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42中學郭世俊老師
1、游泳比賽 秩序冊
第二屆大學生運動會游泳比賽
秩
序
冊
主辦單位: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承辦單位:重慶大學
協辦單位:重慶市大學生體育協會
重慶市中學生體育協會
二OO八年九月二十六—二十八日
目 錄
一、大會組委會名單……………………………………………………………2
二、仲裁及資格審查委員會名單………………………………………………2
三、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委員會名單…………………………………………2
四、比賽組織機構名單…………………………………………………………3
五、裁判員名單…………………………………………………………………3
六、重慶市第二屆大學生游泳比賽競賽規程…………………………………5
七、重慶市第十一屆中學生游泳比賽競賽規程………………………………8
八、各代表隊名單………………………………………………………………12
九、競賽日程……………………………………………………………………23
十、競賽分組名單………………………………………………………………26
十一、重慶市大學生游泳最高紀錄……………………………………………45
十二、重慶市中學生游泳比賽紀錄……………………………………………47
十三、游泳運動員等級標准……………………………………………………49
十四、參賽人數統計……………………………………………………………51
十五、體育道德風尚獎推薦表…………………………………………………52
大會組織委員會名單
名譽主任:彭智勇
主 任:鍾 燕 舒立春
執行主任:夏 蒂 胡 紅
副 主 任:夏思永 肖 鋼 羅 韻
委 員:夏思永 龍 周 許定國 黎國慶 申存在
王學軍 袁 毅 馮江濤 唐建忠 龍 震
賈 勇 劉黎明 周平遠 肖宇翔 張慶建
劉 全 袁 草 傅家林 余 良 賴德雲
曹 勇 孟 勝 秦 譽 張 俊 肖素華
張 龍 陳居奎 龍 勇 苟洪傑 王啟林
鄭應生 朱敬宇 蔡其幟
仲裁及資格審查委員會名單
主 任:夏 蒂
委 員:胡 紅 張淑娟 蔡 渝 苟 明
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委員會名單
主 任:肖 鋼
委 員:夏思永 邵洪範 張淑娟 蔡 渝
比賽組織機構及工作人員名單
辦公室主任:龍 周
辦公室副主任:李 勇
成 員:張 鵬 鄒惠榮
宣傳組組長:劉世翔
成 員:張 雄
競賽組組長:張淑娟 李建國
成 員:吳學嬌 謝 丹
場地組組長:馬 俊
成 員:喻先哲 鄒光弟 譚維先
獎品組組長:鄧經蓉
成 員:匡靜梅
保衛組組長:王建卉
醫務組組長:趙 禾
重慶市大中學生游泳比賽裁判員名單
總裁判長:羅加冰
副總裁判長:王志修
副總裁判長:馮 傑
計 時 長:馬維琳
副計時長:余智勇 韓嘉麟
裁 判 員:黎 偉 宋曉洪 鄒承偉 鄧 聰 陳祥川
柯偉超 林 堅 尹志平 宋瑞林 陳銘琦
陳銘聰 李巧莉 黎昌傑 周 青 蔡 玲
終點端轉身檢查長:林 莉
裁 判 員:程 鑫 文賢俊 黃金華 白硯吉 陸源康
林婷香 王興才 吳勁松
終點端轉身檢查長:向 東
裁 判 員:胡顯雲 紀光建 文賢俊 楊 波 李巧麗
馬明兵 李迎祥 塗 強
技術檢查:董 科 林德雲 鄒桂芳 趙 平
檢 錄 長:冉 鋒
副檢錄長:李明松
裁 判 員:譚漫麗 陳俊麗 程智彬 趙 偉 孫亦航
發 令 長:馬 俊 顏 曉
裁 判 員:王建華 李 斌
編排記錄長:趙 梅 曾 爭
裁 判 員:吳學嬌 肖 嬋 謝 丹 徐 艷 張曉梅
常 歡 彭仁蘭
宣 告 員:趙婉如 李欣鈺
重慶市第二屆大學生運動會游泳比賽競賽規程
一、主辦單位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二、承辦單位
重慶大學
三、協辦單位
重慶市大學生體育協會
四、競賽時間、地點
2008年9月26日至28日在重慶大學B區游泳池舉行。
五、競賽項目
(一)男子組(14項)
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800米自由泳、50米蛙泳、100米蛙泳、50米蝶泳、100米蝶泳、50米仰泳、1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4×100米混合泳接力、4×100米自由泳接力
(二)女子組(14項)
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800米自由泳、50米蛙泳、100米蛙泳、50米蝶泳、100米蝶泳、50米仰泳、1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4×100米混合泳接力、4×100米自由泳接力
六、參加單位
重慶市各普通高等學校
七、競賽組別
甲組:普通本科院校(非體育專業)
乙組:體育專業、高水平運動隊(含運動系)
丙組:高職、高專院校
八、參加辦法
(一)運動員資格:運動員必須符合《重慶市第二屆大學生運動會競賽堆積總則》第十條規定的參賽條件。
(二)每單位限報男、女各1隊,可報領隊1至2人、教練員1至4人,男、女運動員各12人。每隊每項可報3人,每人可報2個單項,另可兼報接力項目。
(三)甲組學生可以參加乙組比賽,乙組學生只能參加乙組比賽。若接力項目中有1名乙組學生,則該接力隊視為乙組。
