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孫曉
1、歷史學研究生好就業嗎
總體來說就業不好,很多人並不是搞本專業
考博士,當老師,
到科研部門做科研,然後慢慢當到教授
考公務員,不限制專業,這就看你的綜合能力了
對於別的不限制專業的,可以發展一下,以前還看到哪個銀行行長是歷史學專業的呢
自主創業
考古,買古董文物啥的
---------------------分割線---------------------------
以下是真格的,說明就業真的不是很好(轉自新浪博客)
南京大學是所百年老校,不管是誰來給中國的大學排名。南京大學綜合實力肯定不出前十。江蘇省絕對第一。就按新浪網為參考標准。其研究生院實力排名第五,歷史學排名也是全國第五,其世界史更是全國重點學科。那麼他的就業情況怎麼樣呢!如下:
歷史系2004級研究生畢業去向一覽
崔建樹 國際關系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代兵 國際關系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孔剛 國際關系史 博士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劉旭東 國際關系史 博士 南京師范大學
閻靜 國際關系史 博士 江蘇大學
張旺 國際關系史 博士 淮陰師范學院
朱適 國際關系史 博士 南京大學
藍辛嬌 國際關系 碩士 河海大學
黎梅梅 國際關系 碩士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劉靜 國際關系 碩士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馬朝林 國際關系 碩士 西安外國語大學
繆建 國際關系 碩士 南通港閘區委黨校
王曉強 國際關系 碩士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許燕 國際關系 碩士 出國:美國
朱楊兵 國際關系 碩士 南京中醫葯大學
左新元 國際關系 碩士 浙江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劉茵茵 專門史 碩士 延期到07.07
杜永和 專門史 碩士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
葛殿聰 專門史 碩士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郭麗 專門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荊玲玲 專門史 碩士 河南省實驗中學
李欣 專門史 碩士 上海市普陀區區委辦公室
凌煒 專門史 碩士 南京師范大學
劉靜靜 專門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錢睿 專門史 碩士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南京分所
帖姍宏 專門史 碩士 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汪麗 專門史 碩士 安徽省公務員
楊冰雙 專門史 碩士 淮陰師范學院
楊敏 專門史 碩士 南京樹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翟戰偉 專門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鍾凌學 專門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朱婧 專門史 碩士 淮陰師范學院
李剛 邊疆學 博士 西北大學
成祖明 思想史 博士 升學
高慶榮 思想史 博士 汕頭大學
孔德立 思想史 博士 曲阜師范大學
宮琦 民族學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劉欽花 民族學 碩士 金陵學院
辛卓如 民族學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孫彥 考古學 博士 常熟理工學院
馮慧 考古學 碩士 本校升學
劉芳芳 考古學 碩士 延期到07.07
羅虎 考古學 碩士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孫明利 考古學 碩士 蘇州博物館
趙一兵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延期到0709
詹剛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延期到07.05
陳曉明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圖書館
宮海峰 中國古代史 博士 東南大學
孔祥軍 中國古代史 博士 揚州大學
李玉年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合肥學院
李忠林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巢湖學院
劉舒曼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大學
秦翠紅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曉庄學院
汪興和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延期到0709
王昌宜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延期到0805
王志軒 中國古代史 博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張可輝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農業大學
