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傅氏由何地遷入
1、誰是江西省進賢縣的幫幫!
舒氏原籍江南上圳人氏,在顓頊時以舒子之國封舒鳩於舒城,賜以為姓,派發廬江,系傳京兆平陽二郡由來舊矣。(現安徽有個舒城縣)溯自先唐舒敬公乃元和八年進士及第,元輿其名也。字子敬,詔為駙馬,六部大臣稱為敬公,後未理國事,由江南遷江西南昌府進賢縣岩門塘落業,數傳至有能,生三子,長致和次致遠三致達,自大宋真宗舉孝廉,三聘我祖致和公,仰沐聖朝之恩,由兵部侍郎賜進士出身,先任長沙大理太守,後調辰州(郴州),致任遂未返籍,入漵浦(水邊)。和公住陣堡灣,遠公住大潭,達公居漵邑。三公傳四世,至保歸保臨保達保譽,五世惟元惟新惟聖惟,傳系歸譽之後散居各省,嗣孫繁甚,繼繼承承。越元及明初,十有餘世,干戈擾攘我鼻祖豫文,由黃州麻城縣鴨子池蘆篙壩河邊黃潭遷徙來蜀,落業瀘東安賢鄉石馬場,故葬鎮腳山,始知鼻祖福澤大功德遠,天相吉,人鍾毓。八子皆勤儉興家,詩書訓後。長華國居?,次華廷居舒灣,三華堂住住居楊嘴,四華陽住石馬場,八華秀住方山,華俊華傑華清居址無稽。前輩題有七言四韻以遺後人詩曰:江右始祖入瀘陽,石馬背上選田莊。雲錦山前東見水,落泥灘上寄牛場。簸箕紅豆分次序,鎮腳祖墳蔭八郎。年年拜掃蒸嘗祭,我家子孫個個強。傳至十六世,遭獻賊之亂,譜牒失於兵災,昭穆紊亂,尊卑混淆。詩句猶嘖嘖人口,幸舒氏之福未艾,長房有法禮法坤。三房有祈階祈智,自遵義還瀘仍歸故里。豫文之後仍各守舊業。由明及清二十餘世,考之寺墓,碑碣尤於家,乘殘缺得其世系。倘不修譜志之昭穆紊也,班名淆也,安能敦宗睦族成一家之孝友乎,況鎮腳祖山林已驀售。魏氏族眾構訟沭州,尊朱(諱)錫轂明斷定邊界。同族商議,若無碑譜,幾為他族吞噬。因豎碑修譜以示不忘,且置山土糧業,以為拜掃之資,爰將我族來州原由及本朝回里祖先生遷卒葬宦學居址一一注譜,以俟孝子戀孫時時觀覽了如指掌庶識。鼻祖由來我族繁衍非惟江陽一郡而已,至永川富順南溪永寧遵義皆我鼻祖苗裔焉。若州之列,膠庠入咸,均參典吏,登虎榜,固屬寥寥,而後之閱碑譜者當思唐明兩朝,鼎甲之盛,才人濟濟,震於當時,奮然步武前代,抑亦族眾等,作譜之厚望也。予不揣固陋,因筆之譜端,以待後人參考焉爾。道光十有七年歲次丁酉花朝月吉旦瀘陽二十三世嗣孫文生舒朝臣,字廷弼號鳳岡(沭王,敬舉),道光丙申秋,始祖墓山為他人所侵,賴州牧判定照舊規管業,因賦四韻:始祖埋光數百秋,金精相耀射鬥牛。嗣孫羅拜守故冢,宵小窺探越鴻溝。張綱蜘蛛費巧計,高懸水鏡照奸謀。先塋界定勞神父,世世苗裔宜培修。其芳步原韻一首:始祖流傳數百秋,佳城久已卜眠牛。前人葬此貽塋墓,後嗣承來照界溝。不料狂徒貪吉穴,哪知犬輩助奸謀。憲堂斷定欽神判,再囑同宗好護修。蕙芳於新譜修成賦七律一首:墳塋界定譜當謀,訪問家乘費搜冥。明代入川知本末,清時復業得源流。寒窗拈管昭穆序,暑夜挑燈族姓收。囑咐平陽讀書者,六旬甲屆宜重修。 舒氏族譜序
