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新區行政區劃圖
1、安徽合肥區域劃分
「大東門」屬於「廬陽區」。
1. 撤消地級宿州市,並入淮北市,建立縣級宿州市。
2. 撤消地級池州市,並入銅陵市。原池州市東至縣劃歸安慶市管轄,原安慶市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
3. 撤消地級馬鞍山市,劃歸蕪湖市管轄。
4. 撤消地級巢湖市,原巢湖市居巢區、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原巢湖市無為縣、和縣、含山縣劃歸蕪湖市管轄。
5. 原滁州市鳳陽縣劃歸蚌埠市管轄。
6. 原六安市舒城縣劃歸合肥市管轄,壽縣、霍邱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7. 原阜陽市潁上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8. 黃山市更名為徽州市。原宣城市績溪縣、旌德縣劃歸黃山市管轄。
根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我省將設有地級市13個。
1. 合肥市:為安徽省省會,全省政治、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使用皖A車牌,0551區號。
原市區四區合並為廬陽區和蜀山區,將肥東縣城遷至八斗鎮,將原肥東縣緊鄰合肥市區鄉鎮設立包河區,撤消長豐縣、改建為瑤海區,轄廬陽、蜀山、包河、瑤海、巢湖五個市轄區,肥東、肥西、廬江、舒城四個縣。
(目前合肥市轄四區三縣)
2. 蕪湖市:擬升格為副省級城市,全省經濟、工業、交通中心。使用皖B車牌,0552區號。
原市區四區及市區周邊鄉鎮合並為鏡湖區,原馬鞍山市區三區合並為馬鞍山區,當塗縣劃分為太白區和姑孰區,撤消蕪湖縣、改建為新蕪區,撤消繁昌縣、改建為繁昌區,劃和縣、含山縣、無為縣部分鄉鎮設立中江區,合並和縣和含山縣其他地區、改建為含山縣,轄鏡湖、馬鞍山、中江、新蕪、太白、姑孰、繁昌七個市轄區,無為、南陵、含山三個縣。
(目前蕪湖市轄四區三縣)
3. 蚌埠市:使用皖C車牌,0553區號。全省交通樞紐,皖北經濟中心。
合並蚌埠市區四區為龍子湖區、蚌山區和禹會區,原鳳陽縣緊鄰蚌埠市區鄉鎮設立臨淮區,鳳陽縣城遷殷澗鎮。轄龍子湖、蚌山、禹會、臨淮四個市轄區,懷遠、固鎮、五河、鳳陽四縣。
(目前蚌埠市轄四區三縣)
4. 安慶市:使用皖D車牌,使用0554區號,為皖西南經濟、文化中心。
改郊區為皖江區,將東至縣緊鄰長江、緊鄰安慶部分鄉鎮設立大渡口區。轄迎江、大觀、皖江、大渡口四個市轄區,桐城市、懷寧、望江、潛山、岳西、宿松、太湖、東至八個縣。
(目前安慶市轄三區八縣)
5. 淮南市:使用皖E車牌,使用0555區號。
合並原淮南市區五區、鳳台縣和壽縣緊鄰淮南市區部分鄉鎮,設立田家庵、大通、八公山、潘集、鳳台五區,壽縣縣城遷至保義鎮,轄田家庵、大通、八公山、潘集、鳳台五個市轄區,壽縣、霍邱、潁上三個縣。
(目前淮南市轄五區一縣)
6. 淮北市:使用皖F車牌,0556區號,安徽省的北大門。
將淮北市市區向周圍擴大並整合為相山區、烈山區和杜集區三個市轄區,宿州市、濉溪、碭山、蕭縣、靈璧、泗縣六個縣。
(目前淮北市轄三區一縣)
7. 銅陵市:使用皖G車牌,0557區號。
將原銅陵市區三個區、銅陵縣整合為銅陵區和銅都區,轄銅陵、銅都、貴池區三個市轄區,青陽、石台、樅陽三個縣。
(目前銅陵市轄三區一縣)
8. 阜陽市:使用皖H車牌,0558區號,全省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
轄潁州、潁泉、潁東三個市轄區,界首市、臨泉、阜南、太和四個縣。
(目前阜陽市轄三區五縣)
9. 徽州市:使用皖J車牌,0559區號,全省旅遊經濟、文化中心,安徽省南大門。
轄屯溪、黃山、徽州三個市轄區,績溪、休寧、歙縣、黟縣、祁門、旌德六個縣。
(目前黃山市轄三區四縣)
10. 滁州市:使用皖M車牌,0550區號。
轄琅琊區、南譙區兩個市轄區,天長市、明光市、來安、全椒、定遠五個縣。
(目前滁州市轄兩區六縣)
11. 宣城市:使用皖P車牌,0561區號。
將原宣城市區的宣州區分為兩個區,即宣州區和敬亭山區,轄寧國市、涇縣、郎溪、廣德四個縣。
(目前宣城市轄一區六縣)
12. 六安市:使用皖Q車牌,0562區號。
轄金安、裕安兩個市轄區,金寨、霍山兩個縣。
(目前六安市轄兩區五縣)
13. 亳州市:使用皖S車牌,0563區號。
轄譙城一個市轄區,蒙城、利辛、渦陽三個縣。
(目前亳州市轄一區三縣)
總計安徽省共有13個地級市(其中一個申報副省級城市),44個市轄區,55個縣,較之前的17個地級市,44個市轄區,61個縣減少4個地級行政單位、6個縣級行政單位。
2、高新區和行政區的具體區別???急求!
