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湯氏由來
1、姓氏 次 的由來及歷史
次[次,古音讀作qí(ㄑㄧˊ),亦可讀作chí(ㄔˊ),不可讀作cì(ㄘˋ)]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風姓,出自伏羲氏之子十日,屬於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海外東經》記載,伏羲氏之子為十日,十日一族以湯為姓氏,稱湯氏。湯氏後裔中有湯次氏。湯次氏之後有湯氏、次氏。次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頃王襄之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季連:季連羋姓,季連氏。其後裔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六代楚頃王襄,名熊橫,遷都於陳國(今河南周口),其支庶後裔中有次氏,為楚國公族,曾產生了傳神的斬蛟勇士次非。
第三個扮啟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後裔,屬於漢姓夷化又漢化改姓為氏。
據劉邦第七十一代孫、日本高橋通泰先生提供的《島田高橋家系圖》記載,劉氏後裔在東漢年間加入日本大和族,傳到大藏春實的第九代孫大藏種直,生有五個兒子,他們的後裔分別形成五個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賴種,移居高橋城,以高橋為氏,後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橋氏;次郎大藏幸種,移居江上城,以江上為氏,後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種雄,以秋月為氏,是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種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為氏,後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種景,以波多江為氏,成為大藏波多江氏的開姓始祖。
其中的次郎大藏幸種(次子)的後裔,在唐朝時期回祖國,在湖南一帶學習、經商,並有不少人留居不歸,按漢民習慣改姓氏為「次劉氏」,後有人省文取「次」簡化為次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匈奴族,出自古匈奴分支突厥族官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隋書·突厥傳》記載:突厥族下官職有葉護、次設、特勤、次俟、利發五等。其族後被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將軍李靖、李績率大軍所破。後採取收其民與內地漢民混居,逐漸漢化的政策,其次設、次俟等官員的後裔後有取漢字「次」、「俟」、「設」等為姓氏者,其稱次氏、鮑氏、俟氏、設氏等。
二.遷徙分布:
今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湖南省、河北省欒城縣、西藏自治區、日本國,均有次氏族人分布。在韓國,除了次氏,還有次吏氏,亦為漢、唐之際古突厥族人的同源後裔,隨渤海國破後逃亡至其地區的。
三.歷史名人:
次 非:(生卒年待考),楚國人。傳說中著名楚國勇士。
有一天,次非在干遂(今湖北張家界)買到一把鋒利的寶劍。在回鄉的途粗正中,他乘坐一隻木船過江。
木船剛到江心,突然波濤洶涌,江水中竄出兩條惡蛟,從左右兩邊圍住了木船。船上的乘客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搖船人也抖作一團。
次非問搖船人:「過去木船要是被惡蛟纏住,船上的人還能不能活命?」
搖船人嚇得一個勁兒搖頭:「碰上這兩條惡蛟的船,沒有聽說能倖免的。」
次非唰地抽出寶劍,堅定地說:「我定要叫這兩條惡蛟變成江底的一堆腐肉朽骨!如果我放下武器,愛惜自己的生命,那麼,我活在世上還有什麼價值呢?」說罷,便縱身躍入波濤,跟惡蛟拚死搏鬥,終於斬殺雙蛟。
風平了,浪靜了,次非用忘我的犧牲精神和高強的本領拯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次 多:(公元1950~今),藏族,西藏拉薩人。西藏自治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1980~1992年在《廳凳如西藏文藝》雜志社工作,副編審。曾任小說組長副主編、主編等職,發表十萬字左右散文五萬字文藝研究文章,翻譯十五萬字作品。
1992年調西藏作協工作,1995年出版個人創作集《母親的恩情》,在第四屆少數民族優秀文學評獎中獲翻譯獎;1995年獲自治區珠穆朗瑪文藝獎;1997年獲《西藏文藝》「隆達杯」獎。首屆才旦卓瑪藝術基金優秀歌曲創作評獎中獲銅牌。
現任西藏翻譯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次成剛:(公元1963~今),河北欒城人。著名中共基層黨務工作者。
河北省欒城縣惠源建材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工程師。欒城縣第八屆政協委員。1980年以來,一直在惠源公司工作。
由於他工作積極負責、作風正派、成績突出,1988年以來連續獲石家莊市建材系統優秀人才、優秀經理、優秀黨支部書記等稱號。
1990年、1994年、1995年獲市級勞動模範稱號,1998年獲縣十佳優秀青年、欒城縣勞動模範稱號,1998年獲石家莊市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2、可否舉例說明中國古代姓和氏的來源及區別?