家有譜國有史,其義一也。則明是非,辨得失,彰善癉惡而已。譜也者,自仁親等。而上之至於祖,自義率親等,而下之至於禰,終始相維,遐邇畢達親親也。親親仁也,而孝道行其間也。宋之中葉,瀘陵歐陽氏眉山蘇氏修家譜,規模次第,垂為令典。後世多遵行之。凡豫蜀之有譜者,咸自歐蘇二家始。往往失於兵災,其間學士大夫猶或綱羅於灰燼,而編氓之家輟,而弗講者多矣。舒生洪鰲,游太學通曉大義。予嘗過其家,則見諸父昆弟雍雍如也,魚魚如也。凡燕會尊卑有序,親疏其間,知其世澤淵源,講求軌物者素矣,因譜。予言曰,吾家先由江右入瀘陽籍,原在州治之石馬場舒壩,遭獻賊之亂避兵黔西,譜失,世系無考,凱旋後,祈階法禮諸公,由黔西而瀘,復家於瀘東之大灣舒壩,迄鰲已六世矣。時恐世遠年湮,丁繁族眾,遠邇不齊,遷徙無定,名號任意而各立房分亦,因而無稽。誼屬本支而反北,為同姓之說者心竊傷之,敢請序其巔末。予謂人生之初,始於父子一本也。嗣是而為會元來罤,為雲礽為耳為塗人為胡越,則萬殊也,由萬殊而一,本則莫若尊祖,惟尊祖故敬宗收族,能收族則敦睦至,敦睦則祥瑞生,太和洋溢,翔洽無方。論者以譜屬之,仁人孝子盡有確乎。其不爽者竊歡風之頹也,重聲華昧大義,本一派也,而篳路藍縷則曰非吾宗也,本疏逖也。而聲施欒赫,則曰吾同宗也,甚至爪牙雀角訐訟不休,一室操戈,居然快事。唐太宗時,胡越一家嘆曰:自古未有,嗟乎,今之骨肉仇讎,曾胡越之不若哉,何其悖也。所以瀘陵之譜一視而同仁,眉山之譜尊尊而親,親彼二子者,其預識末世之流弊而修譜,以為維挽歟。抑亦仁人孝子之用心,以為家乘休光歟。因舒生之請而言修譜之得如此,無譜之失如彼,敢以質世之知言者。瀘陽庠生古世膜拜撰二十二世嗣孫國學舒洪(琳、鰲)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蕤賓月吉旦庠生舒朝臣敬錄
舒氏族譜序
竊思家之譜猶如國之史,然史以庄獻典,譜以序昭穆。是譜之有關於仁孝也大矣。舒氏之族於楚也,由來舊矣。故譜編其所自始,記其所由來。序昭穆衍枝幹,布祖宗之精思,使千載後奉為典型,世世子孫永守勿替。故凡族姓之始亦同室之所由分也。後之人因人丁繁盛,不知祖考之所,自出集祖之所由分者有之。予族皆因本支微漏,失其傳,受者甚多,使不有所,以紀之。則伯叔昆季之倫將有,視若秦越。予滋戚矣,不覺惻然心傷,因有立譜之舉。是舉也,為我舒氏一族序,昭穆之源流,故曰:莫為於前雖美弗彰,莫為於後雖盛弗傳。今時述前垂後,以表於世。黃帝後,我祖自宋季以來,原籍居於江南盧州府舒城縣,小地名六蓋塘人氏。我舒氏一派在顓頊時,因封舒鳩以舒子之國,賜以得姓。音屬徽派衍廬江,系傳平陽京兆二郡其前此矣。溯厥舒氏老譜,聊以傑出者志之。唐之時有舒璘(字文靜)在宋為中憲大夫,舒卞(字彥循)在宋為兵部侍郎,在宋時舒亶(字朝元)為御史大夫,舒津(字通叟)在宋為吏部總宰,舒棠(字甘吉)進士出身,職升河南按察司,舒裳(字元吉)進士出身,先任南京大理,後升辰州刺史,元之時舒潤主刑部侍郎,有國綱國紀,兄弟宏才博學,國綱由嵗進而任省教諭,國紀由選拔而職授廣東惠州府和平縣稅課司,綱紀二始祖致和派發四房,保歸保臨保達保譽,分派居址俱見房首。茲以公之世繫上溯四代之本源,下開萬世之統緒,而為之祝曰:繼述相承千秋業,蘭桂芬芳萬代香。漵邑十三世嗣孫致禮敬撰
