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肥東縣第六屆散文大賽

肥東縣第六屆散文大賽

發布時間: 2023-03-17 11:08:53

1、請介紹詩人海南。

★ 海口

多 多,原名粟世征,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隊,系朦朧詩主要代表詩人之一,著有詩集《行禮:詩38首》、《里程:多多詩選1973—1988》、改讓《多多詩選》及《阿姆斯特丹的河流》(2000)等。多次參加世界各大詩歌節,到英國、美國、德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大學進行過講座和朗誦,曾任倫敦大學漢語教師,加拿大紐克大學、荷蘭萊頓大學住校作家。海南大學文學院正式聘為教授。現居海口。

耿占春,1957年生於河南柘城。朦朧詩代表詩姿殲尺人,詩歌評論家。現任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河南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隱喻》、《話語和回憶之鄉》、《敘事美學》等。

李少君,1967年生於湖南湘鄉。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詩人,文學評論家。著有詩集《那些消失的人》,小說《島》、《藍吧》。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任《天涯》雜志主編。現居海口。

鄒 旭,1973年月生於湖北丹江口。組詩見於《詩刊》《北京文學》《詩選刊》《星星詩刊》等三十多家刊物,入選《21世紀詩歌精選》《年度中國最佳詩歌》等選本,曾獲′97詩神杯「校園詩人獎」、第二屆全國青年文學大賽詩歌獎,著有詩集《抬頭看見月亮》,現居海口,系省青年詩協副主席。

原野牧夫,男,原名張雁,1965年生於湖南永興。詩歌作品上千首,部分入選多種選本。2006年4月創辦「潮流」詩歌論壇。海南作家協會會員。現居海口。

張曉雲,女,生於70年代,海口人。曾獲中南六省詩歌賽與海南詩人創新杯賽獎,有詩集《誰不會第二次來敲城》出版。現居海口。

古 莉,女跡高,1981年6月生,安徽肥東人,畢業於安徽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任南方出版社質管部副主任。著有詩集《秘密花園》。現居海口。

賀瀾起,男,1969年6月生於河南蘭考,曾在《詩歌報月刊》、《天涯》、《廈門文學》、《藍》(日本)等刊物發表詩作若干,曾獲得由《詩歌報月刊》、《天涯》等單位舉辦的詩歌創作大賽獎項,作品入選《2006中國最佳詩歌》等選本。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居海口。

賈冬陽,男,1977年冬天生於吉林。2000年開始寫詩,系橡皮寫作群成員,1P5寫作團體成員,作品散見各種雜志及詩歌選本。現居海口。

魏春雷,1983年春,生於東北魏家窩卜。2007年大學畢業,同年8月來到海口,現在海南大學社科中心旁聽外國哲學課程。有詩歌若干發表。

盧 煒,女,祖籍安徽,1968年出生,筆名毛豆,在《詩刊》、《人民文學》、《北京文學》和《詩歌月刊》等國內外刊物發表詩文600餘件並多次獲獎。2003-2007年連續5年入選中國年度最佳詩歌選集。著有詩集四部:《海》、《渡海》、《為海而來》和《挑燈看海》。文學碩士,北京大學訪問學者。現任《東方女性》雜志社長兼總編。

安 歌,本名張繼芳,女,生於新疆。詩歌廣泛發表於國內詩歌刊物,並收入多種詩歌選本。已出版詩性隨筆集《植物記》和《植物記Ⅱ》,現居海口。

蔣 浩,1971年3月生於重慶潼南。編輯《新詩》。著有隨筆集《恐懼的斷片》(2003年,百花文藝版),詩集《修辭》(2005年,上海三聯版)。現居海口。

趙 瑜, 1976年出生,河南人。《天涯》雜志編輯。出版詩集《我看著你》,長篇小說《我們都是壞孩子》《我鄙視你》和散文集《小憂傷》等。

★ 瓊山

邱名廣,男,1962年生於瓊山,詩歌、散文、小說約70萬字散見於國內刊物。著有詩集《無望的愛》。現居瓊海。

李 異,男,祖籍瓊山,1982年代生於屯昌。詩歌散見於《滇池》、《詩林》等。2005年曾自印詩集《青少年哪吒》。現居海口。

艾 子,女,本名鄭小霞,1971年生於海南東部,畢業於海南師范學院。個人作品集《尋找性別的女人》於2004年入選海南省作家叢書出版;《異性村莊》於2006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海南特區報》編輯部。現居海口。

★ 澄邁

馮麟煌,男,1942年生於海南澄邁,1966年畢業於海南師范學院中文系。有詩集《綠色的旋律•天涯草》、《熱土流風》、《馮麟煌詩選》等18部出版。詩集《綠色的旋律•天涯草》獲1988年首屆「海南省文學獎」。中國作協會員。

江 非,厲姓,屬虎,1974生於山東省臨沂市平墩糊村。2002年參加過《詩刊》第十八屆青春詩會。曾獲第二屆華文青年詩人獎。著有詩集《獨角戲》、《紀念冊》和《一隻螞蟻上路了》。認為詩歌就是「風,雅,頌」。現居澄邁。

林 森,1982年生於海南澄邁。魯迅文學院第七屆高研班學員,現供職於《天涯》雜志社,海南省青年詩人協會副主席。作品散見《青年文學》、《滇池》、《中國作家》、《文學界》等。有詩作入選《二十一世紀詩歌精選(第二輯)》等。現居海口。

曾德英,男,1962年生於海南澄邁,曾在《詩刊》、《海拔》等發表作品300餘篇(首),有詩集《江南雨》、《曾德英短詩選》(中、英雙語版)及《人生如歌》出版,海南作協會員,海南省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現居澄邁。

