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夏家祠堂照片
1、有多少姓曠的?
全國曠姓人口大約有12萬人,以湖南衡陽為最多。湖南衡陽曠姓人口大約有6萬人。
曠姓
百科名片
曠姓淵源
曠姓,是我國的一個姓氏,為東漢黃宣之後,此姓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師曠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中記載:「<風俗通>雲:師曠之後。宋潭州曠元則,曾孫湜:紹興二年進士。」在史籍《姓觽》中也記載:「<國名紀>雲:古曠國之後,有曠氏、鄺氏。」在史籍《廣韻·盪》中記載:「鄺,姓。出廬江。」
師曠,春秋時期晉國著名的音樂家,字子野,冀州南和人(今河北南部),活動時期在公元前572~532年之間,即晉悼公姬周、晉平公姬彪執政時期。
「師」是一種尊稱,實際上是上古奴隸制時期世人對專職服侍貴族的大奴才的尊稱,例如專職服侍和教授奴隸主子孫文史知識的奴才就稱作「老師」,並一直沿用至今;當時地位最高的王室音樂家名字前也常冠以「師」字。在後來的歷史地位評價中,「師」者在社會的三六九等級中均屬於下九流之末,政治地位不抵「匠」,因而被鄙稱為「老九」,既是歷代統治者維護統治的基石,也是歷代統治者踏在腳底的「治墊」,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因此,為「師」者當應明了自己的社會地位,不要昏頭。
師曠天生眼盲,常自稱「暝臣」、「盲臣」,他的音樂知識非常豐富,不僅熟悉琴曲,並善用琴聲表現自然界的音響,描繪飛鳥飛行的優美姿態和鳴叫。師曠聽力超群,有很強的辨音能力。漢朝以前的文獻常以他代表音感特別敏銳的人。史籍《淮南子·汜論訓》中記載說:「譬猶師曠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無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在典籍《周書》中也記載他不僅擅琴,也會鼓瑟。
師曠也通曉南北方的民歌和樂器調律,史籍《左傳》中記載:「晉人聞有楚師,皆懼,而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楚必無功!』」
在史籍《左傳》中還記載: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幼有成德,聰明博達,溫恭敦敏。谷、雒水斗,將毀王宮,王欲壅之。太子晉諫,以為不順天心,不若修政。晉平公派遣叔譽聘於周廷,見到太子或,與之相談,五稱而三窮,逡巡而退。回來候告訴晉平公曰:「太子晉行年十五,而譽弗能與言,君請事之。」晉平公很驚奇,便哦愛大賢師曠去見太子。太子晉與師曠交談後,深感師曠服德,遂與相結。後來姬晉問師曠曰:「我聽說您能知人壽之長短?」師曠嚴肅回答道:「然。女色赤白,女聲清汗,火色不壽。您應少貪女色!」姬晉嘆道:「對呀。不過我三年後將升天,您說的貪色之警與我無干。」其後三年,太子姬晉果然病逝。孔子知道此事後曾埋怨師曠,並感嘆:「惜夫!殺吾君也。」
師曠認為,人們可以通過音樂來傳播德行。到晚年時,師曠已精通星算音律,還撰述了《寶符》一百卷,在明、清兩朝的琴譜中,《陽春》、《白雪》、《玄默》等樂曲的解題均為師曠所作。
師曠的後裔子孫,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稱曠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黃姓,出自東漢時期河陽侯黃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在湖南的鄺、曠氏族譜中,均稱自己的姓氏是由黃氏而易,但所有姓氏書籍皆無記載,因而不知所本。今從俗稱,鄺氏即曠氏。
據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新田《鄺姓氏族源流·遠祖溯源》中的記載:「遠祖姓黃諱宣,東漢治水有功,封河陽侯,家南陽白水,娶梁侯鄧禹孫女,生子諱賢,字四明,唐神龍年間拜右相,以武功封鄆國公,居汴梁鄧州泉。」