重慶府巴縣:祖籍湖南辰州府辰溪縣塘人氏,移於四川重慶府巴縣忠一甲地名,石壁下壩四房太祖翔公嗣孫文堯張氏世系圖。潼川府遂寧縣:原籍湖廣辰州府辰溪縣,移來綿州重慶府巴縣等處落業。大房保歸公(次子)辰溪縣惟新公向氏(生三子)嗣孫在川發派世系圖。班名:遷辰派發始,高田自發更。楚是傳傳久,尚永丐廷興。興七代循還,方兩轉大房宏通嗣孫於大明洪武二年移於安岳南落業。鼻祖盧和公(字江源)婆姜氏(男)成六匡氏生四子。瀘州石馬場原籍江右南昌府進賢縣,暨遷黃州府麻城縣地名鴨子池蘆篙壩長河邊黃潭於洪武二年。鼻祖舒豫文,移川入瀘陽生八房派發居址。始祖舒豫文(墳葬雲錦山下鎮腳山癸山丁向)羅氏生八子:長華國李氏,次華庭張氏,三華堂黃氏,四華陽王氏。十六世舒壩長房派發:啟宸(十六)→法禮(十七)羅氏(四子)楊氏 啟耀(十六)→法坤(十七)傅氏(四子)石馬場三房派發:應鸞(應字班為五房)高氏五子→尚榮(尚字班為八房)劉氏四子(字翠台),尚華劉氏一子(字良台)→爾儀(爾字班為九房)丁氏→儀公長子世英(世字班為十三房)劉氏五子。瀘州鳳儀舒壩原籍江右,既遷黃州麻城縣,明初入瀘,鼻祖豫文公生八子,嗣孫派發居址世系圖(豫文公葬雲錦山下鎮腳山癸山丁向,華國公亦葬此山)。舒壩班名:明朝:文華開治永,鳴德繼和陽。 先達覺加後,名號次第祥。本朝:九啟法正仕,連子洪朝芳。 賢守安邦大,良士懷道光。 宗遠彥必顯,源清運定揚。 高耀祖澤在,明廷昭瑞長。
瀘州安賢鄉大灣舒惟俸(石氏?何氏?)生祈階(趙氏)生應鸞(高氏)生五子,派發居址世系圖。大灣班名:明朝:文華開治永,鳴德繼和揚。 先達元惟後,名號次第祥。本朝:祈應尚爾世,希如元朝芳。賢守安邦大,良士懷道光。 宗遠彥必顯,源清運定揚。 高耀祖澤在,明廷昭瑞長。大房(應鸞公長子):尚用(字相台)余氏五子→長爾容(二子)世縉(號三策)李氏三子。安賢鄉苟灣即銅鑼灣二房(應鸞公次子):尚榮生四子→爾茂(陳氏),爾祈(張氏),爾禎(尹氏),爾仲(劉氏)。班名:明朝:文華開治永,鳴德繼和揚。 先達元惟後,名號次第祥。本朝:祈應尚爾世,希如元朝芳。賢守安邦大,良士懷道光。 宗遠彥必顯,源清運定揚。 高耀祖澤在,明廷昭瑞長。三房(應鸞公三子):尚華(字銀台)劉氏一子→爾儀丁氏生五子。班名:明朝:文華開治永,鳴德繼和揚。 先達元惟後,名號次第祥。本朝:祈應尚爾世,希如元朝芳。賢守安邦大,良士懷道光。 宗遠彥必顯,源清運定揚。 高耀祖澤在,明廷昭瑞長。廬舍:慈竹林學堂 楊灣磚房子 石灘塘水口屋基,長灘儀公長子世英(劉氏)五子→希元(李氏、鄧氏一子),希壽,希科,希敏(鄧氏四子)。儀公次子世藻(王氏、陳氏)四子→希永(李氏),希遠(萬氏),希長,希久(鄧氏)。儀公三子世蔭(徐氏)五子。四房(應鸞公四子):尚才(字文台)楊氏。五房(應鸞公五子):尚德(字林台)黃氏一子。
安賢鄉楊嘴惟宣公(子)→祈用公(子)→應誠(雷氏、戚氏)生三子→尚才,尚玉,嗣孫派發居址世系圖。廬舍:楊嘴水井坎上, 新屋基大路上, 馬灣
安賢鄉橫房應太公生→尚輔一子→爾林(李氏)一子→世榮(盧氏)一子→希古(王氏)六子。廬舍:橫房龍灣 熊灣大灣 高山
查爾儀生子五人,長世英,次世藻,三世蔭。世蔭(徐氏)生五子→希朝(陳氏),希祿(粱氏),希毅(張氏),希安(童氏),希任(徐氏)。
2、「付」姓發源地在哪裡?