王廣俊,1971年生於海南澄邁,曾在《詩刊》、《海拔》等文學期刊發表作品,入選多種選本,海南作協會員。現居澄邁。

王鴻章,1982年生於海南澄邁,有作品入選《雲起天涯(詩歌卷)》。曾主編民刊《本紀》、《海拔》。海南省青年詩人協會理事。現居海口。

★ 儋州

陳有臏,90後詩人。

陳燦麟,1951年生於海南儋州。作品散見《詩刊》、《黃河詩報》、《星星》、《詩歌報》、《天涯》、《人民文學副刊》和《人間福報》(台灣)等。著有詩集《當椰樹進入角色》。曾獲1991年海南省首屆青年詩歌大獎賽一等獎。海南作協會員。

★ 臨高

陳亞冰,1981年生於海南臨高。詩歌及評論刊於《青年文學》、《滇池》、《詩林》、《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等刊物。曾參與主編民刊《海拔》、《本紀》等。海南農墾《綠刊》編輯。現在居海口

★ 定安

王輝俊,男,1958年生於海南定安縣,著有詩集《熱島情話》,散文詩集《綠島情懷》、小小說集《魔島情調》。主持編輯《銀海楊帆》叢書等。海南作協會員,高級經濟師。現居海口。

★ 文昌

雲逢鶴,1928年生於海南文昌,有詩集《人•鬼•神》、《唯水年輕》等出版。 1999年獲海南省作家協會「海南島文學開拓者十佳」稱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林 琳,男,文昌人,筆名遠岸。著有詩集《無岸的遠航》、《帶上我的詩歌去遠行》。曾獲得人民文學優秀作品獎、「海南省十大青年詩人」等榮譽稱號。歷任海南青年詩人協會主席。現居海口。

王 凡,1975年生於海南文昌,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海南省青年詩人協會副主席,文昌市文聯主席。著有個人詩集《生活或片段》,詩作入選國內多種年度選本並獲獎。

蔡根談,曾用筆名唐煜然、花槍。1978年生於海南文昌。首屆「御鼎詩歌獎」獲得者。倡導「病態寫作」。曾與同仁發起「低詩歌運動」並編著《低詩歌運動》一書。有詩歌入選《2001中國新詩年鑒》、《2002/2003中國新詩年鑒》、《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1年中國最佳詩歌》及《2007中國最佳詩歌》等十幾個選本。現居海口。

★ 瓊海

黃海星,男,瓊海人。1986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有詩集《多色人生》、《向左向右》出版。供職於瓊海市廣播電視台。現居瓊海。

曾慶嬌,70年代生人,海南籍。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已有若干詩文發表於國內外報刊,詩集《流年》出版中。

★ 萬寧

紀少雄,男,萬寧北坡人,著有詩集《空座》(與紀少飛合著)、《詞不達意》等。現居海口。

紀少飛,男,萬寧北坡人,1990年畢業於華南師范大學,詩歌創作始於80年代,迄今發表詩文約400篇(首),入選各種年選。著有詩集《空座》(與紀少雄合著)、《婦女手冊》等。曾獲海南省第四屆青年文學獎。海南作協會員,海南省青年作家協會主席。現居海口。

潘乙寧,1970年生,海南萬寧人。詩文見於《詩刊》、《天涯》、《詩歌月刊》、《散文選刊》等。著有散文集《語言的花瓣》(二人合集)、詩集《無所事事的男人》,另有小說《阿美的夜生活》、《夏好》等。有詩入選《明天》、《北大詩選》等。現居海口。

符 力,70年代生於海南萬寧。畢業於重慶商學院。詩文散見《天涯》、《星星》、《詩潮》、《詩選刊》、《綠風》和《青年文學》等。現居海口。

阿豪()

★ 三亞

翟見前,60年代生生於海南三亞市,發表詩文三百多篇(首),作品入選《中國最佳詩歌》等選本,曾獲第三屆e拇指手機文學原創爭霸賽專家特別獎,詩集《深夜的鳥》待出。三亞市文化遺產研究會會長,海南作協會員。現居三亞。

黃 葵,男,1967年出生, 祖籍安徽宿松縣。1993年畢業於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在《人民文學》、《詩刊》、《當代》、《散文》、《香港文學》等發表詩文兩千餘篇、首,出版《汶川詩草》、《翅膀滑向春天》等12部詩文集。國家二級作家。中國作協會員。現住三亞。

瑛 之,本名陳開藝,1979年生於海南三亞。作品散見於《星星》、《詩歌月刊》及民刊《南方》、《海拔》。現居澄邁。

衣米一,女,湖北人,生於60年代。作品散見於《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綠風》、《長江文藝》等刊物。發表詩作近百首。入選《詩選刊》「2007•中國詩歌年代大展特別專號」和《2007年中國詩歌精選》等選本。海南作協會員。現居三亞。

★ 樂東

孔 見,1960年生於海南樂東,現任海南省作家協會主席,《天涯》雜志社社長。著有詩集《水的滋味》,隨筆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貧的精神》,小說《河豚》、《征服》和《韓少功評傳》等。現居海口。

李孟倫,1974年生於樂東黃流。有詩歌刊於《詩刊》、《人民文學》和《天涯》等刊物,著有詩集《青黃集》、《走入世紀的瞳孔》和《創世紀》等,供職於新華社海南分社,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居海口。

林雅璟,男,1975年生於海南樂東。1988年起在《海南日報》、《人民日報》、《文學報》、《散文選刊》等報刊發表作品。《海南電力報》主編。現居海口。

★ 昌江

李林青,男,1973年生於海南昌江。畢業於海南師范學院。有作品在《詩刊》發表,有詩歌入選《中國詩庫2007卷》。詩集《一幅沒有季節的畫》近期出版。海南省青年詩人協會副主席。