(四)各單位必須在9月20日以前登陸重慶市教委體衛處網站完清參賽運動員網路注冊手續。運動員憑《重慶市大學生運動員參賽卡》參賽,並攜帶學生證或身份證備查。
九、競賽辦法
(一)比賽採用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2003年游泳競賽規則》。
(二)50米各項目進行預、決賽,不足8人的項目一次性決賽。其它項目一次性決賽,按成績錄取名次,若異組運動員成績相同則名次並列,無下一名次。
(三)無故棄權者取消後繼參賽資格(含接力項目)。
十、名次錄取與獎勵
(一)甲組、丙組各單項分別錄取前8名,不足8人(隊)參加的項目,按報名人(隊)數減一原則錄取名次,對獲得前8名的運動員頒發獲獎證書。各單項前8名分別按9、7、6、5、4、3、2、1計分,並列名次得分平均分配,無下一名次,錄取團體總分男、女各前8名頒發獎牌。
(二)乙組各單項分別錄取前6名,不足6人(隊)參加的項目,按報名人(隊)數減一原則錄取名次,對獲得前6的運動員頒發獲獎證書。各單項前6分別按9、7、6、5、4、3計分,並列名次得分平均分配,無下一名次,錄取團體總分男、女各前6頒發獎牌。
(三)打破市大學生紀錄者加9分。
十一、體育道德風尚獎
大會按運動員6:1、裁判員5:1的比例評選體育道德風尚獎個人獎,頒發獲獎證書。
十二、報名和報到
(一)報名:
1.各單位用電腦列印運動員報名表,註明運動員參賽組別,於2008年9月10日前發傳真和電子郵件到重慶大學體育學院,逾期報名視為棄權。報名表一經上報不得更改。
傳 真 號:65102594,聯 系 人:張鵬,聯系電話:65102594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電子郵件與報名表不符,以報名表為准。
2.各單位自行對運動員的健康狀況負責,必須組織運動員進行體檢,報名表蓋上單位公章和校醫院公章方為有效。
(二)報到:
1.各參賽單位於9月26日上午10點在重慶大學體育學院報到,並於10:30點召開領隊、教練員與裁判長聯席會。
2.各參賽單位報到時須向組委會繳納報名費500元、「抵押保證金」1000元人民幣。
3.各參賽單位必須為運動員、教練員及隨隊工作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含往返賽區途中及比賽期間),報到時向組委會校驗保險單據,否則不能參加比賽。
十三、仲裁、裁判
仲裁、總裁判由主辦單位選派,其他裁判員由承辦單位和市大學生體協協商選調。
十四、經費
各單位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每人每天食、宿標准90元人民幣)。
十五、其它
(一)本規程解釋權、修改權屬重慶市教委體衛藝處。
(二)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重慶市第十一屆中學生游泳比賽競賽規程
一、主辦單位
重慶市教委、重慶市體育局
二、承辦單位
重慶大學
三、協辦單位
重慶市學生體協
四、比賽時間、地點
2008年9月26—28日,在重慶大學B區游泳池舉行。
五、參加單位
各區、縣(自治縣)教委(教育局),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游泳)及其它普通中學。
六、競賽項目
男子組、(13項):
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800米自由泳、50米蛙泳、100米蛙泳、50米蝶泳、100米蝶泳、50米仰泳、1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4×100混合泳接力、4×100米自由泳接力。
女子組、(13項):
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50米蛙泳、100米蛙泳、50米蝶泳、100米蝶泳、50米仰泳、1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4×100混合泳接力、4×100米自由泳接力。
七、參賽資格
(一)參賽運動員必須是思想進步,品行端正,文化課考試成績合格,經縣級以上醫院檢查證明身體健康,適宜參加該項比賽,具有正式學籍的在校中學生,並已在市學生體協注冊者,方可報名參賽。
(二)經市教委體衛藝處審核同意,未能入選所在「試點校」代表隊的初中學生運動員,可代表原輸送區縣(自治縣)報名參賽。由「試點校」初中畢業升入「試點校」高中的運動員,不在代表原輸送區縣(自治縣)參賽。
(三)所有參賽運動員必須在當地保險公司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含往返賽地途中及比賽期間),未辦理者不予參賽。
八、參賽辦法
(一)各單位限報領隊(必須是教育行政部門的幹部或分管體育工作的校領導)1人,教練員1—2人,運動員男、女各10人。未入選代表隊的運動員,可以以個人名義參賽,記名次、不計算團體總分。
(二)運動員每人限報2項,另可兼報接力。每項接力各單位限報男、女各一隊。
(三)各參賽單位務必9月12日前完成運動員的重慶市學生運動員網路注冊,未注冊的運動員將不能參賽。
(四)所有參賽運動員必須憑注冊卡參賽,請攜帶身份證和學生證備查。
(五)游泳「試點校」必須組隊參賽。
九、競賽辦法
(一)比賽按照中國游泳協會審定的最新《游泳競賽規則》執行。
(二)除50米以外其餘項目均進行一次性決賽。
十、錄取與獎勵
