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宋老師
1、合肥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合肥市著名景點:
一、淮河路步行街
淮河路步行街位於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街道,是中國著名的商業中心,擁有百年歷史,是人文薈萃的老街。體現了合肥晚清至民國期間的人文歷史,是合肥最高端的商業集中區。景點級別:國家AAA級景區。
二、開福寺
開福寺,位於合肥市西郊大蜀山之南麓,是唐代蜀僧慧滿法師卓錫弘化之所。 該寺總建築面積3萬2千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山門、山門殿、鍾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開福寺,是唐代蜀僧慧滿法師卓錫弘化之所,據典籍記載,唐貞觀(公元626——649年)以前已建有開福寺,距今有1400年左右。
三、包公園
包公園,位於合肥市包河區蕪湖路72號,始建於北宋嘉祐七年(1063年),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園林。包公園佔地34.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5公頃,總體布局為開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庄等景點組成。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四、三河古鎮
三河古鎮,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合肥市肥西縣南端,地處肥西、廬江、舒城交界處,古鎮總面積2.9平方公里。 鎮內有古城牆、古炮台、太平軍指揮部舊址、英王府、一人巷、萬年台、李府糧倉、鶴廬、劉同興隆庄等歷史遺跡,是廬劇的發源地,古鎮有米餃、牛皮糖、酥糖、麥芽糖、茶干、米酒等特產。
五、巢湖風景名勝區
巢湖位於皖中,地屬合肥,連淮通江,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2公里,常年水域面積約760平方公里,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風景名勝區是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重要的區域生態基礎,以巢湖遼闊水域風光為背景,以較為原生態的湖岸環境為基礎,以湖島、山林、灣咀為自然景觀特徵,以巢文化和典型的圩田風光為資源要素,融風景游賞、環境保持、運動體驗、科普研究、休閑康養、旅遊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特大型國家公園。
景點級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AAAA級景區。
六、紫蓬山
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北九華山,位於合肥市紫蓬鎮南,距離合肥市區約18公里,自清代便有「廬陽第一名山」 之稱。紫蓬山景區森林面積約3500公頃,各種植物470多種,棲息鳥類120多種,僅鷺鳥就有10萬只。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七、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故居又名李氏家族舊宅、李府、李鴻章府,位於合肥市廬陽區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號,是晚清名臣李鴻章的家宅,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 李鴻章故居,總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由李府和淮系展館組成。李府佔地2000平方米,淮系展館佔地1500多平方米。李府由南向北分為五進,依次為門廳、前廳、中廳和走馬轉心樓。
李鴻章故居是合肥市的「十大景點」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選景點,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真人"行歌一一淮三小學校校歌