朱奎澤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郵電大學
陳章 中國古代史 碩士 出國:香港科技大學
戴林雲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浙江省慈溪中學
段新勇 中國古代史 碩士 大眾報業集團
郝富春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侯磊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本校升學
胡陳華 中國古代史 碩士 南京晨嘯紡織品有限公司
胡凌 中國古代史 碩士 衢州學院(籌)
賴萍 中國古代史 碩士 翔程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
陸青松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王萍 中國古代史 碩士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分公司
向明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江蘇科技大學
張建松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本校升學
趙玉敏 中國古代史 碩士 升學:中國人民大學
丁以德 中近史 博士 延期到07.07
胡清寧 中近史 博士 延期到08.06
陳國慶 中近史 博士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 延期到0805
崔巍 中近史 博士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崔軍偉 中近史 博士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丁兆東 中近史 博士 延期到0708
葛玉紅 中近史 博士 南京郵電大學
靳道亮 中近史 博士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
荊世傑 中近史 博士 南京林業大學
李慶華 中近史 博士 山東建築大學
劉大禹 中近史 博士 湖南科技大學
劉豐祥 中近史 博士 曲阜師范大學
劉文俊 中近史 博士 廣西師范大學
毛升 中近史 博士 退學
毛文君 中近史 博士 國防科技大學
王雲 中近史 博士 南京特創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王永華 中近史 博士 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徐靜玉 中近史 博士 南通大學
徐樹英 中近史 博士 山東輕工業學院
翟洪峰 中近史 博士 南京師范大學 延期到0805
崔明海 中近史 碩士 本校升學
戴黛 中近史 碩士 南京中醫葯大學
管華敏 中近史 碩士 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賈猛 中近史 碩士 合肥市社科聯
蔣寶麟 中近史 碩士 升學:香港中文大學
李恆俊 中近史 碩士 本校升學
李琳琳 中近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盧旭東 中近史 碩士 安徽省公務員
呂敏 中近史 碩士 寧波市北侖區委黨校
邱偉 中近史 碩士 常州市新北區委研究室
屈勝飛 中近史 碩士 浙江師范大學
沈丹 中近史 碩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蘇隨萌 中近史 碩士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東山支行
陶仁人 中近史 碩士 中國葯科大學
王東進 中近史 碩士 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
王曉艷 中近史 碩士 江蘇科技大學
魏兵兵 中近史 碩士 出國:新加坡
吳愛惠 中近史 碩士 中共南京市鼓樓區委黨史辦
伍榮蓉 中近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謝美霞 中近史 碩士 上海市浦東新區地方稅務局
顏公平 中近史 碩士 上海市南匯區人事局
楊榮慶 中近史 碩士 南京財經大學
葉敏磊 中近史 碩士 出國:普林斯頓大學
易振龍 中近史 碩士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殷昭魯 中近史 碩士 魯東大學
袁桂海 中近史 碩士 山東省臨沂市人事局
智傑 中近史 碩士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分公司
周穎 中近史 碩士 廣州市第五中學
陳黎陽 世界史 博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延期到07.2
劉光華 世界史 博士 延期到0807
宋飛 世界史 博士 延期到07.12
蔡蕾 世界史 博士 河南師范大學
蔡玉輝 世界史 博士 安徽師范大學
馮定雄 世界史 博士 浙江海洋學院
何念 世界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胡小進 世界史 博士 中國政法大學
魏秀春 世界史 博士 臨沂師范學院
魏子任 世界史 博士 解放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謝濟光 世界史 博士 桂林工學院
徐靜靜 世界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薛向君 世界史 博士 江蘇警官學院
臧小華 世界史 博士 四川大學
張經建 世界史 博士 江蘇卓亞律師事務所
張淑清 世界史 博士 魯東大學
祝良 世界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蔡穎 世界史 碩士 金陵科技學院
