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的復興
1、合肥工業大學是什麼時候成為「985」高校的?
合肥工業大學不是「985」高校。合肥工業大學是211工程院校。
全國一共就只有39所985工程院校,安徽省只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
2、合肥工業大學怎麼樣?在國內什麼檔次的
學校歷史悠久,車輛工程全國頂尖,國內汽車公司的老總基本都是合工大畢業
名氣不行,不過最近很有希望評上985工程。
3、合肥工業大學在211大學中的排位怎麼樣??
合工大因為比較低調同時合肥的地理位置也不怎麼樣,所以在211大學中回排位其實並不靠前,但是合答工大的教學和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水平可以考慮合工大,如果你想進一個名氣好的大學,還是選別的學校也許更好,不過如果你是安徽本地的或者你想來安徽工作,合工大確實是個絕佳的選擇。如果你覺得排位很重要的話,合工大按名氣的話可能排在全國50~80之間,但是按實力來說的話是可以排在50名之前的,據說還能排到30多名,排名得看是誰排,怎麼排,沒有很准確客觀的排位。
4、【合肥工業大學】是不是全國名牌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不是全國名牌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是211大學不是985大學。
拓展資料:
1. 合肥工業大學簡稱「合工大(HFUT)」,始建於1945年,坐落於全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建設,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獲批自主招生資格,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是一所歷史底蘊深厚、蜚聲中外的研究型大學,被譽為汽車領域的「黃埔軍校」。對口支援新疆農業大學。
2. 學校伴隨著新中國的建設而成長,創造了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第一台三相非同步電機,第一個客機防雷系統等,填補了眾多領域的空白,在中國工業化道路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印跡。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劉少奇、朱德、賀龍、陳毅、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來校視察指導工作。1979年,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合肥工業大學」校名。學校始終以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為己任,深懷「工業報國」之志,發揚嚴謹踏實,低調勤勉的學風,培養了眾多領域的人才,為國家發展和安徽復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3. 截至2018年1月,學校佔地總面積5000餘畝,在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宣城市設有宣城校區。
5、哪裡有合肥工業大學的詳細歷史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合肥工業大學前身安徽省立蚌埠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建立 1947年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創建 1950年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改建淮南工業專門學校 1950年淮南工業專門學校升格為淮南煤業專科學校 1951年淮南煤業專科學校更名為中國煤礦工業專科學校 1951年中國煤礦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 合工大歷史沿革圖
1955年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合肥礦業學院 1956年西本工學院(礦區開采)並入合肥礦業學院 1958年合肥礦業學院更名為合肥工業大學 1962年安徽建築工程學院(本科部分)並入合肥工業大學 1970年安徽水利電力學院並入合肥工業大學 1952年淮河水利專科學校創建 1953年淮河水利專科學校改建水利部懷遠淮河水利學校 1957年水利部懷遠淮河水利學校撤銷 1958年淮河水利學校復校並升格為安徽水利電力學院 1970年安徽工學院並入合肥工業大學 1949年皖南革命幹部學校創建 1951年皖北幹校並入(合署)皖南革命幹部學校 1952年皖南革命幹部學校、皖北幹校合並組建安徽幹部學校安徽幹部學校更名為安徽行政學院 1958年安徽行政學院、蕪湖電力學校(機械科)合並升格為安徽工業專科學校 1959年安徽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安徽機械工業專科學校 1960年安徽機械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安徽機械學院 1961年蚌埠機械學院、蕪湖電力專科學校、銅官山有色金屬專科學校、淮南化工專科學校、馬鞍山鋼鐵專科學校並入安徽機械學院 1978年安徽農機學院(原安徽工學院)復校 1978年安徽農機學院更名為(復名)安徽工學院 1994年安徽工學院並入合肥工業大學 附:並入合肥工業大學原高校發展概況: 一、蚌埠機械學院 1958年蚌埠工業專科學校創建 1960年蚌埠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蚌埠機械學院 二、蕪湖電力專科學校 蕪湖電力專科學校創建 三、銅官山有色金屬專科學校 主樓建設現場