符姓在秦漢時期主源繁衍於今山東膠南縣,並且人口眾多,為當地之望族,古時此地為琅邪郡,後世各地之符姓多由此郡分衍而出,故後世符姓有以琅邪為其郡望堂號的。
東漢時,陳留浚儀(今河南開封)人符融可謂符姓見諸史冊之第一人,也表明了符姓緩慢向周邊各省播遷的史實。
魏晉南北朝時期,符姓逐漸遍及黃河中下游各省,並有南徙於江蘇、安徽、浙江、湖北、四川、湖南等南方省份者。
隋唐之際,符姓之主源依舊繁衍於北方,唐末五代時,陳州宛邱(今河南淮陽)、趙州昭慶(今河北趙縣)成為天下符姓關注之焦點,可謂人丁興旺,世代顯達,當然,此一時期的動盪不安,也加劇了北方符姓南遷的腳步,江西成為符姓這一時期的主遷地。兩宋時期,符姓發展有了新特點,原先繁衍於北方,以北方為中心聚集區的符姓其重心向南部省份轉移,而且無論在人數,抑或在名人人數上都反映了這一特點。
宋元時期,江西等地的符姓開始進入福建,而後分衍至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歷明清兩代,符姓逐漸播遷到台灣、祖國之東北、西南、西北各地。如今,符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東、海南二省多此姓,上述兩省之符姓約佔全國漢族符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3、誰知道「傅」、「付」、「賴」三姓的關系啊?
看看這篇文章就知道傅姓與付姓與賴姓的關系了。
傅氏始祖―――傅說傅姓起源有四:一出自殷商名相傅後裔,也就是商王武丁發現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傳說,自從盤庚將商都遷至殷墟(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以後,商朝只興盛了很短的一段時間,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時,國勢衰微,武丁決心要振興朝綱,但卻找不到一個能協助他改朝政的大臣。後來武丁在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名字叫說的聖人,此人背有點駝,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拴著繩索,像個囚徒。神人對武丁說:「這就是你要尋找的聖人。」武丁醒後,讓人按照夢境中的說的模樣畫成圖像,命群臣四處尋訪夢中的聖賢,結果在虞虢之間一個叫做傅岩的地方(在今山西平陸縣東南)找到了一個叫說(音yue)的奴隸,就將說帶到朝中。說向武丁提了不少的建議,武丁便任命他為宰相,說因居於傅岩,所以人們叫他傅說。傅說的子孫以地為姓,稱傅姓。二出自姬姓。《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黃帝裔孫大由封傅邑,故其子孫便以此為氏,稱傅姓。三出自賴姓改傅姓。《賴氏族譜》記載,賴氏族人也有為楚靈王所害,改羅、傅二姓的,以其毗鄰,兼有姻戚關系,所以有賴、羅、傅聯宗之說。四清代部分滿州貴州改姓傅。如傅恆,滿州鑲黃旗人,本姓富察氏;傅開,滿州正白旗人,本姓郎佳氏;傅臘塔,滿州鑲黃旗人,本姓伊爾根覺羅氏。傅姓郡望有:北地郡,戰國秦始置郡,治所在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西漢移治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東漢移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相當於今寧夏賀蘭山、青銅峽、山水河以東以及甘肅環江、馬蓮河流域。清河郡,漢高帝置郡,後屢改為國,元帝永光後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元帝以後相當於今河弱清河及棗強、南宮各一部分,山東臨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傅姓以「清河」為其堂號。我國傅姓最早的發源地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傅姓最早的繁衍地在我國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東部,寧夏等省,史稱「北地」。《中國名人大辭典》上說:「漢晉之世,北地靈州,傅姓最盛。」