鐔嫻嫻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崔蕊滿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谷景英 世界史 碩士 新疆大學
管洪亮 世界史 碩士 出國:美國
韓紅華 世界史 碩士 南京市梅園中學
孔濤 世界史 碩士 山東省濟寧市人事局
李培 世界史 碩士 淄博市民政局
李琴 世界史 碩士 上海CBS翻譯
李遠本 世界史 碩士 南京大學
劉慧英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劉婷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駱新強 世界史 碩士 山東省濟寧市人事局
宋大振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宋濤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孫曉翔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奚慶慶 世界史 碩士 淮陰工學院
熊禮芬 世界史 碩士 上海廊下集體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閆萌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楊玲 世界史 碩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職讀南大博士
張玲玲 世界史 碩士 因出國,延期到07.12
張雁翔 世界史 碩士 國家公務員
趙文媛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鄭陽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周真真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朱明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註: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指還沒有就業,最起碼畢業的時候還沒有找到工作!
全國名校的實力很強的專業的研究生的就業狀況一目瞭然,讀研投入產出比太不合算了!全國有歷史系專業研究生招生權的高校還有很多,南京大學的就業尚且如此,別的高校的就可想而知了。據我所知,某一高校的研究生只好去應聘中學教師,但是還經常競爭不過本科師范生,因為講課不行,待遇要求還高!!!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卻是很快,但是離現實社會對於人才的需要未免差距太大了。南京大學好的學科全是基礎學科,比如天文地理,物理化學,中文歷史哲學等等,而這些專業的就業無疑都具有很大的壓力。南京大學還比較好,失業得到還沒有聽說,中國的人才還沒有躲到那種程度,教育的失衡也還沒有那麼嚴重,最起碼在這個層次上的高校還不用太悲觀,別的高校我就不敢妄加猜測了!
2、珠海市有多少交孟澤宇的
?
3、採用什麼聚合工藝可以得分子量分布較窄的丙烯酸聚合物
一下你可以參考一下: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的制備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的合成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①中和法;②聚合法;③皂化法。
1)中和法 中和法是指在引發劑和鏈轉移劑的作用下,丙烯酸在其水溶液中發生聚合反應,生成聚丙烯酸,然後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和,生成聚丙烯酸鈉。
2)聚合法 聚合法是指先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和單體丙烯酸,生成丙烯酸鈉單體,然後在引發劑的和鏈轉移劑的作用下,在水溶液中聚合,生成聚丙烯酸鈉:
3)皂化法 皂化法是指先由丙烯酸與甲醇反應生成丙烯酸甲酯,在引發劑和鏈轉移劑的作用下聚合為聚丙烯酸甲酯,再在聚丙烯酸甲酯的懸浮液或乳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並加熱至100℃維持幾個小時,(或者先與氫氧化鈉作用,再在引發劑何鏈轉移劑的作用下聚合)即可得聚丙烯酸鈉,副產品是烷基醇,可以用氣提法除去。由於這種方法工藝流程較長,還需要進一步除去副產物,因此在工業生產中應用不太多。
據文獻U.S.P4301266報道,採用APS引發劑體系,在異丙醇一水混合溶劑體系中,丙烯酸均聚合,可得分子量小於2x1護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酸。
國外有機分散劑產品的分散性能最好的為美國大洋公司的產品SN-5040。近年來,國內有機分散劑的開發應用比較活躍,其中北京的DC分散劑,上海的YH分散劑為開發較成功的產品。YH分散劑採用的工藝是:自由基水溶液聚合,異丙醇作鏈轉移劑,過硫酸按作引發劑,引發游離基的聚合反應,固含量為30-38%.,分散性能良好,但固含量太低,生產成本高。DC分散劑採用的工藝是:聚合、蒸餾(除去鏈轉移劑和水的混合物)、中和,其固含量雖達要求,但生產周期長,成本高。
上述傳統的生產工藝都是在比較高的溫度進行,並且要蒸餾回收大量的鏈轉移劑,操作費時、耗能。孫曉日以氧化還原催化劑在較低溫度下直接合成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經造紙廠實際應用試驗證明,該分散劑可單獨或與無機磷酸鹽分散劑復配使用,對高嶺土、硫酸鋇、碳酸鈣及其混合體均有良好的分散效果。郭永利等人以水為溶劑,APS-SHS氧化還原引發體系,研究了丙烯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結果得到分子量小於2萬,且無色或淡黃色透明的低分子量聚合物。
