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康是
1、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也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也文言文翻譯如下: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縣人。他的父親陸康,漢朝末年做過廬江太守。陸績六歲時,在九江見到袁術。袁術拿出橘子給他,陸績拿了三個揣在懷里,臨走時,因跪拜告辭而橘子滾落在地,袁術對他說:「陸郎作客還要懷揣橘子嗎?」陸績跪著回答說:「打算帶回去給母親吃。」袁術認為他很奇異。
孫策在吳郡,張昭、張郃、秦松做為他的上賓,他們共同討論天下未定,應當用武力來平定,陸績年紀小坐在末席,遠遠地大聲說:「過去管夷吾做齊桓公的相國,召集諸侯,統一天下,不用兵馬戰車。孔子說:『遠方之人不歸服,就修行德政招攬他們。』現在你們不討論如何致力於用道義仁德來安取天下的方法,而只崇尚武力,陸績我雖年幼無知,但心中也認為不應當。」
張昭等人對他深感奇異。
原文: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也。父康,漢末為廬江太守。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橘,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
孫策在吳,張昭、張紘、秦松為上賓,共論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績年少末坐,遙大聲言曰:「昔管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車。孔子曰:『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童蒙,竊所未安也。」昭等異焉。
人物簡介:
陸績(188年—219年),字公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東漢末年大臣,廬江太守陸康之子。學者六歲時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謂欲以遺母。好直言,出為鬱林太守。
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法,星歷算數無不涉覽。孫權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見憚,出為鬱林太守,加偏將軍。雖在軍中,不廢著作,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太玄經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時年三十二歲。
2、廬江縣哪裡有賣輪椅的
廬城鎮城西文昌路。截止2022年11月19日,根據查詢百度地圖得知,位於廬江縣的廬城鎮城西文昌路有一家廬江雹逗縣康樂園醫療器械經營部脊搏,該經營部主要就是生產和銷售輪椅的,而且價格合理,質量也是非常的好。櫻肆祥
3、廬江哪裡有做康復的醫院?
全國有很多康復醫院,做的好的也有很多,不過你需要去根據你自己的需要去選擇合適的醫院去治療
4、漢末廬江太守陸康的治所是舒縣還是宛城?
當然是舒縣(縣城遺址在今安徽廬江西南)。
----------------------------------------------------------------------
「廬江」,古水名。最早文字記載見《山海經·海內東經》:「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一曰天子鄣。」(史學界疑為江西境內的樂安江。)秦末,分九江南西南地區設郡,以境內廬江水為名,謂「廬江郡」。到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撤銷江南廬江郡,析九江西部江北地區及衡山(今天柱山)東部地區,組建新廬江郡。同時改舒國(春秋置)為舒縣,隸屬廬江郡。郡治(即郡的首府)設在舒縣。這時的廬江郡只是沿用廬江郡舊名,境內已無廬江水了。
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將廬江郡治遷皖城(今潛山縣梅城鎮),改六縣為六安縣。建安十九年(214年),吳軍攻克皖城,廬江郡一分為二,吳廬江郡仍治舒(今廬江縣城池埂、大城坂),魏廬江郡陽泉(今霍邱臨水鎮)。
5、文言文陸遜閱讀答案
1. 三國志 駱統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原文: 駱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人也。
父俊,官至陳相,為袁術所害。謝承後漢書曰:俊字孝遠,有文武才幹,少為郡吏,察孝廉,補尚書郎,擢拜陳相。
值袁術僭號,兄弟忿爭,天下鼎沸,群賊並起,陳與比界,奸慝四布,俊厲威武,保疆境,賊不敢犯。養濟百姓,災害不生,歲獲豐稔。
後術軍眾飢困,就俊求糧。俊疾惡術,初不應答。
術怒,密使人殺俊。統母改適,為華歆小妻,統時八歲,遂與親客歸會稽。
其母送之,拜辭上車,面而不顧,其母泣涕於後。御者曰:「夫人猶在也。」
統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顧耳。」事適母甚謹。
時飢荒,鄉里及遠方客多有睏乏,統為之飲食衰少。其姊仁愛有行,寡歸無子,見統甚哀之,數問其故。
統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獨飽!」姊曰:「誠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與統,又以告母,母亦賢之,遂使分施,由是顯名。 孫權以將軍領會稽太守,統年二十,試為烏程相,民戶過萬,咸嘆其惠理。
權嘉之,召為功曹,行騎都尉,妻以從兄輔女。統志在補察,苟所聞見,夕不待旦。
常勸權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濕,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權納用焉。
出為建忠中郎將,領武射吏三千人。及凌統死,復領其兵。
是時徵役繁數,重以疫癘,民戶損耗,統上疏曰:「臣聞君國者,以據疆土為強富,制威福為尊貴,曜德義為榮顯,永世胤為豐祚。然財須民生,強賴民力,威恃民勢,福由民殖,德俟民茂,義以民行,六者既備,然後應天受祚,保族宜邦。
書曰:『眾非後無能胥以寧,後非眾無以辟四方。』好培推是言之, *** 以君安,君以民濟,不易之道也。
今強敵未殄,海內未乂,三軍有無已之役,江境有不釋之備,徵賦調數,由來積紀,加以殃疫死喪之災,郡縣荒虛,田疇蕪曠,聽聞屬城,民戶浸寡,又多殘老,少有丁夫,聞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尋所由,小民無知,既有安土重遷之性,且又前後出為兵者,生則困苦無有溫飽,死則委棄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戀本畏遠,同之於死。
