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合肥市長豐縣陸家莊陸氏家譜

合肥市長豐縣陸家莊陸氏家譜

發布時間: 2023-04-07 02:41:12

1、陸氏家譜,榮、勝、大、昌字輩往下編排有哪些字輩?

河北東光桐孫顫柴氏字輩:山、軒、錫、漢、樹 寶、福、德、慶、國。
安徽阜陽柴氏字輩: 萬、天、龍、方、鳳、心、 燈、 義、繼、 賢、崇、 峻、 崎 、嵐 、峰、 林、 松、 樂 、秀 、榮 。
山東泗水柴氏字輩:新、愛、雲、洪、光、顯。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柴家台柴氏字輩: 玉、樹、文、德、世、可、宗、尚、旭、紅、局敗工、寶、本、真。
山西柳庄柴氏字輩:茂、守、鳳、俊、樹(連)、志(世)只記住了這6代的字輩後邊的忘了。
重慶合川柴氏字輩: 朝、廷、多、富、貴、安、邦、定、國、成。
遼寧丹東市柴氏字輩:國、忠、世、元、德、仲、名、連、志、守、利、本、天、錫、永、綿,恩、光、如、山。
孔、孟、曾統一字輩:紅、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親、紹、念、顯、揚、世、代、朝、廷、用、安、邦、治、國、賢。
衍慶堂李氏一支宗譜偶八股字派:萬、榮、道、興、愷,明、常、崇、德、彰,春、應、貞、元、泰,雍、熙、樂、允、祥。賢公股前派:才、文、壽、炒、廣,永、玉、萬、森、崇,應、一、啟、振、家,聲、川、長、必、祥。忠、義、開、洪、緒,龍、族、著、烈、光,經、綸、昭、實、學,廉、敬、歷、官凱檔、方,根、本、培、深、厚,芝、蘭、奕、世、香。
洢溪李氏一支家譜字派:一、春、輝、紫、杏,夏、映、紅、蓮。秋、催、桂、發,冬、送、梅、先。二、東、階、葉、茂,南、圃、枝、榮。西、園、花、盛,北、苑、香、清。
河南信陽柴氏字輩: 山、清、其、昭、光,保、善、到、律、方,修、本、於、慶、兆,紅、字、記、壽。
河北省棗強縣大營鎮馮村 柴氏字輩: 冠、冕、堂、皇、十、年、鳳、翔。解放後的輩分:建、國、志、英、榮、耀、華、昌、盛、紅。後續後輩:積、極、 向 、上、豁、 達 、開、 朗、聰、 慧、 健、 康。

2、求陸家家譜和輩分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 陸氏;學 鳳 宗 書 廣 文 明 道 德 昌 下面還有十輩!

3、清遠英德市的陸氏的族譜和輩分怎麼排?

陸氏的源自虞舜,《唐書》的「宰段慎相世系表」中記載得清清楚楚:「出媯姓,田完裔孫齊宣王少子通,封於平原般縣陸鄉,因以為氏。」

提起陸氏最早的這段淵源,可真是說來話長。原來4000多年前虞舜把帝位禪讓給夏禹之後,他的兒子商均,就被夏禹封於虞城(媯水),也就是現在山西省永濟縣南部的地方,並且以「媯」作為整個家族的姓氏。換句話說,現在山西永濟縣的南部,正是陸姓人的最早發祥之地。

不過,陸氏也跟其他著名姓氏一樣,並非單純的「一脈相傳」,而是由好幾支不同的分子共同組成。依照《風俗通》的考證,便可以知道原本源自虞舜的陸氏,很早就已有新血加入,該書是這樣說的:「春秋時陸渾國之後」。

春秋時期所謂的陸渾國,本來是伊川(今河南省境內)之地,由於有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於此而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住在伊川,不久就於周景王20年被晉國所滅,並且也仿照漢人的習慣,在國亡後以國為氏而姓了陸,使得陸姓的陣容,很快地龐大起來。

除了以上兩種被普遍采認的考據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上古時期祝融氏的兒子陸終的後裔,也有以陸為姓的,像《廣韻》一書就指出:「古天子陸終之後」。