何靜月等通過研究影響聚丙烯酸鈉分子量的各種因素,使用脂肪酸鹽等助劑,採用分步聚合的新工藝合成出分子量為500-700、1000-1500和2000-3000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合成出的聚丙烯酸鈉不僅分子量較低,而且分子量分布較窄,分散性良好,應用實驗表明其分散效果優於分散劑DC,與進口產品SN-5040相當。
在裝有迴流冷凝器、溫度計、攪拌器和滴液漏斗的250mL四口瓶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去離子水和鏈轉移劑(異丙醇或丙酮或四氯化碳等),在室溫下攪拌均勻,加熱升溫至一定溫度,開始滴加丙烯酸單體和引發劑(過硫酸鉀或過硫酸按)水溶液,3h左右滴定完畢,再保溫反應3h,冷卻至30℃至40℃後用質量分數的為30%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和至pH=7-,.8,然後將反應裝置改為蒸餾裝置,加熱蒸出鏈轉移劑以回收利用,得淺黃色粘稠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溶液,洗滌後置於50℃左右的真空乾燥箱中,乾燥至恆重,粉碎包裝。
聚合反應將以極快的速率進行,體系產生大量的積熱,在普通的玻璃燒瓶反應器中,體系產生的積熱在一分鍾內從50℃到達劇烈沸騰狀態而發生爆聚。若提高聚合溫度,亦即增大了反應速率常數,同時由於單體濃度很高使聚合速率增大而發生爆聚。探索性試驗結果與聚合反應動力學原理相符,因此在選擇合成工藝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a.因單體中雜質起阻聚作用,單體採用精餾過的產品。
b.氧分子可看作雙自由基,對單體有明顯的阻聚作用。氧與鏈自由基反應形成較穩定的過氧自由基。因此,通入氮氣驅趕反應器內的氧。
c.防止爆聚,如果將所有組分同時加入反應器內進行聚合,由於烯類單體在聚合時熱效應大,而聚合反應速度又快,易產生爆聚。為了控制熱量的放出速度以維持一定的聚合溫度,可採取迴流冷凝交換散熱,分批加入引發劑,控制單體滴加速度等措施。
d.控制攪拌速度,使反應物混合均勻。若攪拌速度太快,反應器內物料將出現漩渦和飛濺。
聚合溫度對聚合速率和產品質量都有重要影響。反應溫度是由引發劑的分解溫度決定的。用過硫酸餒為引發劑,其分解溫度大約為70℃,溫度過低,聚合反應不易發生或反應速率太慢;溫度過高,引發劑分解速率過快,聚合反應熱量不易散出,易爆聚。
丙烯酸的聚合熱為 -67kJ/mol,合成過程中反應產生的積熱可以使體系在1分鍾內從50℃上升到100℃的沸騰狀態,這種現象稱為爆聚。爆聚既影響產品質量,還有可能釀成事故。
目前的合成方法主要是以過硫酸鹽為引發劑、異丙醇為鏈轉移劑進行動態水溶液聚合,通過大量鏈轉移劑在冷凝迴流作用下移走反應熱,以及通過滴定單體和引發劑溶液控制反應速度,來防止爆聚的。但這樣操作復雜,生產周期長,能耗高,設備利用率低,生產成本高。
靜態水溶液聚合法是近年來出現的聚丙烯酸鈉合成新方法,這種方法不使用異丙醇,單體濃度高、聚合周期短,有利於降低製造成本。缺點是聚合過程中伴隨著凝膠化現象,放熱劇烈,有大量自由基向大分子鏈轉移並引起大分子間相互交聯,導致產物中有水不溶物,產品質量較差,尚未工業化生產。
靜態水溶液聚合法是指將所有組分同時加入自製的平板式反應器中,瞬間混合均勻後,靜置於一定溫度的水浴中進行聚合的一種合成方法。
向自製的平板式反應器中加入丙烯酸單體,用30%的NaOH溶液中和,冷卻至60℃,依次加入鏈轉移劑和引發劑溶液,混合均勻,置於60℃的水浴中,保溫反應3h,得淺黃色粘稠溶液,洗滌後置於50℃的真空乾燥箱中,乾燥至恆重,粉碎包裝。若聚合溫度低,用少量的鏈轉移劑或直接混合原料都會發生爆聚;只有在高溫下,採用連續滴加單體於含有大量的鏈轉移劑的溶液中才可以實現平穩聚合。這與聚合反應動力學原理相符,在發生爆聚的反應過程中,反應放出的熱不能及時釋放,體系產生大量積熱,反應液的溫度急劇升高,故發生爆聚:而在發生平穩聚合的反應過程中,一方面連續滴加單體3h左右,減緩了反應速率,另一方面在高溫下,大量的鏈轉移劑的冷凝迴流帶走了大量的反應熱,反應液的溫度得到有效控制,故反應平穩進行。但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鏈轉移劑用量較大,如果滴定速度不均勻或過快,就會引起分子量分布變寬或爆聚,影響產品質量。所以,傳統動態合成法操作復雜,生產周期長,能耗高,設備利用率低,生產成本高。
由上述討論可知,解決聚合過程中的爆聚問題是導致傳統合成方法中鏈轉移劑用量較大,操作復雜,生產周期長,設備利用率低,能耗大等問題的根源,而爆聚是由於反應積熱引發的,所以用簡便的方法解決積熱問題,就可以解決傳統動態法合成中存在的問題。
解決積熱問題的關鍵就是使反應熱及時排出,實現放熱與散熱的平衡,從而有效控制反應液的溫度,防止爆聚現象的發生。
為了考察反應過程中的放熱情況,配製35wt %的丙烯酸鈉水溶液,用過硫酸鉀作催化劑進行聚合反應。聚合反應放熱從50℃開始,在63. 3℃和80. 9℃時分別有兩個放熱峰,且第二個峰所對應的面積遠大於第一個峰所對應的面積。這是因為一方面溫度升高,引發劑的分解速率速率增大,聚合反應速率加大;另一方面生成的聚丙烯酸鈉作為模板發生了自動加速效應。
在普通玻璃燒瓶中聚合,反應液的溫度在一分鍾內由60℃上升至100℃,體系發生爆聚;而在自製的平板式反應器中聚合,反應液溫度達到60℃後變化不大,趨於穩定,體系平穩聚合。這是因為普通的玻璃反應器比表面積小,散熱效果差,體系積熱,引發爆聚;而平板式反應器散熱效果好,實現了放熱與散熱的平衡,反應液的溫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故用平板式反應器代替傳統的反應器,可以有效解決積熱問題。這樣聚合過程無須攪拌和滴定,由傳統的動態法轉化成靜態法,簡化了操作,縮短了聚合時間,節約了能源。
不同的鏈轉移劑有不同的聚合溫度,其中異丙醇和丙酮的用量較大(單體的200-300% ),其聚合在帶有冷凝迴流的四口瓶中進行;十二硫醇用量較少(單體的4%),其聚合在平板式反應器中進行。