1958年安徽省銅官山有色金屬工業學校創建 安徽省銅官山有色金屬工業學校升格安徽省銅官山礦冶專科學校 1960年安徽省銅官山礦冶專科學校更名安徽省銅官山有色金屬專科學校 四、淮南化工專科學校 淮南化工專科學校創建 五、馬鞍山鋼鐵專科學校 南校區-主教學樓
1958年馬鞍山鋼鐵工業學校創建 1960年馬鞍山鋼鐵工業學校升格為馬鞍山鋼鐵專科學校 1961年安徽機械學院更名為安徽工學院 1962年安徽輕工業學院、安徽交通學院、安徽建築工程學院(專科部分)並入安徽工學院 一、安徽輕工業學院 安徽輕工業學院創建 二、安徽交通學院 1956年安徽交通學校創建 1958年安徽交通學校升格為安徽交通學院 三、安徽建築工程學院 1958年安徽省建設廳幹部培訓班、沈陽計劃經濟學校和蘇州建築工程學校(部分)合並組建安徽建築工程學校創建 1960年合肥工業大學(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築工程學校合並升格為安徽建築工程學院[4]
6、合肥工業大學的歷史沿革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合肥工業大學前身安徽省立蚌埠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建立
1947年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創建
1949年皖南革命幹部學校創建
1950年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改建淮南工業專門學校
1950年淮南工業專門學校升格為淮南煤業專科學校
1951年皖北幹校並入(合署)皖南革命幹部學校
1951年淮南煤業專科學校更名為中國煤礦工業專科學校
1951年中國煤礦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
1952年淮河水利專科學校創建
1952年皖南革命幹部學校、皖北幹校合並組建安徽幹部學校安徽幹部學校更名為安徽行政學院
1953年淮河水利專科學校改建水利部懷遠淮河水利學校
1955年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合肥礦業學院
1956年西北工學院(礦區開采)並入合肥礦業學院
1957年水利部懷遠淮河水利學校撤銷
1958年淮河水利學校復校並升格為安徽水利電力學院
1958年合肥礦業學院更名為合肥工業大學
1958年安徽行政學院、蕪湖電力學校(機械科)合並升格為安徽工業專科學校
1959年安徽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安徽機械工業專科學校
1960年安徽機械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安徽機械學院
1961年蚌埠機械學院、蕪湖電力專科學校、銅官山有色金屬專科學校、淮南化工專科學校、馬鞍山鋼鐵專科學校並入安徽機械學院
1970年安徽水利電力學院並入合肥工業大學
1970年安徽工學院並入合肥工業大學
1978年安徽農機學院(原安徽工學院)復校
1978年安徽農機學院更名(復名)為安徽工學院
1997年安徽工學院與原合肥工業大學組建新合肥工業大學
7、合肥工業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怎麼樣
合肥工業大學已經申請開設國際本科3加1課程。三年在合肥工業大學本部讀書,最後一年海外留學。本科文憑。對接達到五十所大學,英國美國澳洲三個國家。好像招辦在外國語學院裡面,這個項目不錯的,報紙和媒體都報道過。
8、合肥工業大學的歷屆校長以及他們的簡介
歷任校長
1.畢仲翰:
任職時間1947年底至1948年
名汝藩,號晫西,壽縣開荒鄉人。
民國11 年畢業後回國,住上海,籌劃留歐活動,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年,又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23 年農歷四月七日,回壽縣奔喪被捕入獄,聲明脫離共產黨組織,方得釋放。次年8 月至民國26 年6 月,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電訊部作研究生,因學績優異,獲得馬可尼無線電工程學院碩士學位。
民國30 年回國後,在阜陽旅遷湘西中學(後改稱國立八中)任主任。同年8 月至民國35 年,任重慶國立中央工專教授、重慶大學教授、重慶兵工學校教授。
2.王際岩:
任職時間1951年11月至1953年2月
焦作礦業學院院長王際岩,1917年生,山東淄博人,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來學校前曾任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等職,1963年任院長。
3.孫宗溶:
任職時間1953年8月至1962年7月
孫宗溶,祖籍安徽太平縣仙源(今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1916年2月出生於蕪湖,1937年畢業於宣城高級師范學校,1938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939年1月任涇縣縣委青委書記;
1939年5月任宣城工委委員、書記;
1940年1月任中共宣城縣委書記;
1941年1月任皖南特委委員兼南(陵)蕪(湖)宣(城)中心縣委書記;
1942年8月先後任皖南特委委員、組織部長、宣傳部長;
1945年1月任南蕪縣委書記、南蕪總隊政委;