一、中國古代姓和氏的來源:
姓——產生於母系氏族時期,代表母系血統,區別血緣,後區別婚姻,姓不可變。
氏——產生於母系氏族晚期,代表氏族分支,區別子孫,後區別貴賤,氏可變。
中國姓氏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宴此、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
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二、中國古代姓和氏的不同點:
1、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時間久遠,親屬數目的龐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員間仍以自認的單系共同來源為親屬紐帶,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個共同明確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間明確的譜孝祥皮系關系。而氏一般皆有明確的、可以追溯到一個人的始祖。
2、對於所有同姓成員來說,其所屬姓是同定的。氏名來源較多樣,如以邑為氏,以謚為氏,以官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為氏,也可以族長的官職為氏,當時也經常出現命氏、別族等情況。
3、姓是統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層次區別,雖有氏為分支,但沒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卻可以是多層次的。一個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來的若干小氏。
4、女子不論出嫁與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與父同氏,出嫁後屬夫氏,所以可以夫氏為稱,但亦可以仍以父氏為稱。
三、舉個例子
一個部落姓為「姚」,其一支子孫如果遷居到柳樹旁,可能就地取材,姓氏就為「姚柳」,「姚」為姓,「柳」為氏;同樣,遷徙到槐巧差樹旁,可能會稱為「姚槐」。
「姚」用來區別其他部落,不可變。「柳」、「槐」為氏,區別氏族分支,具有可變性。
姓氏的合一約在秦漢時期。同姓不婚,以「姓」區別婚姻。
(2)肥東湯氏由來擴展資料:
姓和氏的融合:
姓代表血緣關系,主要功能是「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氏是姓中衍生的分支,主要功能是「別貴賤」,用以區別高低貴賤,先秦時男子稱氏,有氏者為貴,不呼姓。秦代開始廢除分封制而實行郡縣制,姓氏混合使用,姓氏成為表明家族來歷的標志,也成為父系血緣相襲的標志,延續至今。中國人現在大多數的姓,都是承襲了產生於周代的氏。
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3、寒食節起源於哪個朝代 寒食節起源的朝代介紹
1、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則悄棗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
2、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孫拆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3、清初湯若望歷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運銷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4、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故事發生地中國山西將寒食節定為清明前一天,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並為全國所接受。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是千年如一的。
4、請問哪位知道湯姓來源?
始於商朝
湯姓來源:(1)源出子姓。帝嚳之子契,為子姓,其14代孫名履、字湯,經11次征戰,於前公元1600年一舉滅夏,建立商朝,史稱商湯。其後人以他的名字為氏。(2)周武王滅商,封紂王之庶兄微子啟於宋,以奉湯祀。至春秋宋國大臣盪原,任司城(管建築),其子公孫壽不願繼父位,由其子盪意諸繼任,後子孫去草頭稱湯氏。(3)避禍避諱改姓。宋國末代君主子偃,其侄子隆,避秦始皇焚書坑儒之禍,改為湯氏。五代南唐右僕射殷崇義,國亡奔宋,避趙匡胤父親之名諱,全族改姓湯。郡望:中山郡(今河北定縣)、范陽郡(今河北涿縣)。宋代列全國第97位大姓,佔全國人口0.16%,約12萬餘人;當今列為全國第90位大姓,佔全國人口0.19%,約250萬人。
先秦時期,湯姓主要在中原地區。漢朝東移江蘇。唐朝南下移民到皖浙贛湘川閩。明朝進兩廣。清初入台灣。
銅盂創業
湯姓自明代進入廣東,現為廣東第74位大姓。湯氏入潮開基祖之湯江南,香山縣(今中山市)人,於明朝中葉遷徙入潮,落籍於潮陽縣貴山都嘉定岐南村(今銅盂鎮)。明末其裔孫分居海門等地。
潮汕湯姓人口約1.93萬人。其中金平、龍湖、濠江區約3500人;潮陽區1100多人,分布銅盂、海門、棉城等鎮;潮陽區約20人;澄海區約100人,分布澄城、隆都等鎮;南澳約100人。饒平約1萬人,聚居柘林、黃岡,分布三饒、大埕等鎮。揭陽市區200多人;揭東2500多人,分布新亨、玉湖、錫場等鎮;普寧1500多人,分布下架、流沙、麒麟等鎮;惠來隆江等鎮約300人。
文才武將