黃賢之後代生有二子,長子黃旦,次子黃丞,為失守邊關,二子逃外易姓,長旦添邑於右為鄺姓,次丞添日於左為曠姓,仍不離黃姓本意。鄺旦移居河南陳留東村,曠丞徙居江西吉州。其裔孫遷播各地。
始自黃姓,聽長輩說「鄺」乃姓黃在廣東與湖南的郴州一帶躲起來了姓鄺的祖先黃氏在當時的朝代可能是犯了「株連九族」罪就攜帶家眷南下,逃到了史稱「南莽」的廣東與郴州,而南莽歷來朝廷不管,於是「黃氏」就在這帶扎營., 「黃氏」為了隱姓埋名.,在者「黃氏」不讓自己的後人忘記自己的祖先姓「黃」,再者黃氏所在之地是廣東與郴州,顧而黃氏就改姓為鄺,還有一說「黃廣鄺乃一家」。
第三個淵源
源於古曠國,在今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一帶,古稱曠林,居人因以為氏。曠姓與況姓是兩種同音而不同字,又不同義的姓氏。
二.遷徙分布
今在下列地區均有曠氏族人分布
湖南省
長沙市,武崗市,衡東縣,桃江縣,漢壽縣,茶陵縣,常德市武陵區,岳陽縣鹿角鎮,沅江市南大鎮華勝村,雙峰縣唐家灣鎮曠家堂,祁陽縣龔家坪鎮新曠居委會,衡陽縣金蘭寺鎮十里村荷葉組,衡陽市南嶽區、石鼓區曠家坳,漣源市橋頭河鎮、杉山鎮杉山村,醴陵市燕頭、龍禹灣、榨平櫳村,株洲縣淥口鎮柏樹村、楊梅村、姚家壩鄉,攸縣鍾佳橋鎮盤陂村、大同橋鎮、淥田鎮,湘潭縣楊嘉橋鎮、荊洲鄉曠家山、茶恩鎮棠花村,洞口縣竹市鎮柘溪村、群溪村、洪橋村、管竹鄉,祁東縣太和堂鎮、城連圩鄉柏山排村、幸福罐村、西坪村、楊梅村,衡山縣店門鎮、店門老街、師古鄉、開雲鎮建勝村、沙泉鄉建華村,湘鄉市壺天鎮、合東村(曠家祠堂)、叢溪村、直東村、橫東村、澗山鄉、翻江鎮岐山村,婁底市婁星區杉山鎮花溪村曠家組、曠家牛車橋、杉山村杉山坳老街曠家、西陽鎮宋家村、江龍村。
四川省
成都市,西昌市,簡陽市,什邡市,夾江縣,遂寧市南壩灣,大邑縣安仁鎮,開江縣新寧鎮,旺蒼縣木門鎮,青川縣茶壩鄉寺壩村,綿竹市孝德鎮、板橋鎮新泰村,長寧縣硐底鎮新保村,渠縣嘉禾鄉橋溝村爾子山,南江縣和平鄉宋朝寨村一組,自貢市貢井區牛尾鄉、蓮花鎮,眉山市東坡區柳聖鄉、高台鄉,華鎣市雙河鎮,岳池縣顧縣鎮,大英縣玉峰鎮、三家鎮曠家池塘、大坡鄉土城村,廣安市廣安區馬壩鄉農旺村、白馬鄉碑梁村、白馬村、楊坪鄉老鷹村、仙魚村11組、鯉魚村4組、石筍鎮玉峰村6組、四崖村、代市鎮拱橋鄉旭光村、龍台鎮青松村曠家石壩。
江西省
豐城市,於都市,信豐市,蓮花縣,遂川縣,吉水縣,永豐縣,安福縣金田鄉,洲湖鄉,分宜縣湖澤鎮漢塘村、納田村,吉安縣敖城鎮曠家村、固江鎮鍾家村,吉安市青原區河東鎮菱塘村委會(曾家坪村),泰和縣冠朝鎮後谷村、社下村、沙村鎮後谷、萬合鎮沙湖村花石小組,永新縣埠前鎮心田村、錢溪村、心田鎮錢溪村、石橋鎮燎原村源泉。
重慶市
銅梁縣,大足縣寶頂鎮,萬盛區南桐鎮,萬州區余家鎮同心村9組,梁平縣城東鄉響鼓8組 ,綦江縣三角區四合頭村,永川區寶峰鎮登東場、永榮鎮曠家村,奉節縣公平鎮明水鄉、青正鄉,雲陽縣南溪鎮、盛保鎮、高陽鎮文龍鄉、江口鎮。
貴州省
貴陽市,石阡縣,德江縣,盤縣,岑鞏縣平庄鄉亞林村,普安縣雪浦鄉硐口村補馬組,思南縣大河壩鄉桃子丫村、思塘鎮、大壩場鎮瓮溪。
廣東省
韶關市湞江區、南雄市,惠州市。
湖北省
武漢市,宣恩縣萬寨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
全州縣才灣鎮曠家村
陝西省
漢陰縣蒲溪鎮
台灣省
台北市
三.郡望堂號
1.郡望
廬江郡:秦朝時期為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漢朝時期名為舒。隋朝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置廬江縣,治所在舒邑(今安徽廬江),其時轄地在今安徽省長江以北廬江一帶。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
2.堂號
南陽堂:以望立堂。
廬江堂:以望立堂。
四.家乘譜牒
後谷曠氏宋德佑丙子纂修舊譜序
