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近代名人
1、合肥有哪些名人及事跡
周瑜(175-210):三國時廬江舒縣(今廬江縣西南)人,字公瑾,三國時吳國名將,著名軍事家。出身士族,少年時與孫策結為至交,人稱周郎。曾協助孫策在江東創立孫吳政權,屢建戰功,先後被授予中護軍、江夏太守等職。後輔佐孫權,鞏固江東的東吳政權。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下,他和魯肅堅決主戰,並親率吳軍大破曹兵於赤壁。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
包拯
(999-1062):北宋廬州(今合肥市)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天聖進士。初為天長縣令,1040年起先後任端州知州、西北轉運使、揚州、江寧、廬州知府、開封府尹、監察御史、大理寺評事、知諫院、右諫議大夫、三司使、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大學士、樞密副使等職。死後謚為孝肅,人稱包公。他任開封府尹時,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不畏權貴,時稱「關節不到,有閻羅老包」,開一代清官之風范,遺著有《包孝肅奏議》。
李鴻章
(1823-1901):清合肥人,字少荃,道光進士,洋務派領袖。1853年辦團練抵抗太平軍,1858年入曾國藩幕,襄辦營務,1861年編練淮軍,在他主持下,淮軍逐步實現了近代化,先後鎮壓了太平軍、捻軍,最後成為清政府國防軍主力。1862年升任江蘇巡撫,1865年為兩江總督,1867年授湖廣總督,1870年繼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成為洋務派領袖。自60年代開始,先後開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主要有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天津電報局、津榆鐵路等企業,利用海關稅收購軍火和軍艦,創立北洋水師學堂,主持向海外派遺留學生活動,建立北洋海軍。有《李文忠公全集》。
張治中(1890--1969)原名本堯,字文白。安徽巢湖人,原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他始終不渝地堅持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從黃埔建軍到建國以後,真誠維護國共兩黨的團結。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是一位沒有同共產黨打過仗的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曾三次到延安,代表國民黨同共產黨多次和談並陪同毛主席往返重慶與蔣介石談判。1949年4月,作為首席代表率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同共產黨和談,後留在北平,被人們稱為"和平將軍"。建國後,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實現祖國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是與我黨有長期歷史關系的親密朋友,是國民黨方面始終堅持國共合作的代表人物。
衛立煌(1897--1960)字俊如,安徽合肥人,愛國將領。1912年當兵,1914年參加反袁世凱起義。1915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北伐,1925年北伐戰爭時任第14師師長,1927年後歷任國民黨副軍長、軍長。曾率部參加對中央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圍剿。"七七"抗戰後,任第14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指揮忻口會戰,斃傷日軍2萬餘人。1938年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曾訪問延安,熱心與八路軍合作抗日。1939年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並晉升二級上將,與八路軍友好相處,相互支援。1943年任中國遠征軍代司令長官,指揮所部擊敗日軍,收復滇西,打通中印公路。1948年任東北"剿總"總司令,遼沈戰役慘敗後秘密去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曾致電祝賀。1955年3月赴北京,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國民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等職。
楊振寧(1922--),安徽合肥人,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1942年西南聯大畢業,1944年西南聯大研究所畢業,1945年在西南聯大附中教學後赴美,1948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他們這項貢獻得到極高評價,被認為是物理學上的里程碑之一。1965年應紐約州立大學校長邀請籌備創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門、1966年離開普林斯頓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擔任教授至今。曾資助大批中國學者去美國石溪分校訪問、學習,捐助建立各類基金,為中國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並為中國發展獻計獻策。被授予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楊振寧以曾經接受中國文化熏陶為自豪,在接受諾貝爾獎由他代表致辭時曾說: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沖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2、安徽出過哪些名人?