(一)男、女團體總分合計按成績錄取前六名,「試點校」取並列名次。團體頒發獎牌,個人頒發證書。
(二)各單項按成績分別錄取前六名,不足六人參加的比賽項目,按實際參賽人數遞減一名錄取。
(三)各單項錄取前六名,分別按7、5、4、3、2、1計分,名次並列時,得分平均分配,無下一名次;接力和200米個人混合泳加倍計分;破市中學生游泳比賽紀錄者每項加7分。若遇團體總分相等,則以打破市中學生游泳比賽紀錄多者名次列前;仍相等,則以獲單項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余類推。
(四)體育道德風尚獎:集體評選2隊;個人每單位評選2名運動員(男、女隊各評1名)。
十一、資格審查
(一)為了端正賽風,資格審查委員會將在比賽前,比賽中和比賽後對運動員資格進行審查。如在報名後發現並查實有弄虛作假、違反規定者,取消其比賽資格,並不得補報或更換其他運動員;如在比賽中或比賽後發現,取消其比賽資格和獲獎名次,並通報全市,情節嚴重者將追究直接責任人和區、縣(自治縣、市)教委(教育局)、學校領導的責任。
(二)對運動員資格有異議者,必須向資格審查委員會提交經領隊核批並簽名的申訴報告,同時交納申訴費200元方可受理,勝訴者將如數歸還申訴費。
(三)對違反資格規定的運動員、運動隊,將依據《重慶市學生體育競賽紀律處罰規定(試行)》的有關條款給予處罰。
十二、裁判員
裁判長、裁判員均由主辦單位選調。
十三、報名和報到
(一)報名:請各代表隊將報名表(加蓋派單位公章和醫務部門體檢證明章)於2008年9月10日前分別發傳真和電子郵件到重慶大學體育學院,逾期報名視為棄權。報名表一經上報不得更改。
傳真號:65102594,聯系人:張 鵬,聯系電話:65102594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電子郵件與報名表不符,以報名表為准。
(二)報到:各代表隊於2008 年9月26日 下午2:30在重慶大學(A區)體育學院會議室報到,並交納競賽費、保證金、注冊費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復印件。9月26日下午3:00在重慶大學體育學院會議室召開領隊、教練員聯席會,請各代表隊領隊、教練准時出席。
十四、經費
(一)各參賽隊交通、食宿等費用一律自理。
(二)每人繳納參賽費50元。
(三)為加強競賽管理,杜絕學校體育競賽中的違紀現象,真正做到公平競爭,確保比賽順利進行,各參賽隊報到時必須交納「抵押保證金」500元。對在比賽期間未違反《重慶市學生體育競賽紀律處罰規定》的運動隊,運動會結束後,所交納的「抵押保證金」將如數退還。組委會對舉報違紀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將給予適當獎勵,並對舉報者保密。
十五、其他
(一)本《規程》的解釋、修改權屬主辦單位。
(二)本《規程》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重慶市第十一屆中學生游泳比賽競賽日程參考表
2.重慶市第十一屆中學生游泳比賽報名表
各代表隊名單
重慶大學(重大)
領隊:許定國
教練:鄒桂芳 趙 平 馮 傑
男隊:劉 煒 李恆毅 石 凱 王世琦 姜 銳 夏詩賢
林 堯 伍 佳 姜 騰 陳 靜 王力夫 陳勁帆
劉 陽
女隊:馬麗莎 高 澍 段曉婕 樊俊蘇 陳 凝 胡 倩
王月玥 丁 嵐 陳希沁 林 然 梁 善
西南大學(西大)
領隊:夏思永
教練:沈建偉 禹 文
男隊:崔澤華 穆 彪 韓宏靜 張 文 何怡波 謝 忱
王 逸 林 翔 羅 瀟 李凌睿 黃嘉良 龍彥宇
女隊:陳 潔 畢 茜 陳羽丹 熊 潔 趙 臣 徐在爽
張耀宇 劉玉玲 王 熹 張曉瑩 莫言肖雪
西南政法大學(西政)
領隊:黎國慶
教練:王 剛 秦 萍 蘭 俊
男隊:王 躍 毛 健 陳 鎏 施昆鵬
女隊:潘詩樺 陳 曉 陳菁菁 王春曉 劉妍君
粟 果 王 上
重慶交通大學(交大)
領隊:申存在 王學軍
教練:周菲菲 張元陽
男隊:莊家智 周 偉 張 聰 蘇 澎 林慧東 馬 青
易 晼 黃多巍 蔣 帥 張萬輝 袁 曉 劉 丹
女隊:周文楊 張望舒 張曉晨 王 璨 劉 彤 周 晰
馬 璐 邵婷婷 何雷蕾 陳維逸
重慶工學院(重工)
領隊:袁 毅
教練:路 毅 宋成剛 徐 縉
男隊:劉 沁 陳天龍 周君相 王 曦 王 昊 劉 宇
韋龍庚
女隊:夏 瑩 劉浩文 吳 杉 王夢旎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電)
領隊:馮江濤
教練:徐 然
男隊:胡余加 王 鵬 周 誠
女隊:潘靜怡 馬麗麗
重慶文理學院(文理)
領隊:唐建忠
教練:胡旭東
男隊:蒲俊龍 萬 波 何光銀
女隊:王佩瑤 靖 瑩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重師涉外)
領隊:龍 震 賈 勇
教練:譚 娟 張又勻
男隊:張 磊 吳海雲 孫為宜 將 立 冉 傑
女隊:李丹潔 周芸芸 王 雪 王 甜
重慶三峽學院(三峽)
領隊:劉黎明
教練:張德東
男隊:王博宇 呂書華 程萩林 肖興華 李 顯 趙子淵
史雨林 楊百川 李 陽 陳厚同 蹇友山 姚 君
女隊:魏妍君 江游雲珂 胡 穎 陳 晶 盛瑩翀
重慶醫科大學(重醫)
領隊:周平遠
教練:江 瑞
男隊:邱 實
西南大學育才學校(育才)
領隊:肖宇翔
教練:郭 翔 黃 可
男隊:李 華 周林傑 范 蒙 李陽傑 劉 福 焦 洋
女隊:張聖昆 紀 坤 郗 茜 王 姍 盧婷莉 張毓珈
王 楠
重慶郵電大學(重郵)