單體濃度也是引起爆聚的一個重要原因。丙烯酸單體的聚合熱大,進行高濃度的聚合,很難實現對聚合過程的控制,故通常聚合濃度在40%以下。實驗結果與這相一致,在以異丙醇為鏈轉移劑的傳統聚合方法中,雖然單體占水重的100-200%,但是在大量異丙醇存在的整個反應體系中單體濃度只有25-30%,所以結合其他條件可以無爆聚進行。在以十二硫醉為鏈轉移劑的聚合反應中,由於鏈轉移劑用量較少,對單體濃度沒有多大影響,實驗發現,控制單體濃度為30%較為合適。
由以上分析討論可知,低聚丙烯酸及其鈉鹽合成時的防爆聚措施主要有以下四條。一、選擇合適的反應器,實現放熱與散熱的平衡。二、選擇合適的聚合溫度,由DSC曲線可以看出,控制聚合溫度在60℃,反應平緩。三、選擇合適的單體濃度,減緩體系積熱引起的溫度上升。四、選擇合適的分子量調節劑,抑制分子量的急劇增加。當然,引發劑濃度也是影響爆聚的重要因素,但是要合成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引發劑濃度不能太低。
綜上所述,靜態水溶液聚合法是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聚合反應器、聚合溫度、單體濃度、分子量調節劑的類型等因素對聚合過程和產物的分子量具有重大影響。在平板式反應器中,以十二硫醇為分子量調節劑,用靜態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實現了放熱與散熱的平衡,既有效控制了產物的分子量,又避免了爆聚的發生。當單體濃度為30%,分子量調節劑用量為4%(占單體重),引發劑用量為4%(占單體重),聚合溫度為60℃,反應時間為3h,可合成出分子量為5000左右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產物水溶性好,分子量分布窄,且單體轉化率在99%以上。
1.4 利用廢腈綸制備聚丙烯酸衍生物
1.4.1 腈綸廢絲的利用研究綜述
腈綸廢絲是分子量小於100000的聚合物,其柔軟性、捲曲度、拉伸性、彈性等不合格,不能用在紡織品生產上。據統計,每生產1噸的腈睛綸,就會產生1%的廢絲。因此,我國每年的睛綸廢絲產量相當可觀。雖然一部分廢絲牽伸後得到重新利用,但仍有相當部分的廢絲需另找出路。由於睛綸廢絲不能解聚,不能熱壓成型,燃燒時會散發出有害氣體。因此,若能將睛綸廢絲水解產物製成高聚丙烯酸衍生物,不僅可以解決廢絲的處理問題,而且可以使聚丙烯酸衍生物的成本大大地降低,這不失為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1994年合肥聯合大學的丁倫漢採用10%A1C13水溶液作為腈綸廢絲水解物的交聯劑制備高吸水性樹脂,A1C13溶液的較佳用量為2.0ml/g。所得高吸水樹脂產品可吸收蒸餾水800g/g,生理鹽水22g/g,洗滌和烘乾過程對吸水率影響較大。
1996年哈爾濱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王鳳艷和楊建華等以腈綸廢絲為原料.進行鹼催化水解,制備污水處理劑一絮凝劑。研究了水解工藝對產物的影響。並用該絮凝劑對選煤廠的污水進行處理,效果良好。
1996年合肥聯合大學建工系丁倫漢和彭守寧等將睛綸廢絲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經中和、洗滌後,加入交聯劑甲醛反應,製得高吸水性樹脂。實驗表明,甲醛最佳用量為0.22%左右.所得樹脂吸水率穩定在600-800g/g。
1998年江蘇淮陰工業專科學校化工系李登好和郭迎衛以聚丙烯腈( PAN )廢絲為原料,經皂化水解,甲醛交聯制備了高吸水樹脂,研究了水解工藝條件對水解物的影響以及粘度、交聯劑用量等對高吸水樹脂的吸水率的影響,最終得到的吸水樹脂吸水率為500g/g,生理鹽水為61g/g。
1999年西北紡織工學院沈艷琴以腈綸廢絲為主,以丙烯酸酯和丙烯醯胺為輔,合成的BY型丙烯類合成漿料,其外觀白色粉末,有效成分88%以上,6%水溶液粘度60-100mPa.s ,pH值為6~8,經過試驗表明,BY型漿料易溶於水,和澱粉及澱粉+PVA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在澱粉+PVA漿中,BY型漿料可取代15%-20%的PVA。
2003年中原石油勘探局氯化橡膠廠陸穎舟介紹了一種由腈綸廢絲常壓皂化水解制備水解聚丙烯睛的新工藝路線。研究了氫氧化鈉用量、水用量、溫度等對水解反應的影響,找出了最佳的水解工藝條件。引入了一種新型的沉析劑處理水解產物,降低了生產成本和排污負荷。同年,中石化股份公司齊魯分公司研究院的李留忠和於元章等將腈綸水解處理後制備出多種高附加值的產品,文中研究了聚丙烯腈鹼法水解工藝的水解過程、水解程度,考察了水解工藝條件和水解配方對產物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m(PAN)/m(NaOH)/m(H2O) = 1/0.6/5時,在95℃水解4h,得到含羧鈉基、醯胺基等多種親水性基團的均勻透明的無規共聚物水溶液。採用FTIR、 XRF (X熒光光譜)、ZC-NMR等對產物進行了分析表徵,進一步驗證了試驗結果。
PAN廢絲的利用國外已有報導),如前蘇聯將PAN廢絲經濃鹼皂化水解,得到的水解產物代替紡織工業用的澱粉漿料。日本也將同類型產品作為土質穩定劑等。
一般而言,腈綸廢絲在鹼性條件下進行水解所得的水解產物可以看成是聚丙烯酸衍生物的多元共聚物,因此,PAN廢絲的綜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相對應的聚丙烯酸衍生物的應用。
在無機酸、鹼、加熱、加壓條件下,睛綸廢絲聚合物鏈中的側基氰基(-CN)可以發生水解,使之轉變為極性較強的羧基(-COOH )、醯胺基(-CONH2)等官能團,使之由固態轉變成了液態,這不僅提高了其流動性,而且由於這些基團還能與其它的一些基團化合或配位,賦予了產物新的性質,從而拓寬了其應用范圍。
1.4.2 腈綸廢絲的酸法水解
在硫酸、鹽酸等強酸和適當的溫度下,腈綸廢絲即發生如下水解反應。產物的結構與酸的種類及反應溫度有關。工業上一般使用濃H2SO4進行催化。如果用75%-95%冷濃硫酸,使腈綸廢絲水解4小時,主要產物為聚丙烯醯胺,水解產物中-COOH含量小於1%;用50%硫酸加熱到120-140℃,催化水解腈綸廢絲10小時,則主要產物是聚丙烯酸,其他基團較少。
該法設備簡單,使用耐酸的搪瓷反應釜即可,但要求設備的氣密度較高,迴流冷凝器熱交換效率好。缺點是所用的硫酸太濃,導致成本增加,不利於操作和環境。