胡錦濤: 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安徽績溪人
吳邦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安徽肥東人
陳錦華 : 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徽青陽人
汪洋: 廣東省委書記,安徽宿州人
李克強: 政治局常委 ,國務院副總理, 安徽定遠人
儲波: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 , 安徽桐城人
劉奇葆: 四川省黨委書記 , 安徽宿松人
王珉: 吉林省省長,安徽淮南人
汪光燾: 建設部部長,安徽休寧人
羅世謙: 上海市委副書記,安徽望江人
喬傳秀: 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 安徽壽縣人
王華元: 浙江省委副書記, 安徽宣城人
曹洪興: 貴州省委副書記, 安徽全椒人
駱惠寧: 青海省委副書記,安徽當塗人
楊多良: 安徽省委副書記 ,安徽穎上人
程幼東: 黑龍江省副省長, 安徽寧國人
胡曉華: 遼寧省副省長, 安徽涇縣人
張來武: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安徽銅陵人
趙正永: 陝西省常務副省長 省委常委 ,安徽馬鞍山人
洪峰: 陝西省副省長, 安徽績溪人
周堅衛: 湖北省常務副省長 省委常委, 安徽銅陵人
王厚宏: 海南省常務副省長,(現因違紀開除黨籍) 安徽寧國人
江澤林: 海南省副省長, 安徽安慶人
張平: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安徽蕭縣人
李從軍:中宣部副部長,安徽六安人
袁貴仁:教育部副部長,安徽固鎮人
蔣作君: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副秘書長,安徽懷寧人
車俊: 河北省委常委 政法委書記 ,安徽巢湖人
孫安華:江蘇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安徽長豐人
鄭少三:湖北省委常委 政法委書記 公安廳長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安徽鳳陽人
徐立全:安徽省委常委 政法委書記 ,安徽合肥人
葉冬松:河南省委常委 宣傳部長, 安徽無為人
沈北海: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 宣傳部長, 安徽無為人
方兆祥: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安徽安慶人
謝鴻光: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安徽碭山人
袁貴仁:教育部副部長,安徽固鎮人
張穹: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安徽蚌埠人
賈成炳 :中央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安徽合肥人
張俊九: 中國全國總工會常務副主席 ,安徽阜南人
袁曙宏: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 ,安徽舒城人
魯煒:新華社副社長兼秘書長, 安徽巢湖人
崔濟哲: 新華社副社長,安徽蕭縣人
倪岳峰: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安徽岳西人
李家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安徽肥西人
劉德培: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安徽阜南人
洪虎: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 安徽金寨人