每有徵發,羸謹居家重累者先見輸送。小有財貨,傾居行賂,不顧窮盡。
輕剽者則迸入險阻,黨就群惡。百姓虛竭,嗷然愁擾,愁擾則不營業,不營業則致窮困,致窮困則不樂生,故口腹急,則奸心動而攜叛多也。
又聞民間,非居處小能自供,生產兒子,多不起養;屯田貧兵,亦多棄子。天則生之,而父母殺之,既懼干逆和氣,感動陰陽。
且惟殿下開基建國,乃無窮之業也,強鄰大敵非造次所滅,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減耗,後生不育,非所以歷遠年,致成功也。夫國之有民,猶水之有舟,停則以安,擾則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勝,是以聖王重焉,禍福由之,故與民消息,觀時制政。
方今長吏親民之職,惟以辨具為能,取過目前之急,少復以恩惠為治,副稱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以雕弊,漸以陵遲,勢不可久。
夫治疾及其未篤,除患貴其未深,原殿下少以萬機餘間,留神思省,補復荒虛,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阜人財之用,參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統之大原,足以死而不朽矣。」
權感統言,深加意焉。 以隨陸遜破蜀軍於宜都,遷偏將軍。
黃武初,曹仁攻濡須,使別將常雕等襲中洲,統與嚴圭共拒破之,封新陽亭侯,後為濡須督。數陳便宜,前後書數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載。
尤以占募在民間長惡敗俗,生離叛之心,急宜絕置,權與相反覆,終遂行之。年三十六,黃武七年卒。
譯文: 駱統 駱統字公緒,是會稽郡烏傷縣人。父親駱俊,官做到陳國相,被袁術殺害。
駱統的母親改嫁,做了華歆的妾迅胡,駱統當時八歲,就和親戚賓客返回到會稽郡。他的母親送他,他拜別母親上了車,臉朝前不回頭,他的母親在後面哭泣。
駕車的人說:「夫人還在呢。」駱統說:「不想增加母親的思念,所以才不回頭。」
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謹。當時發生飢荒,同鄉和遠方的客人很多生活睏乏,駱統為了他們而減少了飲食。
他的姐蟣仁愛有德行,丈夫死後回到娘家,沒有兒子,見駱統這樣很為他難過,多次詢問他原因。駱統說:「士大夫們粗劣的食物都不夠吃,我有什麽心思獨自吃飽飯!」姐姐說:「確實是這樣,為什麽不告訴我,而像這樣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糧食給了駱統,又告訴了母親,母親也認為駱統有賢德,於是就分發施捨友昌唯,駱統由此出了名。
孫權以將軍身份兼任會稽太守,駱統年紀。二十歲,試用做烏程相,烏程民家超過一萬戶,都贊嘆他恩惠的治理。
孫權贊賞他,徵召他做功曹,代理騎都尉,將堂兄孫輔的女兒嫁給他。駱統立志彌補省察幫助孫權,他一旦有聽說看到的,就不將晚上的事留待天亮。
他常常勸說孫權尊敬接納賢士,努力探求時事利弊,在饗宴賞賜的日子,可以讓人人都分別進見,詢問他們生活寒暖,給予親密情意,誘導曉諭讓他們言說,考察他們的志趣,讓他們都感恩戴德,懷著想要報恩的心情。孫權採納運用他的建議。
他外出任建忠中郎將,統領武射吏三千人。等到凌統死後,他又統領凌統的人馬。
這時候,賦稅兵役繁多,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家戶減少,駱統上奏疏說: 臣聽說做一國國君的,以占。
2.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全文及譯文真懶啊!!!!!!!!! 話說上幾年級了?讓哥哥給你輔導輔導。
..話說這不是全文? 難道要寫成三國演義啊 ? 趙雲的傳記比這個還少呢 原文: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也。本名議,世江東大族。
遜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袁術與康有隙(怨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將攻康,康遣遜及親戚還吳。
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 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
縣連年亢旱,遜開倉谷以振(賑濟)貧民,勸督農桑,百姓蒙賴。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幕焉。
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通「擒」)。遜以手下召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
鄱陽賊帥尤突作亂,往復討之,拜定威校尉,軍屯利浦。 權以兄策女配遜,數訪世務,遜建議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窺望,克敵寧亂,非眾不濟。
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
權納其策,以為帳下右都督。會丹楊賊帥費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權遣遜討棧。
棧支黨多而往兵少,遜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夜潛山谷間,鼓噪而前,應時破散,遂部伍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盪除。所過肅清,還屯蕪湖。
會稽太守淳於式表遜枉取民人,愁擾所在。遜後詣都,言次,稱式佳吏,權曰:「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遜對曰:「式意欲養民,是以白遜。
若遜復毀式以亂聖聽,不可長也。」權曰:「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
呂蒙稱疾詣建業,遜往見之,謂曰:「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蒙曰:「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遜曰:「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
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兼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
若見至尊,宜好為計。」蒙曰:「羽素勇猛,既難為攻,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
蒙至都,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
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權乃召遜,拜偏將軍、右都督,代蒙。