領隊:張慶建
教練:張 文 王燕妮
男隊:高小建 李小兵 吳成光 黃 威 陳 發 吳智強
周 利 羅 毅
女隊:王 麗 韓蒙蒙 顏 希 羅玉俊 譚婉珏 袁永英
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電專)
領隊:劉 全
教練:梁 余
男隊:韋寶其 陳繼剛 楊建設 謝承君 趙江濤 石恆源
李志林 李 澤 蔣洪波 張 馳 林 森 門宏偉
莫 雷 沈敏強 柯 源
女隊:程凌希 金 鑫 侯黎琳 馬昊瑩 石秀梅 林閏雨
黃 玥 陳文婧 周慶豐 鍾固君 戈小怡 蔣 倩
張學勤
長江師范學院(長江)
領隊:袁 草
教練:胡朝文
男隊:李 俊 龔 宇 田兆均 吳雙雙 楊 文 劉家宏
嚴健銘 龍大林
女隊:張 玲 田 慧 陳小琴 鍾 密
重慶工商大學(工商)
領隊:傅家林
教練:周瑞勤
男隊:張 琨
女隊:倪 夢 崔 璨 劉婧杪 胡瑜婷 鄢涵月 葉文嘉
邱 楓 魏意超 周正芳媛
四川外語學院(川外)
領隊:邵洪範 楊 焱
教練:胡曉洋
女隊:蘇小亨 錢夢侖 朱 珠 王抒憶 楊婉屏 高思語
李漪星 郭 霄 盧 雪 萬 姍 楊露美
重慶鐵路中學(鐵中)
領隊:余 良
教練:朱 毅 史 嵐
女隊:秦 璇 魯思雨 龍 婧 李含諝 姚佳男 劉雨岑
魏夢逸
男隊:粟相瑞 張茂森 劉 燦 李雪飛 黃秋雨 胡思陵
魏鈺鱗 侯 熙 劉昱莆
北碚朝陽中學(朝陽)
領隊:賴德雲
教練:賴德雲
女隊:楊雅琦 葉 子 鄧如冰
重慶八中(八中)
領隊:曹 勇
教練:曹繼生
女隊:郭 帥 王 瑩 楊 曦
男隊:段智毅 郭競翔 張逸飛 周嘉西 陳鏡行 孫 瀟
唐皇斯墨 郭 晉 劉傳琦 程一葉 秦 陽 郭世俊
禹嘉星
重慶七中(七中)
領隊:孟 勝
教練:李智敏
女隊:龍夢涵
男隊:冉自翔 曹 聖
沙坪壩實驗中學(沙中)
領隊:秦 譽
教練:周雲奎
女隊:谷巧雯
南岸區十一中(11中)
領隊:張 俊
教練:張 箭 李 熒
女隊:李夢渝 師鈺芳 楊 蕃 陳 晨
男隊:王裕華 劉立峻 王 希 童思然 蔣鈺井 李冬旭
重慶南開中學(南開)
領隊:肖素華
教練:夏 希
女隊:王 曦 李青來 徐心怡 李 煜 程冰倩 劉莉琳
趙巧一 陳曉宇
男隊:張鴻瀟 李牧鴻 溫雲麟 周健冬 周微涵 李天洋
張 涵
楊家坪中學(楊中)
領隊:張 龍
教練:陳銳穎 張 傑
女隊:洪媛媛 趙夢佳 項梅竹 王唯勁 楊 萍 曹瀟雙
陳胡一諾
男隊:許雲松 王錦豪 湛 棋 劉洋珂 周逸飛 葉光鑫
劉同越 蒙昌浩 陳 功 熊天宇
重慶市江北中學(江中)
領隊:陳居奎
教練:張 薇
女隊:孟偲琪 劉 蓉 劉俊麗 徐寧一 張敖倩 楊煜茁
楊耘伊 譚思思 胡悠悠 李彤彤
男隊:楊漢迪 譚永豪 羅健興 景秀山 陳彥志 馬茂原
唐成超 李立仁 張天齊 李新霖
重慶清華中學(清華)
領隊:龍 勇
教練:王莊媚
女隊:楊露丹 王榕基 王培穎 劉 歡 龍曉蒂 張君秋
高紅瑤 向潤開
男隊:鄭 凱 彭罡益 連 浩 劉 奇 張健偉 王先成
張 茂 徐幸昆 姚正鑫 翟純康
巴蜀中學(巴蜀)
領隊:苟洪傑
教練:陳方圓
女隊:鄭夢璐 周可為 熊佳麗
男隊:胡夏蒙
重慶市六十八中(68中)
領隊:王啟林
教練:趙麗娜
女隊:孫儲夢 方唯揚
重慶市渝北區教委(渝教)
領隊:鄭應生 朱敬宇
教練:韓祖蓉
男隊:鄭潘博洋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涪五中)
領隊:蔡其幟
教練:夏林平
男隊:袁璽超
西南師大附中(西附)
教練:張 箭
男隊:宋英豪
個人參賽名單
侯伯倫 男 南岸區十一中
劉倬佑 男 重慶一中
夏欣辰 女 重慶一中
吳 俊 男 重慶一中
劉禮儀 女 重慶一中
呂秋玥 女 重慶一中
殷嘉奇 男 重慶一中
盧九一 男 重慶一中
陳遠航 男 重慶一中
第二屆大、中學生游泳比賽
體育道德風尚獎推薦表
推薦先進集體:1、
2、
3、
推薦本隊先進個人:1、男隊員1名
2、女隊員1名
學校: 領隊簽字:
註:1、先進集體大學組可推薦3個隊,中學組可推薦2個隊。
2、先進集體只能推薦他隊,凡推薦本隊的為無效票。
3、請將本推薦表於9月29日上午9:30前交編排記錄組。
2、我是四川人!一直聽老一輩的人說<湖廣填川>,這是為什麼?具體來說我們現在的四川人不是真正的四川人嗎?
郭子儀後裔古墓群揭開
「湖廣填川」之謎
郭振華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筆者在大英縣隆盛鎮石門辦事處采訪時,在崇音寺檀木灣一塊玉米地里發現了四塊古墓碑。遠處看是一塊玉米地,墓碑被包圍在玉米桿中,據農民講這里原來是一塊老墳山。六幾年此地方園五、六畝地的范圍內有很多雕刻精緻、色彩艷麗的墓碑群,學大寨、改田改土的時候,上級強令村民們將一塊塊墓碑和墓群推掉,用來做土埂。當時推的時候,有一位老者出來阻止說:這是郭家近代的幾塊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輩份,不要推掉了,將來娃兒取名字也有個依據。於是,就保留下了這四塊墓碑。郭振華很是驚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網和滕蔓,仔細瞧這四塊碑,發現上面刻有很多書法秀麗的楷體字,並雕刻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等圖案,仔細讀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倫等的名字。原來據傳說這里是唐代愛國名將郭子儀後裔聚居的老祠堂,筆者想這幾塊墓碑與此有不有關系呢?