「真人」行歌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校歌
作詞: 程仕中(新農小學校長) 吳蓉
筆架山上古韻,
箏笛浦上弦音,
廬州千年郡。
景賢書院府學地,
杏花春雨相問尋,
青青子衿雲。
惟群惟真,
親知育靈魂;
惟覺惟人,
同學倡校訓。
真人教育道路遠,
書香綿延相伴君,
史潤,學潤,良知潤。
平民史上新論,
行知路上前行,
學堂童音純。
自育自學深耕耘,
自覺覺人小先生,
立心為乾坤。
惟群惟真,
親知育靈魂;
惟覺惟人,
同學倡校訓。
真人教育道路遠,
書香綿延相伴君,
史潤,學潤,良知潤。
惟群惟真,
惟覺惟人,
史潤,學潤,良知潤。
3、日日草的作者是誰
日日草的作者: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四(2)班 周
----------------------------------------------------------------------
有一株日日草生長在路邊,她身材矮矮,葉子平凡,花朵普通。
她每天唉聲嘆氣,抱怨上帝對她不夠公平。
一天早上,來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看見日日草垂頭喪氣的樣子,便問道:「小妹妹,你在嘆什麼氣呀?」
「我在埋怨上帝為什麼不讓我開出美麗的花朵。」
「好,我讓你實現這個願望。」
日日草立刻開出了絢(xuàn)麗的花朵。
「謝謝老爺爺,是您讓我變得這么美麗。」
「不用謝。」老人微笑著走了。
到了下午的時候,一群孩子發現日日草開出漂亮的花朵,便一朵朵摘回去。
日日草痛得眼淚直流,後悔不該擁有美麗的花朵。
過了兩天,那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又經過這里,看見日日草在傷心流淚,便又問道:「小妹妹,你又在傷心什麼呀?」
「我再也不想開出美麗的花朵,我要長高,我想變強壯。」
「好。」老爺爺說完,日日草立即長得很高。
「謝謝您,是您讓我長這么高。」
「不用謝。」老人微笑著走了。
到了晚上,颳起一陣風,把日日草吹得東倒西歪,弄得她渾身是傷。
日日草痛得哇哇叫,後悔不該有非分的要求。
不久,慈眉善目的老人再度出現在日日草跟前,看見她哭得好傷心。
「老爺爺,我錯了,我想回到原來的樣子,您能再幫我一次嗎?」日日草懇求道。
「這可是最後一次機會,你不要好好思考一下嗎?」
「老爺爺,我考慮過了,還是原來的我最好。」
「好吧。」
日日草馬上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從這天以後,她每天都過得很快樂。
4、安徽合肥的特色小吃
給你一個比較全的
1、 三孝口金滿的刨冰好吃,比好利來的好吃的多啦!夏天逛街甜品首選。
2、 三孝口文采大廈向南行百米左右,有一個坐西向東的小鋪子,牛肉粉絲砂鍋賣瘋了(3.5元一碗)
3、 義倉巷西出口處(三中附近)有一個「劉五拉麵」(牛肉麵、牛雜面都是3.5元一碗)。
4、 肥東一家很小的店面,裡面的小吃很多,味道非常好,而且便宜,特別是裡面的牛肉饊子煲,想起來都會流口水~!
5、 還有南門小學北面那條路(不記得什麼路)有一個「圖門燒烤」,我愛吃那個戴眼睛的老闆烤的雞翅(2塊錢一串),美中不足的是老闆有點摳,從來不向食客施以小恩小惠打個折什麼的。
6、 還有黃山路上的羊肉串,就是環境太差,價格和味道都還不錯。
7、 桐城路上,也就是月光寶盒斜對面,有一個西北面館,麵食很不錯,推薦純湯牛肉麵和涼面!
8、 三孝口三九天都後面的小有天,牛肉麵味道不錯。
9、 七桂塘味全面館的純湯牛肉麵很好!
10、 宿州路商之都北面的錦綉年華那的牛肉炒飯和牛肉粉絲也很不錯,價格還便宜,還有那裡的燒餅也不錯!
11、 文采那的大老劉似乎也不錯,不過我還是喜歡吃安徽劇院旁邊的一個早點灘的包子。
12、 我還是覺得梅山路上的三河還有KFC(by the way KFc現在有列印的優惠券,上中國KFC網)旁邊的水餃店的水餃好吃!
13、 阜南西路上塞納河畔的旁邊有一個杏花小區,裡面有一家做牛肉麵,牛肉砂鍋,餛飩,蛋炒飯的小店也很好啊,我每次回家都要去吃的,再配上一瓶合肥產的酸奶,唉 !不要太爽啊!
14、 工大南區的小吃也很不錯,還有北區旁邊的一家三校快餐裡面的煎包很好吃!
15、 廬州烤鴨店旁邊走一點點的叫署渝山莊的地方的菜有幾個還是蠻好的,推薦一魚三吃!
16、 商之都附近,梨花巷裡有家重慶酸菜魚做的很好吃!
17、 三孝品七桂塘裡面「小二黑」,菜味道一般,就是四個字:便宜實惠!