(選自《三國志· 吳志· 陸遜傳》) 參考譯文: 陸遜字伯言,吳郡縣人。本名議,世代為江東大族。
陸遜年少時失去父親,跟隨堂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廬江長大。袁術與陸遜有怨仇,將攻打陸康,陸康叫陸遜及親戚回到吳縣。
陸遜比陸康的兒子陸績長幾歲,所以在家替陸績管理家務。 孫權做將軍時,陸遜二十一歲,開始在將軍府中做官,曾任東西曹令史,後出任海昌屯田都尉,並兼任縣令。
這個縣連年大旱,陸遜開倉放糧以救濟貧民,勸勉和督促農桑生產,使百姓蒙受利益。當時,吳、會稽、丹楊三郡很多老百姓因逃避賦役而藏匿起來,陸遜向孫權陳述便國利民的事,請求招募他們。
會稽山賊的首領潘臨,很久以來成為當地的一大禍害,歷年官府都沒能捉住他。陸遜率領手下招募的兵,進入深山險地實行討伐,所到之處山賊都被降服,陸遜的部隊發展到二千多人。
鄱陽縣賊帥尤突作亂,陸遜又前往討伐。孫權任命他為定威校尉,駐兵利浦。
孫權把他的哥哥孫策的女兒許配給陸遜,多次向他征詢世務,陸遜建議說:「當今英雄各據一方,豺狼一樣的人在暗中窺伺,要想戰勝敵人,平定禍亂,沒有軍隊不成事。而山寇慣匪,憑據深山險阻之地。
這一心腹之患還沒有消除,就難以圖謀向外發展,可以大規模地部署軍隊,攻取他的精銳部分。」孫權採納了他的建議,叫他做帳下右部督。
適逢丹楊賊帥費棧接受曹公委任,煽動山賊替他做內應,孫權派陸遜討伐費棧。費棧黨羽很多,而帶去的兵很少,因此陸遜多樹牙旗,各處布置鼓角,晚上潛入山谷間,擂鼓吶喊,向前推進,賊兵即時解散。
於是分別處置丹楊、新都、會稽三郡的山賊,強壯的當兵,羸弱的補充民戶,獲得精兵幾萬人,長期的禍害一下盪除,所過之地秩序清靜,回兵駐扎在蕪湖。 會稽太守淳於式上表攻擊陸遜非法掠取百姓,騷擾地方。
陸遜後來到京都,談話之間稱贊淳於式是個很好的官吏。孫權說「淳於式告你的狀,而你推薦他,這是為什麼?」陸遜回答說:「淳於式意在保養民力,所以告我的狀。
如果我又詆毀他以擾亂您的視聽,這種風氣不可滋長。」孫權說:「這確是厚道的人應該做的事,只不過他人不能做罷了。」
呂蒙為了麻痹關羽,假託有病回建業,經過蕪湖時,陸遜前去看望他,對他說:「關羽同我們邊境鄰接,您怎麼大老遠回京都,以後不值得憂慮嗎?」呂蒙說:「誠如你所說的,不過我病很重。」陸遜說:「關羽誇耀自己的勇猛氣概,欺凌別人,因為以前有大功,心中便驕做放縱,只圖北進,而沒有懷疑我方,現在又聽說你病了,必然更加不作防備。
如能出其不意,一定可以生擒關羽,把他制服。你去京師見了主上,應當好生制定計策。」
呂蒙說:「關羽素來勇猛,很難對付,而且已佔據荊州,大樹恩惠和威信,加之以往有功勞,膽量氣勢更盛,現在還不容易打他的主意。」呂蒙到了京師,孫權問:「誰可以接替你?」呂蒙因答說:「陸遜。
3. 讀三峽 王充閣閱讀答案①「船窗低亞小欄干,竟日青山畫里看」。我滿懷著四十餘年的渴慕,放舟江上,暢游三峽,飽覽著山川勝景。
②三峽,這部上接蒼冥、下臨江底,近四百里長的碩大無朋的典籍,是異常古老的。早在語言文字出現之前,不,應該說早在混沌初開、乾坤始奠之際,它就已經攤開在這里了。它的每一疊岩頁,都是歷史老人留下的迴音壁,裡面鏤刻著歲月的屐痕。
③我們不能設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讀盡它的無限內涵,但總可以觀嬗變於煙波浩淼之外,啟哲思於殘編斷簡之中。作為現實與有限的存在物,人們徜徉其間,一種對山川形勝的原始戀情與源遠流長的歷史激動會不期而然地被呼喚出來。
④早在五千年前,這錦山秀水就曾閃爍著大溪文化的異彩。兩千年前,扁舟一葉從那條喚作香溪的水流里,載出一位絕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不獨閭里之榮,也是邦家之光。兩漢之交,公孫述梟踞白帝城,躍馬稱帝。過了三周甲子,這里又成了吳蜀爭雄的戰場,年輕的陸遜創了「火燒連營七百里」的赫赫戰功。劉先主永安宮一病不起,將他的嗣子、未竟事業連同未來的千般險阻,一股腦兒託付給他的軍師。諸葛公神機妙算,在魚腹浦擺下了「八陣圖」……
⑤今日舟行訪古,不僅史跡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復識矣。以詩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說是一部不是靠語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圍釀成的朦朧詩卷。兩岸諸峰時隱時現,忽近忽遠,籠罩在雲氣氤氳、雨意迷離的萬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種「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朦朧意態。比之以繪畫,巫山十二峰無疑是整個三峽風景線上一條最為雄奇秀美的山水畫廊。在這里,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疏密虛實等各種表現手法兼備畢具。那群峰競秀、斷崖千尺的高峽奇觀,宛如刀鋒峻勁、層次分明的版畫。而雲封霧障中的似有若無,令人神凝意遠的萬疊青巒,則與水墨畫同其韻致。
⑥著名學者王國維有過「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種之境界」的說法,還有人把繪畫分為寫實、傳神、悟妙三個層次。我以為,讀三峽可能也有三種靈境:_____ 讀之,止於心靈對自然美的直接感悟, 目注神馳,怦然心動。_____ 讀之,會感到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景物交融互滲,物我融為一體,亦即辛棄疾詞中所說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______ 讀之,則深入畫境,濃酣忘我,「沖然而澹,悠然而遠」,進入《易經》中那「天地因蘊,萬物化醇」的靈境,此刻該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本文有刪改)
閱讀題:
1.聯繫上下文,說說第②段中加點的「攤開」一詞為什麼用得好。(2分)
2.請將「卒」、「始」、「再」三個詞按正確順序填寫到第⑥段中的橫線上。(2分)
3.第⑥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詩。請寫出這句詩的作者。(1分)
4.你對三峽的風物(如山峰、溪水、森林、雲霞……)有怎樣的感悟?請任選一項,仿照第②段中劃波浪線的句子寫出你對它的感悟。(4分)
它的 ____ ,都是 ______ ,裡面 ______。
5.文章第④段回顧了宜昌的歷史風雲。你還知道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哪些歷史故事?請簡要講述一個(不超過30字)。(3分)
參考答案:
1、(2分)作者在上文把三峽比作一部「上接蒼冥、下臨江底,近四百里長的碩大無朋的典籍」,在這里用「攤開」與前文呼應,語言生動形象。意近即可。
2、(2分)始;再;卒。
3、(1分)陶淵明(潛)。
4、(4分)示例:它的每一片雲霞,都是巫山神女揮舞的錦綉,裡面編織著峽江的夢想。比喻貼切得2分,內涵表達准確得2分。
5、(3分)略。本土特色鮮明,故事梗概清楚,語言流暢自然各佔1分。
《讀三峽》閱讀答案與原文,以供同學們閱讀、練習和參考,希望《讀三峽》閱讀答案對大家的練習有所幫助!