陸姓的組織情形,的確相當復雜。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亂華時期,又有一批新的人馬加入陸氏的陣容,那就是《魏書官氏志》所記載的:「步陸孤氏改陸氏」。這和燃老樣一來,現在遍布於世界每一角落的陸姓人家,如果有心要探尋自己的真正出處,恐怕十分的費事了。

陸氏很早便稱盛於江、浙一帶,具體的例子不勝枚舉,就以漢末三國鼎立時期位於江左的東吳來說,陸氏便是人材輩出。自孫權麾下那位大將陸遜開始,他的兒子陸抗,兩個孫子陸機和陸雲,就無一不是歷史上響當當的名字。

到了宋氏,說到忠義凜然,陸氏更是當之無愧。宋朝末年保衛宋室,元兵攻破崖山時仗劍驅妻子入海,自己則背負衛王赴海而死的陸秀夫,更是千秋共敬,萬世共仰的大忠臣 。
陸廣作品1.江蘇地區(江陰) 《陸氏世譜》 ,卷數不詳,現存17冊,陸煒纂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世德堂木活字本。(無錫)《陸氏世譜》,卷數不詳,編修者不詳,秀野堂木活字本,此外有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783年)本,8卷,首1卷,陸熊祥纂修;民國11年(公元1922年)仰賢堂鉛印本,正編90卷首l卷,後編5卷,陸紹雲等修;民國37年(公元1948年)仰賢堂鉛印本,126卷,首1卷,陸瑞星等修。(無錫)《陸氏宗譜》,卷數不詳,l冊,陸耀明纂修,民國18年(公元1929年)崇本堂木活字本。(無錫)《陸氏世譜》,90卷,首1卷,92冊,陸大鐫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本。(河北大學)(無錫)《陸氏世譜摘錄》不分卷,5冊,陸熊祥錄,民國20年(公元1931年)抄本。(歷史所)(太倉)《平原宗譜》,卷數不詳,編修者不詳,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刻本。(吳江)《汾湖陸氏族譜》,不分卷,2冊,編修者不詳,近代傳抄本。(吳江)《汾湖陸氏世系》不分卷,l冊,陸焯輯,清咸豐間抄寫本。(吳江)《陸氏先德錄》l卷,陸乃普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羲經堂喚升刻本。(吳江)《先德錄續刻》,1卷,陸鼎奎輯,民國8年(公元1919年)刻本。(吳江)《平原松陵陸氏宗譜》12卷,首l卷,陸乃普纂修,民國13年(公元1924年)刻本。(歷史所)、(吉林大學)(吳江)《松陵陸氏宗譜》12卷,首1卷,末l卷,4冊,陸維鈺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抄本。陸游作品(吳江)《陸氏世略》l卷,民國8年(公元1919年)柳棄疾鈔本。(武進)《陸氏宗譜》,18卷,陸華玉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永言堂木活字本。(武進)《陸庄陸氏世譜》,29卷,末l卷,編修者不詳,民國8年(公元1919年)懷忠堂活字本(武進)《晉陵茅庄陸氏宗譜》8卷,8冊,陸南昌纂修,清同治國十一年(公元1872年)懷忠堂活字本。(歷史所)(武進)《樟村陸氏宗譜》16卷,陸德秉等修,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繼述堂木活字本。(遼寧圖);此外有民國9年(公元1920年)繼述堂木活字本,18卷,陸蘭亭等修。(江蘇常州市圖)2.浙江地區(平湖)《陸氏家史》,5卷,陸鳴鑾纂修,清抄本。(上虞)《上虞雁埠陸氏宗譜》,6卷,陸榮泰纂修,民國15年(公元1926年)兄弟印刷所鉛印本。(吳興)《陸氏支譜》,6卷,陸積昌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活字本。(吳興)《陸氏支譜》,不分卷,2冊,陸維纂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刻本。(歷史所)(吳興)《月河陸氏支譜》,不分卷,陸樹堂等修,民國25年(公元1936年)鉛印本。(人民大學)、(遼寧圖)、(南京圖)(金華) 《東陽陸氏宗譜》 ,卷數不詳,編修者不詳,明木活字本;此外有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木活字本,18卷,首1卷,陸應記等纂修;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木活字本,卷數不詳,陸兆台等修;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木活字本,卷數不詳,陸文煥等修;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活字本,卷數不詳,陸中華等修: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活字本,卷數不詳,陸慶培纂修。(金華)《東陽陸氏宗譜續編》,卷數不詳,光緒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公元1898—1906年)木活字本。(金華)《東陽陸氏宗譜前編》,卷數不詳,民國王8年(公元1929年)木活字本。(海寧)《海昌鵬坡陸氏宗譜》30卷,首2卷,20冊,陸振之纂修,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刻本。(海寧)《海昌鵬坡陸氏宗譜》30卷,24冊,陸鶴翔等修,民國3年(公元1914年)希賢祠刻本。、(浙江嘉興市圖)(紹興)《陸氏族譜》,不分卷,陸曾纂修,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世德堂刻本。(紹興)《兩溪陸氏家乘》,4卷,4冊,陸岳陽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刻本。(人民大學)陸蠡(紹興)《山陰梅湖陸氏宗譜》,6卷,陸遵修纂修,民國6年(公元1917年)中正堂活字本。(吉林大學)(嘉興)《吳郡陸氏竇巷支世系圖表》,不分卷,陸祖谷纂修,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石印本、(江蘇蘇州市圖)、(浙江嘉興市圖)3.上海地區(上海)《陸氏宗譜》,不分卷,陸位纂修,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寫本。(上海)《雲間陸氏家乘》4卷,首1卷,陸昌耀纂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刊本。(松江抄家物資辦公室)(上海)《雲間珠溪陸氏譜牒》不分卷,4冊,陸修先等修,民國13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人大),此外有民國15年(公元1926年)石印本。(上海)《陸氏世系表》不分卷,陸詠荃修,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稿本。(嘉定縣博)(崇明)《陸氏世譜》不分卷,陸坤元等修,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行素堂刻本,此外有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行素堂本,不分卷,陸坤元等修;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務本堂刻本,不分卷,陸志銓等修。;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刻本,不分卷,陸菊亭纂修,40冊。(崇明)《陸氏大宗世譜》,不分卷,陸運濤等修,清木活字本。此外有民國4年(公元1915年)務本堂刻本,卷數不詳,陸志銓等修。(崇明)《陸氏世譜》,清刻本,纂修者不詳,一冊,殘本,書名據版心題,記事至清道光間。4.安徽地區(太湖) 《太湖陸氏宗譜》 ,卷數不詳,陸鈺山等修,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懷橘堂木活字本,此外有民國7年(公元1918年)懷橘堂木活字本,卷數不詳,陸邦彥等修。(歷陽)《陸氏宗譜》,2卷,2冊,陸天錫等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雙璧堂木活字本。(潛山)《陸葉氏宗譜》,19卷,首1卷,24冊,陸濟川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崇本堂活字本。(人民大學)(歙縣)《陸氏家譜》,卷數不詳,民國26年(公元1937年)許承堯校抄本。(安徽博)陸小曼5.南方其他地區(湘陰)《羅湘陸氏支譜》,陸傳薪等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河南堂木活字本。(廣東)《陸氏世德記》,陸師彥等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95年)木活字本。(廣西邕寧)《陸氏族譜》,1卷,陸仰階纂,1949年抄本。(廣西檔)、(廣西邕寧縣檔)6.北方地區(通城)《陸氏宗譜》,6卷,首1卷,陸彝典等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以文堂木活字本。