予泰和江鄉諸大世家,多經兵火之餘,族屬分散,使一世至再世三世相見如塗人。由者譜碟之不穆,本源之莫辨,間其能藏其先世舊譜,又藐然視為虛車,略不經意以續休美,使上無所統,下無所承,是固未得為賢子孫也。茲曠君紹祖,輯其家譜,既成帙,將籌諸梓屬序於余。 余按曠氏之系,出自高辛氏後關伯苗裔。迨漢光武時,有祖姓黃諱宣,居河東,以治水奏績,拜侯,因留籍於南陽。衍至唐神龍間,一世祖曰賢,紀功封鄆國公。後因邊關失守,上命滅族。賢字四明,令子侄易姓改名,本姓黃,長子旦添邑於右為鄺,次子丞添日於左為曠。竄逃於外,旦移居河南陳留東村,丞徙居江西吉州。幸次子丞,系開元初舉進士第二,選駙馬,封安平侯,以公主故未罹厥難。至天寶間,因諍事謫吉州長史,故吉之有曠始於長史公也。由長史公而八世孫曰有容,建隆元年移家高州,有卜居詩。雲自宋季之變,昆第子姓散漫諸外,而容五世孫孟宇暨子中秀徙居後谷。中秀公而下,世居後谷,咸以詩文顯其族,而雲亭諸大名宗,曾不一二屈指焉。
紹祖君既登公車,嘗以世系置念。今觀其譜,賢宦必書,墳墓姻婭必書,功勛義烈必書。且其先,或以科第發身,或以功名勅封,或以子爵襲贈,簪纓圭組,前後相望,溯其源而演其派,審其是而正其非,尊卑有定,疏戚有辨,秩然不相紊,君之用心可謂至矣。矧君之族,曾經兵鐵,而斯譜之舊類掇拾於灰燼之餘,至今世系炳然,曾無確失,俾後之若子若孫,興起尊祖敬宗之念者,實君始之也。語曰:一人倡之,百人和之。曠氏之後必有興者,斯譜之作,固百世之信貸矣,豈虛車雲乎哉?吾與君通家社游也,因其請而為之序,且以詩弁其首。雲: 曠氏家聲振漢唐,九天星斗煥文章。權兵百萬降邊圉,柱國無雙協帝王。應有勛名扶社稷,更傾忠義佐朝綱。綿綿譜牒傳今古,一字千金御墨香。
大宋德佑二年丙子冬望後
少保右丞相兼樞密院事文天祥拜撰
南嶽曠氏六修譜序
余居湘鄉之東北隅,距衡山僅百里許。知衡多望族,而曠氏最著,蓋族以人傳也。前太史岣嶁先生,碩望巨儒,名噪海內,所著有禹貢註疏,雜著、詩、古文、詞、時藝各集。其弟名進士,半崖先生,亦著制藝、課草行世。余自知文,即服膺二公著作,未嘗不深高山仰止之慕焉。又嘗讀前輩科場策諭,知二公從兄檻泉,亦名儒也。投筆請纓,領解額,成進士,歷膺朝廷鎖鑰,輕裘緩帶,儒將風流。所謂文武世家,良不誣也。早歲,余幸叨科名,備員京邱,月夕風晨,每與當世名公卿談及岣嶁諸公人品、學問、文章、事業,蓋未有不津津樂道之者。歲戊申,曠子堯臣,以廩膳游京。一日,以同鄉來謁余,見其敦厚誠謹,欽敬久之。及悉其閥閱,則知為太史原任觀察六柱先生之仲子也。壬子歲,余丁內艱回籍,堯臣亦南旋。乃者余奉命封辨團防,拓集軍馬,駐衡郡者數月。時都閫曠竹友,幼習戎行,老成持重,為衡郡土著,余比倚為長城。嗣余討賊,由湖北而安慶,而江西,竹友均與偕,所至皆立有功。既而竹友以疾告歸。余亦復以丁外艱旋里。久之,堯臣偕竹友來用,因便以其族續修譜序請余。比以讀禮辭,然終不能卻也。因詳閱其譜牒本末,知曠氏自漢而唐以盛於今。蟬聯科弟,代不乏人。今者文武諸生近百人,而應童子試者,以數百計。洵哉!其為衡邑望族也。至其族譜之修,則始自明牧伯魯源公圖說,次逸齋,次岣嶁,次蓮峰,次東序諸公,迄今凡六修矣。其譜例則仿諸歐蘇,而斟酌損益,又盡善焉。夫家之有乘,猶國之有史也。而吾謂家乘與國史,實同而異,國史有褒有貶,有美有刺,有錄有不錄。至家乘,則雖有親疏貴賤等級之不同,然無不敬之宗,即無不牧之族。蓋國史以義為斷,而家乘以仁相親。支分派別,木本水源,余維曠氏譜,為尤得合敬同愛之微意焉。是為序。
咸豐七年歲次庚申仲春月上浣之吉滌生曾國藩拜撰
註:曾國藩著《南嶽曠氏六修譜序》現收入《曠氏南嶽道孫公房十修通譜》卷一綱要《舊譜序跋》。
湖南臨武鄺家村源流
湖南鄺氏起源出自黃姓。黃宣祖籍河南,東漢治水有功封「河陽侯」,唐神龍年間拜右相,居汴梁,封鄆國公,公本姓黃,其子二,長曰旦,次曰丞,以難故易姓,旦改曠,丞改鄺。丞添邑於右為鄺,徙居吉州(江西)。 遠祖宣(姓黃),東漢河陽侯,家南白水。娶粱候鄧禹孫女。雲孫(八代以下的孫)曰賢,字四明。唐神龍間拜右相,以功封鄆國公。居汴粱鄧州白水村,生子二,長曰旦,次曰丞。原姓黃,因敗關滅族。易姓潛名(傳說初在黃外加廣,為廣姓),旦添曰於左為曠,居河南陳留村:丞添邑於右為鄺,徙居吉州(江西)。丞佑唐,開元舉進士,選駙馬,封安平侯,以言諍,天寶乙未謫吉州長吏。安祿山兵動,調安城參軍團練使,遂居敖城,生子纞,傳十於世,生幼父,遷湖廣臨武壽塘而家焉,幼父即吾族始祖。……自十一世以下,子孫甚繁,名著三忠,存跡九女,江浙之有如安富之蒼州,東山峽珠村,彭方盧陵之敖城、社背、故江,永新之辛田,上鄉,吉水中村,永豐上市,秦和下村,遠則江省之有進賢。湖廣之有臨武、宜章。衡山、攸縣,廣東之有南海,連州,大寧,派為遞遷,代有聞人……