經過二個多月的考證,走訪了當地村民,發現當地聚居著上千戶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灣)整個社全是郭姓家族;並且在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額上寫有「汾陽家風」,村民們說他們的祖宗是唐代名將郭子儀;現居大英縣卓筒井鎮原檀木灣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發現了清朝秀才郭庭范書寫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額刻有「點頷流徽」四個大字,與史書記載的郭子儀晚年「頷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後又在當地88歲高齡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譜」,上面明確地記載了郭氏家族從黃帝到郭子儀及其後裔幾千年的族姓發展史,郭子儀第四代孫郭端夫在唐庄宗時官至鴻蘆卿,謫守江右廬陵,由山西汾陽舉家遷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遷往湖廣,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業檀木灣之謎。從「郭氏家譜」中可以看出,郭子儀長房後裔一脈由陝西西安到山西汾陽,由山西汾陽到江西、湖北、四川,相當於在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繞了一個大圓圈,這為中華民族大遷移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史料。
一代愛國名將郭子儀
郭子儀生於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於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父親郭敬之,歷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儀排行第三。郭子儀身高七尺,體貌秀傑,生八子七女。少年時的郭子儀因武舉成績優秀,補左衛長史。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過了六十多年的軍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達二十餘年。肅宗皇帝贊揚郭子儀:「國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稱郭子儀為「尚父」,郭子儀被賜封為太尉中書令、汾陽忠武王。「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大戰安祿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學歷史課本,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愛國名將。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史稱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率十五萬叛軍從范陽(今北京城西南)大舉南下。叛軍所到之處,百姓遠遁,戶舍為墟。玄宗皇帝見形勢危急,匆匆忙忙丟下長安,帶著楊貴妃逃到四川,長安成了空城。
郭子儀受命危難之際,慌亂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儀為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節度使,率兵東討叛軍。
郭子儀出兵首戰告捷,收復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東北)兩郡之後,兵出井陘,會合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的部隊,一舉攻戰了史思明堅守四十天的九門(今河北槁城縣西北),槁城兩縣。
郭子儀戰邊關,內地潼關失守,肅宗至武靈即位,圖謀收復兩京。肅宗大閱六軍,雖有收復河山的決心,但沒有駕馭戰爭的本領。結果趨兵南下,親征失利。收復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儀的肩上,郭子儀不顧個人安危,率兒子郭旰揮師潼關。在攻戰陝郡永豐倉時,郭旰陣亡,郭子儀強忍失子之痛,大戰潼關,恢復了潼關與陝州的信道。
在洛陽稱大燕皇帝的安祿山如坐針毯,其子安慶緒趁機殺死安祿山,繼父位逐派十萬兵馬赴陝州,負隅頑抗。郭子儀以大軍擊其前,回紇兵登山乘其背,於陝州城西的新店擊敗叛軍,進而一舉收復洛陽。
肅宗聞訊,親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對凱旋而歸的郭子儀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出身入死,許身報國。肅宗臨終前,托咐郭子儀說:「河東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儀為尚書令,並以第四女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第六子郭曖,拜郭曖為駙馬都尉。歲時賞賜珍玩,不可勝紀。代宗駕崩,留下遺詔,囑咐太子李適在即位之後,仍「以司徒兼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子儀攝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適即位後,詔(郭子儀)還朝,攝家冢,賜號『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增實封通計二千戶,給一千五百人糧,二百匹馬食料。諸子弟、婿拜官者十餘人。
郭子儀馳聘疆場,戎馬一生,平叛御邊,勛高一代。他與唐代宗君臣之間相處二十四年之久,權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蓋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為忠心報國,一代楷模。郭子儀「再造邦家,維新庶政;臣雖隕越,死所無恨」的愛國之心和「寇讎在近,家國未安,臣子之心,不無寧處」憂國憂民意識是華夏民族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證檀木灣是郭子儀後裔聚居地
檀木灣人以前一直據說是郭子儀後裔,但苦於沒有史實證實。發現墓碑以後,筆者決心揭開這個歷史空白點。
在考證墓碑記載的一些史實走訪檀木灣群眾時,筆者和當地人郭清學、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訪了郭氏家族年齡最長的金元鄉89歲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體硬琅,紅光滿面,四世同堂,其2個兒子都70多歲了。在郭秉才家發現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據郭秉才介紹:「手抄本是他於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寫的。當時的郭氏祠堂規模很大,正廳供有郭子儀座相,郭子儀曾被封為汾陽郡王,歷代凡過往的朝庭官史都要在郭子儀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費一大筆招待費,民國七年修訂郭氏家譜花費了365兩白金,白金貴於黃金,就按黃金現價折算,摺合人民幣250萬。郭氏家譜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紅綢布布襯包裹。當時每年清明節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會一次,並分別在金元、蓬萊、大英、紅江等地召開清明會,可見人員之廣,但遺憾的是保存於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譜原本解放後因祠堂被改建,家譜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後清明會逐漸消失,郭氏家族逐漸失去了聯系,以至於後來沒見過家譜的人都不敢承認自己是郭子儀的後裔。」
檀木灣人沒見過家譜,但在當地郭氏村民家中,發現有寫有「汾陽世家」的香盒,而與家譜中記載的郭子儀曾被封為「汾陽郡王」的史實相一至,這證明了香盒是為了紀念郭子儀而設。之後筆者又從檀木灣移居大英縣卓桐井鎮居民郭清躍家中香盒兩側楹聯上刻有「功封虢叔家聲遠,威重汾陽世澤長」,這與家譜中記載的周文王封虢叔為虢姓,而「郭」實乃「虢」之轉音。後又在卓桐井鎮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個清代木質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煥撰寫的,香盒正額雕刻有鍍金木刻字「點頷流輝」,楹聯書有「祖德問安猶點頷,我裔繼烈要留心」,這與舊唐書、新唐書記載的有關郭子儀的史實相一致。這段史實舊唐書記載道:唐德宗時,郭子儀被封為宰相,尊稱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冊封2千戶,給皇糧1500人,馬200匹;建宗2年,郭子儀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儀,郭子儀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頭謝恩。舊唐書還記載,郭子儀8個兒子7個女兒、孫和外孫數十人,每年未向郭子儀拜年問安時,郭子儀認不完這些孫子和外孫,只能點頷作答。這二段歷史即謂之為「點頷流輝」。