4、陸姓家譜字輩排行

一肩明月光 1 樓主 2012-2-17 1樓
江蘇宿遷雲液堂陸氏輩占字序:
克(第71世)、紹、景、從,承、先、永、裕。敬、啟、昭、宣,家、乘、以、立。
正、大、光、明,萬、年、長、青。作、福、崇、本,文、孝、延、宗。
弘、德、昆、盛,守、義、業、隆。樂、善、恆、遠,衍、世、惟、忠。
山東陸氏世德堂世序占字:忠(77世)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丕承以光祖,宗建立鴻德。紹續振景安,心保守乃有。進興廣開正,業文華昌盛。東原發科,舉國同慶(124世)。
江蘇鹽城忠烈堂陸氏從80世到99世排序是:立法守其德,同寬日上然。瑞雲恩良庶,毅舉慶向榮。
江蘇濱海陸氏三聽堂輩份用字(自68世起):士大盛元宗志恆,道從體立有長貞,學惟秉德朝邦泰,敬尚希廷首界升。
江蘇徐州地區陸氏現在沿用的輩分用字依然沿用民國三十八年修譜時期的老譜,其排輩是:大(68世)德增志開,鴻景際清朝,忠孝永世廣,復興照瑞祥,鳳鳴振聲遠,文武榮安邦。
安徽鳳陽: 寶(73世)學聰明 蔚維國質 子孫衍慶 世德傳家
安徽鳳陽:啟(72世)後惟善澤,承先冀書香。