北地成為傅姓家族史上第一個繁衍基地。漢時,傅姓已開始由「北地」大舉東遷至河北、河南、山東等省。這一時期,北地傅氏成了許多分支:遷河內溫(今河南溫縣),為河內傅氏,是西漢大司馬傅嘉之族所在;遷浦江(今屬浙江),為浦江傅氏,是西漢傅柔之族所在;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為扶風傅氏,是東漢人傅毅之族所在。稱盛於「清河」一帶的傅氏,後來成為我國東部地區傅姓的主要來源,尤其是江南各地的傅姓,大多是由「清河」播遷繁衍而雲的。傅姓南遷開始於漢代,如遷入貴州的傅姓,後來形成這一帶大姓。三國時有傅姓人口遷入四川。傅姓大舉南遷則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的遷居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有的遷居上虞(今屬浙江)。唐朝末年,御史傅實為了避難遷居福建,是傅姓入閩始祖。南宋末年,清河傅氏又有一支遷入福建上杭之蛟萍鄉,不久就成為當地望族。後來廣東興寧的傅氏就是由蛟萍分支雲的。宋代以後,傅姓人口遍布全國大部分地區。 郝氏始祖―――帝乙郝姓起源有三:一為出自子姓,其遠祖為契,得姓始祖為帝乙。相傳契為商的始祖,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用為司徒,掌管教化,居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之地。又傳說契是其母因吞食玄鳥(燕)之卵而生的,所以被賜姓子。商族後來不斷強大,終於在契的十四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朝的統治,建立了商朝。殷商在其二十七代天子帝乙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在今山西太原市),其後子孫便以封地為氏,稱為郝氏。另一來源出自太昊(伏羲氏)時期,太昊有佐臣郝省氏,輔助太昊治理部落,後世郝姓中可能就有來源於郝省氏這一支的。郝姓的第三個來源為少數民族姓氏,如烏桓族便有郝姓,烏桓也作烏丸,為東胡族的一支。又據《舊唐書》所載,唐時土蠻即有郝、楊、劉三姓。另外,西夏人、元人以及清滿州人中均有郝姓。郝姓的郡望較為單一,為太原郡,這與其作為起源地有密切聯系。太原郡是戰國時庄襄王於公元前246年所設,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秦漢時其范圍相當於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 何氏始祖―――何庶何姓來源有三:一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始祖為何庶。相傳黃帝之後,傳至玄囂,承襲姬姓,後再傳帝嚳,生後稷,被周人尊為始祖。後稷傳十五世孫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史稱西周。公元前230年,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被秦所滅,避難逃亡散居各地,其中有一支逃至江淮一帶。因當地人口音「韓、何」不分,後將韓誤寫為何,為何姓正宗,是安徽、江蘇一代何氏。二是唐代的「昭武九姓」中有何姓,隋唐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漢域各氏族統稱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三出自冒姓或賜姓。據《漢書五行志》所載,漢時有叫何苗的,本姓朱,冒姓何,其後繁衍形成何氏一支。另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代北(今山西、河北以北地帶)復姓賀拔氏改單姓何氏。據《五代史》所載,五代吐谷渾亦有何氏,分布於今河北省西北部一帶。另外《蘭州府志》記載,元末吐番宣慰使鎖南,其子銘為河州衛指揮同知,朝廷賜姓何氏,其後也有以何為氏的。何姓郡望主要有廬江郡、東海郡、陳郡、郫縣、扶風郡等。廬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相當於今安徽省廬江一帶長江以北地區。東海郡,秦設置,治所在郯(今山東郯縣北)。陳郡,秦置郡,西漢改為淮陽國,東漢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獻帝時改為陳郡。