之後,在石門辦事處一郭姓村民中發現了民國七年修訂木刻的郭氏家譜,據主人介紹,這本家譜一直被其放於木箱底層保藏,僥幸躲過了文革「破四舊」中的焚古書運動,但從未對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這本保存完好的家譜清楚地記載了郭子儀後裔遷移至檀木灣的歷史。郭氏家譜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記載,華夏民族族姓始於黃帝,黃帝孫子名叫軒轅,以熊氏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為 姓,後以玄囂、雲陽、昌意、舜、堯、稷、公劉、王季,直到西百文王開始封姓, 封虢叔為虢姓,後以郭為姓,到唐朝郭子儀一代「虢」姓一律改為郭,「郭」 是「虢」的轉音。郭氏家譜中記載了炎黃子孫五千年姓氏的來龍去脈,其完整性 堪稱一絕,是迄今發現最完整的一個姓氏家譜,為考證華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個多月的艱辛考證,所有的史料終於證明了檀木灣人後裔,而檀木灣古墓群是郭子儀後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開湖廣填川之謎
檀木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記載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於嘉慶20年,距今近200年,這塊墓碑不同於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個全封閉的擋風敝雨的花形石隔層,將碑文罩在隔層里,隔層雕刻精細,中間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過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於有隔層的保護,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藍色油漆雖經近200年日曬雨淋卻未剝落。
墓碑是立於嘉慶20年,而郭氏家譜修訂於民國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廣填川的重要史料。據家譜記載,郭子儀第四代孫郭端夫在唐庄宗時,任鴻蘆卿,謫守江西右廬陵。舉家從山西汾陽遷往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延福鄉,一直到郭子儀第二十六代孫郭彌都世居此地。因當時族繁人廣,郭彌都於宋端平元年(1234年)舉家遷往湖廣(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落葉沙子場郭家嘴獅子岩幾子灣。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戰亂不止,蠻匪橫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蕪。老者餓死於溝渠,少者逃往他鄉。眼看四川人口越來越少,弘治皇帝下詔移民。郭子儀第三十六代孫郭謨格由保甲推舉奉詔於明弘治二年(1490年)棄湖入川,落葉檀木灣。這便是民間流傳的「湖廣填川」的一段史實。史料雖記載有:「元明之際四川人口顯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別省流來」,但無詳實文字,郭子儀後裔的遷移,正好給「湖廣填川」一個具體說法。同時,郭子儀後裔由陝西長安到山西汾陽,由山西汾陽到江西、湖北、四川,相當於在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繞了一個大圓圈!這為研究中華民族大遷移提供了一個重要史料。筆者也見過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這樣追根求源的實為罕見。一般的古墓碑只記有一個大概,沒有具體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譜也只能大概追蹤到湖廣近十幾代,而「郭氏家譜」可追朔到上下數千年。況且郭子儀後裔古墓群不僅記載詳實,而且與「郭氏家譜」互相印證,使其具有相當的文物價值。
「 檀木灣古墓群」的發現使當地對自己祖輩知之不多的村民深感振奮,他們自發出錢出力對文革中拉去的墓群進行了修復,並召開村民大會,自發保護古墓群。經當地廣播、電視、報紙等眾多媒體的報道,古墓群也引起了市、縣文管部門的重視,大英縣已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當地還正在籌建郭子儀愛國主義思想研究學會,對郭子儀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行廣泛的研究;市、縣旅遊辦負責人對該墓群進行了考察論證,准備以古墓群為依託,將檀木灣開發為旅遊風景區。
3、求高人解答湖廣填川楊氏族譜。移民到重慶市大足縣。
魯島芪沔董法邢助弓瞿棠繪它璐展賢戰囡詩疇口
「湖廣填川」之謎 郭振華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筆者在大英縣隆盛鎮石門辦事處采訪時,在崇音寺檀木灣一塊玉米地里發現了四塊古墓碑。遠處看是一塊玉米地,墓碑被包圍在玉米桿中,據農民講這里原來是一塊老墳山。六幾年此地方園五、六畝地的范圍內有很多雕刻精緻、色彩艷麗的墓碑群,學大寨、改田改土的時候,上級強令村民們將一塊塊墓碑和墓群推掉,用來做土埂。當時推的時候,有一位老者出來阻止說:這是郭家近代的幾塊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輩分,不要推掉了,將來娃兒取名字也有個依據。於是,就保留下了這四塊墓碑。郭振華很是驚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網和滕蔓,仔細瞧這四塊碑,發現上面刻有很多書法秀麗的楷體字,並雕刻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等圖案,仔細讀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倫等的名字。原來據傳說這里是唐代愛國名將郭子儀後裔聚居的老祠堂,筆者想這幾塊墓碑與此有不有關系呢? 經過二個多月的考證,走訪了當地村民,發現當地聚居著上千戶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灣)整個社全是郭姓家族;並且在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額上寫有「汾陽家風」,村民們說他們的祖宗是唐代名將郭子儀;現居大英縣卓筒井鎮原檀木灣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發現了清朝秀才郭庭范書寫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額刻有「點頷流徽」四個大字,與史書記載的郭子儀晚年「頷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後又在當地88歲高齡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譜」,上面明確地記載了郭氏家族從黃帝到郭子儀及其後裔幾千年的族姓發展史,郭子儀第四代孫郭端夫在唐庄宗時官至鴻蘆卿,謫守江右廬陵,由山西汾陽舉家遷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遷往湖廣,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業檀木灣之謎。從「郭氏家譜」中可以看出,郭子儀長房後裔一脈由陝西西安到山西汾陽,由山西汾陽到江西、湖北、四川,相當於在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繞了一個大圓圈,這為中華民族大遷移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史料。 一代愛國名將郭子儀 郭子儀生於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於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父親郭敬之,歷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儀排行第三。郭子儀身高七尺,體貌秀傑,生八子七女。少年時的郭子儀因武舉成績優秀,補左衛長史。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過了六十多年的軍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達二十餘年。肅宗皇帝贊揚郭子儀:「國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稱郭子儀為「尚父」,郭子儀被賜封為太尉中書令、汾陽忠武王。