高新區是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不是行政區,但是實際管理區內幾乎所有的事務
你的戶口只有可能是行政區戶口,不可能是高新或者經開的戶口
但是,高新區的下屬居民並不隸屬於任何一個街道辦事處
這個地區名義上沒有街道辦事處這一最小的政府存在
在人口統計上叫做"虛擬區",你的戶口上依然寫所在行政區,但是所在地在高新虛擬區內,也可以叫做高新戶口....
3、蜀山區的行政區劃
蜀山區下屬3個鎮、8個街道、1個蜀山經濟開發區,轄61個社區、30個行政村。
4、請問,濟南市高新區如何具體劃分屬於哪個行政片區?
截至2020年,濟南市高新區是國家級高新區,直隸屬於濟南市。
高新區屬於政府的派出機構,濟南高新區成立於1991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濟南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新區位於濟南市區東部,包括總部經濟中心區,出口加工區,孫村片區三部分環境優美。
濟南高新區位於濟南市區東部,包括中心區,出口加工區,東部新區三部分,區內轄56個村,長駐村民約12萬人,不是獨立的行政區。
(4)合肥市高新區行政區劃圖擴展資料:
高新區屬於政府的派出機構,不是獨立的行政區,但獨立管理轄區內的大部分事務,具有較強的獨立性,高新區的管理部門叫「管委會」而非「區政府」,部分職能部門是沒有的。
濟南高新區全稱濟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他不是一個行政區域的概念,而是在多個行政區域的基礎上,指定區域的范圍歸高新區管委會管理。
5、合肥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區劃
合肥市轄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廬江縣,代管縣級巢湖市,並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巢湖經濟開發區市級管理許可權。土地面積達1.14萬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達779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2.7%。其中,城鎮人口達548.4萬人,鄉村人口230.6萬人,城鎮化率達70.4%。 合肥市行政區劃列表 名稱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郵編 代碼 市轄區 縣 合肥市 11408.48779 230000 340101 4 4 區 名稱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郵編 代碼 街道 鄉 瑤海區 18996230011 340102 13 1 廬陽區 139.3265.3230001 340103 11 1 蜀山區 457.8122.5230031 340104 8 0 包河區 340 91.5230041 340111 7 0 縣 名稱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郵編 代碼 鄉 鎮 長豐縣 1841 64.0231100 340121 6 9 肥東縣 2216 87.2231600 340122 6 12 肥西縣 1961 75.3231200 340123 4 9 廬江縣234898.5231500340124017縣級市名稱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人)郵編代碼街道鄉巢湖市206378.723800034018161
6、合肥有幾個區?
1、目前合肥市有9個區,分別是:蜀山區、包河區、廬陽區、瑤海區、政務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濱湖新區、新站區。合肥市下面還有三縣: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
7、一個城市的高新區一般是什麼行政區劃啊?好像很多城市都有高新區,經開區之類的,但是行政區劃上又沒有這
在市裡的高新區,屬局級,一把手很多是副市長級別,市裡直轄,高配製
8、合肥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區劃有哪?
合肥市轄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廬江縣,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
代管縣級巢湖市,並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巢湖經濟開發區市級管理許可權。
9、合肥行政區域是怎麼劃分的??
合肥市行政區劃:4個市轄區、4個縣、1個縣級市合肥市行政區劃:
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4個縣: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廬江縣;1個縣級市:巢湖市。
金寨路以西和長江路以南包括政務區高新區是屬於蜀山區
金寨路以東和蕪湖路以南南淝河以西包括濱湖新區是屬於包河區
南淝河以東阜陽路以東包括新站區都屬於瑤海區
老城區以及長江路以北阜陽路以西都屬於廬陽區
望江西路以南金寨路以西 二環路以東 南高速路以北屬於政務區
南高速路以南二環路以東的蜀山區都屬於經開區
二環路以西 長江西路以南 的蜀山區都屬於高新區
(9)合肥市高新區行政區劃圖擴展資料: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
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國家重要的科研教
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G60
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
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設有4個開發區,城市建成區
面積428平方公里。合肥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屬於亞
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 ,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
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 。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
又名「廬陽」,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如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合肥還誕生了周瑜、包
拯、李鴻章等一批歷史名人。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 、中國最愛閱讀城市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城市、國家科技
創新型試點城市。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譽。2017年中國
百強城市排行榜排29位。2018年9月,被授牌成為「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 2018中
國內地城市綜合排名1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