5、陸姓家譜

堂號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於福州。元兵殺來的時候,陸秀夫從容賀畝罩拔劍將妻子、兒子驅逐下海而死,然後自己也投河自盡。
黜霸堂:漢朝時陸賈跟隨劉邦滅秦建漢。他的口才相當好,兩次出使南越。還曾寫了一本《新語》送給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陸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內、吳郡為耐毀其堂號。

家乘譜牒
上海:雲間陸氏家乘四卷首一卷、雲間珠溪陸氏譜牒不分卷、雲間珠溪陸氏譜不分卷、 崇明陸禪鬧氏大宗世譜不分卷、陸氏世系表不分卷
江蘇:淮安山陽陸氏族譜八卷、泰縣海陵陸氏族譜十四卷首一卷、丹陽雲陽陸氏族譜十卷、丹陽雲陽陸氏族譜八卷、武進晉陵茅庄陸氏宗譜八卷、武進樟村陸氏宗譜十六卷、武進樟村陸氏宗譜十八卷、常州白雲灣支陸氏會修宗譜一卷、武進陸庄陸氏宗譜二十七卷首一卷、武進陸庄陸氏宗譜二十九卷首一卷、武進晉陵陸氏宗譜十二卷、無錫陸氏世譜摘錄不分卷。

6、"陸"姓族譜 各地"陸姓" 看看有沒有聯系

陸姓以「河南」、「平原」、「河內」、「吳郡」為堂號。

發源於今山東境內的陸薯困氏和由鮮卑復姓步陸孤氏改姓的陸氏,發展成為陸姓的兩支主流。

兩支陸姓主要分布在今山東、河、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等省數汪念。這些地方的陸姓族人大多為陸通的後代。 戰國時,宣王有個兒子名叫通,字季達,受封於平原縣陸鄉(今山陵棗東平原縣陸鄉),是陸終的故地,所以以陸為姓,稱陸氏。

7、陸氏家譜

姓氏起源

關於陸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
相傳吳回在帝堯時任火神祝融,他的兒子名終。因為在陸鄉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後世有的就以陸為姓,稱陸氏。這就是山東陸氏。
戰國時田完裔孫齊宣王有個孫子叫通,受封於平原縣陸鄉,即陸終的故地,因此以陸為氏。史稱陸氏正宗,這是山東陸氏的起源。
出自陸渾國。春秋時有一國名為陸渾國,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此國所滅,亡國之後的陸渾國遺民依照漢人的習慣,以國為氏,後代以陸為姓。
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鮮卑復姓步陸孤氏,隨魏文帝遷如洛陽後改為陸氏。

聚集地( 遷徙分布)

陸氏的發源地有多處。從陸氏大致繁衍的歷史情況上看,歷代路姓是以今山東、河南、江西、湖北、浙江、江蘇六個省為主要分布的地方。分布於這些地方的陸姓多為戰國時宣王的兒子陸通之後。陸姓早就興盛於江浙一帶,據史料記載,陸通有子陸發任齊為大夫,他的子孫後來又有遷徙至荊州、丹徒的。漢末三國鼎立的時候,位於江東的東吳,陸氏人才輩出,著名的如孫權手下的陸遜、陸遜的兒子陸抗、孫子陸機和陸雲,可見當時陸氏在此地的興旺。到了南北朝時期,南北方各地的陸氏都得到了更大規模的發展。宋元之後,陸氏遍布全國各地。

堂號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於福州。元兵殺來的時候,陸秀夫從容拔劍將妻子、兒子驅逐下海而死,然後自己也投河自盡。
黜霸堂:漢朝時陸賈跟隨劉邦滅秦建漢。他的口才相當好,兩次出使南越。還曾寫了一本《新語》送給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陸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內、吳郡為其堂號。