3、廬江有哪些歷史人物
文翁(前156~前101)
,名黨,字仲翁,西漢官吏。廬江郡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興教育、興賢能、修水利,政績卓著。
周瑜(175-210),字公瑾,東漢末孫權部將,廬江郡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出身士族,精音律,文武雙全,為建威中郎將,人稱周郎。曾率兵破皖克潯陽、豫章、廬陵,鎮守巴丘助策在江東創立孫吳政權。
伍喬
伍喬南唐廬江人,自幼入廬山國學,專詩文,作《廬山書送祝秀才還鄉》詩雲:「莫使蹉跎戀疏野,男兒酬志在當年」。《江南通志》、光緒《廬江縣志》記,喬於國學苦節自勵,一夕,見人掌自牖隙入,中有「讀《易》」二字,遂取《易》讀之,探索精微,迨數年,山下有僧夜夢伍喬星,旦入國學訪得喬,勉之進取。後喬於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賦》中進士第一,元宗命石勒喬賦於國門。官歙州通判、考工員外郎。年70卒於官。詩多散佚,《全唐詩》僅錄一卷。《廬州府志》記伍喬墓在廬江城南馬廠崗,居民耕田得碑為驗。其母墓為廬江柴埠渡南崗。
孫維祺
孫維祺字以介,號起山,清康熙廬江城關人。少聰穎。康熙庚午(1690)舉人、辛未(1691)進士,歷任直隸河間、淶水二縣和縣、由淶水解組歸,優游山林,惟以著書自娛,選文不拘一體,因材造就,評語皆中肯,一時流播海內,其詩文、傳說縣內流傳更多。著有《五經說文》、《廿一史臨》、《三太史》、《四書印證》、《春秋大意》、《春秋》、《飛躍真言》等。
宛嘉祥
明正德至萬曆時人,號白湖,廬江縣東鄉人。年少時家貧,嘉靖舉人,在廣信、臨清任職。後為戶部郎,貴州思南府知府,廉潔奉公,政績卓著。 宛嘉祥年邁後,辭官回家,杜門謝客。縣內如有大事,縣官即登門請教。嘉靖四十二年(1563),總纂《廬江縣志》,著有詩文干卷。
吳長慶
1833~1884,字筱軒,廬江縣南鄉沙湖山人。吳長慶好讀書,愛人才,時稱儒將。
丁汝昌
1836.11.18~1895. 2.12
晚清北洋海軍提督。字禹廷。廬江縣石頭鎮丁家坎村人。早年參加太平軍,後投湘軍,不久改隸淮軍,官至記名提督。
劉秉璋1826~1905,字仲良,廬江縣劉墩人。咸豐十年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編修。同治元年入淮軍。後授江蘇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未到任)、江西布政使。
4、安徽巢湖現代名人
張治中:居巢區人 和談將軍 國民黨和談代表。
李克農:居巢區人 上將 共產黨情報工作負責人。
伍子胥:含山縣人 楚國名將 過昭關一夜白頭。
姚宜民:含山縣人 氣象學家 63年進入美國聯邦氣象局。70年代聯邦氣象局改名為國家海洋大氣局。
戴安瀾: 無為縣人 國民黨遣緬遠征軍師長 「黃埔之英 民族之雄」
田間:無為縣人 著名詩人34年加人左翼作家聯盟。35年任《每周詩歌》主編,創作並出版處女作《未明集》。
丁汝昌:廬江縣人 北洋水師海軍提督 在威海衛自殺殉國。
林散之:和縣人 現代書畫大師 「草聖」
侯學煜:和縣人 50年回國。他在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植物生態學研究室,任主任、研究員,兼任清華、北師大等多所高等院校教授 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許海峰:和縣人 第一枚奧運金牌獲得者。
...... 范 增(前277~前204) 西漢居巢(今巢湖市人,一說桐城)人。好奇計。秦末勸項梁立楚王後裔為懷王。秦軍圍巨鹿,楚懷王派宋義、項羽等救趙,為末將。後為項羽重要謀士, 輔佐項羽稱霸諸候,被尊為「亞父」。封歷陽候。屢勸項羽早除隱患,父掉劉邦,曾設「鴻門宴」,計不為項羽所用。後項羽中劉邦的反間計,疑增,削其權力,遂憤而離去,途中背發且疽病,至彭城而卒。今巢湖市有「亞父山」。
馮玉祥
呂軻 (漢朝)
5、廬江縣的著名人物
<
6、安徽近代名人
