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陳建
1、陳姓的名人
1、陳潢。
陳潢(1637—1688),字天一,一作天裔,號省齋。秀水(今浙江嘉興)人。一說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治河名臣。自幼不喜八股文章,年輕時攻讀農田水利書籍,並到寧夏、河套等地實地考察,精研治理黃河之學。
2、陳廷敬。
陳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端,號說岩,晚號午亭,山西澤州府陽城(今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清代大臣、學者。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
3、陳宏謀。
陳宏謀(1696年—1771年), 中國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字汝咨,曾用名弘謀,因避乾隆帝「弘歷」之名諱而改名宏謀。臨桂(今廣西桂林)人。
雍正進士歷官布政使、巡撫、總督,至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在外任三十餘年,任經十二行省,官歷二十一職,所至頗有政績,得乾隆帝信任。革新雲南銅政,興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經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處水利,疏河築堤,修圩建閘。
先後兩次請禁洞庭湖濱私築堤垸,與水爭地。治學以薛瑄、高攀龍為宗,為政計遠大。輯有《五種遺規》。乾隆三十六年卒。謚文恭。
4、陳連升。
陳連升(1775—1841年1月7日),又名連陲,原籍湖北鶴峰縣,寄居恩施,土家族,出身行伍,久歷川楚戍行之老將,愛國將領。
1838年擢增城營參將,1839年被林則徐選調,指揮官兵連續六次打退了英軍的襲擊和反撲,後調守沙角炮台的重任;1840年6月,親率戰船五艘,圍殲進犯的英軍。
次年1月,英軍向大角、沙角炮台發起襲擊,陳連升指揮守軍同數倍於己的侵略軍力戰,在後援無望,敵軍迫近的危急關頭,陳連升仍率部激戰,拼殺而死;其坐騎被擄至香港,不食而死,被譽「節馬」。
5、陳開。
陳開(1822年-1861年)清代廣東天地會首領。佛山(今佛山市三水區)人。水手出身。曾在佛山發動紅巾軍起義。1856年秋,陳開在軍事勝利的基礎上,正式建立政權,國號大成,年號洪德。以潯州府為都城,改稱秀京。陳開稱鎮南王。後被清廷軍擊敗被俘而死。
2、關於陳姓的由來
陳氏來歷:
1、陳姓在我國眾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來說,是中國的第五大姓。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滿,封他在陳這個地方,建立陳國。到了陳閔公的時候,陳國被楚滅掉了,亡國後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於是有了陳姓。
2、陳姓除了源於國名,還有從其他姓氏改名而來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數民族改姓而成的。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侯莫陳改為單姓陳。
(2)廬江縣陳建擴展資料:
陳姓的來源與演變:
1、相傳黃帝與西陵氏之女生有三子:昌意、玄囂、龍苗。昌意之孫為高陽氏顓頊,接黃帝之位;玄囂之孫為高辛氏帝嚳,繼顓頊為帝;龍苗之後南移為南蠻之祖。帝嚳娶陳鋒氏之女,生子放勛。放勛繼位後稱堯。舜的部落居於山西永濟蒲州鎮南的媯水旁,舜氏族以河水之名姓媯。
2、公元前2070年,禹繼舜而建立了夏朝。夏王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古城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稱有虞氏,後稱虞國。現虞城西有商均墓村,是商均的墓地。而居於媯水旁虞鄉的舜的後裔虞遂,被夏王遠封於遂,故地在今山東寧陽西北。
3、商朝時,商王改封虞遂的後裔於陳,古城在今河南淮陽東南。陳所處之地為帝堯的母親氏族陳鋒氏部落的故地,岡而稱為陳.媯姓陳國誕生於商朝。
4、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以取代親商朝的虞遂後裔的陳國。陳國在西周時期是十二諸侯之一,國勢和地位僅次於「五霸」,東周之後國勢急劇衰落,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楚惠王最終滅了陳國。
5、陳國子孫遂以國為氏,河南淮陽是陳姓的發源地,至今淮陽仍冠有「老陳戶」的別稱。陳姓得姓由商朝的陳國算起,至少已有3500多年的歷史。
6、公元前672年,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以後,陳完後裔世代為齊相重臣。公元前410年,裔孫悼子建立田齊,公元前378年姜姓齊國滅亡。公元前221軍秦始皇滅田姓齊國,統一中國。
7、齊王田建的第三子田軫,在齊國亡國之前投奔了楚國,出任楚相令尹,封為穎川侯,封地在今河南長葛市北,並恢復陳姓,陳軫是潁川陳姓的始祖。這支陳姓成為當代陳姓中最重要、最大的支派。穎川派後裔東漢名臣陳宸的故居在河南長葛東古橋鄉陳故村。2000年來沒改過村名。
3、姓陳的歷史名人
陳毅,抗日將領;陳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