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享堂任
1、明朝有那些吳氏歷史人物
吳三桂,明末清初
吳偉業,明末清初
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 出生於一個小官吏降為小商人的家庭。父吳銳,字廷器,賣「彩縷文羯」,「又好譚時政,竟有所不平,輒撫幾憤惋,意氣鬱郁」。吳承恩自幼聰慧,喜讀野言稗史、志怪小說,「嘗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輩所著傳記,善模寫物情,每欲作一書對之」,「髫齡,即以文鳴於淮」,頗得官府、名流和鄉紳的賞識。嘉靖八年(1529),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朱應登認為他「可盡讀天下書」,而「以家所藏圖史分其半與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2],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六年後,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常與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於詩酒之間,和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有往來。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大約活了將近80歲,晚景凄涼。
吳宣
〔明〕(約公元一四七o年前後在世)字師尼,號野庵,崇仁人。生卒年不詳,約明憲宗成化六年前後在世。景泰四年(公元一四五三年)舉人,授左都督會經歷。坐劾長僚不法,系獄十年,始得釋。改中府,升鎮遠知府,病卒。宣文落落有氣,著野庵文集十卷,《四庫總目》行於世。
第一個,吳復(1321-1383年),字伯起,合肥(今市)人,生於肥東縣蕭圩鄉享堂任村。元末隨朱元璋起義,屢建戰功,封安陸侯。後戰死,歸葬於此。朱元璋(明太祖)諭葬。並建有享堂,以任姓平民守之,後任姓繁衍成村,即以"享堂任村"為地名。。元未隨朱元璋起義,屢建戰功,封安陸侯。後戰死,歸葬於此。朱元璋(明太祖)諭葬。並建有享堂,以任姓平民守之,後任姓繁衍成村,即以"享堂任村"為地名。
第二個,吳復(1389~1470年),字克禮,號春江,閩縣螺洲鄉(今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吳厝村)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生。
永樂年間(1403~1424年),吳復由藩司知印授太平府半濟倉大使,擢海鹽縣(今浙江杭州市)主薄,不久改吳縣(今江蘇吳縣)主簿。宣德九年(1434年)升吳縣知縣,妥善處置「百僧同獄」案,免了一場「刀火」之災,因此大獲民聲,不久轉知柏鄉縣(今河北省柏鄉縣),再升工部主事。景泰初(1450年)為右通政,又擢工部右侍郎,負責治理黃河工程,督蘇、松諸郡糧儲,又督易州(今屬河北省)並奉敕巡邊,安定治安。
天順七年(1463年),吳復以老乞歸,在螺洲建「水木清華亭」,留連終老,年81歲。