1.4.3 腈綸廢絲的鹼法水解
聚丙烯腈纖維一般採用主單體丙烯睛(約佔93%)、改性單體丙烯酸甲酯和第三單體苯乙烯磺酸鈉三元共聚合成,是一種疏水性較強的高分子材料。用鹼法水解可對設備無特殊要求。在鹼性物質的催化和加熱條件下,腈綸廢絲即發生水解反應。可供選用的鹼性催化劑是NaOH、KOH、水玻璃、磷酸三鈉、磷酸三鉀、硫化鈉、氫氧化鈣、氨水,這些物質又稱為皂化劑。在皂化水解過程中,腈綸廢絲由白色轉變為黃色,繼而轉變為橙紅色或棕紅色,同時有氨氣不斷逸出,最後纖維狀消失,得到淺黃色或乳白色粘稠液體。皂化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但常用NaOH做皂化劑。NaOH可用固體的,也可以用濃度5%以上的液體。如果提高反應釜內壓力,NaOH用量可以減少。
將最終反應的黃色或深黃色半透明溶液放置到室溫,真空抽濾,除去溶液中的不溶性雜質,將濾液收集在大燒杯中。然後向濾液中倒入等體積的無水乙醇(作沉析劑),並用玻璃棒輕輕攪拌即可得到淡黃色或白色粘稠狀膏體沉析物,將此沉析物取出放入小塑料盤中靜置,使表面多餘的沉析劑揮發掉,然後將沉析物放入真空乾燥6-7h,脫除沉析物中殘余的乙醇和水分。
乾燥後得到的淡黃色固體即為目的產物一部分水解聚丙烯酞胺。用鹽酸將睛綸廢絲的水解產物調至中性,用上述方法使之乾燥。制備成產品絮凝劑PAM。沉析分離後所剩餘的分離液通過蒸餾回收,其中的乙醇可以回收凈化後重復使用。水解反應中剩餘的鹼富集於母液中,在母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鹼又可以投入睛綸廢絲進行水解反應。
4、污泥發電技術
本人在期刊網下載了三篇PDF格式的論文,樓主留下郵箱,給我分數,我發給你,嘿嘿~
以下只是其中一篇的部分
三種典型的污泥發電工藝
Three Typical Proce sse s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Sewage Sludge
蘇 丹1 王 鑫2 劉一威1
(1. 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沈陽 110031) ; (2. 沈陽大學沈陽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 沈陽 110044)
摘要 污泥發電是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污泥合理開發利用的技術措施之一,是污泥實行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
化的良好方法,本文介紹了3 種典型的污泥發電工藝:污泥焚燒發電;污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通過燃氣輪機組發電;污泥
厭氧消化產生沼氣、進而通過改質製造氫氣,經燃料電池發電。對污泥合理利用的規范化、科學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污泥發電 污泥焚燒 污泥厭氧消化 沼氣發電 燃料電池
1 引言
污泥作為污水處理的伴生物,占污水總量的
015 %~1 %。據統計,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年污
泥發生量(乾重) 約為130 萬t ,且以每年10 %的速
度增長[1 ] 。污泥如果處置不當則會產生二次污染,
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尋找和探索
城市污泥無害化、資源化途徑,已成為污水處理行
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污泥中含有近40 %的有機生物質,具有可燃
性,所以污泥既被視為廢棄物,又被視為一種生物
質資源。合理利用污泥發電已成為污泥有效利用
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污泥發電不但可以實現污
泥安全處理,同時還可以從污泥中抽取能量,替代
部分化石燃料,即節約資源和能源,又保護環境,有
利於促進我國向可持續的循環型社會的轉變。
2 典型的污泥發電工藝
污泥發電主要有以下2 種方式:
(1) 污泥燃料燃燒發電。
(2) 污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發電。
2. 1 污泥燃料燃燒發電
2. 1. 1 污泥焚燒發電原理 污泥焚燒是在一定
溫度和氧氣存在條件下,使污泥中的有機質發生燃
燒反應,生成CO2 、H2O、N2 等。焚燒處理的產物
是灰渣和煙氣[ 2 ] 。污泥的低位熱值與其可燃分(揮
發分) 的含量、含水率和可燃分的熱值有關,如下式
所示。
L CV = (1 - P
100
) ×V S
100 ×CV - 215 × P
100
式中:L CV - 污泥的低位熱值,MJ / kg ; P ,污泥
的含水率, %;VS - 污泥的干基揮發分含量, %DS ;
CV,污泥揮發分的熱值,MJ / kg。根據上式計算得燃
燒最高限含水率為6717 %,超出了一般污泥機械脫
水設備的水平,因此直接以脫水污泥為燃燒處理對
象的焚燒爐,大多需要使用輔助燃料。污泥燃料有
多種形式,如將濕污泥與煤粉、重油等燃料一起混合
形成的污泥燃料;污泥與城市有機垃圾混合形成的
污泥燃料;濕污泥干化後形成的污泥燃料。污泥燃
料燃燒所釋放出的熱能通過熱回收系統和發電系統
實現能量的轉化,見圖1。
化學能
鍋爐
熱能
汽輪機
機械能
發電機
電能
圖1 能量形式的轉化
2. 1. 2 污泥燃料焚燒發電應用實例 以污泥燃
料焚燒為核心的污泥發電是一種很好的處理污泥
方法,污泥焚燒具有減容、減重率高,處理速度快,
無害化較徹底,余熱可用於發電,焚燒後產生的灰
渣可以用於改良土壤、築路、制磚瓦、陶瓷、混凝土
填料等優點。
漿狀污泥燃料可以通過管道用泵輸送,美、日、
英的污泥燃料多為固態顆粒狀[3 ] 。美國近200 家
污水處理廠採用焚燒方式處理污泥,佔全美處理總
量的20 %[4 ]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東京政府和生