楊文會(1837~1911)字仁山。石埭夏村嶺下楊家村(今屬黃山市)人。清末著名佛學家。早年習儒學,並學天文、地理、歷數、音韻等。曾任曾國藩部穀米局差事。1864年潛心佛學。1866年就職於江寧籌防局,與友好十多人募捐集資,創金陵刻經處,經營刻印佛經事業。1878年隨曾紀澤出使英、法,考察政教,越數年又隨劉瑞芬使英,考察製造技術諸學。在倫敦結識日本梵文學者南條文雄,經其幫助,從日本找回國內失傳的經疏300餘種,擇要出版《匯刻古逸凈土十書》等。後與英人李提摩太一起,將《大乘起信論》譯成英語。清光緒間建屋於南京延齡巷為藏經板及流通之所。晚年注意培養佛學人材,辦佛學常於刻經處,培養僧俗20餘人。1910年任佛學研究會會長。致力於刻經事業50年,刻經三千卷。著有《等不等觀雜 錄》、《佛教初學課》、《十家略說》等。門下俊才有譚嗣同、桂柏華、章太炎、孫少候、 黎端甫、梅擷芸、李澄剛、蒯若木、歐陽漸等。
周 馥(1873~1921)字玉山。建德(今東至)人。曾任李鴻章文牘,為李器重。1877年署永定河道。1881年署津海關道。183年兼署天津兵備道。中法戰爭爆發後,奉命赴渤海口編練民 舶團練,協助李鴻章辦理洋務達30多年。參與籌建0北洋海軍,開辦海軍學校,設立天津電報局、開平煤礦等,遷直隸按察使。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任職前敵營務處,跋涉安東 、遼陽、摩天嶺之間,調護諸將,收集散亡,轉運軍需,馬關議和後,自請免職。1899年復任四川布政使。次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他調任直隸布政使 ,並入京處理教案。1901年李鴻章病死,遂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次年任山東巡撫 。曾留京與外國交涉撤銷天津都統衙門,歸還津榆鐵路,事竣赴山東任所。值黃河決口,組織官民,築堤防堵。1904年任兩江總督,1906年任閩浙總督,未任,旋調兩廣。次年以老告歸。1917年張勛復辟,被委任為協辦大學士。卒後謚愨慎。著有《易理盪參臆言》、《負喧閑語》、《玉山詩集》、《周愨慎公全集》。
吳汝綸(1840~1904)字摯甫,一作摯父。清桐城(今屬樅陽會宮鄉)人。其父吳元甲為1851年舉人,曾被曾國藩聘為家庭教師。汝綸少年家貧力學,早著文名。1864年中舉,次年成進士 ,授內閣中書。留佐曾國藩幕府,繼入李鴻章幕,掌管奏議。歷官深州、冀州知州,在兩州開辦書院,親為講授。曾在冀州興修水利。後辭官任保定蓮池書院山長。1902年被張百熙薦舉以五品銜充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力辭不就。五月赴日本考察學制,寫成《東游叢錄》。九月回國,請假回故里掃墓,並籌辦桐城小學堂於安慶撫署。次年病卒於家中。擅長散文,為桐城派後期作家。治學由訓詁以通文辭,於群經子史、小學音韻深有研究。著有《易說》 、《寫定尚書》、《尚書故》、《夏小正私箋》、《深州風土記》、《吳摯甫文集》、《吳摯甫尺牘》、《吳摯甫先生函稿》、《桐城吳先生日記》、《李文忠公事略》、《桐城吳先生全書》、《桐城吳先生遺書》等。
楊月樓(1844~1889)名久昌,派名久先。清咸豐間隨父到北京天橋賣藝,被徽居名角張二奎收為弟子,使習武生。初在上海搭班,隸丹桂園。所演《安天會》等猴戲。動作靈活如猴, 有「楊猴子」之稱。後至北京,隸春台班。1876年復至上海開鶴鳴園。不久,回北京隸三慶 班,為「京劇鼻祖」程長庚器重,以三慶班事相托。1882年程長庚去世,接掌三慶班。曾為 慈禧太後演出,在京、滬享有盛名。1888年入昇平署,供奉內廷,兼領三慶班。其文武兼長 ,尤以演孫悟空出色。擅長《芭蕉扇》、《五花洞》、《蟠桃會》、《長坂坡》等戲。