18、 金安徽的菜也很好吃,清爽價格也不貴
19、 安慶路中段「子月大酒店」大廳全單六折,就餐環境好,有一道極特別推薦:鱸魚一招鮮,好吃啊!
20、 合肥小吃的殿堂廬州烤鴨店,一家百年老店裡面的小龍湯包和鴨油燒餅味道也算是有口皆碑啦~~當然裡面還有很多的選擇~~!
21、 步行街「小小得月樓」價格比較合理,菜味也不錯。
22、 安大澡堂旁邊的紅油餃子店,保准你下次還會去,那裡的串子也狂好吃、、、
23、 百貨大樓後面雅戈爾之間有個炸裡脊肉串的也很好吃!
24、 辣子村的泉水魚一般而以,但是服務太差
25、 西園湖中心有一家啊蜀諭山寨的好像是這個名字,正宗的四川大廚,泉水魚很好吃,石爆牛柳更好吃,價格很便宜,最好人多去要不然吃不完。都是大盤子裝的。。。
26、 蜀園的水煮魚也還不錯
27、 紐約紐約的鐵板牛排也好,配的沙拉也好吃,個人認為比好享來的好,25元一份,VIP卡8.5折
28、 毫州路橋邊的的鼎鼎咖啡,26元一份,好吃配的湯也好看!
29、 步行街靠逍遙津出口有一個巷子,有一家新疆阿克蘇飯店維族人開的,裡面東西不錯,比較正宗。
30、 城隍廟後街有個績溪徽菜館不知道還在不在,另外推薦小二黑也挺好的。
31、 安港百姓人家的火鍋,便宜又好吃
32、 馬蘭拉麵的香腸菜飯也很好吃,便宜又實惠,一份夠我吃兩次了,才五塊錢!
33、 合工大對面還有一家煲仔飯的小店,到飯時間食客如雲啊!
34、 上島咖啡大概二十元一份。有一份湯、一個素菜,一個蒸蛋,一份煲仔飯,那裡還境很好的,大大的沙發,人也很少,很清靜,還有免費的檸檬水,不用點飲料了
35、 是銀河大廈邊上的叫「品香緣」煲仔飯也錯,價格便宜,8-12元不等,就餐環境一般!
36、 宿州路上的廬州烤鴨店的赤糊好吃
37、 安慶路城隍廟西有一家貴妃涼皮好吃,老闆也有點摳!
38、 文采樓下的撒尿牛丸和芙蓉蛋卷,還有安大門口的大漠烤魚啊,我想念你們!
39、 三孝口附近的女人街,在第六感門前劉阿姨的鹵乾子很好吃
40、 宿州路國元證券旁有個老夫妻賣的炸臭豆腐相當不錯!
41。阜南路市體育館大門右邊北京包子店的包子挺不錯~~不過味道不如幾年前啦(應該是老闆換了吧)
42。義倉巷壽春路入口處~~一家牛雜火鍋路邊攤~~經濟實惠味道十足,還有老鴨火鍋等選擇~~雖然只去過一次而且對火鍋也沒什麼認識~~但生意火暴應該能說明一切吧~!
43。長江路黃山大廈對面淮上酒家也算是合肥小吃的代錶店啦~~!裡面的肉合餅和鴨油燒餅算是其的招牌小吃啦~~一份牛肉粉絲配上兩個肉合餅包你吃飽價格也只不過5元左右~~另外還有炒飯~~面條等主食~~!
5、合肥最值得去的地方有哪些?
