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廬江新渡的由來

廬江新渡的由來

發布時間: 2023-04-21 11:55:21

1、蔡姓亦字輩應到什麼輩

朋友
看詳細的
字輩與安徽省蔡氏字輩
字輩是家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部好的家譜必須有新老字輩的登載。
家譜的字輩,它使家族昭穆有序。因為家譜字輩,表示家族輩份的字,俗稱派。其意均為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字輩,起源於宋朝,《譜牒學研究》中記載:宋太宗趙匡胤立了13個「範字」——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加上「匡」共14字。這恐怕是我國最早的輩字。字輩,是人們按倫理道德取名的一個規則。多在職入學時家長請先生按輩字給孩子改個學名,即大名。字輩,它是各族祠堂的產物,或集體創作;或名人所筆,族門出個相公、舉人什麼的,往往為家族立派、續派;也有皇帝賜封的,孔族字輩就是明清兩朝皇帝賜定,那是當今全國統一得最好的字輩。
字輩句式,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長可短:長則五六十字,短則十多字,一般為二三十字。字輩雖具封建宗族色彩,然從文學角度來看,卻為絢麗多姿之詩篇。各族姓氏,族譜不同,唯一相同點在於族譜核心與紐帶均為輩字。同一個姓氏,亦有不同族譜或字輩,族中之人一出生就得按輩份對字入座。千百年實踐讓不同姓氏人們深切認識到:規范命名用字,對於理順家族譜系關系,具有十分奇妙而無可替代之作用。因此,家族輩份字便成為中華民族約定俗成而被廣泛使用的命名方法。
這里所說的字輩,就是現如今農村地區還比比皆是的譜系輩分,您的身邊一定也曾出現過這樣的現象:有的人明明年齡很小,但是卻被年齡遠長與自己的人奉為長輩。說起通過字輩來提示一個人在其同族成員關系中所處的等級,是中國姓名文化的最富於民族特色的部分,使之與取名的多項意義達到從內容至形式的完美結合。然而,作為一種世系符號,字輩的出現要遠遠晚於姓名。
在群體成員還十分有限的原始社會時,只需要用「姓」來認定每一個人的母系血統。其後,隨著人類繁衍條件的相對改善,群體成員不斷增加,活動范圍日益擴大,才又出現了能使「紀世別類」更加細致的「氏」。換句話說,「氏」在標示血緣的同時,也兼有一定的輩次識別作用。另一方面,異姓血緣關系的不同輩分的男女不能結合的人倫觀,當時尚在逐步普及的階段,也是造成人們對輩次符號尚無足夠重視的一個原因。
秦漢之際,姓氏合流的過程基本完成,按姓名文化的發展規律,本該是輩次符號問題相應提上日程。但是在此過程中,持續的兼並戰爭和社會變革,已經促成商周以來的宗族組織徹底瓦解,代之而起的是獨立的個體小家庭的普遍化。小家庭的人員構成簡單,輩次面貌清楚,所以人們依然很少考慮如何通過取名來顯示同一家族成員在輩分上的關系。這種情況,直到漢魏之際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逐步建立後,才有了改觀。整個魏晉南北朝時代,頻仍的戰亂迫使破產小農向同宗大地主庄園依附,或聚族而居以自保,或合族遷徙以避難,正是這種同族共居、累世同居的社會組織結構,催開了字輩之花。
不過,字輩在其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既不曾為人們所普遍接受,自身亦無嚴謹的格式可循。後者突出地表現為前後字輩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和聯系。
大約自中晚唐起,人們開始了讓世系也能取名來表示的嘗試。最初仍把符號做在部首上,而且多以「五德終始」的理念來比附家族的終而復始,循環發展。