孫多森(1867~1919)字蔭庭。其父曾任江蘇記名道、南京洋務局總辦。家資臣富。1885年中秀才,繼辦貢生,捐候補同知。1898年2月在上海創辦國內第一家華商麵粉廠——阜豐麵粉 公司,任總經理。其兄孫多鑫任協理。1901年升候補道,任上海電報局幫辦。1905年與聶之 台等籌建上海商務總會,任會董事兼副會長。翌年去天津,接替病故的孫多鑫,與周學熙共 同經營啟新洋灰公司和灤州礦務公司,任兩公司協理。1908年又兼北京自來水公司協理。次年任直隸工藝總局總辦兼直隸出品協會協理。翌年任直隸勸業道,不久遭彈劾,遂辭職,仍任啟新洋灰公司和灤州礦務局公司協理。1911年12月清廷內閣和議代表去上海議和。翌年奉派任安徽實業司司長,旋被免職。同年9月,任北洋政府國家銀行事務所會辦,旋應邀籌辦中國銀行,任籌備主任。1913年4月被任命為中國銀行總裁。同年6月被解職,奉袁世凱命任 安徽省都督兼民政長,因皖革命黨人抵制而離院。不久又奉命任赴日本實業調查專使。回國後在北京發起組織中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任總裁。1914年任參政院參政、全國農工銀行籌 備處籌備員。是年又與周學熙創辦通惠實業特種公司,任臨時總裁。翌年籌辦中孚銀行,任總經理,相繼在北京、漢口、上海設分行。1918年銀行開辦國外匯兌,為我國第一家特許經營外匯的商業銀行。病故於天津。著有《直隸實業匯編》。
程家檉(1874~1914)字韻蓀、豫蓀、下齋。出生書香世家,清末秀才。19歲考入武昌兩湖書院。1899年選送日本官費留學。結識孫中山。加入「興中會」與秦力山等人先後組織成立「 勵志社」、「懇親會」、「青年會」。創辦《譯書匯編》和《國民報》宣傳革命,反對滿清 統治,並參加「拒俄」、「拒法」反帝愛國運動。1903年秋,潛回國內,策動革命。清廷始 以高官厚祿收買,繼以「逆豎倡亂」罪名,斥令兩湖書院開除其學籍,取消官費留學資格, 並懸賞緝捕,遂再渡日本。1905年與宋教仁、田桐等在東京創辦《二十世紀之支那》雜導, 任編輯長。同盟會成立,雜志更名為《民報》,為同盟會機關報。曾被選為同盟會外務科負責人。1906年回國,先後任京師大學堂教授、郵傳部主事。次年遭袁世凱緝捕,避逃日本。 1909年載泮攝政,應陸軍部之聘,回國編纂陸軍教科書,與程夢余籌創辦《國風日報》。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授予幽燕招討使之職,後改授安徽省軍政府高等顧問。1913年,在《國 風日報》上發表《袁世凱黃梁夢》一文,檄討袁世凱復辟。「二次革命」失敗,潛入北京, 與熊世貞等密謀刺殺袁世凱,事泄被捕,於翌年9月23日就義。
吳 樾(1878~1905)字夢霞,後改孟俠。清桐城(今屬樅陽高甸鄉)人。12歲起參加童子試, 屢試不第。1900年離家入滬,次年北上保定,曾任職於某縣應局。1902年入保定高等師范學堂。在校受反清革命書刊影響,思想由改良主義轉向革命,欲暗殺清廷朝臣以促進革命。1904年冬結識革命黨人趙聲、楊篤生,由楊監誓,與馬鴻亮等人加入組織,組成「北方暗殺團 」,任支部長。楊篤生將其介紹給光復會會長蔡元培。1905年7月16日,清廷宣布派載澤、 端方等大臣出洋考察憲政,吳樾決定改變行刺鐵良為炸出洋考察的五大臣。9月24日飾作隨從,登上五大臣列車。因機車與列車相接撞擊,引爆炸彈而牲。著有《暗殺時代》、《意見書》。
范傳甲(1873~1908)1904年到安慶,投入武備練軍,與柏文蔚等組織「同學會」。後選入工程學校,送南京講武堂學習。回安徽後,任工程隊隊長,密謀反清革命。後至南京,與趙聲等結識,准備聯合發動起義。1908年清廷調集湖北第八鎮、江南第九鎮、安徽第三十一混成 協新軍在安徽太湖會操,值光緒帝與慈禧太後相繼死雲。遂與熊成基約定在安慶起義。11月19日夜,熊成基從城外炮營發難,率軍進逼城下。傳甲在城內應援未成,被捕犧牲。
施從雲(1880~1912)字燮卿。弱冠投軍,選送入保定將弁學堂。歷任排長、督隊官。1910年新軍第二十鎮成立,任第七十九標第一營管帶。與王金銘、馮玉祥發起組織「武學研究會」 ,秘密鼓吹革命。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力勸統制張紹率部起義未遂。次年1月,與王金銘 發動灤州起義,宣布灤州獨立,成「北方革命軍政府」,被推為總司令,王金銘任軍政府都 督,被推為總司令,王金銘任軍政府都督,率軍登車西進,准備進攻天津。1月4日與清軍激 戰於雷庄附近,清軍詭稱議和,將其誘捕殺害。