4. 《「丁奉字承淵」閱讀答案及翻譯》古詩原文及翻譯作者: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題目。
(6分)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也。少以驍勇為小將,屬甘寧、陸遜、潘璋等。
數隨征伐,戰斗常冠軍。每斬將搴旗,身被創夷。
稍遷偏將軍。魏遣諸葛誕、胡遵等攻東興,諸葛恪率軍拒之。
諸將皆曰:「敵聞太傅自來,上岸必遁走。」奉獨曰:「不然。
彼動其境內,悉許、洛兵大舉而來,必有成規,豈虛還哉?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及恪上岸,奉與將軍唐咨、呂據、留贊等,俱從山西上。
奉曰:「今諸軍行遲,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乃辟諸軍使下道,帥麾下三千人徑進。
時北風,奉舉帆二日至,遂據徐塘。天寒雪,敵諸將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相謂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鎧著胄,持短兵。
敵人從而笑焉,不為設備。奉縱兵斫之,大破敵前屯。
魏將文欽來降,以奉為虎威將軍,從孫峻至壽春迎之,與敵追軍戰於高亭。 奉跨馬持矛,突入其陳中,斬首數百,獲其軍器。
進封安豐侯。孫休即位,與張布謀,欲誅孫綝,布曰:「丁奉雖不能吏書,而計略過人,能斷大事。」
休召奉告曰:「綝秉國威,將行不軌,欲與將軍誅之。」奉曰:「丞相兄弟友黨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臘會,有陛下兵以誅之也。
」休納其計,因會請綝,奉與張布目左右斬之。遷大將軍,加左右都護。
寶鼎三年,(孫)皓命奉與諸葛靚攻合肥。奉與晉大將石苞書,構而間之,苞以征還。
建衡三年,卒。奉貴而有功,漸以驕矜。
或有毀之者,皓追以前出軍事,徙奉家於臨川。(《三國志•吳書•丁奉傳》)16。
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每斬將搴旗,身被創夷 被:遭受B。
諸葛恪率軍拒之 拒:拒絕C。 帥麾下三千人徑進 徑:直接D。
奉與晉大將石苞書,構而間之 間:離間17。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例句: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A。
少以驍勇為小將 B。以奉為虎威將軍C。
有陛下兵以誅之也 D。皓追以前出軍事1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丁奉字承淵,是廬江安豐人。
年少時即驍勇善戰,跟隨甘寧、陸遜、潘璋等征戰,作戰勇敢。B。
魏國派諸葛誕、胡遵等攻打東興,諸葛恪率軍抵抗。將領們都認為敵人會望風而逃,只有丁奉以為不然,認為應該積極備戰。
C。魏將文欽來投降,朝廷任命丁奉為虎威將軍,跟隨孫峻到壽春去迎接,與敵人追兵在高亭作戰,丁奉手持長矛,沖入敵陣,殺敵數百,繳獲無數,因而被封大將軍。
D。孫休即位,召丁奉謀劃殺孫綝,丁奉認為孫綝兄弟黨羽很多,要利用臘會來誅殺孫綝,後來孫休採納了丁奉的建議,除掉了孫綝。
參考答案16。B(「拒」應為「抵禦」)17.C(例句「以」為「用來」,A項,憑借,因為;B項,把;C項,用來;D項,拿)18。
C(「被封大將軍」不合原文)附:【譯文】丁奉字承淵,是廬江安豐人。年少時因為驍勇為小將,跟隨甘寧、陸遜、潘璋等。
數度跟隨征戰,戰斗中常常最勇敢。常斬將奪旗,身受創傷。
逐漸升為偏將軍。魏派諸葛誕、胡遵等攻打東興,諸葛恪率軍抵禦。
諸將都說:「敵人聽說太傅親自來,上了岸一定就逃走。」獨有丁奉說:「不然。
他們從國內來,盡調許、洛兵大舉而來,一定有所計劃,怎麼可能空手而歸?不要倚靠敵人不來,要依靠我們有辦法打勝它。」等到諸葛恪上岸,丁奉與將軍唐咨、呂據、留贊等,都從山西面上去。
丁奉說:「現在我們各軍行動遲緩,如果讓敵人占據有利地形,就很難和他們對抗了。」於是命令軍隊從旱路下去,率領手下三千兵直接進軍。
當時刮著北風,丁奉從水路兩天到達,於是占據徐塘。天很冷,下著雪,敵人諸將擺酒聚會,丁奉見他們前面的部隊兵少,對大家說:「想獲得封侯的獎賞,就在今日!」於是讓士兵解下鎧穿上胄,持短兵器。
敵人跟隨著笑話他們,不做防備。丁奉率兵砍殺敵人,大破敵先頭部隊。
魏將文欽來投降,(朝廷任命)丁奉為虎威將軍,跟隨孫峻到壽春迎接,與敵人追軍在高亭作戰。丁奉跨馬持矛,沖入敵陣中,殺敵數百,繳獲軍用物資。
進封安豐侯。孫休即位,和張布謀劃,要殺掉孫綝,張布說:「丁奉雖不熟知文法,但是謀略超過常人,能決斷大事。
」孫休召丁奉告訴他說:「孫綝把持政權,將要做不合法度的事情,想要和將軍一起誅殺他。」丁奉說:「丞相兄弟黨羽很多,恐怕人內心想法不同,不能突然制服,可借臘會的機會,用陛下的士兵來誅殺他。」
孫休採納他的計策,於是在臘會時請孫綝,丁奉與張布示意左右斬殺了孫綝。 升大將軍,加左右都護。
寶鼎三年,孫皓命令丁奉與諸葛靚攻打合肥。丁奉給晉大將石苞寫信,設計離間他們,石苞於是撤軍。
建衡三年,丁奉去世。丁奉顯貴而有功,漸漸地驕傲自誇起來。
有人詆毀他,孫皓於是拿先前出兵的事情追究他,讓丁奉搬家到臨川。
5. 文言文閱讀黃州快哉亭記[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合,濤瀾洶涌,風雲開闔;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
至於長州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馳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台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
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窮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瓮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鳥睹其為快也哉!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譯文] 長江流出西陵峽,才得到平坦的地勢,它的水勢就變得一瀉千里,滾滾滔滔。
等到它和南邊來的沅水、湘水,北邊來的漢水、沔水合流的時候,它的水勢更加強大了。到了赤壁下面,江水浩盪,和大海相象。