物燃料公司用下水道污泥發電,2007 年正式投入
運行,東京每年產生130 萬t 下水道污泥, 其中
9900t 污泥製成燃料污泥送火力發電廠發電。
1998 年,英國倫敦開始將污泥進行脫水、乾燥、粉
碎,然後利用污泥燃燒的熱能作為能源進行發電。
2005 年,浙江紹興採用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
權的「煤助燃循環硫化床」技術興建了國內首座污
泥焚燒發電大型示範項目,日處理污泥1500t 以
上,污泥處理價格為80 元/ t ,年上網電力2166 ×
108 kW ·h ,供蒸汽150t/ h 。1 天可節約原煤450t ,
相當於每年節約原煤1315 萬t 。2006 年,浙江省
富陽市某污水處理廠將污泥(600t/ d) 焚燒發電,焚
燒灰渣製成建材替代紅磚。2007 年1 月,寧波污
泥處理一期工程已正式投運。該工程日處理污泥
400t ,年發電量達730 萬kW ·h 。2007 年6 月在
合肥投產運行的污泥發電供熱項目, 日產污泥
300t ,燃燒後灰渣用作修路。
可見,國外的污泥發電技術已基本成熟,國內
污泥發電技術處於成長階段,工程方興未艾。
2. 2 污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發電
污泥消化可以抑制病菌,改善污泥的衛生狀
況;脫水後的消化污泥還可作為發電廠或水泥廠的
輔助燃料。污水處理廠污泥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
主要組分為CH4 和CO2 ,以及H2 S、氨等微量有害
氣體。與其他燃氣相比,沼氣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清
潔燃料[5 ] 。沼氣發電以其低排放、低污染、節約能
源、廢物資源化等優點而倍受關注,開發沼氣發電
成為建設綠色環保工程的一項重要措施。
利用污泥消化產生的沼氣發電,發電設備主要
有兩種:一種是燃氣機- 發電機系統;另一種是污
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通過改質器轉化為氫氣,經燃
料電池發電。
2. 2. 1 燃氣機- 發電機系統 消化氣體發電設
備的系統流程見圖2 。消化氣經精製(脫硫、除濕、
脫碳酸) 後送入燃氣機燃燒,帶動發電機發電。同
時,以水為熱介質將燃氣機所排出的高溫尾氣余熱
回收,加熱消化池。消化氣中硅氧烷在燃燒室內燃
燒時損害燃氣機的零件和排氣脫氮用觸媒的耐久
性,影響消化氣體發電設備的經濟性和可靠性[ 6 ] 。
因此,沼氣在進入發電機前,須進行凈化處理,採用
活性炭吸附技術可保證凈化後沼氣含Si 有機物濃
度< 016mg/ L 。消化後污泥經脫氣、濃縮、脫水後
外運送往焚燒場或電廠和水泥廠作為輔助燃料焚
燒,或農用堆肥。
圖2 消化氣體發電設備的系統流程
德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對污泥處理有8514 %以
上採取中溫厭氧消化,利用產生的甲烷發電,基本
保證了污水處理廠的供電要求。如: 德國KA 2
helmstedt ( sewagen t reatment plant helmsstedt )
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10 ×104 t/ d) 污泥發電系
統[ 7 ] 。污泥消化後產沼氣6000m3 / d , 其熱值為
23MJ / m3 。年發電量120 ×104 kW ·h ,相當於污
— 55 —
三種典型的污泥發電工藝 蘇 丹
水處理廠全年運行耗電量的90 %~95 % ,同時還
可滿足處理工藝中的供暖及冬季全廠車間、辦公室
的供暖。
海口市白沙門污水處理廠借鑒了德國處理污
泥的經驗和技術[8 ,9 ] 。該廠消化池產氣量為4800
~6000m3 / d。發電量相當於廠內平均用電量的
27 % ,每月節省電費約15~18 萬元。沼氣發動機
產生的廢熱用於加熱消化池中污泥,在正常運行的
2 、3 月產生的廢熱用於加熱污泥後仍有剩餘。
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 日處理污水100
萬m3 ,日產污泥4000m3 ,全部進行高溫消化處理,
沼氣產量118 萬m3 / d 。按沼氣發電11 7kW ·h/
m3 計算,每天發電量為3 萬kW ·h ,1 年節約電費
500 萬元。年發電量近1000 萬kW ·h ,相當於
5000 戶家庭1 年的用電量。
2006 年北京小紅門污水處理廠污泥發電裝置
建設完成,2007 年開始利用污泥發電。小紅門污
水處理廠是北京第二個裝備「污泥消化、沼氣發電」
系統的污水處理廠,每天可從約2000m3 污泥中提
出沼氣,年最高發電量118 萬kW ·h 。
2. 2. 2 沼氣凈化後通過燃料電池發電 燃料電
池是利用氫和氧化合產生電能的裝置[10 ] 。見圖3 。
使甲烷轉換成氫氣的改質器是燃料電池系統的關
鍵組成之一。
圖3 PEFC 燃料電池構造示意
近年來,日本政府在推行「有機質資源高效能
源轉換技術開發」工程( High Efficiency Bioenergy
Conver sion Project ) 的基礎上,通過將燃料電池與
沼氣發酵系統有機地結合在同一系統中的技術手
法,實現了污泥高效發電。從2002 年日本政府頒
布新能源政策基本法以來,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
合開發機構(NEDO) 先後在日本各地資助了多項
以污泥為原料的生物質高效發電工程的建設[ 11 ] 。
其中,頗具代表性的為山形市水道部凈化中心以下
水道污泥為原料,通過沼氣發酵方式製造沼氣,進
而通過利用燃料電池,實現污泥高效發電,系統流
程見圖4 。
圖4 污泥沼氣通過燃料電池發電流程
東芝公司和橫濱市下水道管理局合作,先將污
泥厭氧消化處理,所得沼氣(含甲烷60 %~80 %) 經
乾式脫硫和活性炭吸附凈化後,送往燃料電池系統
的改質器。沼氣產出量為90m3 / h。磷酸型燃料電
池PC25TMC ,功率200kW。此種燃料電池可用於