宋玉琳(1879~1911)又名予琳,定建候。同盟會員,「岳王會」安慶分會負責人之一。15歲鳳陽府童子試案首,補博士弟子員。1907年春,就學於安慶巡警學堂,參與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安徽巡撫恩銘未遂被捕,翌年釋放。十一月九日,參加「岳王會」,為新軍馬炮營策劃起義,再次失敗。1909年往南京聯絡同志再謀起義。翌年秋,回安慶復考入高等巡警學校。 1911年約江淮革命志士97人赴廣州。任黃興部糧官。參加廣州起義,攻打督署,失敗被捕。 刑訊時,言詞激昂慷慨:「安慶之役,吾應死而不死,將有以報吾死友,今日者可以死矣」 。聲色凜然不可犯。就義後遺骨葬於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張匯滔(1882~1919)名維藩,字孟介。正陽公學畢業後,入安慶武備學堂,後入清廷新軍,與熊成基、柏文蔚等組織「同學會 」。因宣傳革命,引起清廷注意,乃逃往上海。1905年東渡日本,入監警學校,後加入孫毓筠在日組織的「陽明學社」。不久,加入同盟會。次年 回國,在壽州組織「信義會」。1908年農歷三月十王日,擬乘四頂山廟之機舉義,事泄,改變計劃。後在壽州組織農會活動。1909年與王慶雲等在壽州組織團練。1911年光復壽州後, 成立淮上軍司令部,任副司令兼參謀長。率第三路軍北上,光復各州縣。倪嗣沖兵分兩路向淮上軍攻,匯滔率部分頭突圍,犧牲慘重。1912年1月,孫中山就任臨大總統,匯滔任副參軍長。1913年3月回皖組織討袁皖軍,准備起義,失敗後回上海,再渡日本。1919年由日回滬,被倪嗣沖派人刺殺。
吳 谷(1883~1911)字春陽。合肥(今屬長豐縣)人。1903年組織「自強會」。次年春至上海 ,與高蔭藻等創辦青年學社,結識陶成章、宋教仁、黃興籌人,加入軍國民教育會。是年冬與萬福華等密議暗殺安徽巡撫王之春,案發,東渡日本留學。1905年夏與孫中山、黃興、廖仲愷等十餘人發起組織同盟會,被推選為同盟會安徽分會主盟。發展大批安徽留日學生入會 。1905年冬回國,在合肥建立同盟會分支機構江淮別部(對外稱「武毅會」)及外圍組織「合肥學會」,次年去南京與趙聲、倪映典等成立同盟會南京支部,並在弁目訓練所發展熊成基 、范傳甲等入會。武昌起義時,赴湖北會見都督黎元洪,議定鄂皖聯合響應的計劃,是年10月28日,在安慶召集會議,決定次日夜10時起義,因軍事指揮胡萬泰臨陣逃脫,使計劃失敗 。遂去湖北、九江、與李烈鈞說服九江鎮軍馬毓寶起義。旋即率學生軍東下,與各路大軍攻克安慶,並於11月18日宣布安徽獨立。光復後任民軍經略,勸降清將李寶 ,因阻止路過安慶的九江黃煥章部隊縱兵搶掠,被黃殺害。後追贈為陸軍上將。
倪映典(1885~1910)字炳章。合肥北鄉吳店(今屬長豐縣)人。幼隨父學醫。1904年考入安徽武備學堂,不久加入岳王坐。畢業後至江寧,入江南炮兵速成學堂校科。結業後任新軍第九鎮炮兵隊官,與趙聲、吳 谷、柏文蔚等進行反清革命活動。後任第三十一混成協炮兵營管帶,與熊成基等謀起義。事泄後逃避緝捕至廣東趙聲處。經趙聲介紹加入同盟會,改名倪端 ,任新軍炮隊見習排長。1909年廣東革命黨人准備起義。次年2月因新軍與警察局發生沖突 ,群情洶洶,他當機立斷決定提前起義。2月12日,將管帶齊汝漢擊倒,率部攻城,因受傷 墮馬被俘犧牲。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
韓伯棠(1892~1914)字宗堂,又字家銘,別號葉芬、笑恆、芍軒。1909年由安徽陸軍學堂肄業,考入北平京師法律大學堂,後轉入北京法政專門學校。弱冠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 與彭家珍、趙鐵橋等策動革命,事泄被捕。南北議和時被營救出獄。1911年11月,與楊雨昌 、張光培、黃之明刺殺袁世凱。後又與彭家珍、趙鐵橋刺殺良弼。清帝退位後,與程飯牛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揭露袁世凱圖謀恢復專制政體的陰謀。1913年奉孫中山令去上海,准備起義。3月去蘇州,因叛徒沙子填告密而與鍾鳴世等7人被捕。就義時書絕命詩一首「借債重重 已破家,是誰斷送好中華」千秋自有董狐筆,撒手西歸不理他。」
7、廬江中學有出過哪些名人?
廬江中學有出過以下名人:
革命先烈張守仁、王振都,建國後第一任大連市委書記胡延沐、譚震林戰友、原杭州市市長何澤洲,詞學家宛敏灝,原成都軍區副政委鄭賢斌中將,遼寧師范大學校長何傑,建壇驕子王孝雄,著名學者南開大學教授宋德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位赴南極考察的博士生導師孫立廣,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局首席投資官朱長虹,內地知名女演員影視演員吳婷(代表作:《夜郎王》,《關西無極刀》,《神探狄仁傑前傳》,《黑狐》《碧血劍》《風影》《蒼狼》)等,都曾受教於此。
8、合肥出過哪些名人?除了特別熟知的包拯、李鴻章、段祺瑞、楊振寧這些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生於合肥西鄉大潛山下之蟠龍墩,淮軍將領,洋務派高級將領,直隸提督、台灣首任巡撫,為台灣的現代化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尊為台灣近代化之父。為紀念劉銘傳台灣現有銘傳國小、銘傳國中、台灣銘傳大學。
文翁:(前156~前101),名黨,字仲翁,西漢官史,廬江人。官辦學校第一人,西漢教育家,被稱做中國校長之祖。
周瑜:(175-210),廬江人,字公瑾,東漢末年東吳名將,三國名將之一。
楊行密:(852—905),合肥人。902年-905年在吳王位,為五代十國中南吳國的實際開國者。
張德勝:(1328—1360),明朝開國大將,廬州人,大敗陳友諒軍,戰死後追蔡國公。
丁汝昌:(1836—1895),廬江人,晚清北洋海軍提督。
聶士成:(1836~1900)字功亭,合肥人北鄉,清軍著名愛國將領,直隸提督。
9、合肥有哪些名人
著名人物
封建時代
包拯:(999~1062年),合肥人,天聖朝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
包拯
,歷權知開封府府尹、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在樞密副使(主管軍事,相當於副宰相)任上去世。包拯為官期間,公正嚴明,鐵面無私,固有「包青天」的美譽。不僅是優秀法官和清官,做為地方官,包拯興利除弊,造福一方,改革鹽法,救荒賑災,發展農業,平抑物價,繁榮貿易,興辦教育,減輕百姓負擔,充實軍備。是北宋優秀的政治家。
李鴻章:(1823.2.15~1901.11.7),合肥人,清朝末期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北洋海軍、淮軍創始人和統帥,千秋功過自有評說。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生於合肥西鄉大潛山下之蟠龍墩,淮軍將領,洋務派高級將領,直隸提督、台灣首任巡撫,為台灣的現代化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尊為台灣近代化之父。為紀念劉銘傳台灣現有銘傳國小、銘傳國中、台灣銘傳大學。
文翁:(前156~前101),名黨,字仲翁,西漢官史,廬江人。官辦學校第一人,西漢教育家,被稱做中國校長之祖。
周瑜:(175-210),廬江人,字公瑾,東漢末年東吳名將,三國名將之一。
楊行密:(852—905),合肥人。902年-905年在吳王位,為五代十國中南吳國的實際開國者。
張德勝:(1328—1360),明朝開國大將,廬州人,大敗陳友諒軍,戰死後追蔡國公。
丁汝昌:(1836—1895),廬江人,晚清北洋海軍提督。
聶士成:(1836~1900)字功亭,合肥人北鄉,清軍著名愛國將領,直隸提督。
民國時期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啟瑞,字芝泉,晚號正道老人,民國時期政治家,北洋三傑」之一。皖系軍閥首領。
衛立煌
衛立煌:(1897.2.16~1960.1.17),安徽合肥人,國民黨著名愛國將領,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指揮忻口、南口戰役,主政河南。曾任中國遠征軍司令,指揮所部收復滇西,打通滇緬公路。1945年4月任同盟國中國戰區陸軍副司令。