清河縣的張夢得先生貶官到黃州,就著他的住宅的西南面做了一個亭子,來欣賞長江上的風景,我哥哥子瞻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快哉」。站在亭子里望到的很寬,從南到北可以望到上百里,從東到西可以望到三十里左右。
波濤洶涌,風雲變化。白天有來往的船舶在它的前面時隱時現,晚上有魚類和龍在它的下面悲壯地呼嘯。
從前沒有亭子時,江面變化迅速,驚心駭目,遊客不能在這里看個暢快。現在卻可以在亭子里的茶幾旁坐位上欣賞這些景色,張開眼睛就看個飽。
向西眺望武昌一帶山脈,丘陵高低不等,草木成行成列,煙霧消失,太陽出來,漁翁和樵夫的房屋,都可以用手指點得清楚:這就是取名「快哉」的緣故啊! 至於長江的岸邊,古城的遺址,曹操、孫權蔑視對方的地方,周瑜、陸遜縱橫馳騁的所在,他們遺留下來的影響和古跡,也很能使世界上一般人稱為快事。從前,宋玉、景差陪伴楚襄王到蘭台宮遊玩,有一陣涼風呼呼地吹來,襄王敞開衣襟讓風吹,說:「涼快呀這陣風!這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說:「這只是大王您的高級的風罷了,老百姓怎麼能享受它!」宋玉的話大概含有諷刺的意味。
風是沒有低級、高級的分別的,而人卻有走運和倒運的不同。楚襄王快樂的原因,和老百姓痛苦的原因,這是由於人們的處境不同,和風有什麼關系呢? 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內心不能自得其樂,那麼,他到什麼地方去會不憂愁呢?如果他心情開朗,不因為環境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情緒,那麼,他到什麼地方去會不整天愉快呢?現在,張先生不因為貶官而煩惱,利用辦公以外的空閑時間,自己在山水之中縱情游覽,這說明他的內心應該是有一種自得之樂遠遠超過一般人。
象他這種人,即使處在最窮困的環境里,也沒有什麼不愉快,何況是在長江的清水裡洗腳,和西山的白雲交朋友,耳朵和眼睛充分欣賞長江的美好景物,從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滿足呢!要不是這樣,那麼,長江上群山綿延,山谷深幽,森林高大,古樹奇倔,清風吹著它們,明月照著它們,這種景色都是滿腹牢騷的詩人和有家難歸的士子觸景傷情、痛苦難堪的,哪裡看得到它是快樂的呢!1、蓋:在,於2、則:只在3、之:的4、所以:原因,緣故。
6、陸康當廬江太守是什麼時候
光和三年(180年),黃穰和"江夏蠻"聯合舉行武裝起義,有眾十餘萬,攻佔四縣。於是,朝廷任命陸康為廬江太守鎮壓。陸康就任後,賞罰分明,數年後擊破了黃穰等人,其它殘余也紛紛歸降。由此推斷,陸康就任廬江太守應該在180年以後。
希望能夠幫到您!
7、陸遜破敵文言文
1. 高中文言文55篇翻譯中的< >蜀先主率大眾東伐吳,吳將陸遜拒之。蜀主從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以金帛爵賞誘動諸夷,先遣將吳班以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勵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閑則是平原廣野,當恐有焱音標沛交馳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疲頓於木石之閑,徐制其弊耳。」備知其計不行,乃引伏兵八千人,從谷中出。
遜曰:「 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乃攻一營,不利。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令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俄爾勢成,遂率諸軍同時俱攻,破四十餘營。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
譯文:
漢王劉備率領大兵向東進攻吳國。吳國將領路遜抵抗他。漢王從建平沿長江南岸翻山越嶺到吳國的夷陵邊界,設立幾十處屯兵,用金帛爵賞誘動各夷族人,先遣將吳班把幾千人在平地立營,想來挑戰。吳國將領都請求出兵迎擊,陸遜說:「劉備率軍沿長江東下,銳氣正盛,而且憑據高山,堅守險要,很難向他們發起迅猛的進攻。即使攻擊成功,也不能守全將他們擊敗攻,如果攻擊不利,將損傷我們的主力,絕不是小小的失誤。目前,我們只有褒獎和激勵將士,多方採納和實施破敵的策略,觀察形勢變化。如果這一帶為平原曠野,我們還要擔心有互相追逐的困擾;如今他們沿著山嶺布署軍隊,不但兵力無法展開,反而因困在樹木亂石之中,自己的漸漸精疲力竭,我們要有耐心,等待他們自己敗壞而加以攻擊。」
劉備知其計不能施行,於是帶領八千人伏兵,從谷中出來。陸遜曰:「 當初不聽各位主張攻擊班的將領的話,是因為心裡揣摸著他一定有機巧的原因。」部下將領都說:「發動進攻,應在劉備立足未穩的時候,如今蜀軍已深入我國五六百里,和我們對峙七八個月,占據了鄭爛險要,加強了防守,現在進攻不會順利。橋叢檔」陸遜說:「劉備是個很狡猾的傢伙,再加之經驗豐富,蜀軍剛集結時,他思慮周詳,我們無法向他發動攻擊。如今蜀軍已駐扎很長時間,卻仍找不到我軍的漏洞,將士疲憊,心情沮喪,再也無計可施。現在正是我們對他前後夾擊的好機會。」於是,下令先向蜀軍的一個敏亂營壘發動攻擊,戰斗失利,將領們都說:「白白損兵折將!」陸遜說:「我已經有了破敵之方法。」命令戰士每人拿一束茅草,用火攻擊,得勝不久出現了大好形勢,於是率各路軍隊同時一起進攻,攻破四十多營寨。劉備升馬鞍山,部署士兵親自圍繞吳軍。陸遜督促各路軍對四面圍繞蜀軍,蜀軍土崩瓦解,死了上萬士兵。劉備因此在夜裡逃遁了。
2. 火燒連營文言文
《火燒連營》原文: 權大驚,舉止失措。
闞澤出班奏曰:「現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權急問何人。澤曰:「昔日東吳大事,全任周郎;後魯子敬代之;子敬亡後,決於呂子明;今子明雖喪,現有陸伯言在荊州。
此人名雖儒生,實有雄才,大略,以臣論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關公,其謀皆出於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
如或有失,臣願與同罪。」權曰:「非德潤之言,孤幾誤大事。」
張昭曰:「陸遜乃一書生耳,非劉備敵手;恐不可用。」顧雍亦曰:「陸遜年幼望輕,恐諸公不服;若不服則生禍亂,必誤大事。」
來騭亦曰:「遜才堪治郡耳;若托以大事,非其宜也。」闞澤大呼曰:「若不用陸伯言,則東吳休矣!臣願以全家保之!」權曰:「孤亦素知陸伯言乃奇才也!孤意已決,卿等勿言。」