郫縣,秦始置縣,為今四川成都西北的郫縣,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大臣河武。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右扶風,三國魏改扶風郡,治所在槐里(今陝西興平東南),西晉移治池陽(今陝西涇陽西北),此支何氏始祖為汝陰(今安徽阜陽)何氏六世孫何比干及平輿(今屬河南)漢吏何並。何姓堂號有「廬江」等。何姓發源為江蘇、安徽兩地,早期主要分布於江淮流域及以北的廣大區域,漢至魏晉南北朝時,何姓已從此地遷入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四川等地。何姓南遷始於晉代,南遷遠至福建。隋唐之時,何姓在我國南北都有了很大發展,尤以南方各地繁衍為盛。五代及元朝時,在我國西北地區(主要指甘肅、青海兩地)和河北省境由於他族冒姓或賜姓何的加入,使得何姓再次龐大起來。何姓大舉南遷福建始於唐朝,遷入廣東省境內則要稍晚一些。明清之際,何姓已遍及全國各地,並且已有少數何姓人移居海外。 胡氏始祖―――胡公滿胡姓起源有三:一出自媯姓,以謚號為氏,為帝舜之後裔,得姓始祖為胡公滿。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顓頊的後代,因生在姚墟(今山東荷澤縣東北)而以姚為姓,後又因曾住在媯?河(今山西永濟南,西流入黃河),後代中有以媯為姓的。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帝舜的後裔媯滿於陳,建立陳國,奉守帝舜的宗祀。媯滿所建的陳國即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包括今安徽北部的阜陽、河南中部的郾城等地,媯滿雲世後謚曰胡公,稱胡公滿。公元前478年,陳國被楚國所滅,其子孫以媯滿謚號為氏,稱胡氏,此為河南胡氏。二出自周時的兩個胡國。一個為周初分封的姬姓小諸侯國;在今河南郾城。公元前518年左右被楚所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原媯姓胡氏融合;另一為歸姓國,在今安徽阜陽。公元前495年被楚滅,戰國時為楚邑。春秋時被楚滅掉後,其國君子孫中有稱胡氏的。三為他姓改胡姓。如西周時所立之國楚有胡廣,本姓黃,後改胡姓;北魏時改代北紇骨氏為胡氏。另外在敕敕勒族等少數民族中有胡姓。胡姓郡望主要有安定郡、新蔡郡、淮陽郡、吉州等。安定郡為漢設置,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固原)。相當今甘肅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衛、同心、固原等縣地。東漢時移治臨涇(今甘肅鎮原縣東南),西晉又移治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此支胡氏,開基始祖為漢武帝時守軍正丞胡建。新蔡郡,晉惠帝分汝陰置郡,治所在新蔡,相當今河南新蔡、息縣、淮濱、安徽臨泉等縣地。北齊改為廣寧郡。此支胡氏為安定胡氏分支,開基始祖為西晉尚書左僕射胡奮。淮陽郡,漢高帝十一年置淮陽國、惠帝後改為郡。轄地相當於今河南淮陽、鹿邑、太康、柘城、扶溝等地。吉州為隋開皇十年置州,唐治所在廬陵(今江西吉安市)。相當今江西新干、泰和間的贛江流城及安福、永新等縣地。胡姓堂號有「安定」等。胡姓最初主要發源地以今河南淮陽一帶和今安徽阜陽一帶為中心,漢代時開始向西遷入陝西、甘肅,向北遷入山西,向東遷入山東,後南遷入湖北、江西。其中,遷去甘肅省境內的胡建一族,後漢時成為當地一大望族,成為後世各地胡氏衍生的主要來源。隋初,胡氏在安定一帶繁衍發展形成望族。其後裔胡奮在曹魏入晉以後,他的獨女被選為晉武帝貴人,使其家族更加顯盛,後來在今河南新蔡繁衍,成為當地一望族。五代南唐時,胡氏一支曲醴陵(今湖南省東部)德善鄉遷入吉州(今江西吉安)、金陵(今江蘇南京),其後裔以江西為中心,向西向南不斷遷徙發展,進入湖北、湖南等省。西晉末年遷入福建。後胡氏由福建遷入廣東等地。 賈氏始祖―――賈公明賈姓來源有二:一出自姬姓,為賈伯之後。西周時,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將唐封分給他的弟弟唐叔虞,不久,周成王的兒子康王繼位時,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又被當天子的堂兄封於賈(今山西襄汾西南)。