1945年10月任新四軍七師隨營學校訓練處副部長;
1946年3月任新四軍第四縱隊政治部聯絡部副部長;
1946年12月調到華東局國區部;
1947年6月任皖南地委委員、皖南沿江工委書記兼沿江支隊政委;
1949年5月任中共皖南蕪(湖)當(塗)地委第二書記;
1950年3月任蕪湖市委副書記;
1952年5月任安徽省文教委員會副秘書長;
1953年4月任淮南煤專黨委書記、校長;
1955年5月任合肥礦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1958年9月任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1956年至1963年為中共安徽省委委員;
1956年至1960年兼任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1962年9月任安徽省人民委員會副秘書長;
4.劉正文(代):
任職時間1963年9月至1969年11月
濕地專家 ,男,1963年1月生,理學博士,研究員,湖北黃岡人。專業及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學,湖泊生態學,環境科學。
5.趙一鳴:
任職時間1979年3月至1983年10月
原名趙雙起,曾用名朱繼臣,原籍山東,幼年隨家人逃荒到宿縣定居。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後,任宿東游擊總隊第二大隊教導員,宿東縣縣長。
解放後,歷任皖北行署勞動局局長、安徽省勞動局局長、蕪湖市市長、安徽省衛生廳廳長、合肥師范學院副院長、合肥工業大學校長等職務。
6.顧繩谷:
任職時間1981年3月至1987年6月
工業電氣自動化專家,合肥工業大學教授。
195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3月經推薦和通過國家留蘇多門課程考試,同年10月被錄取入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專攻俄語與政治,
1956年11月被派往蘇聯列寧格勒礦業學院礦山電工教研室攻讀學位,1960年5月列寧格勒礦業學院礦山自動化研究生畢業,同時獲蘇聯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
1960年5月回國被派回合肥工業大學負責籌建工程物理系.
1978年任合肥工業大學電機(今電氣)系主任,1978年9月被評為教授。
1979年8月至1987年6月,任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校長.
1987年7月至今,任合肥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兼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3月12日9點30分在合肥逝世,享年84歲。
7.鄧志煜:
任職時間1987年6月至1991年6月
8.王成福:
任職時間1991年6月至1996年7月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曾任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校長,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任國家教育部高級職稱評定權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國家科技評獎委員會委員等職。2000年至今任新華學院院長職務
9.陳心昭:
任職時間1996年4月至2004年1月
原合肥工業大學校長 。1986年2月加入九三學社,1965年5月參加工作,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及機械繫機械製造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博導。
10.徐樅巍:
任職時間2004年1月至今
男,漢族,1956年10月生,中共黨員,遼寧省大連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4年07月高中畢業後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上山下鄉,後到工廠當工人,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兵役。
1978年05月退伍到黑龍江省牡丹江稅務局任稅務專管員;
1978年10月考入北京航空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1982年07月畢業並留校任教。
1984年09月任北京航空學院團委書記。
1985年06月任北京航空學院黨委常委。
1987年09月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1990年12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其間受國家計委和國家教委委派在西藏工作半年。
1993年06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政辦公室主任。
1994年12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教授、博士生導師,(期間:2002.02-2003.01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3年12月——2015年07月任合肥工業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