合肥最值得去的地方:淮河路步行街、包公園、三國遺址公園、三河古鎮、安徽名人館。
1、淮河路步行街
在合肥,淮河路步行街的知名度很高,被譽為「安徽第一街」,是一條集購物、旅遊、文化、休閑、餐飲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文化商業步行街。它具體位於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街道淮河路上,這里地處合肥老城的市中心,特別繁華,尤其受年輕一族的喜愛。
2、包公園
包公祠開封有個包青天,包公園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屬國家4A級旅遊景區。包公園前身是包河公園,位於合肥老一環南環外,包河區蕪湖路。園區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庄等景點組成。全園以最權威、最翔實的歷史資料陳列、文物展示和蠟像向世人展現這位生於斯、長於斯、坐鎮開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愛民如子、清正廉明、不畏權貴、執法不阿、鐵面無私的人格魅力。
3、三國遺址公園
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位於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公園路,佔地530畝,南臨肥水(古施水)故道,西鄰雞鳴山、將軍嶺,東距合淮公路8公里。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著力營造生態休閑氛圍,再現合肥新城繁榮時期的輝煌,展示豐富多彩的三國文化,充分體現三國新城遺址特色,集人文歷史、游覽觀光、休閑娛樂於一體,是合肥市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又一顆璀璨明珠。
4、三河古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南四大古鎮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三河鎮以水鄉古鎮為特色,薈萃了豐富的人文觀景,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和古戰場。三河鎮上連片的古民居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是皖中地區少見的晚清建築群。
5、安徽名人館
安徽名人館位於合肥市西郊蜀山風景區,安徽名人館一期工程選擇展出史前至清朝之間的50位有影響的安徽歷史名人。人物採用蠟像製作,形象逼真,並運用電影藝術手法和聲、光、電、多媒體等最新高科技手段,展現名人風采和主要事跡。
注意事項:
1、最好不要個人租車旅遊,尤其是剛學會開車的司機,不要拿旅遊練車。由於對車不熟悉,對路況不熟悉,這樣容易發生事故。
2、假期旅遊挑選旅行社時,要選擇經交通部正式核發旅行業執照的合法旅行社,在簡短的假期里讓旅行社來處理及安排國內外旅遊相關事宜更省心。
6、奇特端午習俗
端午節各地風俗】
端午節是我國非常受歡迎的傳統節日,各地有很多不同的習俗和習慣來過這個節日,大家通過各種方法祈求安和,避邪保平安。
安徽
安徽合肥:端午節插艾草招福驅邪
端午節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傳統習俗,紛紛購買艾草插在門上以招福驅邪。合肥市淮河路上一個菜市場內,一位女士買了幾枝艾草,正准備回家燒飯。她說,按照傳統,端午節要把艾草掛在門上驅邪。在合肥市城隍廟市場的路邊,家住郊區的王大爺推著輛三輪車賣艾草。他的艾草是從附近的山上采來,用別的草葉將幾枝紮成整齊的一捆捆來賣,一塊錢四捆,艾草散發著特殊的芳香,不時有人上前挑選購買。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羽狀深裂,表面是綠色,葉被密生白色毛,莖葉均有特殊香氣。中國古代以艾草為葯,針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於穴道上,進行燒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認為艾草可以招福驅邪,中國古書中記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古時認為端午節之後天氣開始炎熱,蚊蟲滋生,易發傳染病,因而在這一天以所謂「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等5種植物,來驅除各種毒害。
安徽歙縣:端午節跳鍾馗捉鬼
位於安徽南部的歙縣每年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懸艾草、舞龍舟等風俗外,還有獨具特色的跳鍾馗施威捉鬼活動。鍾馗小鬼們扛著「鍾進士出巡」、「肅靜」、「迴避」的牌子,鍾馗手持利劍,戴著破傘,還有小鬼捧酒缽等民俗表演。
據了解,跳鍾馗是民間避邪驅鬼的方式之一。過去歙縣許多村落端午節都有跳鍾馗表演,鍾馗出巡范圍只限本村,村頭路口、大街小巷都要巡到,以示驅鬼之徹底。事先准備接鍾馗的人家,為了達到求神驅鬼的目的,將燃放鞭炮助威,在鞭炮聲中,塵土四揚,氣氛威嚴。有資料顯示,在中國清代詩人的作品中就有端午吟詠鍾馗的詩,也許是這時天氣濕熱人多病,瘟疫易流行,故請鍾馗來驅邪捉鬼。
河北
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
山東及東北
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
山西
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
江蘇
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黃玉一塊,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四川
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在梅洲,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說是可以辟邪/防蚊蟲的作用。在這天每家每戶的房門上都插有艾草,說是可以辟邪。
廣東
每年端午節前後,不少父母都有帶著小孩到江邊浸泡「龍舟水」的習慣,以祈福孩子身體健康,快快長大。客家人有吃染苦瓜的習慣(用糯米與魷魚末混和塞進去籽的苦瓜里)
台灣
端午節,家家戶戶還有打「午時水」的風俗。午時水指的就是端午節中午打上的井水。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葯吃三年」。
雲南
那邊人過端午,吃花生、桃李等。但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義則和南人有別。吃花生是取其長生之意,吃李子則象徵子孫繁衍,有人還認為可以預防中暑。
浙江
習慣吃粽子,撞煮熟的鴨蛋。
普遍
帶葫蘆:端午節帶葫蘆是歷來的風俗,小孩、成人佩帶葫蘆,有避邪驅瘟之意。佩帶傳統文化寓意"福祿"的葫蘆,可以化戾氣為平和,增強福緣氣場。