曾經或者正在立足海南並活躍於漢語詩壇的詩人還有:林珂、楚天舒、張鋒、一行、鹿玲、田一坡、白然、林克山,林穎、譚毅、王蔚文和凱迪等等。楊沐、「天涯社區」人文頻道主編樸素都是小說、散文、詩歌、文學評論等的多面手。范雪(北京大學)詩歌創作頗見活力。海南師范大學教授畢光明和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復生,對海南詩歌的研究和推介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2、吳姓的名人有哪些

吳襄,清代大臣,著作家,安徽青陽人,字七雲,號懸水,1661年生。康熙52年(1713年)中進士,由編修官至禮部尚書。對詩文尤其喜愛,無書不讀。晚年因患有眼疾,目難久視,常常令後人或者侍人為他朗誦。他曾任《明.史》.《八.旗通志》等書的編修總裁,並著有《錫老堂詩抄》15卷(安徽省圖書館藏通志館抄本),《錫老堂文集》5卷,《畿輔河渠考略》2卷,1735年去.世。
六十一 .吳曙東,當.代林學家,教育家,安徽桐城人,1902年生,家庭十分貧.窮,在宗.族的資助下在桐城中學畢業。1921年去日.本.鹿.兒.島高級農林學校攻讀林業學,1925年回.國,先後任.浙江省林場技術員,浙江大學農學院,安徽學院皖南分院教員,教授,安徽東流高級農林學校校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安徽大學,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林學系教授。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主要著作有:《森林苗圃學》(上海永祥印書館,1952年),《造林學本論》,《森林經營學》,《農田防護林》,《城市公.害防治》等。1982年逝.世。
六十.吳德修,當代農學家,安徽宣城人,1926年生,1949年畢業於安徽大學農學專業,1953年後從事農業技術工作,歷任安徽省肖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主持「淮北小麥大面積增產途徑及栽培技術」課題研究,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主要著作有:《小麥栽培》(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治鹼改地造良田》(中國科技出版社出版),《董建議談養豬》(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另有《鄭州一號高產栽培技術探討》等數十篇論文發表。
五十九.伍蔚曾,現代外國語文學家,安徽定遠人,1906年生,1932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英文系。建.國.後,曾任四川大學外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現代英語簡單陳述句的常用句型》.《英漢語法詞典》.《英漢科技常用短語詞典》等。
五十八.吳瑾光,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安徽歙縣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後在該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歷任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教師,化學系教授,從事溶液絡合物及萃取機理的研究,近年來,用傅立葉交換紅光譜方法研究稀土絡合物化學.萃取化學和生物無機絡合物,開展稀土復合氧化物高溫超導材料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的《萃取機理與稀土絡合物的紅外光譜研究》(此論文獲得國.家科.委.科技成果獎)等論文100多篇。
五十七.吳震生,清代戲曲家,安徽歙縣人,號可堂,寄寓浙江杭州,1692年生。曾任刑.部主事,與歷鶚交情很深。雖然為官刑.部,但是對戲曲獨有情鍾,創作了大量的戲曲作品。其主要著作有:傳奇《換身榮》.《天福降》.《世外歡》.《秦洲樂》.《成雙譜》.《樂安春》.《生平足》.《萬年稀》.《鬧華州》.《臨濠喜》.《人難賽》.《三多全》.《地行仙》等,合稱《玉屋書屋十三種傳奇》,又名《太平樂府》,清代乾隆年間刻本刊印,現多家圖書館有收藏,1752年病.逝。
五十六.吳澄,清代康熙.乾隆年間著名醫學家,安徽歙縣人,字鑒泉,號師郎。少年時期勤奮好學,熟讀經書,特別喜愛《易經》。後因多次應試不中,隨棄文學醫。他關門閉戶,攻讀醫書達十年之久,並拜師學習,能博採眾長,結合臨床,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醫療技術,治好的病人不可記數,一時名聲大振。後結合自己的醫療經驗,匯集各家學說,於乾隆四年(1739年)著成了五十卷的醫書《不居集》,並刊行於世。這是一部中國醫學史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著作,直至今日,仍然是中醫學不可不讀的著作,並有著重要的實際指.導作用。另外,他還留下《傷寒症治明條》,《推拿神書》,《易醫會參》,《師朗醫案》等著作。
五十五.吳蔚光,清代著作家,安徽休寧人,寄籍江蘇常熟,字哲甫,號執虛,自號竹橋,別號湖田外史,1743年生,乾隆45年(1780年)中進士,官禮部主事,後因身體不佳,辭.官回歸家鄉(常熟),居家20多年,潛心讀書著述,並將家中書樓命名為「素修堂」,擅長古文,詩詞尤佳。主要著作有:《古金石齋詩前後集》六十卷,《素修堂文集》二十卷,《小湖田樂府》十四卷,《杜詩義法》八卷,《唐律六長》四卷,《寓物偶留》四卷,《毛詩臆見》四卷,《春秋去例》四卷,《讀禮知意》四卷,《方言考據》二卷,《洪範音諧》二卷,《詩余辨訛》二卷等。1803年病勢。
五十四.吳嘉棠,當代著作家,編輯學家,安徽歙縣人,號自惜樓主,筆名樓自惜。1913年生,早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新聞系,1934年去美.國.密.蘇.里大學新文學院留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上海英文報刊《大.陸報》編輯,總編輯;《大.美晚報》(英.文)執行編輯兼任《申報》采訪主任。1949年去日.本,創辦泛.亞.通.訊.社。1956年後,任香.港《英.文虎報》主編,《中..國郵.報》編輯;1967年任香.港貿易發展局北.美區代表,1983年在香港去世。