含甲烷、CO2 的低熱值(22~25MJ/ m3 ) 的沼氣發電。
美國政府積極支持沼氣燃料電池的商業應用,
並給予政府補貼。目前,美國已有多家下水道污泥
處理場引進燃料電池技術,並建成投產。紐約州
N YPA 電力公司沼氣產出量3000m3 / d。加州一
項同類工程,沼氣量4000m3 / d ,其燃料電池產生的
熱氣體,返回用於加熱厭氧消化罐。在馬薩諸賽州
和俄勒岡州也有類似裝置。
國內還未見工程應用實例。
3 3 種工藝比較
利用污泥進行發電的3 種工藝各具優缺點,
城市污水處理廠3 種方案的基本性能指標見表1 。
表1 3 種污泥發電工藝比較
項 目污泥燃料燃燒發電
污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發電
燃料電池燃氣發電
發電效率/ %L HV 3 30 (送電端) 38 (送電端) 30 (送電端)
排熱回收效率/ %L HV 20 40 36
熱供應形態100/ ℃蒸汽(或80/ ℃熱水) 標准60/ ℃水100/ ℃蒸汽(或80/ ℃熱水)
— 56 —
環境保護科學 第35 卷 第1 期 2009 年2 月
(續表)
NO/ mg ·m3 - < 7 < 122
SO2 / m3 - 微< 44
CO2 年排放比值210 1 1125
雜訊/ dB(A) 95 65 95
啟動時間15s 3h 15s
維修檢查
停機檢修1/ 次·月- 1 ;
大修1/ 次·a - 1
運行檢修1/ 次·3 月- 1 ;
停機檢修1/ 次·月- 1 ;大修
1/ 次·5a - 1
停機檢修1/ 次·月- 1 ;
大修1/ 次·a - 1 ,
優 點
減容、減重率高,處理速
度快,無害化較徹底,節約原
煤,降低發電燃料成本。
回收能源;穩定污泥,抑
制病菌,改善污泥的衛生狀
況;消化污泥可綜合利用。
回收能源;穩定污泥,抑
制病菌,改善污泥的衛生狀
況;消化污泥可綜合利用。
缺 點
需煙氣處理;污泥燃料燃燒
會產生含重金屬的飛灰。
對沼氣純度要求較高;工程
應用實例較少;燃料電池提
供的是直流電。
對沼氣純度要求高,沼氣需
經過脫硫等凈化處理;需煙
氣處理。
技術條件較高高相對較低
投資成本高較高相對較低
環境效益相對較低高較高
社會效益相對較低高較高
3 注:L HV 為燃料低位熱值。
4 結果與討論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大量的污泥,給
城市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以往的處理方式日益
顯示其弊端,將污泥轉化成能源用於發電供熱,符
合我國新時期循環經濟建設的要求,符合我國「十
一五」節能減排的要求,更可為短缺的能源現狀開
辟蹊徑,減輕甚至避免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污泥
發電是目前處理污泥最理想的途徑,3 種污泥發電
工藝各具優缺點, 在工程應用中,應根據實際需
要,依據現場條件,綜合考慮運行費用的前提下,因
地制宜地選擇合理的發電技術。雖然污泥發電的
基本建設總投資比燃煤和燒油發電高,但一旦將環
境成本內化,並合理實施鼓勵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
源的財政、稅收、信貸政策,與發達國家看齊,鼓勵
全社會積極參與固體廢棄物利用事業,污泥發電技
術將非常具有優勢。
參 考 文 獻
1. 張辰,王國華,孫曉. 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工程實例[M] .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142 - 149.
2. 張衍國,李清海,康建斌. 垃圾清潔焚燒發電技術[M] . 北京:中
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52 - 58.
3. 羅爭峰,張景雲,沈躍棟,等. 城市污泥利用的經濟模式- 新型污
泥燃料成套應用技術[J ] . 污染防治技術, 2005 ,21 (1) :72 - 77.
4. Dewil R , Appels L , Baeyens J . Energy use of biogas hampered
by t he presence of siloxanes[J ] .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2
ment , 2006 (47) :1711 - 1722.
5. Nishio N , Nakashimada Y. Recent development of anaerobic di2
gestion processes for energy recovery f rom wastes[J ] .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 2007 ,103 (2) :105 - 112.
6. Van herle J , Marechal F , Leuenberger S , et al . Process flow
model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 supplied wit h sewage biogas
[J ]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2004 (131) :127 - 141.
7. 雷菊霞. 德國污泥處置技術的分析與研究[ J ] . 寧夏工程技術,
2005 ,4 (4) :389 - 392.
8. 潘伯壽,盧志,孫傳志. 海口市污水處理廠污泥消化的運行分析
[J ] . 中國給水排水,2006 ,22 (24) :91 - 94.
9. 鄭在剛,滿春華,范高哲. 海口市白沙門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
與處置[J ] . 中國給水排水,2005 ,21 (6) :49 - 51.
10. 楊欽慧. 利用污泥、廢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