其實,就在朱元璋為其家族定下以五行字輩取名的規矩時,字輩文化自身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和朱元璋同時代的福建籍學者吳海在其為《吳氏世譜》所作的凡例中,明確規定:「子孫名次,從水木火土金,行為一世,五行相生,循環無窮……男陽女陰,世次易考。每世從一起數,則不相紊。」雖說他擬就的字輩仍是「五行相生」,與朱元璋不謀而合,但我們卻因此得知:至晚從元代後期起,新式族譜不僅有了關於子孫輩分行次取名方式的預先規定,而且充分考慮到「以名繫世」的作用。這與孔、孟、曾、顏四姓自元仁宗以後才開始以字輩通譜的時間概念是一致的。
新式字輩的效能,不僅突破了舊式字輩僅用於標識同輩族人的局限,使之充分發揮宗族共同體的世系鏈的作用,而且也同時突破了同一部首之漢字數量有限的局限,為擇字取名的構詞資源開辟了富饒的儲藏。就縮減同姓名現象而言,這是它的一個實際奉獻。基本完成按姓名文化的發展規律,本該是輩次符號問題相應提上日程。
試以東晉豪族桓彝為例:其兒子分別取名雲、豁、秘、沖,相互之間並無統一的識別符號,但是到了第三代,即桓豁的六個兒子,則分別取名石虔、石秀、石民、石生、石綏、石康。這「石」字就是他們作為同輩兄弟的一個鮮明標記了。又如記載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世系的《洪氏宗譜》稱,洪氏的一世祖是東漢末年任官府職員的洪普,洪普生一子名鑒;鑒生二子,名袷、名擇;擇生三子,名偉、仲、伸。因知青州洪氏之第三代名從「示」,第四代名從「人」。由時間上推算,已入漢魏之際而迄西晉建國了。
後世各宗族修家譜,有四姓是所謂「通天譜」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種家譜的。這四姓就是孔、孟、曾、顏。這四姓的祖先都分別追溯到孔丘、孟軻、曾參、顏回四大聖賢,而這四家的家譜,所排的字輩——就是輩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樣的。這件事看起來好像與國家民族無關,實際上充分表現了我們這個民族崇高文化,重視血統的精神。
為區分一族眾人之間的長幼、尊卑,表白宗族裡世系血統順序,專門選用全族共行的輩份文字,這就是字輩譜。它是一個家族傳代的字憑,是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毛主席的名字就是按傳統的字輩譜命名的。「毛」是姓,「澤」是輩派,「東」才是屬於名。《毛氏族譜》里字輩是「立顯榮朝士,文方運濟祥,祖恩貽澤遠,世代永承昌。孝友傳家本,忠良振國光,起元救聖學,風雅列文章」。「澤」是第十四代輩字。
明太祖朱元璋欽賜孔子後代命名行輩十字:「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繼後清高宗乾隆皇帝弘歷雙欽賜孔夫子氏行輩十字「興毓傳繼廣,照憲慶繁祥。」道光十年清宜宗寧再賜孔氏行輩。
起名的講究和嚴格性,除了王莽時代的一字名外,就數按族譜輩次排行字輩了。排行字輩的起名習俗直接受宗法制思想的影響,其要點就是維持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製(正妻所生長子有合法繼承權)。一般家族,特別是名門大族,為了使「人不忘本」,「知統系來處」,都要撰修家譜。家族人人家譜有親疏長幼之別,為表明區別,方便記憶,保持連續性,給孩子起名講究選字,如同族兄弟採用同一字或同一漢字偏旁,同族不同輩分用不同的字表示。這種方法,稱排行或排字輩。排行字輩的起名習俗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大,范圍廣。雖然今人因時代生活變化,不興修家譜,但這種方法至今仍繼續沿用。
用字輩的方法起名,最常見的是字義的不同。用於排輩份的字大都由吉祥慶頌的字眼組合成文來表達某種意思,如常用的有紫氣東來、龍鳳呈祥、五世其昌、光耀門庭、詩禮傳家、忠厚繼世等。或是順口韻文,有的本身就是一首詩。排行字輩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被後代封建皇室奉為聖人的孔子家族。如1774年乾隆皇帝確認的孔子後裔的三十字輩:
希言公彥承
弘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抵垂佑
欽紹念顯揚
希字是孔子家族的第五十六代。1920年,第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在這三十字後續了二十字,並經北洋軍閥政府內務部批准咨行各省縣遵照執行: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煥景瑞 永錫世緒昌
根據以上排列輩次,如果我們看到孔子的後裔的姓名中間的字,就可推算出其輩份。如全國政協委員中有孔祥禎、孔令明、孔德懋,看其族譜輩次就可以知道前2人屬75、76代孫,後一人是77代孫子。
輩次取名傳入皇室,最嚴格的恐怕要數清王朝。明代朱元璋規定,朱姓子孫必須由禮部起名。清朝王室自康熙開始,按字輩命名,不僅規定了必用字,而且規定了第二字的偏旁,如雍正這一輩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胤禎等。雍正皇帝是第四子,正名胤真。乾隆這一輩皇子,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乾隆皇帝名弘歷)。乾隆年間,皇六子永熔繪了「歲朝圖」呈孝聖後,乾隆就在上面題了一首詩,有「永綿奕載奉慈娛」句,以後乾隆就在弘以下,選字「永、綿、奕、載」四字,作為取名輩字,道光又在「載」之後親選「溥、毓、恆、啟」四字。咸豐皇帝又在「啟」字輩下選定「燾、屹、增、棋」四字。因此清朝皇室從雍正輩起,取名用字的順序是: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增、祺。到了末代皇帝溥儀的「溥」字輩,清王朝就被推翻了,以後取名是否使用這些輩字,就不得而知了。
以字輩起名,名字結構上像孔子家族那樣同輩第一字不變的,也有取後一字的;有的一代字在前,一代字在後。如某家族萬、民兩代,萬字輩,萬明、萬全、萬方等;民字輩,維民、海民、興民等。還有的一代雙名,一代單名,單名以偏旁相連。循環反復,延續下去。
字輩起名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俗現象,上自皇室家族,下至黎民百姓,甚至和尚道士都喜用。它所固定的取名用字,具有相當穩定的因素,可以世世代代秩序井然地延續下去,而不同於有些方法變化無常,特別是它的傳承性,可幫助人們推行世系序列,對於那些僑居海外的僑胞及台灣、香港、澳門同胞尋根認祖、分清鄉親鄰里、長幼輩次等有重要作用。目前,絕大多數的姓氏家族,都還有自己的排行字輩。但是不像明清時代,一定要嚴格按字輩起名,而是有的按,有的不按。
安徽廬江曹氏和安徽淝南曹氏本是一脈,淝南曹氏三修家譜(1918年)記載,明代初年謙、越二公,由徽州婺源遷移到合肥南鄉(現在的舒城杭埠鎮)高坡圩,口頭傳說是由江西瓦家壩遷移來的。謙公後代至第三代時,再遷移到潛川——現在的廬江新渡曹老(目前行政區劃歸同大鎮);而越公後代,第三代時,先遷移到三河西的朱家嘴(現在歸舒城縣),再遷合肥的曹家院(肥西境內),然後到合肥南鄉的同大圩內新河口(現在屬於廬江縣同大鎮)居住,現在的廬江曹家墩遠近聞名。
由於先祖的遷移不斷,目前安徽廬江曹氏或淝南曹氏,形成的字輩有三支之多,一是:廬江新渡曹老曹氏,二是廬江曹家墩曹氏也稱淝南曹氏;三是肥西關塘曹氏。按謙、越二公為遷肥第一代算起,廬江新渡曹氏從第10代始字輩依次是:善必遐昌,邦家之光,承繼先序,世澤永長。而廬江新河曹氏從第9代始字輩依次是:景德正嘉,天錫祥光,名揚邦國,發達遐昌。肥西關塘曹氏字輩稍後校正後再補充。
按照淝南曹氏(廬江曹家墩-同大圩新河口)四修家譜的記載,目前已經與新渡曹老統一字輩,按謙、越二公為遷肥第一代,從第18代開始,字輩統一為:承繼先序,新澤永長,仁厚勝前,俊賢忠良。
現在我們把安徽蔡氏新修家譜所登載的新老字輩發表於下,供各族撰修家譜時參考。