五十三.吳穎芳,清代著作家,安徽休寧人,,字西林。年幼時赴童.子.試,為衙役所訓斥,後決心不再應試。與歷鶚交遊,從之學詩。為學宗守漢代章法,特別深於樂律,六書,音韻的研究,晚年學習佛.教,精心研究唯樹論,自號樹虛。閉戶村居,不願外人知曉,潛心著作,收獲甚多。主要著作有:《吹幽錄》五十卷(清代抄本,現藏北京圖書館),《金石文釋》六卷,《說文理董後編》六卷,《臨江鄉人詩附拾遺》五卷等。
五十二.吳新智,當代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安徽合肥人。1928年生,1953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1957年--1961年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攻讀研究生。畢業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古人類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中.國解.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解.剖學會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人類學學報》副主編等。主要著作有:《周口店山頂洞人化石人種類型的研究》.《陝.西大荔的早期智人古老類型的一個保存完好的頭骨》,《中.國漢族髖骨的性別差異和判斷》.《中國古人類的年代學》.《中國早.期智人》.《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人類》.《人體測量法》.《中國和歐.洲早期智人的比較研究》等。
五十一.吳景超,當.代.社.會.學家.,安徽歙縣人,字北海。1901年生,1923年畢業於清.華,1923年--1928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學習,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金陵大學教授兼任社會學系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社會學系主任,教務長;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新經濟》.《社會研究》.《新略》等雜志主編。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大學的教授,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主要著作有:《都市社會學》.《社會組織》.《第四種國家的出路》.《劫.後.災.難》.《馬.克.思.論.危.機》.《中國人口新論》.《中國社會學向何處去》等。1968年去世。
五十.吳敬梓,清代著名小說家,安徽全椒人,字敏軒,一字文木,康熙末諸生一七零一年生,吳敬梓十三歲喪母,跟隨在江蘇贛榆縣任教諭的父親吳霖起(康熙二十五年撥貢)生活,生性豪放,放盪不羈,曾暢游大江南北。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薦舉博學宏詞,不就,後屢次考場失意,心灰意冷,只好變賣家產,於三十三歲遷居金陵(今江蘇南京),靠典當變賣衣物和朋友接濟生活。一七五四年在貧困中去世。但是,他在貧困中寫下了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諷刺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五十卷,五十六回),另外還著有《文木山房集》四卷,《文木山房詞集》一卷。新中國成立後,又發現吳敬梓詩文三十九篇。一九五四年在北京舉行了吳敬梓逝世二百周年紀念大會;一九八一年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舉辦了吳敬梓誕生二百八十周年紀念大會和《儒林外史》學術討論會,編輯出版了《儒林外史研究論文集》。如今,《儒林外史》被翻譯成數十種文字在國內外出版,吳敬梓也成為舉世聞名的偉大的文學家。
四十九.吳涫,明代著作家,安徽歙縣人,字仲虛,隆慶年間進士。主要著作有:《唐詩紀》一百七十卷(明刊本,現北京國家圖書館收藏);《古今逸史》五十五種(校輯,現江蘇南京圖書館藏三十一種九十九卷,安徽省圖書館藏六種十一卷);《合刻山海經水經》(明刊本,現北京國家圖書館收藏)。
四十八.吳道新,明代末官吏,詩人。安徽桐城人。字湯日,號無齋。天啟七年舉人,官至工部主事。明朝滅亡後,隱居白雲山,人稱無齋先生。主要著作有:《潛德居詩集》五十卷;《龍眠風雅》一卷(錄詩七十五首);《桐舊集》一卷(錄詩十七首);《潛德居文集》十卷;《浮山志》十卷。
四十七.吳謙,清代康熙.乾隆年間醫學家,安徽歙縣人,字六吉。博學多才,精通各科。熟讀今古醫書,臨床經驗豐富,曾被譽為清初三大名醫之一。官至太醫院判供奉內廷。乾隆時與劉裕鐸為總修官,主編綜合性大型醫學叢書《醫宗金鑒》,包括醫學各科共十五種九十卷,其中《訂正傷寒論注》和《訂正金匱要略注》為他自己撰寫。全書注重臨床實用,圖說方論具備,附有湯頭歌訣,曾作為太醫院教本。由於簡明扼要,切合實際,流傳很廣。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衛生出版社曾多次出版。
四十六.吳綺,清代官吏,詞人,安徽歙縣人,號豐南,又號紅豆詞人。順治九年貢生,授中書舍人曾任湖州知府。主要著作有:《宋金元詩詠》二十卷補遺二卷;《林惠堂全集》二十六卷;《六懷詞》一卷;《紅豆記》一卷,《選聲集附詞韻簡》四卷;《揚州吹鼓詞序》一卷;《嶺南風物記》一卷。