湯寬,字壽侯(?-1729),潮陽縣海門人。幼年喪父,事母至孝。成年後入伍海門營,由行伍提拔為海門守備。行動敏捷,諳熟水性。清康熙51年(1712),南澳總兵黃龍率師出海,時值颶風驟起,有戰船沉沒。湯寬跳入海中,奮不顧身救起百多名落水士卒,所有官兵為之贊嘆!後調任廣海守備,時有強盜作亂,湯寬率師平定。後升香山副將。雍正7年(1729)晉升金門鎮總兵,未到任病逝。
湯錫鑄(1834-1892),饒平縣宣化都柘林鄉(今柘林鎮)人。29歲時中舉人。但因家貧無法湊足旅費進京會試,遂離家渡海抵暹羅(泰國),以賣字為生,又兼應聘授徒,稍有積蓄,即歸家游學京師,以待會試。不幸母病逝,又歸鄉守母孝,痛惜高中的機會。光緒6年(1880)以知縣選用,曾任福建閩侯縣侯補知縣,後任雲南河陽縣(今澄江縣)知縣。任內勤政愛民,造福一方,但積勞成疾,於光緒18年(1892)病逝於任所。
湯秉達,1907年出生於饒平縣。17歲到香港謀生。1934年合辦南泰行,任經理。1945年後自辦同福行經營地產,並合辦華貿公司,任董事長。歷任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會長,潮州商會會董、副理事等職。曾任廣東省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
5、寒食節的來歷和風俗
寒食節的來歷是來自春秋時代,習俗是寒食禁火。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
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擾磨出來。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干糧和冷食,這也就是寒食節的來歷了。
寒食節的文化意義
寒食文化以忠孝為核心的內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來的誠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緩茄斗礎,也是維系民族、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
當今,更是聚民心,凝國魂,實納雹現祖國和平統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活動方式和精神理念。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願望,對於當代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6、姓氏湯的由來
1、出自夏朝成湯之後,成湯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商王朝,定都於亳,始稱商湯。湯逝世後,成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字「湯」為姓氏者。
2、出源於盪氏,出自春秋時宋國盪姓家族,屬於簡改姓字為氏。春秋宋國大臣盪原,任司城,其子公孫壽不願繼父位,由其子子盪意諸繼任,後子孫去草頭稱湯氏。
3、源於子姓,出自西周初期亳國國王湯子偃,屬於以先祖謚號為氏。
(6)肥東湯氏由來擴展資料:
湯氏人口分布
在湘贛浙滬、閩台、皖蘇南部、湖北大部、廣東大部、雲南大部、黑龍江西北、內蒙古東北,以上地區覆蓋面積63%的湯姓人群。在皖蘇北部、山東東部、北、川渝貴、雲南西部、廣西、廣東西部、海部,該地區居住了大約32%的湯姓人群。
湯氏名人
1、湯世澍,清代詩書畫家,為近世江南賦色家一大宗。
2、湯化龍,湖北浠水人,民國開國元勛、清全國各省咨議局聯合會主席、創立湖北革命軍政府任民政長、民國首任眾議院議長。
7、湯姓的由來?自古有哪些姓湯的皇帝?
湯姓沒有出過皇帝,湯姓的由來:
湯姓最早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由於商朝歷經七次遷都,故商代湯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圍一帶中原地區。
秦漢時期,湯姓尤以河北一帶繁衍最旺,故在湯姓的發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陽郡兩大郡望。此期亦有湯姓南遷於交趾。
史載,漢武帝時,南越歸順,武帝派湯璋於交趾,職刺史。魏晉南北朝時,北方軍閥混戰,中原時有烽火,湯姓遂大舉南遷,主要向東、南兩個方向避亂。
(7)肥東湯氏由來擴展資料:
當代漢族湯姓的人口250萬,為全國第九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湯姓人口由19萬增到200餘萬,近11倍,湯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湯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湯姓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湖南、江蘇、湖北四省,大約佔全國湯姓總人口的45%。
其次分布於四川、浙江、安徽、江西,這四省的湯姓又集中了24%。湖南為湯姓第一大省,占湯姓總人口的17%。
8、寒食節的由來與傳說
導語:寒食節,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孝節義名臣介子推而設,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比端午節早200年左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寒食節的由來傳說,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寒食節的由來與傳說 篇1緣起:寒食文化發軔於介休嗎?
