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建縣
1、安徽長豐縣屬於哪個市
安徽長豐縣屬於安徽省合肥市。
地處安徽省中部;縣境地貌起伏較大,多處岩石裸露,為典型的侵蝕平原,總面積1841平方千米。長豐縣是合肥的北部門戶區、輻射皖北的「橋頭堡」,北城新區是合肥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豐縣位於中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與暖溫帶半濕潤氣候的過渡地帶。東近海洋,西背大陸,受季風影響明顯。冬季來自高緯度大陸內部的偏北風,氣候寒冷乾燥;夏季來自太平洋面的東南風,氣候炎熱多雨。因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
2、長豐縣郵編
長豐縣郵編為231100。
長豐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總面積1841平方千米。地處江淮平原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與暖溫帶半濕潤氣候的過渡地帶。截至2021年末,長豐縣轄12個鎮、2個鄉,縣政府瞎亂駐水湖鎮。截至2021年,長豐縣常住人口79.2萬人。
商代,長豐地境屬虎方,西周,屬淮夷。春秋初期,屬夷虎,後為枯枯吳楚交爭地,戰國時期,屬楚。秦代,分屬九江郡之壽春、曲陽。中華民國時期,分屬壽縣、定遠縣、合肥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分屬安徽省(1952年前為皖北行署)之壽縣、定遠縣、肥東縣、肥西縣。1964年10月,析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邊境地區設縣,因縣境大部分地區屬清朝壽州長豐鄉,故定名長豐縣,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
長豐縣地理環境介紹
長豐縣境地貌起伏較大。多處岩石裸露,為典型的侵蝕平原。按組合情況主要分三部分,一為沿淮河湖灘地平原,系瓦埠湖、高塘湖及其支流沿岸的近代沉積所形成的灘地,地面起伏較小,分布於楊公區及水湖區的大部分,蔡城塘區的孔店鄉,朱巷區的戴集、沛河等鄉,面積約占縣境的四分之一。二為淮南階地平原,位於沿淮河湖灘地後緣,地面平崗緩坡、略有起伏,分布於水湖區南部,朱巷區東部、南部,下塘區與楊廟區大部,約占縣境三分之一。
三為江淮丘陵台地區(台地即崗地),位於淮南階地平原之南沒神洞,分水嶺兩側,地面崗沖交錯,起伏較大,分布於下塘與楊廟區南部,雙墩區大部,約占縣境三分之一弱。另外北部舜耕山南麓有小部分帶狀殘丘;南部與合肥市郊區接壤地帶有小部分階地平原。
3、長豐縣人民政府
長豐縣人民政府簡介:長豐縣人民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的國家行政機關,是長豐縣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在長豐縣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長豐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合肥市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長豐縣人民政府職能:(一)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五)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環境和資源保護、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六)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七)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本行政區域內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憲法和法律實行區域自治,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事業;
(九)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十)辦理上級國家行政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4、長豐縣屬於幾線城市
長豐縣屬於三線城市。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長豐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地處安徽省中部。長豐縣藉助長三角經濟地帶,經濟不斷發展,先已躋身三線城市行列,長豐縣屬於三線城市。
5、長豐縣屬於哪個市
長豐縣屬於合肥市早鄭。
長豐,地處安徽省中部,連接合肥、淮南、蚌埠三市,縣域面積18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萬,轄14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建縣於1965年,取「長治久安,人壽年豐」之意而得名。建縣伊始,長豐是後天不足的年輕縣、旱澇頻發的多災縣、結構單一的農業縣。
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2年脫掉了國家級貧困縣帽子,2016年成功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百強縣排名五年連升,位列百強縣第73位、全國科技創悔睜旁新百強縣第33位。長豐縣連續四年榮獲重大項目考核全省先進、全省「製造業十強縣、十快縣」、民營經濟發展先進縣,第一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地形地貌
長豐縣境地貌起伏較大。多處岩石裸露,為典型的侵蝕平原。按組合情況主要分三部分:一為沿淮河湖灘地平原,系瓦埠湖、高塘湖及其支流沿岸的近代沉積所形成的灘地,地面起伏較小,分布於楊公區及水湖區的大部分,面積約占縣境的四分之一。
三為江淮丘陵台地區(台地即崗地),位於淮南階地平原之南,分水嶺兩側,地面崗沖交錯,起伏較大,分布於下塘與楊廟區南部,雙墩區大部,約占縣境三分之一弱。另外北部舜耕山南麓有小部分帶狀殘丘;南部與合肥市郊區接壤地帶有小部分階地平原。
以上內容參考:百碧橡度百科-長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