四十五.吳立真,當代地質學家,安徽省金寨縣人,系吳氏陽山分支著名科學家。一九二八年生,高級工程師職稱。一九四九年五月參軍,在二野軍政大學獲一等學習模範稱號;進軍大西南後在昆明市政府工作。後去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學習,獲得優秀學生稱號。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大慶油田,江漢油田,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工作,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稱號,並榮立三等功兩次。在編寫的眾多報告中,有八篇在國家級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十多篇研究報告結集出版,參加了《中國陸相大油汽田》,《中國近海大海氣田》兩部專著,有中國石油出版社出版;撰寫的《流花11-1大油田》一文,獲得部級優秀論文獎,負責研究的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一個,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兩個,中國海洋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一個;中國海洋石油研究中心科技進步一等獎兩個,並榮獲全國第四屆發明展覽會金牌獎,與吉林大學合作研製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評價專家系統」,經專家評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他負責制定的勘探部署和方案中,經鑽探有五個地區發現油田。現已經從中國海洋石油研究中心離休。
四十四.吳泰昌,當代文學評論家,作家。安徽當塗人,一九三七年生,一九六零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同年考取該校文藝理論研究生。歷任《河北文藝》《人民文學》編輯,《文藝報》文學評論組組長,副主編.副編審.編審,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散文世界》常務編委,《兒童文學》編委等。參加過《中國文學史》.《中國小說史》等專著的編撰,出版的散文集和文學評論集有《八方集》,《藝文軼話》,《文學情思》,《文藝隨筆>>,<<吳昌泰散文選>>,選編和主編的有<<阿英文集>>,<<十年散文選>>等。
四十三.吳勉學,明末清初著作家,刻書家。安徽歙縣人,字肖愚,號師古。生卒年月不詳。博學多識,家富藏書。明代萬曆年間,曾校刻經史子集及醫學書籍數百種。其聞名於世的有:《二十二子全書》一百六十九卷,《初唐詩匯》七十卷另有目錄十卷,《盛唐詩匯》一百二十四卷另有目錄二十二卷,《河間六書》二十七卷,《類證活人書》二十一卷,《對類考注》二十卷,《唐樂府》十八卷,《十三經》.《四史》.《資治通鑒》.《性理大全書》.《古今醫統正脈全書》.《醫學六種》.《痘症大全》.《師古齋匯聚簡便單方》.《東垣十書》等。在刊刻這些書籍時,許多都有他進行校訂,校注。
四十二.吳鎧生,近代學者,著作家,安徽桐城人,號北江,字辟疆。吳汝綸之子。自幼隨父親習文,詩文繼承父業,曾任大使幕僚。民國後,入總統府任秘監至終。主要著作有:《吳門弟子集》十四卷,《左傳微》十二卷,《左傳文法讀本》八卷,《孟子文法讀本》七卷,《北江先生文集》七卷,《北江先生詩集》五卷,《詩義會通》四卷,《漢碑文范》四卷,《晚清四十家詩抄》三卷,《尚書大義》二卷,《周易大義》二卷,《古文范》二卷。
四十一.吳昶,宋代學者,著作家,安徽歙縣人,字叔夏,號友堂,生卒年月不詳,師朱熹而友洪邁,程大昌。曾以征薦為郡校書,經史皆有著述,很得朱熹的喜愛和嘉勉。主要著作有:《吳友堂詩文》五十卷,《吳氏書說四十卷》(十分可惜的是此書已經失傳),《易論》四十卷,《史評》七卷。
四十.吳柄南,當代作家,安徽涇縣人,一九二九年生,一九四九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九五零年進入華東軍區文藝幹部訓練班學習,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跟隨蘇聯專家學習戲劇理論,表演.導演,一九五七年後歷任安徽省話劇團.安徽省文化局(廳)創作員,安徽省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政協委員,主要著作有:劇本《茶棚會》.《春》等十多部,電視劇本《大江潮》等,並有散文.隨筆等近二百多篇文學作品發表。
三十九.吳建國,安徽省金寨縣人,一九五五年生,畢業於安徽大學中文系,現任安徽省金寨縣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安徽省圖書館學會理事,六安市作家協會會員,一九九八年晉升副研究館員職稱。曾三次參加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會議,其中一九九八年在全國第八屆中青年圖書館學.情報學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公共圖書館創收活動之反思》獲得中國圖書館學會優秀論文獎;兩次參加華東六省一市學術年會。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詩歌等文學作品六十餘篇,圖書館專業學術論文十多篇,創作小品《蘭蘭的小紅帽》,參加安徽省小品大賽演出,參與《吳氏陽山分支宗譜》(八修)的編撰工作並為之作序。
三十八.吳組湘,當代著名作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安徽涇縣人,原名吳組襄,筆名寄谷,野松等。一九零八年生。一九二九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一九三一年參加社會科學研究會和中國人民反帝大同盟。一九三五年後任馮玉祥的國文教師和秘書,抗日戰爭期間中央大學國文系任教。曾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建國後,歷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書記處書記,全國《紅樓夢》研究會會長,北京市文聯副主席。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山洪》,《鴨嘴嘮》;中短篇小說《一千八百擔》,《天下太平》,《樊家鋪》,《某日》;短篇小說集《西柳集》,《飯余集》;以及《吳組湘小說散文集》,《吳組湘選集》,《吳組湘全集》等。