於是命召陸遜。遜本名陸議,後改名遜,字伯言,乃吳郡吳人也;漢城門校尉陸紆之孫,九江都尉陸駿之子;身長八尺,面如美玉;官領鎮西將軍。
當下奉召而至,參拜畢,權曰:「今蜀兵臨境,孤特命卿總督軍馬,以破劉備。」遜曰:「江東文武,皆大王故舊之臣;臣年幼無才,安能制之?」權曰:「闞德潤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今拜卿為大都督,卿勿推辭。」遜曰:「倘文武不服,何如?」權取所佩劍與之曰:「如有不聽號令者,先斬後奏。」
遜曰:「荷蒙重託,敢不拜命;但乞大王於來日會聚眾官,然後賜臣。」闞澤曰:「古之命將,必築壇會眾,賜白旄黃鉞、印綬兵符,然後威行令肅。
今大王宜遵此禮,擇日築壇,拜伯言為大都督,假節鉞,則眾人自無不服矣。」。
3. 關於諸葛恪的故事東吳君臣,一直保持著一種溫切的關系。孫權就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權大喜,遂將驢賜之。
又一日,大宴官僚,孫權命恪把盞。巡至張昭面前,昭不飲,曰:「此非養老之禮也。」權謂恪曰:「汝能強子布飲乎?」恪領命,乃謂昭曰:「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鉞,未嘗言老。今臨陣之日,先生在後;飲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謂不養老也?」昭無言可答,只得強飲。權因此愛之,故命輔太子。
年僅六歲,就懂得化解矛盾之道,諸葛恪可謂神童。但是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諸葛恪的聰明,也屬於孔融式的小聰明,用來持節出使,游說勸諭,與人爭鋒於廟堂之上而不損國之威嚴,則綽綽有餘;若用來輔佐君王,治國安邦,則嫌不足。孫權一雙碧眼,有知人善用之譽,但是讓諸葛恪這樣一個人「輔太子」,真是大大的失策。
聰明人的身上,經常會被附會許多神奇怪異之事。《太平廣記》曾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吳孫權時,永康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逐之。龜便言曰:「游不良時,為君所得。」人甚怪之,載出,欲上吳王。夜泊越里,纜舡於大桑樹。宵中,樹呼龜曰:「勞乎元緒,奚事爾耶?」龜曰:「我被拘縶,方見烹臞。雖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樹曰:「諸葛元遜博識,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計從安出?」龜曰:「子明無多辭,禍將及爾。」樹寂而止。既至,權命煮之,焚柴百車,語猶如故。諸葛恪曰:「然以老桑方熟。」獻之人仍說龜樹共言,權登使伐取,煮龜立爛。今烹龜猶多用桑薪,野人故呼龜為元緒也。(這里對於諸葛恪廣聞博識的描寫,就有些神乎其神的味道了。)
小聰明的一大特點,就是急於表現一下自己的聰明。
孫權病故以後,9歲的孫亮即位,遺囑時任大將軍的諸葛恪和孫弘、孫峻等輔佐。孫弘仗著自己與王室的密切關系想獨掌大權,策劃除掉諸葛恪,不料孫峻站在諸葛恪一邊,密報諸葛恪,諸葛恪聞信將孫弘誘到將軍府,一刀拿下。
陸遜死後,諸葛恪替代了陸遜的丞相職務,軍政大權一手把持。他一上台,就裁撤校官,豁免債務,減除雜稅,深得民心。百姓由敬生愛,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說,《太平廣記》的那個故事,大概就是彼時留下的。每當外出,都有許多人擠在道路兩旁,伸長脖子,希望一睹尊容,場面之狂熱,媲美追星族。
在這種熱烈追捧的氣氛中頭腦發熱,也就不難理解了。
諸葛恪掌握大權後,沒有去調和矛盾控制政局穩定人心,而是急不可耐地想要建立功勛。上台第二年,他就帶兵在魏吳交界的巢湖東界修城築堤,防魏進攻。這座大堤便是有名的東興堤(今安徽巢縣東北)。說來也巧,就在萬事俱備之時,司馬師率兵來攻。吳軍以逸待勞,甫一交鋒,就擊潰魏軍。這本是一次小勝,不足宣揚,可在追星族的眼裡,這鍾近乎未卜先知的本事更加證明了諸葛恪的神奇。
被勝利和崇拜灌暈了的諸葛恪再次徵集了20萬大軍,圍攻合肥。這一次卻沒那麼幸運了,諸葛恪那種淺層次的智慧根本不足以決勝千里。戰爭拖延了四個月,吳軍傷亡慘重,又瘟疫流播,敗局已定。諸葛恪出於虛榮心理,對將軍朱異都尉蔡林等人的勸告置若罔聞,仍然逼迫將士負病攻城,結果軍心大亂,減員嚴重。
魏國反擊,諸葛恪不敵,退至長江沿線。吳軍連病帶傷折損無數,倖存者也是怨聲載道。諸葛恪還不服輸准備再戰,後來在孫亮一道接一道的退兵詔書催促下,才退兵回朝。
經過這次慘敗,諸葛恪大失人心,朝野一片怨責之聲,孫峻利用這個機會,殺死了諸葛恪取而代之,東吳政權從此陷入爭權奪利的混亂之中。
應該說在三國的神童裡面,諸葛恪是最有機會施展才華的一個。他自小便深受賞識,後來掌握了主宰一國的權力。但是,他的拙劣表現卻令所有看好他的人大跌眼鏡,最後他不但自己落得個身首異出的悲慘結局,還使東吳國力大傷朝政混亂直至滅亡,孫權泉下有知,一定要後悔得捶破棺材板。這種過早表現的聰明以及隨之而生的心理扭曲,是諸葛恪人生悲劇的根源。膚淺的聰明,輕者殺身,重者誤國,內中個情,發人深省。
諸葛恪簡介
諸葛恪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的長子,從小就以才思敏捷、善於應對著稱,曾任丹陽太守,為吳國徵得大量兵源。孫亮繼位後,諸葛恪掌握了吳國大權,率軍抵擋了魏國三路進攻,在東興大勝魏軍。此後,諸葛恪開始輕敵,率大軍伐魏,圍攻新城不下,士卒因疾病死傷慘重,回軍後為掩飾過失,更加獨斷專權。不久,諸葛恪被孫峻聯合吳主孫亮設計殺害,被夷滅三族。
4. 幫忙翻譯一段古文原文: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也。
本名議,世江東大族。遜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
袁術與康有隙(怨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將攻康,康遣遜及親戚還吳。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
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縣連年亢旱,遜開倉谷以振(賑濟)貧民,勸督農桑,百姓蒙賴。
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幕焉。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通「擒」)。