相傳在春秋時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子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後,功不言祿,與母隱跡綿上(今山西省介休市)。晉文公求之不出,無奈之中三面放火燒山,想逼他偕母出山,但是趙衰、狐偃這兩個也曾經隨重耳逃頃者亡的大臣,自知自己的功勞比不上介子推,暗中使人四面舉火,終於將介子推母子燒死在綿山上。後來晉文公為悼念他,禁止國人在介子推被焚的那天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後相沿成俗,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
寒食節為介子推而設的記載可見於《後漢書·周舉傳》、魏武帝(曹操)《明罰令》及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等著述中。更早一些的記載則見於兩千多年前經學家桓譚的《新論》,該書中講太原郡風俗,不僅提到了「隆冬不火食五日仿廳」,還提到這是「為介之推,故也」。
如今清明節俗中的掃墓、插柳、踏青、含淚祭奠親人等等都源於古代寒食節日活動的內容。寒食節是古代專為紀念介之推而設的節日。節日內容開始只是要求大家禁火吃冷食。漢魏六朝時期,寒食節被確定在寒冷的冬季,禁火冷食時間又相當長(有「一月寒食」及「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等記載),結果出現了「老弱不堪」(《魏武帝禁火令》語)、「殘損民命」(《後漢書·周舉傳》語)的嚴重後果。為革除此俗,官府在這一時期曾實行過多次禁斷措施。為適應生存,寒食節在南北朝時期逐漸避開寒冷的冬季,基本上固定在冬至以後的第一百零五天。這個時間正好是二十四節氣的清明節時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曰:「去冬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曰:「煮醴而食之,名曰寒食,蓋清明前一日是也。」
寒食節盡管選擇了在清明節令期間,但直到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無論從內容上或是時間上都有著明顯的劃界與區別。這一劃界與區別主要表現在寒食節要禁火,清明節則要改火;寒食節為冷灶熄煙,清明節這天則重燃新火。這一現象,古代文人和詩人多有表敘。大文豪蘇東坡被貶黃州後,關注著一年一度的清明改火,曾寫出:「一別都門三改火」,「三見清明改新火」及「且將新火試新茶」,「已改煎茶火,猶調入粥餳」、「貴從活火發新泉」等大量詩句。對於兩個節日中的冷與熱食品,詩人們則是這樣描述的:南宋詩人陳允平《應天長》詞曰:「又見杏漿餳餳粥,家家禁煙食」;韓淲《謁金門》詞句曰:「榆火新煙還熟食」。唐代詩人杜甫也曾把清明後改為熱食寫作熟食。其《熟食曰示宗文宗武》詩中曰:「幾年逢熟食,萬里逼清明」;我國古代先民還利用清明寒食之間的改火創造出許多奇特的名堂,如為了滿足朝貴們用清明新火煮新泉新茶的風俗,民間也產生出許多奇特產品。明代的《五備乎隱色線》記載:龍安(今四川)有「騎火茶」之說,該茶的奇特處就在於「不在火前,不在火後,故也。清明改火,故曰騎火茶」。這種茶最貴的記載,《北京歲華記》中講,清明日「新茶從馬上至。至日宮價五十金,外價二三十金不一。二日即二三金矣。」
寒食節得益於演變到冬至後的一百五日期間,加之得益於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等生存環境的改善,寒食節很快成為唐代最大的民俗節日之一。寒食節日中活動內容很快又增添了斗雞、插柳、掃墓、踏青、鞦韆、饋宴、賜火、品新茶、飲酴醵酒、鏤雞子、蹴球等諸多內容。其中掃墓(又曰展墓、拜掃)到唐代中期已成為皇家認可的禮節,唐明皇開元敕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祭,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經過皇家認可,寒食節掃墓當時已成為全國上下普遍看重的'禮節。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在廣西柳州不能回山西老家掃墓,寫信給丈人許孟容說:「近世禮重拜掃,每逢寒食,看著田野士女遍滿,皂隸乞丐皆上父母丘墳,勞作病死在田間的野鬼都能享受子孫祭養。可我四年過寒食不能回鄉展孝,每到此刻只有北向長號,以首頓地……」唐代對朝官有關寒食拜掃「假內往來,不限日數」及「以申情禮」的敕令很多。五代時期的幾任帝王則更是每逢寒食,親自出祭燒紙錢,名曰「破散」。唐明宗次妃王淑妃直至自己臨刑,口中還念念不忘讓留下幼子李從益,好讓其每年寒食節提一盆麥飯灑在明宗墳前。
由於寒食節日中的活動內容增多,唐代寒食節假日也由兩日增加為四日,大歷年間又增加為五日。唐德宗貞元四年的寒食節帝王與近臣在麟德殿舉辦內鞠會,寒食節的五天假用完,擊鞠活動還沒有賽完,唐德宗臨時賜百官假一日。貞元六年三月九日寒食節,唐德宗乾脆詔令全國:寒食節連通清明節,宜照準春節元日一樣,前後各再休假三日。