三十七.吳紹青,當代醫學家,安徽巢湖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二一年畢業於國立湘雅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一九二九年赴美國講學並進行醫學研究,一九四六年回國,歷任重慶中央醫院副院長,上海醫學院教授,解放後,任上海第一醫學院教授,附屬醫院肺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會常務理事,《中華結核病和呼吸》雜志副總編。一九五五年在第十四屆國際結核病防治聯合會年會上,發表《結核菌對異菸肼的耐葯性和致病力之間的關系》的學術論文,引起國際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主要著作有:《肺功能測驗在臨床上的應用》,《實用內科學》,《實用結核病治療學》等,在國內外發表專業論文一百多篇(部)。一九八零年逝世
三十六.吳昆,明代著名醫學家,藏書家,安徽歙縣人,一五五二年生,字山甫,號鶴皋。生於書香門第,祖父吳正倫醫名頗著,家有數世藏書。至吳昆時,家中藏書數萬卷,其中以醫書居多。他十五歲開始學醫,除向祖父及家父學習外,還伯同鄉余午亭為師,並悉讀家中所有醫書。成人後,又遍走江浙,宛陵(今安徽當塗).姑溪(今安徽和縣)等今安徽大部分地區行醫,結交名醫,拜師七十多人,取各家之長,兼收並蓄,以致醫術精湛,名聲大振。主要著作有:《內經吳注》二十四卷,《素問注》二十四卷,《醫方考》六卷,《針方六集》六卷,《脈語》二卷,《十三科證治》,《葯纂》,《參黃論》等。
三十五.吳孟復,當代古籍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安徽廬江人,一九一九年生。別名吳常燾,吳山蘿。一九三七年畢業於無錫國學專科學校,民革成員。一九三七年後,曾任上海政法學院.暨南大學副教授.教授,上海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編纂。一九五六年回安徽工作,歷任合肥師范學院教授.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教授.圖書館副館長.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室主任,愛好教育學院教授,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安徽省語言學會.文學學會.考古學會。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訓詁通論》,《古書讀校法》,《唐宋八大家概述》,《宋詞鑒賞詞典》(合著)等。
三十四.吳承仕,近代經學家,教育家,安徽歙縣人,字檢齋,號繭齋,一八八四年生,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三歲參加殿試為一等第一名。章柄麟弟子。歷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精通音韻.訓詁及古代名物制度,旁及群經.各史.諸子.佛經.道藏。三十年代初,接受馬列主義,是中國第一個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經學的學者。曾在北平創辦《文史》,《時代文化》等進步刊物,參加「一二九運動」,一九三六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在天津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支持進步刊物,宣傳抗日救亡運動。一九三九年因遭受漢奸迫害而逝世。主要著作有:《經典釋文序錄疏證》.《經籍舊音辨證》.《三禮名物》.《尚書古文輯錄》.《禮服釋例》.《淮南舊注校理》.《六書條例》.《唐寫本尚書舜典釋文》.《監獄解蔽篇》等。
三十三.吳肅公,清代學者,著作家,安徽宣城人,字雨若,號晴岩,別號街南,自署匏道人。從叔父吳垌學,又隨同沈壽民游學。為學以明誠為宗,慎獨為樞,其文章格調似韓愈而簡潔,近似《左傳》《史記》體裁。主要著作有:《街南文集》二十卷.《街南文集續集》七卷.《闡義》二十五卷.《明語林》十四卷.《讀書論世》十六卷.《姑山事錄》八卷。
三十二.吳學靜,當代邏輯學家。安徽合肥人,一九三三年生,一九五八年華東政法學院政法系。曾先後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黨校哲學教研室,安徽省委辦公廳政策研究室工作,擔任過安徽大學哲學系.安徽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教授,系主任等職。兼任安徽省邏輯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形式邏輯》.《形式邏輯研究》.《邏輯學簡明辭典.數理邏輯部分》.《形式邏輯學》等
三十一.吳定,清代文學家,安徽歙縣人,字殿麟,號瞻泉,一七四四年生,嘉慶元年舉孝廉方正。曾從方立中,李仲醇受經學,後與劉大魁由黟縣教諭移主歙縣問政書院,拜劉為師,學習古文辭,,劉歸樅陽後,他五次渡江求教,並和姚鼐.任大椿十分相好,姚鼐凡有新作,總是與他先睹為快。晚年回歸故里歙縣,精心研究經學,特別是對《周易》.先秦諸子和《史記》研究頗有建樹。主要著作有:《紫石泉山房文集》十二卷,《周易集注》八卷,《中庸注》二卷,《紫石泉山房詩抄》二卷。一八零九年去世。
三十.吳抗生,當代物理學家,一九三二年生,安徽桐城人,一九五三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一九五六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固體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專門從事低溫物理研究,曾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獎,全國自然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主要著作有:《超導電性,第二類超導體與連接超導體》.《超導電性基本原理》等,在國內外發表專業論文一百多篇。