遜以手下召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鄱陽賊帥尤突作亂,往復討之,拜定威校尉,軍屯利浦。
權以兄策女配遜,數訪世務,遜建議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窺望,克敵寧亂,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
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權納其策,以為帳下右都督。
會丹楊賊帥費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權遣遜討棧。棧支黨多而往兵少,遜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夜潛山谷間,鼓噪而前,應時破散,遂部伍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盪除。
所過肅清,還屯蕪湖。 會稽太守淳於式表遜枉取民人,愁擾所在。
遜後詣都,言次,稱式佳吏,權曰:「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遜對曰:「式意欲養民,是以白遜。若遜復毀式以亂聖聽,不可長也。」
權曰:「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 呂蒙稱疾詣建業,遜往見之,謂曰:「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蒙曰:「誠如來言,然我病篤。」
遜曰:「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兼相聞病,必益無備。
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若見至尊,宜好為計。」
蒙曰:「羽素勇猛,既難為攻,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蒙至都,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
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
權乃召遜,拜偏將軍、右都督,代蒙。 (選自《三國志· 吳志· 陸遜傳》) 參考譯文: 陸遜字伯言,吳郡縣人。
本名議,世代為江東大族。陸遜年少時失去父親,跟隨堂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廬江長大。
袁術與陸遜有怨仇,將攻打陸康,陸康叫陸遜及親戚回到吳縣。陸遜比陸康的兒子陸績長幾歲,所以在家替陸績管理家務。
? 孫權做將軍時,陸遜二十一歲,開始在將軍府中做官,曾任東西曹令史,後出任海昌屯田都尉,並兼任縣令。這個縣連年大旱,陸遜開倉放糧以救濟貧民,勸勉和督促農桑生產,使百姓蒙受利益。
當時,吳、會稽、丹楊三郡很多老百姓因逃避賦役而藏匿起來,陸遜向孫權陳述便國利民的事,請求招募他們。會稽山賊的首領潘臨,很久以來成為當地的一大禍害,歷年官府都沒能捉住他。
陸遜率領手下招募的兵,進入深山險地實行討伐,所到之處山賊都被降服,陸遜的部隊發展到二千多人。鄱陽縣賊帥尤突作亂,陸遜又前往討伐。
孫權任命他為定威校尉,駐兵利浦。 ? 孫權把他的哥哥孫策的女兒許配給陸遜,多次向他征詢世務,陸遜建議說:「當今英雄各據一方,豺狼一樣的人在暗中窺伺,要想戰勝敵人,平定禍亂,沒有軍隊不成事。
而山寇慣匪,憑據深山險阻之地。這一心腹之患還沒有消除,就難以圖謀向外發展,可以大規模地部署軍隊,攻取他的精銳部分。」
孫權採納了他的建議,叫他做帳下右部督。適逢丹楊賊帥費棧接受曹公委任,煽動山賊替他做內應,孫權派陸遜討伐費棧。
費棧黨羽很多,而帶去的兵很少,因此陸遜多樹牙旗,各處布置鼓角,晚上潛入山谷間,擂鼓吶喊,向前推進,賊兵即時解散。於是分別處置丹楊、新都、會稽三郡的山賊,強壯的當兵,羸弱的補充民戶,獲得精兵幾萬人,長期的禍害一下盪除,所過之地秩序清靜,回兵駐扎在蕪湖。
? 會稽太守淳於式上表攻擊陸遜非法掠取百姓,騷擾地方。陸遜後來到京都,談話之間稱贊淳於式是個很好的官吏。
孫權說「淳於式告你的狀,而你推薦他,這是為什麼?」陸遜回答說:「淳於式意在保養民力,所以告我的狀。如果我又詆毀他以擾亂您的視聽,這種風氣不可滋長。」
孫權說:「這確是厚道的人應該做的事,只不過他人不能做罷了。」 呂蒙為了麻痹關羽,假託有病回建業,經過蕪湖時,陸遜前去看望他,對他說:「關羽同我們邊境鄰接,您怎麼大老遠回京都,以後不值得憂慮嗎?」呂蒙說:「誠如你所說的,不過我病很重。」
陸遜說:「關羽誇耀自己的勇猛氣概,欺凌別人,因為以前有大功,心中便驕做放縱,只圖北進,而沒有懷疑我方,現在又聽說你病了,必然更加不作防備。如能出其不意,一定可以生擒關羽,把他制服。
你去京師見了主上,應當好生制定計策。」呂蒙說:「關羽素來勇猛,很難對付,而且已佔據荊州,大樹恩惠和威信,加之以往有功勞,膽量氣勢更盛,現在還不容易打他的主意。」
呂蒙到了京師,孫權問:「誰可以接替你?」呂蒙因答說:「陸遜思慮深遠,才能足以擔負重任,從他的謀慮來看,將來定可以大用。而現在他還不太出名,不是關羽所畏忌的,要找接替我的人,沒有比。
5. 《三國志.陸遜傳》全文翻譯淳於式意在保養民力,所以告我的狀。
原文: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也。本名議,世江東大族。
遜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袁術與康有隙(怨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將攻康,康遣遜及親戚還吳。
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 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
縣連年亢旱,遜開倉谷以振(賑濟)貧民,勸督農桑,百姓蒙賴。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幕焉。
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通「擒」)。 遜以手下召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
鄱陽賊帥尤突作亂,往復討之,拜定威校尉,軍屯利浦。 (7)廬江康是擴展資料: 遣還西陵。
黃龍元年,拜上大將軍、右都護。是歲,權東巡建業,留太子、皇子及尚書九官,徵遜輔太子,並掌荊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軍國。