吳 岳(1501~1568) 字汝喬,今南旺鎮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進士。歷任戶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山西布政使、貴州巡撫、吏部左右侍郎、南京吏部尚書等職。他為官清正廉明,操守如一,向為史志典籍所稱贊。升戶部郎中不久,即被派往宣府督餉。宣府為明朝重要的九邊之一,兵多將廣,亂事層出。時有一刁鑽下屬,見吳岳大權在握,以「金數千」相賄,並詭稱:此乃一點小小節余,不在賬目,更無人知」(《明史·吳岳傳》)。吳岳勃然動怒,斥責道:「節余銀兩,無不來自百姓,我不勞而獲之,為天理所不容!」當即奏明此事,予以查處。知廬州(今合肥)時,一日在京口偶遇同科進士——蘇州知府王廷。老友相見,分外親熱,兩人決定去金山一游。起程時,王廷見吳岳只提酒一瓶、肉一斤和些許菜蔬。戲問:「就帶這么點?」吳岳笑而答道:「這些,足夠咱倆吃的了。」三朝元老戶部尚書馬森曾贊揚說:『我平生見到的真正清廉節操之士只有兩位,第一位當推吳岳。」知廬州之初,他首先免去部分吏役仆從,帶頭去做雜役事務,以此鍛煉自己的吃苦能力。每年所收「數萬金」官稅,由於他花銷有度,多有節余。他將這筆錢用於興辦當地郵傳等公益事業,從不染指分文。西山林崐木,歷來只供官用,他感到不盡 合理,便大膽宣布:百姓同樣有開采使用權利!巡撫保定等6府時,他一一記錄了官府所征費用項目和百姓收支情況,發現雜稅太多,百姓難以負擔,便奏請皇帝,減去「十之六七」。百姓爭相傳頌,呼之為「吳青天」。隆慶元年(1567),他以吏部左右侍郎受命考察京城職官。發現給事中胡應嘉濫用職權,大肆安插同鄉私黨,甚至將因過罷黜者,重新委以重任。吳岳當即奏請皇帝查處。但其奏摺卻被跟胡應嘉有瓜葛的中書院扣押。吳岳察知,憤然向內閣府申訴道:「請閣老們查查,有無把因過罷黜的職官,不經考察再委以重任的?我們一定不要因此而喪失國家的威信啊!」閣臣們為一身正氣的吳岳所震動,立即查責了中書院,處分了胡應嘉。其後,吳岳被委以南京禮部尚書,不久改任吏部。他「抑浮薄,杜僥幸,南都縉紳憚之」。他下令印發《會約》、《禮考》等書,對官吏進行正面教育;同時認真調查總結官場弊端,既而「上疏陳六事。帝頗納其言」(同上)。不久,委兵部尚書、參贊機務。赴京上任,途經家鄉南旺村小住。時家中僅有草房數間,無法待客,只好寄住於寺院。不料竟於此身染重病。臨終前,他將子孫召至床前,說:「我死後,不要接受皇上的撫恤,也不要接受皇上的恩賜。」皇帝派員營葬,謚號介肅。吳岳善詩詞。文風深沉典雅,不尚辭藻,尤以自我炫耀為恥。有《望湖》一卷行於世。
吳訥
吳龍徵
吳尚賢
吳彬
吳道南
吳襄(吳三桂之父)
吳偉
吳元泰
吳寬
吳余慶
吳來朝
2、黃氏祠堂的安徽省肥東縣黃氏祠堂
黃氏老祠堂原址位於現今的肥東縣文集萬松,後來將宗祠遷址今包公鎮小板橋。老祠堂修建於乾隆3年,乾隆11年才基本完工,次年(公元1747年)正式開祠。初時,黃氏老祠堂佔地四五畝,由婺源的工匠精心建造,採用了徽派建築風格,分為門廳、正廳、寮堂、享堂幾部分,門廳分為三大間、七小間,用來擺放展品和休憩;正廳用來商議宗族大事;享堂則用於擺放靈位。黃氏祠堂從解放前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直做學校使用。
黃氏祠堂是合肥地區難得一見的古典建築群,也是合肥地區目前存在的最大的宗室祠堂。但老祠堂已破舊不堪,到上世紀90年代,老祠堂的部分屋宇被拆除,門廳也被焚毀了一半,僅留下享堂。為讓祠堂恢復舊日風貌,黃氏後人籌集了百萬元,特地請來曾修復李鴻章故居和城隍廟花戲樓的建築單位。佔地約2.3萬平方米的黃氏宗祠完成一期修復工程。不但還原了一進和三進屋宇,還收藏了距今約600多年的香爐和祠碑殘片、抱鼓坤石等物品。黃氏宗祠正式開祠後,來自上海、新疆等地的千餘名黃氏後人一同祭拜了黃氏先祖。
3、肥東有神馬好玩的地方?