安徽省合肥蔡氏蔡福公後裔的十六字命名記

(刊於民國十三年福公之祥公支譜)

命名各有取義,原不必立格相拘。然代遠丁繁,使別戶分門,人自為政,往往有輩行淆混,孫犯祖諱,弟冒兄名之弊。我族自十五世以上,或單字、或雙字、或以偏旁為類,或以上一字為准,不盡依古,瓜藤派屬,遂有參差不齊之處。自禋公後裔肇元公等,四次重修宗譜時遂斷自十五世為始,另議十六字。我支雖未合修,然以究屬同宗,當時命名亦相仿照,整齊畫一,立法最善。今仍因之,謹錄十六字於下(十五世至三十世):
邦家有慶 繼善傳心 學遵經訓 立觀其成
二十世孫 善武斷句
公元一九九六年二月

安徽省蔡氏宗親總會1996年重修《蔡氏家譜》

續十六字命名記

我族自十五世為始,以「邦家有慶,繼善傳心,學遵經訓,立觀其成」十六字為字輩。蔡氏宗族各支、各房、各代,絕大多數宗親都遵行使用,即使客居海外,也都如此。遂使我族字輩,基本整齊劃一,立法最善。年經代遠、丁繁,十六字已用到「訓」字輩,還有四代。經家譜續修委員會,發動蔡氏資深宗親,經過多輪研究、討論和推敲,幾易字稿,新議十六字,為吾合肥蔡氏後孫字輩。願我族宗人謹記,照派命名,永以為例。今將新續之十六字謹錄於下(三十一世至四十六世):
崇仁尚義 銳志富強 群安華泰 英傑榮光
合肥蔡氏家譜續修委員會 善武執筆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擬稿:繼釗
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2、岳武高速廬江段多少公里?

岳武高速廬江段的公里數為:1、項目起於在建北沿江石澗樞紐順接北沿江高速巢湖至無為段和蕪湖長江二橋連接線經嚴橋鎮南、紅廟鎮紅色景區北側沿巢湖風景名勝區南側布線在廬江高鐵站北側下穿合安客專接馬堰樞紐互通並入合安高速(該段落長71.4km);2、自馬堰樞紐後路線與合安高速共線進行八車道改建於桐城南樞紐結束改建折向西布設(改建段全長44.1km);3、自桐城南樞紐向西為新建段經桐城市范崗鎮、新渡鎮至青草鎮設置青草樞紐接安慶支線繼續向西進入潛山縣源潭鎮跨越大沙河後經槎水鎮、毛尖山鄉至岳西縣終於岳西北樞紐互通順接上海至武漢高速公路的岳西至武漢段。

3、關於安徽省廬江縣有多少人口有什麼什麼的 知道的來

2005年底,廬江縣轄17個鎮,352個村,人口118.2萬,面積2347平方公里。
中學校名單列表
廬江縣第四中學
廬城鎮馬廠初級中學
廬城鎮移湖初級中學
廬城鎮羅埠初級中學
廬城鎮羅埠初中迎松分部
湯池鎮初級中學
湯池鎮初中果樹分部
泥河鎮初級中學
泥河鎮第二初級中學
泥河鎮沙溪初級中學勝崗分校
泥河鎮沙溪初級中學
金牛鎮初級中學
金牛鎮初級中學梁山分部
白山鎮初級中學
白山鎮初級中學同春分部
白山鎮戴橋初級中學
白湖鎮初級中學
白湖鎮初級中學鄧湖分部
白湖鎮順港初級中學
白湖鎮楊柳初級中學
白湖鎮楊柳初中梅山分部
盛橋鎮初級中學
盛橋鎮東岳初級中學
盛橋鎮盛橋初中七里分部
盛橋鎮盛橋初中五里分部
盛橋鎮東岳初中許橋分部
樂橋鎮初級中學
樂橋鎮大化初級中學
龍橋鎮初級中學
龍橋鎮初級中學夾板分部
龍橋鎮黃屯初級中學
礬山鎮初級中學
礬山鎮磚橋初級中學
礬山鎮磚橋初級中學天橋分部
石頭鎮初級中學
石頭鎮初級中學芮崗分部
羅河鎮初級中學
羅河鎮初級中學七橋分部
羅河鎮店橋初級中學
柯坦鎮初級中學
柯坦鎮初級中學葛廟分部
柯坦鎮陳埠初級中學
柯坦鎮陳埠初中陳池分部
萬山鎮水關初級中學
萬山鎮長崗初級中學
萬山鎮長崗初中嶽廟分部
冶父山鎮初級中學
冶父山鎮石山初級中學
冶父山鎮石山初中魏崗分部
廬江縣郭河初級中學
郭河鎮郭河初中三塘分部
郭河鎮郭河初中三畈分部
郭河鎮福元初級中學
郭河鎮元初中牛首分部
同大鎮黃道初級中學
同大鎮初級中學
同大鎮同大初中南閘分部
同大鎮新渡初級中學
同大鎮新渡初中古圩分部
 