新田曠氏
新田始遷祖仁表,字愛民,於宋太祖乾隆年間從宜章縣馬口沖遷寧遠縣陶嶺腳赤背保、橋頭嶺(今屬新田),再遷至現址三和鄉第十一保頒村。族人分布於洪仁、塘下、水富坊及嘉禾、寧遠等縣。
南嶽曠氏
始祖東漢河陽侯宣公,本姓黃,數十傳至唐神龍間鄆國公賢,生旦、丞二公,以難改姓「鄺」「曠」。丞公徙江西吉州。凡二十傳至善卿公,生汝霖、作霖。汝霖因慕衡岳山水之勝,元末明初自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境竹小源遷居衡山楊林頭左家坪,今南嶽祝融水口。作霖遷攸縣。汝霖生道孫、進孫、勝孫。道孫生仁清、仁泰。仁清居衡山福田東湖,稱東湖房。仁泰生惟寬,居南嶽止觀橋,後衍材、清、興、誠四房。清雍正3年(1725)、乾隆元年(1736)、乾隆29年(1764)、乾隆57年(1792)、道光5年(1825)、咸豐10年(1860)、光緒17年(1891)、1920年、1941年、1993年纂有族譜。至1993年,共有丁口48112人。班行:士本大儒(聖賢)學,一經啟運昌,文章鳴國盛,禮義兆家祥,懿德流芳遠,先疇纘緒長,忠良繩祖武,勛業振河陽。該族名人曠深本,雍正28年武進士。曠敏本,乾隆元年進士。曠學本,乾隆2年進士。曠楚賢,乾隆46年進士。
醴陵梢岡曠氏
始遷祖若霖公,明洪武初年自江西廬陵遷此。族人分布於燕頭、龍禹灣、榨平壠。至1948年,全族人口400人。醴陵北鄉之梢岡鋪(今株洲縣姚家壩鄉境內)。班行:宗 家申方錄澤
常德曠氏
該族以東漢宣公為遠祖,本姓黃,治水有功,封河陽侯,家南陽白水。傳至賢公,唐神龍間拜右相,居汴梁,二子以族難易姓,旦改鄺,丞改曠,徙陳留。丞再徙吉州。後以安祿山之亂,調安城參軍團練使,遂居東蒙岡。至壽一、壽二公於明永樂年間自江西吉水遷常德武陵。族譜創修於清嘉慶16年(1811),咸豐10年(1860)續修,1941年三修。派語:(自十二世始)玉大文章秀,嘉言自汝昌,賢能待國用,名成必有光,慶余由善積,宏第煥湖湘。1941年(常德)《曠氏族譜》載《曠氏歷代始祖世紀》:遠祖宣,東漢治水有功,封河陽侯,家南陽白水。河南始祖賢,唐神龍間拜右相,居汴梁,本姓黃,二子以族難易姓,旦改鄺,丞改曠,徙陳留,再徙吉州,為江西遷祖。傳至壽一、壽二,於明永樂年間由江西吉水遷武陵,為武陵(今常德)始遷祖。
洞口曠氏
始祖孟宗公,江西廬陵敖城人,官居學士,子中信公,於宋紹興間因金人南侵,而遷居武岡江南壠,今屬洞口縣管竹鄉洪橋村,譜尊為一世。中信生三子:厚載、厚爵、厚祿。爵遷新化,祿遷沅江,載留居故土。後裔散居群溪、尖江、柘溪、路下沖、石井等處。清光緒元年(1875)始修族譜,宣統元年(1909)二修,1993年三修。至1948年,共有族人1218人。宣統2年(1910)創建宗祠於神溪。前班:中厚家國治,風雲時會合,惟添道久永,行萬世正清,仁理良自育,守志依昆侖。後班:懿德流芳遠,先疇贊緒長,忠孝繩祖武,勛業振河陽。
宜陽曠氏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宜章)《宜陽鄺氏族譜·序》中稱鄺氏,江西廬江郡人,祖千祿,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因任宜章縣教諭,隸籍縣治之西廣田湖。
湖南宜章鄺氏族譜
我祖始於軒轅黃氏,越至東漢河陽侯,諱瑄,神龍年間生子一,諱賢,字四明,拜右相,生二子,長曰旦,次曰丞,因敗關滅族易姓焉,旦添日於左為曠,丞添邑於右為鄺,丞公由唐開元中舉進士,選駙馬,封安平侯,以言拂當事,天寶乙未年謫居吉州長史。安祿山兵動,調安城參軍團練史,家居敖城,生子懋,懋生緋,緋生伯芳,伯芳生顯申,顯申生用思,用思妣王氏,生三子,長富國次安國季定國,定國之後生二子,長桂次桃,桂公遷宜章,為宜章之始祖。(光緒十三年,二十四世祖天池撰序。宜章譜第十六頁)
湖南嘉禾縣鄺氏族譜