一日逛: 逍遙古津→教弩梵鍾(明教寺)→包河秀色→包公祠→蜀山春曉 合肥科教一日游:中國科技大學、科學島、合肥科技館、合肥景象形象科技園、安徽省科技館、安徽名流館、合肥野生靜物園、徽園等。 合肥名勝事跡一日游:包公祠、清風閣、包公墓園、明教寺?教弩台 、李鴻章故居、李鴻章享堂、逍遙津、瑤崗、劉銘傳故居等。 合肥鄉村生態一日游:生態公園、南淝河上游景區、苗圃、合肥林業高科技樹模園、大房郢水庫、植物園、野生動物園等。 水鄉古鎮三河一日游:楊振寧舊居、孫仲德紀念館、劉同亡隆庄、風俗館、小南河遊船、英王府、萬年台、鵲渚廊橋、三縣橋、古街、一人巷、慶禪寺等。 紫蓬山生態環保一日游:西廬寺、仙人洞、僧人井、野柿園、李典墓、佛園、龍頸古榆等。 岱山湖雜情山水一日游:戀人谷、天鵝島、賽馬場、軍體樂土、垂釣中心、旅行游湖等。 景點: 包河秀色 在城東南的舊城牆外正,因北宋贓官包公及厥後裔棲身之地而得名,風物區內還建有包公祠和包義冢,更使這一勝景奇跡垂馨千祀,萬平易近敬仰。 明嘉靖年間,在包公年少念書的河心香花墩上建築了包公祠,正殿危坐八尺高的包公泥像,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侍立兩旁,並放有龍頭、虎尾、狗頭三鍘;雙方配房陳列著包公墓出土文物,包羅《家訓》及包氏家譜等展品。祠東六角亭有井一口,傳說貪官蠹役喝了井水頭痛難忍,故名「廉泉」。包河西北佔地3公頃的緊柏叢中,是包公及其夫人、子孫的墓園。 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根本上從頭規劃扶植了包公函化園,除包公祠、包公墓外,還舊建了彼蒼閣、包公紀念館、好事廣場、水面噴泉等。整個風光區肅靜庄嚴,環境優美;湖面波光漣漪,遊艇泛動;兩岸垂柳婆娑,嘉木碧綠,是人們拜謁先賢、撫玩游覽的好去處。交通 公交6、11、28、47、106、109、134路可達。 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肅祠」,坐落在合肥環城南路東段光景美好的包河公園香花墩小洲上,是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築群。現有的祠堂建築是清光緒年間所建的,庄嚴古撲。包公祠是紀念宋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開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為白牆青瓦修築的封鎖式三合院組成。主建建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峻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嚴不阿,表示了「大公無私」的黑臉包公的凜然邪氣。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長廊;西面有一六角龍井亭聳立,內有古井,號「廉泉」。亭欄畫棟頂端雕有浮龍,好天白天,龍影映人井底,跟著井水晃悠,如龍飄動,雅稱「龍井」。清末舉人李國葦按照傳道寫了《井享記》,收回「揚或孝肅祠旁之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是已可知也」 的群情,世人改稱「廉泉」。其祠四面環水,正門朝南,西廊陳列包氏收譜、遺物、包公家訓和包公墨跡,以及相關史乘資料。祠四周即包河,相傳生紅花藕,斷之無絲,「包老直道有公、竟及於物」,是以傳為美談。與包孝肅祠緊連的是包河南畔林區的包公墓。交通 6路、11路、28路、47路、110路均可達到。門票 25元 包公墓 全稱包孝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內包河南畔林區,與包公祠緊緊相連。零座墓園面積1200平方米。墓園內遷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包公曾行: 「後世子孫官吏有犯贓者,不得放歸同族,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女孫也。」故有「不孝子孫,不得入墓」的傳說。墓園由主墓區、附墓區和辦理區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內安放有包拯墓誌銘和2.4米長的金絲楠木棺,棺內危放包拯遺骨。北側是附墓區,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個墓園持重肅穆,寓包拯稟性峭直、剛毅之意。交通 6路、11路、28路、47路、110路均可到達門票 20元 教弩梵鍾(明教寺) 梁文帝時又在台上建有鐵梵剎。唐大歷年間又重建擴建,命名明教院,至明代改為明教寺。後毀於烽火。而今的明教寺,聳立台上,宏偉宏偉,乃清光緒十一年安定天堂遺老袁宏謨雲游募化,按原樣重修而得。明教寺現為全國重點寺院,由佛殿、藏經閣、西廂園三部分構成。殿分反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卑。大雌寶殿飛檐翹角,風鈴叮鐺,殿脊高聳一巨大錫葫蘆,銀光閃爍,曲刺雲天,顯現了偶國釋教寺宇威嚴肅肅的建築特色。