家乘譜牒
上海:雲間陸氏家乘四卷首一卷、雲間珠溪陸氏譜牒不分卷、雲間珠溪陸氏譜不分卷、 崇明陸氏大宗世譜不分卷、陸氏世系表不分卷
江蘇:淮安山陽陸氏族譜八卷、泰縣海陵陸氏族譜十四卷首一卷、丹陽雲陽陸氏族譜十卷、丹陽雲陽陸氏族譜八卷、武進晉陵茅庄陸氏宗譜八卷、武進樟村陸氏宗譜十六卷、武進樟村陸氏宗譜十八卷、常州白雲灣支陸氏會修宗譜一卷、武進陸庄陸氏宗譜二十七卷首一卷、武進陸庄陸氏宗譜二十九卷首一卷、武進晉陵陸氏宗譜十二卷、無錫陸氏世譜摘錄不分卷。

歷史名人
陸 賈:西漢著名政治家、辭賦家,他自從漢高祖定天下以後,常作為說客出使諸侯。力主提倡儒學,「行仁義,法先勝」,並輔以黃老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作為地主階級的統治工具,對漢初政治曾起過較大影響。
陸 突:洛陽(今屬河南)人,北魏時官至厲威將軍、關內侯。其子陸俟隨帝征戰,屢建奇功。陸突有子十二人,曾孫數十人,均仕當朝顯官,是為官宦顯赫之家。
陸 凱:字智君,代(今河北省蔚縣東)人。北魏孝文帝時在世,以忠厚見稱曾被任命為正平太守,在郡七年。
陸 遜:三國吳國名將,善謀略,出謀擊敗關羽,後水攻大敗劉備,因戰功顯赫而官至丞相。
陸 抗: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陸遜之子。曾任建武校尉、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英武之風為時人所贊賞。
陸 績: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人,三國時期天文學家,官至鬱林太守。
陸 贄:字敬輿(753-805),嘉興(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德宗立位,召為翰林學士 。

陸 游:字務觀(1125-1210),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南宋時著名的詩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堅決抗金,主張充實軍備。一生中創作了很多詩歌,現存的有9000多首,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求和,風格渾雄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感情。
陸探微:吳(今江蘇省蘇州)人,南朝宋時著名畫家,精於肖像畫,所繪人物「骨秀神清,嚴正生動」,與顧愷之並稱「顧陸」,又因筆勢連綿不斷,有「一筆畫」之稱。
陸修靜:吳興東遷(今浙江省吳興東)人,南朝宋時著名道士,著有《三洞經書目錄》及齋戒儀范等。陸法言:臨漳(今屬河北省)人,隋代音韻學家,著有《切韻》。
陸龜蒙: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末葉的著名詩人、文學家,與皮日休並稱「皮陸」。
陸德明:蘇州吳(今江蘇省吳縣)人,唐代經學家、訓詁學家,撰有《經典釋文》等。
陸九齡:字子壽(1132-1180),南宋江西省金溪人,人稱復齋先生。於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中進士,任興國軍教授。當地濱於大江,民寒嗇,罕志於學,但復齋並不以閑職自逸,每次講學都正衣冠,嚴規矩,如臨大眾。
陸九淵:撫州金溪(今屬江西省)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官至奉議郎知荊門軍,其學說被王守仁繼承,成為「陸王學派」。景炎三年(1278年)初,趙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陸秀夫勉勵群臣,再立八歲的衛王趙昺為帝,改元祥興,遷居崖山(今廣東省新會南海中)。陸秀夫任左丞相,與張世傑同執朝政。 陸樹聲:字與吉,別號平泉,朱家角人,最初冒姓林,居林家角(今沈巷林家村),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陸心源:浙江吳興人,清代藏書家,他收藏了兩百本宋朝的珍善本書,因藏書揚名於天下。著有《潛園總集》。
陸潤庠:字鳳石(1841-1915),江蘇省元和(今蘇州)人。同治狀元,官至協辦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書學歐,虞。其撰制的《七言聯》華美妍麗,工穩舒緩,屬文人雅作。

8、雲南省廣南縣陸氏家譜

老鄉好,老鄉好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