按《宋史·職官志》,宋代寒食節假日亦規定為七日。因為七天假日中要過寒食與清明兩個節,久而久之,從北宋開始,一些人已對寒食與清明區別與劃界不那麼較真了。比如經歷了千餘年、稱謂了千餘年的寒食節禁火,介休綿山這個時期的回鑾寺碑文中刻寫成了「每節清明,大地禁火」;經歷稱謂了數百年的寒食掃墓俗,南宋時的《夢梁錄》《東京夢華錄》等寫成了「清明日」官員士庶出郊朝陵或省墳。這種張冠李戴現象反過來也有之:如牡丹花中有一名品叫「滿園春」,開花時間因在清明節令期間,而宋代人又給取名為「一百五千葉」、「寒食牡丹」、「火前花」等。但總體來講,寒食俗稱謂在被清明節逐漸融合和替代已成為事實。了解這一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通過以下幾件事例也不難看出:寒食節在唐代有皇家祭拜祖陵的習俗,之後歷代皇家襲而行之。五代時期,幾朝皇帝的這種「破散」活動文獻中皆用「寒食祭拜」。遼代帝王致奠也用「寒食」。元、明、清時期基本上都使用了「每歲清明」;再看一看詩人對同一件事、同一個題目的表述。唐詩人白居易詩作《何處難忘酒》,詩中難忘酒時刻為「寒食月明前」。明代詩人周憲王也仿照白居易詩韻和作《何處難忘酒》,可詩中把難忘酒時刻變為「清明卻已過」;唐詩人張籍《北邙行》詩作中有「寒食家家送紙錢」句,明代詩人張楷也照此韻作《北邙行》詩,然對韻句卻成了「愁殺清明二三月」。
再如鞦韆戲為古代寒食節較為普及的女子游樂項目,唐代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的是「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宋代為「寒食宮中也禁煙,鬱金堂北畫鞦韆」,文彥博向朝廷獻成都所織錦緞也是為了「宮中寒食所需」。然而到了明代,《酌中志略》中則變為「清明則鞦韆節也」,明詩人朱日藩詩句說的也是「水國人家種楊柳,清明士女競鞦韆。」
元代以後,寒食節主要的節日內容即禁煙冷食開始逐漸淡化。寒食稱謂也漸漸被清明所替代。然而,清明俗節的活動內容源於寒食節的事實並沒有被人們淡忘,直至清代,一些詩人每到寒食節照例要吟詩抒懷(如康熙帝《過固關》作);寒食節掃墓的活動依然寫入了帝王的重要敕令(如《清通禮·乾隆敕》等);一些明清時期撰修的地方誌書(如西安、重慶、杭州及安徽等地區的府志中)記載當地清明節俗的活動時,無不說明這是「存寒食禁煙之意」;一些民俗專著甚至直言不諱告訴人們:「清明即寒食」(滿族民俗家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語)。
時至今日,寒食節俗已基本上被國人遺忘,而清明節俗則依然為國人尋根祭祖,追魂思親的重要傳統節日。清明節掃墓俗雖然不是當年寒食節的標志節俗,但追根溯源畢竟是起自寒食,源自寒食。
寒食節的由來與傳說 篇2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歷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煙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起源
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歷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寒食節的習俗-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詠詩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中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
寒食詩詞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9、寒食節在歷史上是怎樣發展的?
寒食節在歷史上的發展:
寒食節源於春秋時,介子推被焚於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日,後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
清初湯若望歷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桐亮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寒食節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多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先後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後變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國各地。
寒食節的藝術價值
寒食節,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文學作品:《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不言祿」,被《史記》和《資治通鑒》等歷史名著反復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啟蒙讀本《古文觀止》,《中國散文鑒賞》第一篇就是「介子推不言祿」,成為中國古文的經典作品之一。
在歷代詩詞作品中,題詠寒食節的詩詞從戰國屈原、西晉孫楚到現代從未間斷,僅全唐詩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詩橋散詞及元曲也有一百餘首,涉及唐玄宗、張說等歷史名人,敏輪氏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成為研究中國詩詞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寒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