稽我族姓,起點於周師曠,為晉屏公之臣,職司樂師,後以名為姓,東漢時遠祖諱宣,封河陽侯。家南陽白水,娶梁侯鄧禹之孫女,其後裔諱賢,字四明,唐神龍間拜相,以功封鄆國公,居汴梁鄧州白水村。生子二,長諱旦,次諱丞,因避兵亂,旦仍原姓,遷居河南陳留東村,丞添邑於右為鄺,徙居吉州。丞之後諱佑,唐開元舉進士,選附馬,封平安侯。天寶乙末以言拂上,調吉州長史。佑之子諱懋,傳十世孫諱有容,徙居高州。再傳誕生幼四八公,遷居臨武壽塘,即我族始祖。」(民國丁亥夏華清編)
湖南永興縣鄺氏族譜
遠祖宣為東漢河陽侯,家南陽白水。娶梁侯鄧禹孫女生子賢字四明,唐神龍間拜右相,以功封鄆國公。居汴梁鄧州白水村,生子二,長曰旦次曰丞。原姓黃,因族難改姓易名。旦添日於左為曠,居河南陳留東村。丞添邑於右為鄺,徙居吉州。丞後唐開元間舉進士,尚公主封安平侯。天寶已未,因以言諍,謫吉州長吏。安祿山兵動,調安成參軍團練使,家居熬城,生子懋,傳十餘世,生幼四八公,名公著,遷湖廣臨武之壽塘,時大宋紹興年間也,又十餘傳,至元正末年間,千三十朗公分居於永興金陵鄉之老鴉山前焉。
湖南臨武鄺氏宗譜鄺氏源流
遠祖宣,東漢河陽侯,家南陽白水,娶梁侯鄧禹孫女。雲孫曰賢,字四明,唐神龍間拜右相,以功封鄆國公,居汴梁鄧州白水村,生二子,長曰旦,次曰丞,原姓黃,因敗關滅族,易姓潛名,旦添日於左為曠,居河南陳留東村。丞添邑於右為鄺,徙居吉州。丞佑唐,開元舉進士,選駙馬,封安平侯。以言諍,天寶乙未,謫吉州長史,生子懋,傳十餘世,生幼父,由吉州敖城遷湖廣臨武壽壙而家焉,幼父即吾族始祖。(原載1990年新修宗譜首頁首段)
河南省鄺氏族譜
周口.駐馬店兩地有鄺姓十多村莊,人口一萬余.周口八千餘.2001年重續族譜. 一;鄺氏考,據<姓氏探源>載;春秋時,在安徽廬江,有一四等小國,國人以國為姓,始有鄺姓. 二;鄺氏來龍片斷錄;起南海.遷高安.徙麻城.來橫七.祭祖牌撰;.始祖橐來祖道安公.兩側對聯曰;湖廣麻城遷來客,橫七溝村移來人.
五.字輩排行
南陽郡吉安曠氏字輩排行
1—13世:賢丞懋緋芳庄海顯珏有玉寶亨;14—63世:宇秀實彥景,元叔均文士,時敘丕宏崇,世起卿相立,朝尚文允善,法天開隆運,明德在新民,忠厚傳家寶,詩書訓後人,光祖良才承。
南嶽曠氏字輩排行
士本大儒(聖賢)學,一經啟運昌,文章鳴國盛,禮義兆家祥,懿德流芳遠,先疇纘緒長,忠良繩祖武,勛業振河陽。
常德曠氏字輩排行
(自十二世始)玉大文章秀,嘉言自汝昌,賢能待國用,名成必有光,慶余由善積,宏第煥湖湘。
湖南洞口曠氏字輩排行
前班:中厚家國治,風雲時會合,惟添道久永,行萬世正清,仁理良自育,守志依昆侖。後班:懿德流芳遠,先疇贊緒長,忠孝繩祖武,勛業振河陽。
醴陵梢岡鋪(株洲縣姚家壩)曠氏字輩排行
宗 家申方錄澤
吉安縣敖城鎮曠氏字輩排行
金水木,昭顯宗功遠,積裕定發祥,忠厚傳家寶,詩書繼世長。
廣東省南雄市曠氏字輩排行
老派:德子思成大,登明傳世德,啟運藉賢良,家國垂光耀,文明奕代昌。新派:昭顯宗功遠,積裕定發祥,忠厚傳家寶,詩書繼世長。
衡陽市祁東縣城連墟鄉曠氏字輩排行
(老班)復世子孫學,一經啟運昌;文章鳴國盛,孝友兆家祥。(新班)懿德流芳遠,先疇贊緒長,忠孝繩祖武,勛業振河陽。
開江縣萬州區永川區曠氏字輩排行
士本大賢學,,一經啟運昌,文章明盛國,少友定家祥。
全州縣曠氏字輩排行
士本大賢學,一經啟運昌,文江學
廣安市廣安區曠氏字輩排行
士本大(聖)賢學,一經啟後昆,家聲同岳寺,秀發(效法)耀南垣。
大足縣曠氏字輩排行
士本聖賢學,一德時方泰,萬年運正昌,文章經國業,忠厚振家崗。
奉節縣雲陽縣曠氏字輩排行
紹宗聖賢學,玉成公輔材,茂德石方太(恆心徵有守),泰運貴能開,尚德維邦志,同仁善世懷,承先思衍祚,厚澤自長延。
安康市曠氏字輩排行
賢學玉成公,普安代亥廷,顯勝華。
宜賓市曠氏字輩排行
大學應從逢,世懷先列守,培元正汝中,洪開道本友。
遂寧市曠氏字輩排行
立,炳(永),時,天,少,文,明
渠縣雲陽縣曠氏字輩排行
玉大文章秀,家言至爾昌,賢能代國用,民臣必有光。
江西省泰和縣後谷村曠氏字輩排行
法天開文運啟
普安縣盤縣曠氏字輩排行
道玉之起鍾,大尤以學仕,廷發業在情。
思南縣曠氏字輩排行
昌宏廣大,明遠光華,宗毓繼美,世德成家。
旺蒼縣南江縣曠氏字輩排行
應之秀純祖,三廷思宗叢,國長元自敏,康定方永龍。
綦江縣南岸區曠氏字輩排行
玉帝仁康,文光世永,澤維昌大,鴻紹先修。
綿竹市曠氏字輩排行
良,志,佑,祥
什邡市曠氏字輩排行
良 治 育
眉山市樂山市曠氏字輩排行
安仕中文
簡陽市曠氏字輩排行
嚴壽建綠如千秋
