作充满了感恩,而此次投资也是对中国政府加大外商投资力度政策的响应。“在全球地域抗争愈演愈烈情况下,中国继续保持高开放的姿态,释放出很好、也很强劲的合作信号。”
在安徽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以及国企混改的大背景下,大众入股江淮集团的政治意义更为凸显。而站在大众的角度,迪斯表示,实施增资控股后的江淮大众将成为大众在华推动电动化战略,以及与江淮合作的最主要平台。双方将聚焦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合作,并与大众在华另两家整车合资车企——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形成补充和协同,
除了江淮大众现有的小型电动车,迪斯透露,目前正在考虑引入欧洲比较成熟的受欢迎的品牌。而针对外界关于大众入股江淮集团可能是看中其商用车资源的猜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回应称,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只集中在乘用车领域,不会涉及商用车。而入股国轩高科也将为大众在华三家整车企业的新能源产品增加更多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迪斯表示,控股江淮大众和入股国轩高科对大众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说具有开创意义。他坦言,如果要进一步推动大众在中国的电动车战略,让电动车的普及性更好,不能只靠两家整车合作伙伴(一汽和上汽),“大众需要更多元的战略和品牌。”
增资江淮大众的三大意义
“新增在江淮大众的股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迪斯看来,这次投资将带来三重意义。首要意义在于可以扩大大众的专利库,使其拥有更多的研发能力、专利池和技术储备。“这将会为我们下一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对于大众全球发展来说,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其次,增持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之后,大众将获得合资企业的管理控制权,江淮大众按照集团标准进行决策的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这对我们以后在中国的战略执行具有深远意义和便利性。”迪斯称。
第三,控股江淮大众将加快大众在中国的电动战略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要思考,能够为合资企业——包括江淮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分配什么样的资源和产品。我们另外两家合作伙伴,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非常理解我们这次对江淮大众增持股权的决定。江淮大众的产品和另外两家产品车型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迪斯称。
事实上,三家合资伙伴的格局如何平衡,这也正是此次投资中业界最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根基薄弱的江淮大众,在成立三年来经历了品牌技术资源西雅特忽生调整、合作停滞传言、以及新产品存在感极弱的多重波折,而国内汽车界也存在着“大众的资源都已经被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瓜分了,还能给江淮大众输送什么”的疑惑。
对此,迪斯回复称,江淮大众和另外两家合资企业的品牌所针对的细分市场不一样,车型上将实现互补。小型走量的新能源车型会是江淮大众比较好的优势和品牌切入点,目前思皓品牌之下有三款小型新能源车型。站在大众新能源汽车整体战略上来考虑,迪斯认为这样形成的合力优势会非常明显,同时,对大众全新的电动车平台——MEB平台产品在中国的推广将大有裨益,也将有利于提升大众集团旗下所有新能源车型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
江淮大众的下一步
研发、技术和设计层面的联动被认为将在大众控股后更好的展开,冯思翰介绍,目前位于合肥的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的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江淮大众未来将推出的一些车型也正在开发过程当中,预计将会在2023年推出市场。同时已经开建的研发中心将推进建设,并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建成,借此进一步加大电动汽车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测试。此外,新的工厂也正在计划建设中,用以落实江淮大众到2025年前推出4-5款产品阵容的规划,这也是江淮大众合资企业第一阶段的发展战略。
根据江淮汽车5月29日早间发布的公告,大众集团将授予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大众集团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产品,合资公司规模在 2029 年间达到年产量 35万-40万辆,各方正在就具体品牌、产品及产量计划进行洽谈和商议。
产品层面,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是江淮大众2017年成立之初就已确定的方向,2018年4月份,江淮大众推出了纯电动车品牌思皓;2019年4月,合资公司计划投资50.6亿元打造电动汽车工厂,为引入西雅特品牌做准备;2019年5月,大众、西雅特、江淮三方签署正式协议,约定江淮大众将在未来二至三年内将西雅特品牌引入中国;2019年9月,思皓旗下首款车型E20X上市,但据悉市场反应不佳,今年3月全国零售仅15辆。同时,随着今年大众集团对于西雅特品牌全新的战略调整,该品牌不再承担大众入门级电动车的工作,业内对江淮大众和西雅特合作前景产生质疑。
提到江淮大众过去三年的战略以及为何推出思皓品牌时,冯思翰坦言,2016年江淮大众的合资刚启动时,出于长远的战略性投资考虑,当时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技术层面,要求江淮大众先改进车型,增强产品力。“如果一下子要把大众的标准放到江淮大众的电动车上,不仅对合资企业压力较大,而且也可能对合资企业品牌产生一定风险。 这是为什么我们做了‘思皓’品牌。”
冯思翰主动将思皓与一汽大众的捷达品牌相比,认为虽然都是新品牌,但捷达已经很好的口碑基础,而且思皓进入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所以挑战会更大。基于此,大众更加有的放矢的将思皓锁定在了小型、走量的新能源车市场。
而迪斯在连线中透露,除了继续扩充江淮大众小型电动车的产品线外,输入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资源也在被考虑中。“我们在思考,未来是不是可以引进在欧洲比较成熟,为大众喜爱的新的品牌,交由江淮大众引进中国市场,但目前并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信息。”
至于曾计划引入江淮大众的西雅特品牌资源,冯思翰回应称,“西雅特在欧洲的声誉对中国是有作用的,我们也希望引入。但目前入华时机还不是特别成熟。目前还是在做西雅特和江淮大众的合作工作的,但车型和品牌还没有定。”
此外,对于外界猜测的大众入股江淮集团或是有意触及商用车领域合作,冯思翰否定了这一可能性,“我们做出的结论是,目前业务合作不会深入到重载卡车或轻型商用车当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