「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大戰安祿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學歷史課本,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愛國名將。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史稱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率十五萬叛軍從范陽(今北京城西南)大舉南下。叛軍所到之處,百姓遠遁,戶舍為墟。玄宗皇帝見形勢危急,匆匆忙忙丟下長安,帶著楊貴妃逃到四川,長安成了空城。 郭子儀受命危難之際,慌亂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儀為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節度使,率兵東討叛軍。 郭子儀出兵首戰告捷,收復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東北)兩郡之後,兵出井陘,會合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的部隊,一舉攻戰了史思明堅守四十天的九門(今河北槁城縣西北),槁城兩縣。 郭子儀戰邊關,內地潼關失守,肅宗至武靈即位,圖謀收復兩京。肅宗大閱六軍,雖有收復河山的決心,但沒有駕馭戰爭的本領。結果趨兵南下,親征失利。收復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儀的肩上,郭子儀不顧個人安危,率兒子郭旰揮師潼關。在攻戰陝郡永豐倉時,郭旰陣亡,郭子儀強忍失子之痛,大戰潼關,恢復了潼關與陝州的信道。 在洛陽稱大燕皇帝的安祿山如坐針毯,其子安慶緒趁機殺死安祿山,繼父位逐派十萬兵馬赴陝州,負隅頑抗。郭子儀以大軍擊其前,回紇兵登山乘其背,於陝州城西的新店擊敗叛軍,進而一舉收復洛陽。 肅宗聞訊,親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對凱旋而歸的郭子儀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出身入死,許身報國。肅宗臨終前,托咐郭子儀說:「河東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儀為尚書令,並以第四女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第六子郭曖,拜郭曖為駙馬都尉。歲時賞賜珍玩,不可勝紀。代宗駕崩,留下遺詔,囑咐太子李適在即位之後,仍「以司徒兼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子儀攝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適即位後,詔(郭子儀)還朝,攝家冢,賜號『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增實封通計二千戶,給一千五百人糧,二百匹馬食料。諸子弟、婿拜官者十餘人。 郭子儀馳騁疆場,戎馬一生,平叛御邊,勛高一代。他與唐代宗君臣之間相處二十四年之久,權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蓋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為忠心報國,一代楷模。郭子儀「再造邦家,維新庶政;臣雖隕越,死所無恨」的愛國之心和「寇讎在近,家國未安,臣子之心,不無寧處」憂國憂民意識是華夏民族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證檀木灣是郭子儀後裔聚居地 檀木灣人以前一直據說是郭子儀後裔,但苦於沒有史實證實。發現墓碑以後,筆者決心揭開這個歷史空白點。 在考證墓碑記載的一些史實走訪檀木灣群眾時,筆者和當地人郭清學、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訪了郭氏家族年齡最長的金元鄉89歲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體硬琅,紅光滿面,四世同堂,其2個兒子都70多歲了。在郭秉才家發現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據郭秉才介紹:「手抄本是他於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寫的。當時的郭氏祠堂規模很大,正廳供有郭子儀座相,郭子儀曾被封為汾陽郡王,歷代凡過往的朝廷官史都要在郭子儀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費一大筆招待費,民國七年修訂郭氏家譜花費了365兩白金,白金貴於黃金,就按黃金現價折算,摺合人民幣250萬。郭氏家譜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紅綢布布襯包裹。當時每年清明節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會一次,並分別在金元、蓬萊、大英、紅江等地召開清明會,可見人員之廣,但遺憾的是保存於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譜原本解放後因祠堂被改建,家譜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後清明會逐漸消失,郭氏家族逐漸失去了聯系,以至於後來沒見過家譜的人都不敢承認自己是郭子儀的後裔。」 檀木灣人沒見過家譜,但在當地郭氏村民家中,發現有寫有「汾陽世家」的香盒,而與家譜中記載的郭子儀曾被封為「汾陽郡王」的史實相一至,這證明了香盒是為了紀念郭子儀而設。之後筆者又從檀木灣移居大英縣卓桐井鎮居民郭清躍家中香盒兩側楹聯上刻有「功封虢叔家聲遠,威重汾陽世澤長」,這與家譜中記載的周文王封虢叔為虢姓,而「郭」實乃「虢」之轉音。後又在卓桐井鎮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個清代木質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煥撰寫的,香盒正額雕刻有鍍金木刻字「點頷流輝」,楹聯書有「祖德問安猶點頷,我裔繼烈要留心」,這與舊唐書、新唐書記載的有關郭子儀的史實相一致。這段史實舊唐書記載道:唐德宗時,郭子儀被封為宰相,尊稱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冊封2千戶,給皇糧1500人,馬200匹;建宗2年,郭子儀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儀,郭子儀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頭謝恩。舊唐書還記載,郭子儀8個兒子7個女兒、孫和外孫數十人,每年未向郭子儀拜年問安時,郭子儀認不完這些孫子和外孫,只能點頷作答。這二段歷史即謂之為「點頷流輝」。 之後,在石門辦事處一郭姓村民中發現了民國七年修訂木刻的郭氏家譜,據主人介紹,這本家譜一直被其放於木箱底層保藏,僥幸躲過了文革「破四舊」中的焚古書運動,但從未對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這本保存完好的家譜清楚地記載了郭子儀後裔遷移至檀木灣的歷史。郭氏家譜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記載,華夏民族族姓始於黃帝,黃帝孫子名叫軒轅,以熊氏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為 姓,後以玄囂、雲陽、昌意、舜、堯、稷、公劉、王季,直到西百文王開始封姓, 封虢叔為虢姓,後以郭為姓,到唐朝郭子儀一代「虢」姓一律改為郭,「郭」 是「虢」的轉音。郭氏家譜中記載了炎黃子孫五千年姓氏的來龍去脈,其完整性 堪稱一絕,是迄今發現最完整的一個姓氏家譜,為考證華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個多月的艱辛考證,所有的史料終於證明了檀木灣人後裔,而檀木灣古墓群是郭子儀後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開湖廣填川之謎 檀木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記載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於嘉慶20年,距今近200年,這塊墓碑不同於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個全封閉的擋風敝雨的花形石隔層,將碑文罩在隔層里,隔層雕刻精細,中間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過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於有隔層的保護,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藍色油漆雖經近200年日曬雨淋卻未剝落。 墓碑是立於嘉慶20年,而郭氏家譜修訂於民國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廣填川的重要史料。據家譜記載,郭子儀第四代孫郭端夫在唐庄宗時,任鴻蘆卿,謫守江西右廬陵。