高中學校名單列表
安徽省廬江中學
安徽省廬江縣第二中學
廬江縣第三中學
廬江縣裴崗中學
廬江縣盛橋中學
廬江縣白山中學
廬江縣金牛中學
廬江縣湯池中學
廬江縣樂橋中學
廬江縣泥河中學
廬江縣礬山中學
廬江縣高級職業中學
廬江縣廬北高級職業中學
廬江縣田埠高級職業中學

4、廬江縣的鄉鎮是怎麼調整的?

廬江縣人民政府:
你縣上報的《關於廬江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請示》(廬政〔2005〕26號),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己作出批復,現通知如下:
同意將原28個鄉鎮調整為17個鎮。
一、撤銷羅埠鄉、石山鄉、戴橋鄉、福元鄉、新渡鄉、許橋鄉、楊柳鄉、黃屯鄉、磚橋鄉、陳埠鄉、沙溪鄉。
二、調整廬城鎮、冶父山鎮、石頭鎮、白山鎮、同大鎮、郭河鎮、盛橋鎮、白湖鎮、缺口鎮、礬山鎮、柯坦鎮、泥河鎮的行政區域,並將缺口鎮更名為龍橋鎮。
(一)廬城鎮:將原羅埠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廬城鎮轄12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面積163平方公里,人口14.36萬人。鎮政府駐城關(原廬城鎮政府駐地)。
(二)冶父山鎮:將原石山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冶父山鎮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面積153平方公里,人口5.68萬人。鎮政府駐胡家院(原冶父山鎮政府駐地)。
(三)石頭鎮:將原戴橋鄉的錢渡村、白河村並入。調整後的石頭鎮轄1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面積75.25平方公里,人口3.71萬人。鎮政府駐石頭(原石頭鎮政府駐地)。
(四)白山鎮:將原戴橋鄉的戴橋居委會、馬鞍村、李墩村、金墩村、五愛村、朱井村、站崗村並入。調整後的白山鎮轄2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面積88.75平方公里,人口6.2萬人。鎮政府駐白山(原白山鎮政府駐地)。
(五)同大鎮:將原新渡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同大鎮轄2個居委會、38個村委會,面積117平方公里,人口8.65萬人。鎮政府駐二龍(原同大鎮政府駐地)。
(六)郭河鎮:將原福元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郭河鎮轄2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面積124平方公里,人口6.44萬人。鎮政府駐郭河(原郭河鎮政府駐地)。
(七)盛橋鎮:將原許橋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盛橋鎮轄3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7.26萬人。鎮政府駐盛橋(原盛橋鎮政府駐地)。
(八)白湖鎮:將原楊柳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白湖鎮轄4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面積163平方公里,人口9.04萬人。鎮政府駐吳壩(原白湖鎮政府駐地)。
(九)礬山鎮:將原磚橋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礬山鎮轄4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6.96萬人。鎮政府駐礬山(原礬山鎮政府駐地)。
(十)柯坦鎮:將原陳埠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柯坦鎮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面積123平方公里,人口6.15萬人。鎮政府駐柯家坦(原柯坦鎮政府駐地)。
(十一)泥河鎮:將原沙溪鄉整建制並入,將缺口鎮的同心村並入。調整後的泥河鎮轄2個居委會、37個村委會,面積183.5平方公里,人口9.55萬人。鎮政府駐泥河(原泥河鎮政府駐地)
(十二)龍橋鎮:缺口鎮更名為龍橋鎮。將同心村劃出;將原黃屯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缺口鎮轄2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面積103.5平方公里,人口5.51萬人。鎮政府駐缺口(原缺口鎮政府駐地)。
三、保留湯池鎮、萬山鎮、羅河鎮、樂橋鎮、金牛鎮。
望你縣按此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加強領導,認真實施,確保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期間工作不斷、秩序不亂、財產不流失,社會保持穩定。