名義上是唐國的一個附庸,號為賈伯。春秋時,賈國被晉國所滅,賈伯公明的後裔以國為氏,稱賈氏,是為山西賈氏。二出自狐偃之後。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滅賈國後,晉襄公便把賈地賞給輔佐晉文公完成霸業的狐偃(晉文公的舅舅)之子狐射作為封邑。射字季他,所以又稱賈季、賈他。襄公去世後,在立襄公的哪個弟弟為君之事上發生了爭斗,賈季因避禍便逃往翟國,他的子孫便以賈為姓氏,稱賈氏,是為山西賈氏。賈氏雖出自不同的祖先,但均是以曾食邑於賈為氏,其發源地為一處,即賈地,為今天的山西襄汾縣西南一帶。秦統一以前,賈姓主要還是以今山西省為其繁衍基地。秦漢之際,賈氏便播及河南、陝西、甘肅、山東、河北等省境。其中一支在向西發展,經河南、陝西一路播遷到今甘肅河西走廊東端的武威一帶,至漢代已成為當地一大望族,故賈姓便以「武威」為其郡、堂號。賈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際,但因賈氏族人多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大舉繁衍,故南遷氣勢不大。唐宋以後,才有了改觀。但總的分布趨勢是,賈姓歷來多以長江以北地區為其主要分布區域,可見,歷史上賈姓是我國一個較典型的北方姓氏。 江氏始祖―――江元仲江姓起源有二:一出自嬴姓,是顓頊裔孫伯益的後代。傳說帝顓頊有個孫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撿到一隻燕子蛋,吃下去以後就懷孕了,生下兒子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子女華為妻,生下子伯益。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嬴姓,這樣伯益就成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傳到十幾代,經夏、商到西周時,伯益的後裔受封於江,成立江國。春秋時江國被楚國所滅,江國子孫以國名江為姓,遂有江姓。二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在今浙江定海縣東,一說在廣東省翁源縣東),後代以邑名「翁」為姓。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翁、江、方、龔、汪六姓。其中次子處恭,分姓江,他的子孫也姓江。兄弟六人同列進士,被譽為「六桂聯芳」。江姓的郡望、堂號主要有:濟陽郡,西漢置濟陽縣,治所在河南蘭考東北。晉惠帝時,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相當於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東晉後被廢。這支江姓的開基始祖為東漢江德。淮陽郡,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陽國,為同九國之一,建都於陳(今河南淮陽)。惠帝以後,有時為郡,有時為國。成帝時相當於今河南淮陽、鹿邑、太康、柘城,扶溝等地。東漢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為陳國。隋朝和唐朝又改陳州為淮陽郡。六桂,六桂乃「六桂聯芳」的譽稱,分布在古時的泉州。泉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豐州始置州,治所在閩縣(今福州市),相當於今天福建全省,後改為閩州。唐景雲二年,改武榮州置州,治所在晉江(今福建泉州市)。江姓以「濟陽」、「淮陽」、「六桂」為堂號。江姓發源於今河南省。公元前623年江國被楚國滅後,其國人以國名「江」為姓,有的北上到淮陽(今屬河南),再往北遷到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於鎮),以後又遷到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有的逃到齊(今山東臨淄一帶)、陵陽(今安徽石棣縣東北)以及鄖陽。還有一支江姓族人,大約在西漢時在江貞的率領下遷往今山東濟水之南,以「濟陽」為郡號。晉時有陳留人江瓊,為馮翊(今屬陝西關中一帶)太守,「永嘉之亂」時,棄官逃奔,其子孫因居涼土(今屬甘肅),世傳家業。