成都市曠氏字輩排行
興 成 發 斗
大邑縣曠氏字輩排行
長,壽,山,澤
西昌市曠氏字輩排行
連,志,時,永
六.楹聯典故
1.四言通用聯
溯姓源氏;宗河陽侯:全聯典指曠氏淵源,特指東漢時期的黃宣(曠宣),治水有功,封河陽侯。
岣嶁傳易;六柱定讞:上聯典指曠敏本,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進士,頗有學識,執掌嶽麓書院,工詩文,名重一時;著有《白沙井記》。下聯典指曠楚賢。
2.六言通用聯
土木之役萬古;嶺南撫夷千秋:上聯典指明朝時期兵部尚書曠野,護駕土木之役,戰死沙場。下聯典指明天順年間鎮撫兩粵、以武功顯赫的曠彥譽。
3.三忠堂
鄺乃古姓,羅泌《路史》卷三○《國名紀·雜國上》:「鄺,古國,有鄺氏。」《姓苑》:「鄺氏,廣東南海、高州多此族。」據陝西漢陰發現的乾隆二十六年《鄺氏族譜》記載,鄺與曠,二氏同出一宗,其先祖本黃姓,乃伯益之後。東漢時,有河陽侯黃宣者,娶妻梁侯鄧禹之孫女,生子黃賢,家於河南南陽鄧州白水村。至唐神龍中(705~707年),黃宣裔孫黃旦、黃丞兄弟因避禍易姓,黃旦易姓曰曠(曠),黃丞易姓曰鄺(鄺),俱隱「黃」字於其中。以後,曠氏自南陽徙居陳留東村,鄺氏徙居江西吉州。
漢陰《鄺氏族譜》內有《敖城鄺氏宗譜序》一篇稱:「自丞公由開元中舉進士,選駙馬,封安平侯。因言拂上,天寶乙未謫吉州長史。安祿山兵動,調敖城參軍團練使,家東蒙山下,遂為敖城人。」
此後,鄺氏以吉州敖城為中心,不斷向周邊地區遷徙。漢陰《鄺氏族譜·敖城鄺氏宗譜序》又稱:「歷傳至宋,子孫日益蕃衍。一居廬陵,一居永新,一居太和,一居永寧,一居南海,一居臨武、宜章,一居寶慶、武岡,一居衡州、攸縣,一居蜀之遂寧,一居東粵之連州,一居西粵之羅城,先後以甲第顯,簪纓衣衿郁然相望。」諸如安福、蒼州、東山、峽水、朱村、彭方,永新之辛田上鄉、吉水中村、永豐上市、泰和下村以及南昌以東的進賢縣,都有鄺氏子孫的家園。明萬曆年間,禮部右侍郎、代理尚書朱國祚在《三忠堂鄺、曠氏標銅五族珍璣譜敘》中說:「派為遞遷,代有聞人。後先相望,如忠烈之貞,勛業之隆,懿德之盛,文章之著,炳耀古今。
三忠曠鄺氏標銅五族譜診璣譜敘(通序)
余蓋觀於舊譜,俯而深維,作而曰:美哉,彬彬乎多矣。夫譜以明世也。百世之上可以老,老焉。百世之下可以幼,幼焉。一世之中可以長,長焉。長長可以觀弟矣,幼幼可以觀 慈矣,老老可以觀孝矣,三美備矣,不亦鎂乎哉。三忠曠鄺門戶甲他族。其先河難鄧州白水,以武功封侯位,失守邊關,二子易姓逃名,曠為左房,鄺為右房,二世謫判吉州,遂居敖城。十世有容,徙居高州。自十一世以下,子姓甚繁,名著三忠,跡存九女。如安福之倉州,東山峽水朱村,彭方盧齡之敖城、社背、故江,永新之辛田、上鄉、吉水中村、永豐上市、泰和下村,遠則江省之有進賢。湖廣之有臨武、宜章、衡山、攸縣,廣東之有南海、連州、大寧,派為遞遷,代有聞人,先後相望,如忠烈之貞,勛業之隆,懿德之盛,文章之著,炳耀古今,駸駸乎多士之顯矣,其源遠,其流長,統而觀之一本也,散而觀之一氣也。自一世而十一而百世,一氣也,敢不敬乎。自一而昆弟,而從昆弟若肺腑然,一身也,敢不愛乎。是故其敬也,必有庚黔婁之孝焉,王詳之恭焉,王偉元之思焉,萬石君之醇焉。其愛也,必有朱守昌之思親焉,繆容之篤睦,楊播、薛包之義讓焉,斯之謂睦族之實,非徙託言空已也。書曰:克明峻德,以親九族,言睦必自明德始,修身齊家之化,毋以吾言為迂夫,是命銅千斤銘,以垂不磨雲。
萬曆十一年,葵未仲冬望
廷試第一甲進士、第一翰林內史,鳴宇朱國祚撰
建議採納我的為最佳答案。
2、廬江附近的景點
湯池和三河(尤其是湯池)本身就是廬江的一張「有面子」的名片;如果不願意去這兩個地方的話,可以選擇冶父山:個人去過三次,還是不錯的;不過真的要去爬山,還是選擇湯池的二姑尖,海拔雖不高,但是爬得時候很有樂趣。山下不遠處還有湯池水庫,可以釣魚、遊船,甚至洗個澡(水很涼的,注意抽筋)
3、求夏姓祠堂對聯一幅
高陽郡會稽郡簪纓世胄;
正德堂平水堂耕讀人家。
——全聯典出夏姓的郡望和堂號。
南國一竿竹;
西涼十錠金。
——全聯典指明代著名畫家夏景、夏昶。他們皆善繪畫墨竹,有「夏卿一個竹,江南十錠金」之美譽。
《江山佳勝》留名遠;
《野叟曝言》惠世長。