5、安徽桐城市有哪幾個鎮

桐城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桐城市現轄12個鎮、2個街道。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市, 成為中國城市家族中一個年輕的成員。

鄉鎮(街道)電話(區號:0556)

新渡鎮 6810046 雙港鎮 6860101 青草鎮 6060037

孔城鎮 6510038 大關鎮 6710203 金神鎮 6665000

范崗鎮 6010018 嬉子湖鎮 6600010 呂亭鎮 6770686

唐灣鎮 6590028 黃甲鎮 6593008 鱘魚鎮 2811483

文昌街道辦事處 6121641 龍眠街道辦事處 6204648

6、同大鎮新渡村江臘芝母親姓什麼?

這位知友,您在這里詢問同大鎮新渡村江臘芝母親姓什麼?網友怎麼會曉得呢?您想了解她母親情況,最好去向她的親朋好友、同事、同學求助,他們會告訴你的。
您說的就是安徽合肥廬江縣同大鎮新渡村嗎?

7、廬江縣多少人口?幾個鎮

廬江縣(方言音Yu\Ru jiang),隸屬安徽省合肥市。
廬江縣轄17個鎮,面積2352平方公里。是周瑜故里、溫泉之鄉、礦業大縣。截止2010年,廬江有戶籍人口117.94萬,其中常駐人口為97.4萬。2011年廬江城區人口27萬,建成區面積為26平方公里。
下轄廬城鎮、冶父山鎮、湯池鎮、泥河鎮、白山鎮、盛橋鎮、同大鎮、金牛鎮、石頭鎮、郭河鎮、萬山鎮、羅河鎮、樂橋鎮、柯坦鎮、白湖鎮、龍橋鎮、礬山鎮共17個鎮。
《關於廬江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請示》(廬政〔2005〕26號),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己作出批復,現通知如下:
同意將原28個鄉鎮調整為17個鎮。
一、撤銷羅埠鄉、石山鄉、戴橋鄉、福元鄉、新渡鄉、許橋鄉、楊柳鄉、黃屯鄉、磚橋鄉、陳埠鄉、沙溪鄉。
二、調整廬城鎮、冶父山鎮、石頭鎮、白山鎮、同大鎮、郭河鎮、盛橋鎮、白湖鎮、缺口鎮、礬山鎮、柯坦鎮、泥河鎮的行政區域,並將缺口鎮更名為龍橋鎮。
廬江縣下轄:
廬城鎮:將原羅埠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廬城鎮轄4個街道管理區,14個居委會,26個行政村,1個蔬菜隊,1個林場,面積16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23萬人。鎮政府駐城關(原廬城鎮政府駐地) 。屬副縣級建制。
湯池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16個村委會,面積97平方公里,人口4.77萬。
盛橋鎮:轄10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26平方公里,人口7.26萬。
白山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10個行政村。面積14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7.2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96萬人,耕地面積7.17萬畝。
同大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27個村委會,面積71平方公里,人口5.45萬人。
郭河鎮:轄2個社區居委會,12個行政村,面積124平方公里,總人口6.4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2萬人,耕地面積7.09萬畝。
石頭鎮:轄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75.25平方公里,人口3.71萬人。
金牛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13個村委會,面積68平方公里,人口3.74萬人。
柯坦鎮:轄15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達6.15萬人,面積123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4.6萬畝,耕地面積5.5萬畝。
泥河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21個村委會,面積95平方公里,人口5.8萬人。
礬山鎮:轄4個社區居委會,7個村委會,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3.14萬人。
龍橋鎮:轄2個社區居委會,11個行政村,面積105.2平方公里,總人口5.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4萬人,耕地面積4.05萬畝。
白湖鎮:轄2個社區居委會,15個村委會,面積111平方公里,人口5.8萬。
樂橋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21個村委會,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5.95萬。
羅河鎮:轄11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316個村民組,共20113戶。鎮干28人,村干
部77人。至2010年底總人口為71591人,其中農業人口65907人,耕地42767畝。羅河鎮位於合肥市廬江縣最南部,距廬江城36公里,東西長
約22公里,南北寬約6公里,由七橋、羅河、店橋三鄉合並而成,區域總面積118.9平方公里。
萬山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16個村委會,面積92平方公里,人口4.52萬。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