唐朝時,江姓已遍布北方地區。江姓南遷開始於唐朝初年,「安史之亂」後,江姓大舉南,到宋初,南方江姓人口發展壯大,出現了「六桂」堂號。南宋時濟陽郡江姓的確率領族人遷入江西都昌,傳到江曄(八郎),為閩、粵、贛江姓始祖。江曄生有三子:江萬里、江萬載、江萬頃。江萬里為宋度宗左丞相,抗元殉國。他的弟弟和子孫再由江西遷入福建寧化石壁村。明清以後,江姓遍布全國。 蔣氏始祖―――蔣伯齡蔣氏姓源較為單一,主要出自姬姓,始祖為蔣伯齡。據《元和姓纂》等史書記載,西周初年,武王不久便雲逝,成王繼位,但因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名旦,因采邑在周,故稱周公)攝政。其弟兄們不服,聯合武庚和東方夷族反叛,周公出師東征,平定了叛亂。此後,周公確立宗法制,創立典章制度,並不斷分封諸侯,其中將自己的第三個兒子伯齡封於蔣地(今河南固始縣),建立諸侯國。春秋時(前617年)蔣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便以國為氏,稱蔣氏。蔣姓郡望主要是樂安郡。樂安郡為東漢永元七年(公元96年)改千乘郡置國,治所在臨濟(今山東青縣高苑鎮西北),相當今山東博興、高青、桓台、廣饒、壽光等縣地,三國魏改郡,移治高苑(今山東博興西南)。蔣 姓堂號主要有「樂安」等。蔣姓發源地為河南,自被楚滅國後,除部分仍留居河南外,大部分外遷。其中有一支首先於漢時遷居陝西境內,又一支於東漢末遷往山東東萊郡(相當於今山東膠萊河以東以北和乳山河以東地區),另一支於南朝宋時遷往義陽羨縣(今江蘇宜興縣)。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西漢哀帝時,杜陵(今陝西長安縣東南)人蔣翊波封為兗丹刺史,傳至十世孫休,自樂安遷至義陽羨縣,其子孫還有渡江散居湖(今江蘇境)、源江奉化之三嶺。又據史料記載,東漢建武年間,大將蔣橫因遭讒言,其九個兒子避難四方,散居我國南方的浙江、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蘇等地,後九子皆隨地封侯,並成為開基當地的始祖。唐初,已有蔣氏入閩。宋以後,福建、廣東蔣氏已盛。總之,蔣氏初期仍以河南為其繁衍中心。至秦漢之際,向西移至陝西關中一帶,向東遷入山東省境,並在此繁衍最為旺盛,在今博興縣、壽光縣一帶成為一大望族。蔣氏南遷始於漢代,東漢時已在今江蘇省境繁衍的非常昌盛,故東漢以後,蔣氏名人也多出於此地。其後蔣姓也主要以浙江、江蘇、福建、安徽、廣東等為其繁衍地。 金氏始祖―――金日磾 金姓來源較為復雜,但主要有以下三支:一為少昊金天氏之後。相傳少昊為古代東夷首領,又為上古五帝之一,是黃帝的巳姓子孫,作為黃帝的繼承人,曾在位八十四年,建都在今山東曲阜一帶。少昊死後,被尊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西方屬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稱號。他的後裔就有以「金」為姓,稱金氏。這一支源自黃帝血統的金氏,史稱金氏正宗,發源於今山東境內,後逐漸向南繁衍。另一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後。西漢時,匈奴休屠王太子日磾歸順漢室,漢武帝對他甚為器重,後來與霍光、桑弘羊等一起受遺詔輔政,是功在漢室的輔國大臣。由於他曾鑄銅人像(又稱金人)以祭天,漢武帝因而賜姓「金」氏,稱金日磾,從此他的子孫後代就以金為氏。金氏的第三個起源為少數民族金氏或各種原因的改姓金氏。如十六國時,前秦羌族首領有金氏。據《舊唐書》載,唐時新羅國王姓金。新羅為朝鮮古國名,與高句麗、百濟並立,7世紀中葉統一朝鮮半島大部,與唐朝有著密切關系。又如五代十國時的吳越國王錢鏐,因鏐與劉同音,國內劉姓人為避諱,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再如金時女真人、清滿族人等均有金氏。金氏的郡望主要有彭城郡、京兆郡等。彭城郡最早為西漢時改楚國而設,東漢時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其范圍大致為今山東微山縣、江蘇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邳縣西北部及安徽濉溪縣東部等,南朝宋時改為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