舉家從山西汾陽遷往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延福鄉,一直到郭子儀第二十六代孫郭彌都世居此地。因當時族繁人廣,郭彌都於宋端平元年(1234年)舉家遷往湖廣(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落葉沙子場郭家嘴獅子岩幾子灣。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戰亂不止,蠻匪橫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蕪。老者餓死於溝渠,少者逃往他鄉。眼看四川人口越來越少,弘治皇帝下詔移民。郭子儀第三十六代孫郭謨格由保甲推舉奉詔於明弘治二年(1490年)棄湖入川,落葉檀木灣。這便是民間流傳的「湖廣填川」的一段史實。史料雖記載有:「元明之際四川人口顯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別省流來」,但無詳實文字,郭子儀後裔的遷移,正好給「湖廣填川」一個具體說法。同時,郭子儀後裔由陝西長安到山西汾陽,由山西汾陽到江西、湖北、四川,相當於在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繞了一個大圓圈!這為研究中華民族大遷移提供了一個重要史料。筆者也見過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這樣追根求源的實為罕見。一般的古墓碑只記有一個大概,沒有具體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譜也只能大概追蹤到湖廣近十幾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不僅記載詳實,而且與「郭氏家譜」互相印證,使其具有相當的文物價值。 ,而「郭氏家譜」可追溯到上下數千年。況且
4、求白話文解釋: 郭世俊,太原人,家門雍睦,七世同居。犬豕同乳,烏鵲同巢。時人以為義感。
郭世俊是太原人,家族相處和睦,七世同堂。他的家裡狗和豬相互哺乳,烏鴉和喜鵲棲息在同一個巢穴,當時的人都認為這是被他的仁義感化的結果。
5、歷史上的湖廣填川有哪些記載,具體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
湖廣填四川是指發生在中國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兩次大規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廣行省)、廣東(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遷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根據考證表明,還有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遷入。 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撫張德地經重慶到瀘州,沿途巡查,乘船組了好多天,張德地都沒有看到幾個人,為此感到好生奇怪:當地的人都到哪裡去了呢?隨從回答:都死了。 原來,明末清初的30多年間,四川境內戰亂頻發,加上災荒、瘟疫不斷,造成四川人口銳減。據考證,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來萬,重慶城(現朝天門到七星崗通遠門一帶)只剩下數百家人,重慶所轄的州縣內,有的只剩下十幾家人! 張德地趕緊把這一情況報告給朝廷。康熙下旨,鼓勵向四川(包括重慶)大規模移民,清政府還為此頒布了一系列移民優惠政策。湖南、湖北、廣東、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盪盪往四川涌來,長達數十年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活動由此拉開序幕。 《四川通志》:「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據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統計,經歷過大規模戰事的四川省僅餘人口9萬餘人,清朝康熙年間,經歷過兵荒馬亂、刀光劍影的四川盆地終於平息下來,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員也開始走馬上任了。在這些躊躇滿志的官員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樣的豐肥沃土。然而當他們騎馬、坐轎趕到新的官邸以後,才發現傳說中的天府之國竟然是這般的荒涼殘破、千瘡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憂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表露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他說:「我被皇上榮幸地任命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員,來到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地方一展宏圖。但現在當我站在滿目瘡痍的昔日天府,增賦無策,稅款難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寢食俱廢。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報國效忠朝廷。經過幾日思索,我覺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徠移民開墾土地,重建家園,除此似無別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戶部題本》。 張巡撫還在奏摺中提及了一些移民辦法。比如,可以命令與四川相鄰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戰爭而背井離鄉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記注冊,然後由四川「差官接來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項移民政策,通過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來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龍椅上也正為全國的稅收和重建問題焦頭爛額。他接二連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摺,召集相關部門聽取有關匯報,正式頒布了一份名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的詔書,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 「湖廣」一詞,最早是指元代設立的「湖廣行省」,相當於湘、鄂、桂及粵黔部分地區,元末明初,因連年戰亂,湖廣一帶田園荒蕪,人口減少,明朝政府將江西等省民眾遷徙至湖廣地區,允許其「插旗佔地」,明末清初,歷經戰亂的四川荒涼凋敝,地曠人稀,清政府鼓勵外省人入川墾荒,這就是廣泛流傳於巴蜀地區「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民謠的歷史背景。四川歷史上歷經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滅蜀、巴之後,秦移民萬家入蜀,約四、五萬人;第二次是從西晉末年開始,全國性的北方人口南遷,在此期間,鄰近四川的陝西、甘肅移民大量從秦嶺進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發生了全國性的北民南遷,在這個時候,陝、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餘個省的移民入川,這次以湖北、湖南(當時行政區叫「湖廣省」,還轄廣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達100多萬,而今民間傳說的「湖廣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淚快要流盡的時候發生的大移民,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概念,即指這次前後長達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戰爭前期到全國解放,有不少人逃難或「南下幹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葉的三峽大移民,有許多人落戶四川。
6、四川古時有「湖廣填川」的說法,請問究竟是怎樣一段歷史,是怎樣形成的?
元末明初,因連年戰亂,湖廣一帶田園荒蕪,人口減少,明朝政府將江西等省民眾遷徙至湖廣地區,允許其「插旗佔地」,明末清初,歷經戰亂的四川荒涼凋敝,地曠人稀,清政府鼓勵外省人入川墾荒,這就是廣泛流傳於巴蜀地區「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民謠的歷史背景。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