二十九.吳應萁,明代政治活動家,文學家。安徽貴池人。一五九四年生,字風之,.次尾,號樓山。崇禎十五年貢生,崇禎年間,與復社著士顧杲,陳貞慧聲討阮大鋮,受到加害,逃回家鄉,於一六四五年因響應金聲抗清,被叛徒出賣,在家鄉貴池石灰沖被害。他擅長今古文,意氣縱橫,激昂豪放,慷慨磅礴,一生著作頗多,題材多樣。主要著作有:《宋史》五十卷,《樓山堂集》二十七卷,《啟楨兩朝復錄》十卷,《讀書觀止錄》五卷,《東林本末》三卷,《留都見聞錄》二卷,《熹朝忠節死臣列傳》一卷,《復社姓氏目錄前卷》一卷,《北京察疏略》一卷等。
二十八.吳應賓,名代學者,作家。安徽桐城人,字尚之,號觀我,萬曆十四年進士,官翰林院侍讀,後隱居故里,四十多年,閉門著述。深於性命之學,潛心研究儒家經典,尤其擅長詩詞創作,主要著作有:《中庸釋論》十二卷,《大學古本釋論》五卷,《學庸語釋》二卷,《宗一聖論》二卷,《性善書》一卷,《學易齋詩文稿》,《方外游》等,另外《龍眠古文》收錄其文章十七篇,《龍眠風雅》錄其詩作一百二十三首。
二十七.吳華強,當代中醫基礎理論家,一九四三年生,安徽肥東人,一九六六年畢業於安徽中醫學院現任安徽中醫學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中醫多選題》(合著).《醫述校注》.《外科正宗校注》.《王清任的醫療思想》等。
二十六.吳偉陵,當代信息學家,安徽省安慶市人,一九三八年生,一九六一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無線電系,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在北京大學數學系進修,後在北京郵電學院任教曾擔任北京電子學會信息專業學會委員,曾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主要著作有:《信息處理導論》.《英漢資訊理論詞彙》(主持修訂).《英漢無線電電子學詞彙》(主持修訂).譯著有:《數字衛星通訊》.在國家級學術期刊和國際期刊發表專業論文一百七十多篇。
二十五.吳多楨,當代作家,安徽穎上人。一九三一年生,一九四八年畢業於安徽省立工業學校。先後任穎上縣,治淮總隊等單位秘書科長,編輯等職,一九八二年後歷任穎上縣地方誌辦公室主任,縣志總編輯,阜陽地區地方誌學會副會長。穎上縣第二。第三。第四屆政協常委。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淮上風雲》.《穎上今古》.《穎上縣志》(主編).主要學術論文有:《管仲墓址鉤稽》.《穎上歷代修志時間小考.》.《淺議資料考證工作》等。主編了《安徽穎上吳氏宗譜》。
二十四.吳兆棠,當代教育家,1905年生,安徽省休寧縣人,畢業於同濟大學,後留學日本.德國.獲得博士學位。歷任國民黨中央訓練團教務長兼任中央大學教授,教育部督學,中等教育司司長,國民黨中央執委委員。1949年去台灣任政治大學訓導長,教育研究所主任,台灣省教育廳廳長。1964年在台北去世。主要著作有:《教育原理》.《訓練原理與實施》等。
二十三.吳兆洛,當代作家,安徽阜陽人,1931年生,曾當過教師.報社編輯.1962年調入文化部門工作,曾任安徽省阜陽地區群眾藝術館館長。主要著作有報告文學,戲劇,小說,故事,曲藝等150餘篇(部),近100萬字,其中小戲《萬分之一》獲得安徽省文藝調演一等獎,並有安徽電視台拍成電視片,小說《趙賴五發憤》被多家報刊轉載,並收入小說集。
二十三.吳則虞,當代哲學史家,歷史學家.版本學家,安徽涇縣人。1913年生,師從章太炎,在章太炎的指導下,精研古籍,攻讀音韻.文字.訓詁諸學,造詣很深。曾任南嶽師范學院.重慶師女子范學院教授。解放後,歷任西南師范學院教授,中文系主任,1957年調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並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中央黨校講授中國哲學史,文字學,校勘學等課程。他喜愛收藏古今書籍,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中國歷史,中國藏書史,古籍校勘整理的教學和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工具書使用法》.《版本校勘學通論》.《版本通論》.《晏子春秋集釋》.《晉書校勘記》.《清真詞校記》.《稼軒詞選注》.《續藏書記事詩》等
二十一.吳式穎,當代教育史學家,安徽涇縣人,1929年生,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後去前蘇聯列寧格勒赫爾岑師范學院學習。回國後,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外國教育史,蘇聯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外國古代教育史》.《外國教育史話》.《俄國近代教育》.《蘇聯當代教學理論中的教學過程問題》等。
二十.吳汝綸(前期已經上傳,不再傳。)
十九.吳立本,當代攝影家,安徽省懷寧縣人,1919年生,早年在商店當學徒,1935年進入南京中央電影廠,先後任放映員,錄音員,攝影助理。1938年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八路軍總政治部電影團攝影隊任攝影助理,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影師.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影師.編導。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副廠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主要作品有:《百萬雄師下江南》.《中國人民的勝利》.《逐個民族大團結》.《五月的節日》等。
十八.吳玉晉,清代學者,著作家。字山夫,康熙時官安徽鳳陽訓導,生卒年月不詳。精通六書假借之學,主要著作有:《金石存》15卷(清乾隆年間刊本題名為《金石癖》),《六書述部敘考》6卷,《別雅》5卷,《山陽志遺》4卷,《說文引經考附補遺》3卷,《十憶詩》1卷。
十七.吳正河,安徽巢湖市人,1952年生,現任安徽省巢湖市圖書館館長。安徽省圖書館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曾任巢湖市劇團團長。2002年晉升為副研究館員職稱。撰寫了數十篇圖書館專業的學術論文,在省級報刊發表多