時建昌侯慮於堂前作斗鴨欄,頗施小巧,遜正色日:「君侯宜勤覽經典以自新益,用此何為?」慮即時毀徹之。 射聲校尉松於公子中最親,戲兵不整,遜對之髡其職吏。
南陽謝景善劉虞先刑後禮之論,遜呵景日:「禮之長於刑久矣,虞以細辯而詭先聖之教,皆非也。君今侍東宮,宜遵仁義以彰德音,若彼之談,不須講也。」
遜雖身在外,乃心於國,上疏陳時事日:「臣以為科法嚴峻,下犯者多。頃年以來,將吏罹罪,雖不慎可責,然天下未一,當圖進取,小宜恩貸,以安下情。
且世務日興,良能為先,自非奸穢入身,難忍之過,乞復顯用,展其力效。此乃聖王忘過記功,以成王業。
昔漢高舍陳平之愆,用其奇略,終建勛祚,功垂千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陸遜傳 。
6. 跪求曹操敗走華容道的文言文,急這個就是三國演義原文 很白話了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卻說當夜張遼一箭射黃蓋下水,救得曹操登岸,尋著馬匹走時,軍已大亂。
韓 當冒煙突火來攻水寨,忽聽得士卒報道:「後梢舵上一人,高叫將軍表字。」韓當細聽, 但聞高叫「義公救我?」當曰:「此黃公覆也!」急教救起。
見黃蓋負箭著傷,咬出箭 桿,箭頭陷在肉內。韓當急為脫去濕衣,用刀剜出箭頭,扯旗束之,脫自己戰袍與黃蓋 穿了,先令別船送回大寨醫治。
原來黃蓋深知水性,故大寒之時,和甲墮江,也逃得性 命。卻說當日滿江火滾,喊聲震地。
左邊是韓當、蔣欽兩軍從赤壁西邊殺來;右邊是周 泰、陳武兩軍從赤壁東邊殺來;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隊船隻都到。火須兵 應,兵仗火威。
此正是:三江水戰,赤壁鏖兵。曹軍著槍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計其數。
後人有詩曰:「魏吳爭斗決雌雄,赤壁樓船一掃空。烈火初張照雲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又有一絕雲:「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嘆前朝割據忙。南士無心迎魏武,東風有意便周郎。」
不說江中鏖兵。且說甘寧令蔡中引入曹寨深處,寧將蔡中一刀砍於馬下,就草上放起火 來。
呂蒙遙望中軍火起,也放十數處火,接應甘寧。潘璋、董襲分頭放火吶喊,四下里 鼓聲大震。
曹操與張遼引百餘騎,在火林內走,看前面無一處不著。正走之間,毛救 得文聘,引十數騎到。
操令軍尋路。張遼指道:「只有烏林地面,空闊可走。」
操徑奔 烏林。正走間,背後一軍趕到,大叫:「曹賊休走!」火光中現出呂蒙旗號。
操催軍馬 向前,留張遼斷後,抵敵呂蒙。卻見前面火把又起,從山谷中擁出一軍,大叫:「凌統 在此!」曹操肝膽皆裂。
忽刺斜里一彪軍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 戰一場,奪路望北而走。忽見一隊軍馬,屯在山坡前。
徐晃出問,乃是袁紹手下降將馬 延、張□,有三千北地軍馬,列寨在彼;當夜見滿天火起,未敢轉動,恰好接著曹操。 操教二將引一千軍馬開路,其餘留著護身。
操得這枝生力軍馬,心中稍安。馬延、張□ 二將飛騎前行。
不到十里,喊聲起處,一彪軍出。為首一將,大呼曰:「吾乃東吳甘興 霸也!」馬延正欲交鋒,早被甘寧一刀斬於馬下;張□挺槍來迎,寧大喝一聲,□措手 不及,被寧手起一刀,翻身落馬。
後軍飛報曹操。操此時指望合淝有兵救應;不想孫權 在合淝路口,望見江中火光,知是我軍得勝,便教陸遜舉火為號,太史慈見了,與陸遜 合兵一處,沖殺將來。
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見張,操令斷後。
縱馬加鞭,走至 五更,回望火光漸遠,操心方定,問曰:「此是何處?」左右曰:「此是烏林之西,宜 都之北。」操見樹木叢雜,山川險峻,乃於馬上仰面大笑不止。
諸將問曰:「丞相何故 大笑?」操曰:「吾不笑別人,單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在 這里伏下一軍,如之奈何?」說猶未了,兩邊鼓聲震響,火光竟天而起,驚得曹操幾乎 墜馬。
刺斜里一彪軍殺出,大叫:「我趙子龍奉軍師將令,在此等候多時了!」操教徐 晃、張雙敵趙雲,自己冒煙突火而去。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
曹操得脫。 天色微明,黑雲罩地,東南風尚不息。
忽然大雨傾盆,濕透衣甲。操與軍士冒雨而 行,諸軍皆有飢色。
操令軍士往村落中劫掠糧食,尋覓火種。方欲造飯,後面一軍趕到。
操心甚慌。原來卻是李典、許褚保護著眾謀士來到,操大喜,令軍馬且行,問:「前面 是那裡地面?」人報:「一邊是南彝陵大路,一邊是北彝陵山路。」
操問:「那裡投南 郡江陵去近?」軍士稟曰:「取南彝陵過葫蘆口去最便。」操教走南彝陵。
行至葫蘆口, 軍皆飢餒,行走不上,馬亦睏乏,多有倒於路者。操教前面暫歇。
馬上有帶得鑼鍋的, 也有村中掠得糧米的,便就山邊揀干處埋鍋造飯,割馬肉燒吃。盡皆脫去濕衣,於風頭 吹曬;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
操坐於疏林之下,仰面大笑。眾官問曰:「適來丞相 笑周瑜、諸葛亮,引惹出趙子龍來,又折了許多人馬。
如今為何又笑?」操曰:「吾笑 諸葛亮、周瑜畢竟智謀不足。若是我用兵時,就這個去處,也埋伏一彪軍馬,以逸待勞 ;我等縱然脫得性命,也不免重傷矣。
彼見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說間,前軍後軍 一齊發喊、操大驚,棄甲上馬。
眾軍多有不及收馬者。早見四下火煙布合,山口一軍擺 開,為首乃燕人張翼德,橫矛立馬,大叫:「操賊走那裡去!」諸軍眾將見了張飛,盡 皆膽寒。
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
兩邊軍馬混戰做一 團。操先撥馬走脫,諸將各自脫身。
張飛從後趕來。操迤邐奔逃,追兵漸遠,回顧眾將 多已帶傷。
正行時,軍士稟曰:「前面有兩條路,請問丞相從那條路去?」操問:「那條路近 ?」軍士曰:「大路稍平,卻遠五十餘里。小路投華容道,卻近五十餘里;只是地窄路 險,坑坎難行。」
操令人上山觀望,回報:「小路山邊有數處煙起;大路並無動靜。」 操教前軍便走華容道小路。
諸將曰:「烽煙起處,必有軍馬,何故反走這條路?」操曰: 「豈不聞兵書有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諸葛亮多謀,故使人於山僻燒煙,使我軍不 敢從這條山路走,他卻伏兵於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