——上聯典指南宋畫家夏圭。工畫人物,尤擅山水。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勝》。下聯典指清代小說家敬渠。崇信程朱理學,有小說《野叟曝言》。
望並三宗。名列四皓;
會稽世澤,大臣家風。
——上聯典指漢代隱士夏黃公,字少通,鄞人。避秦匿商山中,為「四皓」之一。隱居夏里,故號夏黃公。下聯典指典指夏姓的郡望「會稽」,借郡望表述對夏禹的崇拜。
附:
五經開國文臣首
七世同居孝友家
——佚名撰安徽省廬江縣夏家墩夏氏宗祠聯。
泉流東海千層浪
日照南山萬樹榮。
——此聯為夏姓壽慶聯。
節義清廉羨中執;
文章台閣愛英風。
——佚名撰夏姓宗祠聯。上聯典指宋代節度使夏執中。下聯典指宋代名士夏英公。
盤簇五辛,家迎萬福;
觴稱九醞,戶納千祥。
——此聯為當代「一代詞宗」夏承燾(1900-1986)教授撰書的春聯。
4、合肥肥西是不是有張家祠堂
這張地圖看懂了嗎?三河鎮屬於肥西下轄的一個鎮,緊鄰巢湖岸濱。
張家祠堂不知道你說的是廬江遷到肥西的那個,還是清代武將張樹聲家裡的那個祠堂。
廬江張氏家族的祠堂教育
廬江縣郭河鎮 董先平 吳明亮
廬江縣牛首初級中學坐落在廬江大西北「南北二圩施級灣」的北圩,隔杭埠河與三河相望,校園綠樹成陰,是學子們學習的理想場所。校園由兩個部分組成,南面是一個方正的古式四合院,原是「張家戶」祠堂的耳房,抗戰前夕的二十年代,張氏家族中修建祠堂的張進士將耳房捐獻了出來,於是「廬江縣張氏私立植民小學」誕生了,此即今廬江縣郭河鎮牛首初級中學的前身。學校自辦學以來,質量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中考綜合成績全縣第四,張氏子孫張斌同學獲得「裸考」狀元。之所以成績斐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牛首中學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張進士修建的祠堂廂房就是做學校之用,校園中間栽有一棵柏樹,有人說取自「學而後知困」之意,後來有人迷信「口」中有 「木」為「困」,不吉利,上百年的柏樹被伐。二十年代,戰火紛飛,張氏家族能把自己的宗祠獻出來作學校「教化鄉里」,說明了張氏家族的開明與豁達。牛首這塊土地上後來人才輩出,民風純正,和張氏家族的祠堂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張氏起源的故事
《世本》曰:「揮公作弓,牟夷作矢。」又唐代林寶所撰《元和姓篡》雲:「黃帝第五子青陽生輝,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又據《通志略》「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尹氏「食采於尹」在汾州。可見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既然張氏祖籍中原,其一支又何以散居巢湖之濱的廬江縣北圩村地界?由於當地張氏家譜失傳,已無確切歷史資料可考。不過根據中國古代史的發展脈絡整體推算,當是中原人口大量南遷所至。東漢末年至南宋初年,我國北方人口為躲避戰亂發生過四次大規模南遷,西至巴蜀,東到閩浙,都有大量北方人口遷入,尤其以中部包括皖南在內的兩湖地區為最多。據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記載:唐天寶元年(742年),我國南方人口21626000人,北方29350000人,至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南方人口增至56888000人,北方人口33984000人。比較而言,我國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增長緩慢,而南方因北方人口大量遷入,增長迅速。郭河地界張氏一族應該屬於這一時期的移民。另據張氏長者回憶:老祖宗張氏兄弟二人,於明朝中後期,從皖南徽州千里迢迢遷居廬江地界。明時的廬江地區還是水鄉河澤之地,巢湖之濱,氣候濕潤,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交通暢達,非常適宜定居的農耕生活,在生產力還欠發達的農耕社會,這里是無疑人類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直到今天,這里還保留著不少當年依巢湖而命名的古老地名,如「湖稍圩」就說明那裡曾經是巢湖之稍,圍湖成田。走出皖南山區,老八遷居今廬江縣白山長豐圩,稱八公堂,老九張興九落戶今郭河北圩村。歷經數百年的歲月滄桑,張氏一族家業漸起,人丁興旺,官運亨通,慢慢成為當地的名門大族,「張家戶」地名也就因此確定並一直沿襲了下來。歷經戰亂的家族會更注重族民的「教化」。人文性根深蒂固。