王亞樵:(1887-1936),安徽合肥人,抗日英雄,民族志士,策劃暗殺蔣介石、宋子文、汪精衛而聞名於世。
孫立人:(1900.12.8-1990.11.19),廬江人,抗日名將、軍事家,被譽為「東方隆美爾」。曾任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軍軍長,是國軍軍級將領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獲「不列顛帝國勛章」。
楊振寧
楊寶森:(1909.10.9~1958),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老生演員,四大須生之一,楊派藝術的創始人。
董寅初:(1915.9—2009.6.23),合肥肥西人。中國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央名譽主席,著名愛國僑領、社會活動家。
唐德剛:(1920-2009),合肥人,著名歷史學家、傳記文學家、紅學家。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合肥人,世界著名美籍華人物理學家,首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解放後
應祚智:1957年生,合肥人,世界畫壇巨匠,中國傑出書畫大師、傑出篆刻家、金石書畫鑒定專家、著名慈善家。
鄭永飛:男,1959年10月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松棵村。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地球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民盟安徽省委副主委,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
吳邦國:1941年7月出生,肥東人,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黨組書記。
楊元慶:1964年11月12日出生,合肥人,年知名青年企業家、創業者,聯想集團總裁兼CEO。
芮成鋼: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節目主持人。
葉匡政:1969年4月出生,合肥人,著名詩人、學者、文化批評家。
楊治:筆名江南,男,70後,安徽合肥人,中國著名青春小說作者,遊走於青春與幻想創作之間,其作品以情節多變、人物熱血、內容勵志著稱。已出版《龍族》《此間的少年》《九州縹緲錄》《刺客》等書。
許嵩:出生於1986年5月14日,知名作詞人、作曲人、唱片製作人、歌手。內地獨立音樂之標桿人物。2009年獨立出版首張詞曲全創作專輯《自定義》,2010年出版第二張詞曲全創作專輯《尋霧啟示》,兩度掀起熱潮,一躍成為內地互聯網討論度高的獨立音樂人。2011年加盟海蝶音樂,推出第三張詞曲全創作專輯《蘇格拉沒有底》,發行首月即在大陸地區摘下唱片銷量榜冠軍,轟動全國媒體,斬獲2011年度九項音樂獎項。2012年7月發表第四張全創作專輯《夢游計》。
陳曉:中國內地新生代男演員,1987年7月5日出生於安徽合肥,2009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05級表演系本科班,現為於正工作室簽約男演員。2009年順利簽約華誼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里出演國師陸離。2010年成功演繹的《歡喜婆婆俏媳婦》里霸氣強勢的郭嘯天一角,被觀眾所熟知。在2012年熱播劇《宮鎖珠簾》中,飾演專情善良的十九阿哥允禧和在2013版《笑傲江湖》中,出演能文能武,亦柔亦剛的林平之一角和在《陸貞傳奇》中出演痴情完美的高湛而獲得極高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