當然還有比較普遍的就是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賽龍舟啦,這些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發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雲:「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駱虎狀,婦人皆戴之,」似此則當有驅邪辟疫之作用;一說即古時的步搖,純為婦女裝飾品(蔡雲《吳獻》注)。
豆娘,舊時端午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綉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綉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發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辟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古詩雲:『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端午的衛生習俗
①采葯。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葯」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制葯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葯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制葯之俗,源於漢代「蟾蜍辟兵」之傳說。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采百草」,亦采葯草之俗。采葯是因端午前後草葯莖葉成熟,葯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蘭湯。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③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葯)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葯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④採茶、制涼茶。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葯,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在端午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來源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葯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為艾虎,《荊楚歲時記》注文雲:「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同時也在門上掛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劍,蒲束扎的蒲龍。《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頭被認為是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蓬鞭相配,以趕卻鬼祟。另外還焚燒艾蒿等以驅趕蚊蠅。在湖南、浙江等地則采葛藤掛於門相上,傳說葛藤是鎖鬼的鐵鏈子,可驅鬼辟邪。
與采葯、采艾蒲等相聯系的有蹋百草、鬥百草等游戲,是古人往野外游藝之遺俗。後來發展成為插花等裝飾藝術。
端午節鬥草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葯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余以斗蟲、鬥草、斗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葯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采葯,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獲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雲:「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梁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葯,鬥百草,纏五絲。」
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斗。歷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群嬰鬥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 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須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15—30厘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後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用來鬥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這種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贏的鬥草,被稱為「武鬥」。王建《宮詞》,吟詠鬥草游戲的情狀:「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將避眾家,總待別人般數盡,袖中拈出鬱金芽」鬥草除有「武鬥」外,還有「文斗」。所謂「文斗」,就是對花草名,《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玉生日那天,眾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做詩。各屋的丫頭也隨主子取樂,薛蟠的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采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又羅漢松。突然豆官說,我有姐妹花,這下把大家難住了,香菱說,我有夫妻惠。豆官見香菱答上了不服氣地說:「從來沒有什麼夫妻惠!」香菱爭辯道:「一枝一個花叫『蘭』,一枝幾個花叫『惠』。上下結花為『兄弟惠』,並頭結花叫『夫妻惠』,我這個是並頭結花,怎麼不叫『夫妻惠』呢?」豆官一時被問住,便笑著說:「依你說,一大一小叫:『老子兒子惠』,若兩朵花背著開可叫『仇人惠』了。薛蟠剛外出半年,你心裡想他,把花兒草兒拉扯成夫妻惠了,真不害臊!」說得香菱滿面通紅,笑著跑過來擰豆官的嘴,於是兩個人扭滾在地上。眾丫鬟嬉戲打鬧,非常開心。這時,寶玉也采了些草來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