寺內鍾鼓齊鳴,梵音繚繞,布滿了奇特的宗教色彩。交通 公交1、2、3、46、101、102、106、115、118、119、128、132、134、136、168路可達。門票 10元 逍遙古津 位於老城區西南角,古為肥水上的津渡,與學弩台僅一步之遙,以三國時期的古和場而載入文籍。 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而合肥守將張遼只要七千人。在寡不敵眾的環境上,多謀善戰的張遼,採納以攻為守的計謀,乘吳方存身未穩之際,於當天日早,親率怯士八百,闖入吳營,打得吳軍落花流水,惶惶不安。爾後回城固守,孫權屢攻不下,只得撤軍。道中,又逢張遼的伏擊。孫權措手不及,狼狽逃竄,在部將的保護下,縱馬躍過西津橋(後稱飛騎橋),奪路而逃。今後清閑津果此戰爭而名氣大振。 現在,這里已辟為公園。園內不只完整地保留一座曹魏上將張遼的衣冠冢,還有一尊橫刀躍馬的張遼塑像;東吳孫權敗陣的飛騎橋也正在園內復原重建,更豐碩了逍遙津的外延意境。交通 公交2、102、118、132路可達。門票 5元 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的故居位於合肥市淮河路的中段,這里已成為了合肥市的商業步行街。李家的祖先由江西遷來合肥的肥東,自李鴻章這一代起起頭起家。李鴻章弟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他五人也身居高位,在那時很是地顯赫。他們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籠蓋淮河路中段的半條街,時稱「李府半條街」。 而如今,李宅遲已得到了往日的隱赫,1997年前,合肥僅亡了2處李氏家宅。一處為李鴻章故居,另一處為李鴻章侄孫李國蔬(李鶴章孫)的室第,皆為典型的江南清朝民居建築。1999年秋,李鴻章故宅修竣,共五進,佔地2500平方米,有博室介紹李鴻章的平生,以較為翔實的資料、什物、圖片、模子,客觀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頗具讓議的人物的風雲幻化的平生。門票 15
滿意請採納
4、合肥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合肥好玩的地方有:
自然景觀
天柱山: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蒼松、翠竹、怪石、奇洞、飛瀑、深潭。
豐樂生態園:華東地區最大的農業生態觀光園——豐樂生態園,集科技示範、科普教育、生態觀光、餐飲、休閑為一體,被評為「安徽旅遊十大投資項目」、「安徽旅遊十大休閑基地」。豐樂生態園分為五大功能區:精品花卉大觀園、親水休閑區、果蔬採摘園、體育運動區、兒童娛樂區。
巢湖之紫薇洞:紫薇洞位於巢城北郊,又稱雙井洞,因洞有大小兩個天然井狀出口而得名。總長3000米,主洞長達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狀,以雄、奇、險、幽見長,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為「江北第一大洞」。
普仁灘:國家3A級景區,皖南知名漂流景區。
岱山湖:岱山湖位於肥東縣境內,湖面7500畝,相當於杭州西湖的面積。
紫蓬山:紫蓬山區以它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氣候,無污染的水質,嶙峋的怪石,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跡,於1992年7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巢湖:巢湖位於安徽省腹心部位,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浮槎山:浮槎山,俗稱安徽「北九華」,位於肥東縣境內,為大別山余脈,山勢層巒疊翠,逶迤相連20餘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內的最高山峰。
四頂山:四頂山位於肥東縣境內,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並列,故名。此山又因彷彿是只巨大的香爐,四足朝天倒立,亦稱四鼎山。
大蜀山:大蜀山距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8500畝,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火山噴發而成。
三河鎮:千年古鎮三河位於肥西境內。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由於位於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也是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結合部,故有「一步跨三縣,雞鳴三縣聞」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