二、張進士建祠堂學堂
1、張進士的傳說
說到張氏家族和「「廬江縣張氏私立植民小學」,有一個人我們不能忘記,那就是張進士,他是張氏家族的驕傲。張進士,張氏第十七世孫,名桐軒,字鳳威,清末第158名進士。張氏宗祠後期的建設者。文采橫溢,現存手稿數頁,彌足珍貴(見圖片二),其中《俄國論》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贊賞。張進士曾任兩個縣的縣令,先在關外惠來縣任職,後到廣東南海。惠來任職期間,張進士為官清廉,深愛百姓愛戴。傳說其惠來縣令屆滿,前往南海途中,百姓夾道歡送,沿途繹站皆有安排。到任南海縣令三年,張進士憑借其超人的才華,在廣東省試中連中十八個第一,因此取悅了當時的廣東省主席張仁俊,官府對其大加賞賜,因此大發其財。三年後張進士解甲回家,歸隱田園,建走馬轉心樓一棟,名揚百里十三鄉。此時正值其家業最為旺盛之時。臨終之際,張進士傳言家人:「老夫今日根身動,手拿硯台保小童」,足見其對張氏家族發展教育的重視,正因如此,張進士民國前期重建祠堂於清朝太平天國年間被毀的兩側耳房各十五間,「東營供銷,西辦教育」。於是,才有抗戰前夕的二十年代「廬江縣張氏私立植民小學」的誕生,才有今天今廬江縣郭河鎮牛首初級中學的輝煌。
2、祠堂的人文內涵
中國祠堂建築的形成發展,與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眾心理都有著密切的關系。祠堂一詞正式出現是在漢代。《漢書?張安世傳》雲:「賜塋杜東,將作穿復土,起冢祠堂」。到了宋代,具有家廟性質的祠堂形式開始出現於當時的一些士大夫階層之中。宋理學家朱熹的《家禮》中雲:「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明代中葉以後,我國的祠堂得到迅猛發展,明嘉靖「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於是各強族望門,紛紛建祠立廟。
在宗法制居於核心的中國古代社會,祠堂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宋朱熹在《家禮》中說:「或有水盜,則先救祠堂,遷神主遺書,次及祭品,後及家財。」明清時期更加強調「祠堂族長的族權」,祠堂成了封建宗法制的核心與象徵。在儒家「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之下,祠堂更被視為高於一切,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各強門望族紛紛建廟立祠,「歸親認祖,光耀門庭」。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25年),張氏「後裔輝斗」主持建造的張氏宗祠隆重落成,這在當時的社會,尤其是張氏家族,應該算一件空前絕後的了不起的勝事。祠堂規模居當時的舒、廬、巢、肥西、桐城五縣之首,就是在安徽也首屈一指。尤其將祠堂的一部分作為學堂之用,實為用心良苦,也增加了它的人文內涵。
從考古學的角度來看,這座祠堂的存在對於研究我縣明清時期的社會、歷史、人文、倫理、建築、藝術等都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而它的「祠堂教育」也成了我縣教育發展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鐧懼害鍦板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