3、2014年中國十佳散文

2014年中國十佳散文還未評出
2014年度第二屆中國散文佳作精選集初選名單
1、《祖國萬歲!》(散文詩)
文/趙月明 山東省滕州市
2、《新中國好 共產黨好》
文/趙月明 山東省滕州市
3、《改革開放鑄輝煌》
文/趙月明 山東省滕州市
4、《黃河口,說一口中國話》
文/單素奎 山東省東營
5、《家園》
文/單素奎 山東省東營
6、《草原印,草原引(外二則)》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7、《心素如簡 人淡如菊》
文/王永梅 貴州省黔西南州
8、《下定決心忘記你》
文/王永梅 貴州省黔西南州
9、《在父親背上》
文/廖軍 四川省成都市
10、《載著春風趕路》
文/章宏磊 安徽省合肥市
11、《夏日的雨夜》
文/王雲飛 安徽省臨泉縣
12、《唱出來的故事好神奇》
文/許一躍 福建霞浦松
13、《瓜州風》
文/王景普 甘肅省瓜州縣
14、苞 谷 兒
文/王景普 甘肅省瓜州縣
15、臨終不忘對兒愛
文/王景普 甘肅省瓜州縣
16、篆書名家張卓恭的幸福晚年
文/李廣義 河南省鄭州市
17、歲月中的電視節目
文/曾尚尉 台灣省台中市
18、草色彌漫的歲月(散文)
文/楊喜鵬 甘肅省蘭州市
19、清波入夢
文/ 梁偉貞 廣東省佛山市
20、燕子飛過初春的田野(散文)
文/楊喜鵬 甘肅省蘭州市
21、父親給我發稿費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22、仙鶴飛過的山崗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23、秦淮明月夜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24、運河上的人家
文/榮玉平 遼寧大連市
25、荷塘冬雨
文/陳平 江西省高安市
26、放 生
文/高洪義 河南省周口市
27、媽媽的背,我的搖籃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8、北方的天空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9、錢的記憶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30、蘇州的紫藤
文/宋顯仁 廣西貴港市
31、長 城
文/唐本年 湖北省潛江市
32、活 法
文/唐本年 湖北省潛江市
33、聽 雨
文/巴建強 安徽休寧縣
34、古韻五章——散文詩
文/巴建強 安徽休寧縣
35、風華絕代悲佳人——詩詞中的李清照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36、雞鴨人家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37、龍虎山印象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38、歲月里的陳香往事
文/羅波 重慶九龍坡區
39、半身白和花頸兒
文/羅波 重慶九龍坡區
40、真水有魂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41、老井
文/黃孝紀 浙江餘姚
42、結冰蓋啷的日子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43、屠戶常節眯眼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44、記 憶
文/林丙沅
45、門與路
文/林丙沅
46、白玉蘭
文/林丙沅
47、三 代 人
文/劉祖蔭 廣西賓陽縣
48、綻放在春天裡的那一抹橄欖綠
文/劉文祿 廣西區南寧市
49、清明絲語
文/劉文祿 廣西區南寧市
50、永遠的致敬(外2篇)
文/劉玉廣 北京豐台區
51、遺 憾
文/劉玉廣 北京豐台區
52、一朵美麗的「中原花」
文/劉玉廣 北京豐台區
53、凌雲雄關
文/趙春 山西省太原市
54、如許清澈,水的天堂 ——美得讓人感動的九寨溝
文/胡瑛 山西省太原市
55、奉獻·厚德·大愛 家鄉漫記——山西
文/趙春 山西省太原市
56、天柱山游思
文/謝丁 山西太原市
57、醉美南灣
文/趙建華 山西省太原市
58、北國天堂
文/趙燁 山西省太原市
59、我們·太原·「家」
文/胡瑛 山西省太原市
60、太原的路
文/趙春 山西省太原市
61、故鄉,故……鄉……
文/黃政鋼 四川省巴中市
62、記憶中的「過年」
文/松林灣 四川宜賓
63、《八株生命樹》
文/松林灣 四川宜賓
64、《劃倒在地的泡桐樹》
文/松林灣 四川宜賓
65、詩情畫意天柱山
文/宋春來 湖南省長沙市
66、南潯印象
文/陳宏賓 河南省上蔡縣
67、耕耘一方水田
文/程征 湖北省麻城市
68、天目讀湖
文/陳宏賓 河南省上蔡縣
69、在山水中放浪
文/趙林 湖北省嘉魚縣
70、江邊琴聲
文/趙林 湖北省嘉魚縣
71、仲夏夜之夢
文/趙 林 湖北省嘉魚縣
72、為什麼不行
文/龔顯梁 四川省南充市
73、我眼中的南昌
文/李旭 山西省大同市
74、夕陽古渡
文/陳於曉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
75、鄉愁四韻
文/陳宏賓 河南省上蔡縣
76、鄉 村(三章)
文/司舜 安徽宿松縣
77、春 天(四章)
文/司舜 安徽宿松縣
78、春天裡(五章)
文/司舜 安徽宿松縣
79、或紅或綠(三章)
文/司舜 安徽宿松縣
80、因為豐富所以寧靜
文/楊強勁 安徽省肥東
81、爬山虎下的少年
文/楊強勁 安徽省肥東
82、紅薯干
文/楊強勁 安徽省肥東
83、與父母的時光
文/包綺霞 江西鄱陽縣
84、在故鄉的天空下
文/范玲玲 安徽省太湖縣
85、生命的意義
文/王雲飛
86、人生的思考
文/王雲飛
87、夏日的雨夜
文/王雲飛
88、飄雪
文/賀鵬威 廣東省龍門縣
89、夜幕下的農場
文/賀鵬威 廣東省龍門縣
90、油菜花
文/賀鵬威 廣東省龍門縣
91、老家那盤青石碾
文/蔣興強 四川省達州市
92、堰·井·樹·人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93、恰似流水愛上一座橋(散文4則)
文/牛合群 北省棗陽市
94、母 親
文/王曉林 四川省大竹縣
95、誘人的豆花
文/王曉林 四川省大竹縣
96、民工兄弟李文傑
文/王曉林 四川省大竹縣
97、南極明信片的背後
文/風信子 北京市
98、神話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文/風信子 北京市
99、生活組章
文/風信子 北京市
100、清明茶語
文/劉鵬程 安徽省宿松縣
101、那些千年的舊
文/劉鵬程 安徽省宿松縣
102、懷念一場雪
文/袁會 甘肅省白銀市
103、「鬼谷」往事
文/王瑤宇 山東省濟南市
104、最怕老家來電話
文/李發明 沈陽市瀋河區
105、正月十四找壞蟲
文/杜躍清 浙江省慈溪市
106、兩份保單雪藏13年警民深情
文/杜躍清 浙江省慈溪市
107、慈溪文化人在楓涇成為風景
文/杜躍清 浙江省慈溪市
108、讀書趣談
文/馬運葆 山東省棗庄市
109、手錶
文/馬運葆 山東省棗庄市
110、那山·那水·那年月
文/馬運葆 山東省棗庄市
111、心靈場
文/李曉平 吉林省洮南市
112、走過荒園
文/李曉平 吉林省洮南市
113、大聲地喊你
文/李曉平 吉林省洮南市
114、風情遺愛湖
文/鄭能新 湖北省黃岡市
115、鳳 凰 的 歌 呤
文/鄭能新 湖北省黃岡市
116、茶的感悟
文/林傑榮 浙江省奉化市
117、荷之暢想
文/林傑榮 浙江省奉化市
118、方寸的世界
文/林傑榮 浙江省奉化市
119、林深景美寶台山
文/張會軍 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
120、山坡上,吉他聲悠揚
文/廖軍 四川省成都市
121、回來了
文/謝明洋 河南開封市
122、成都的雨
文/謝明洋 河南開封市
123、飄過記憶的炊煙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124、寧要臭腳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125、永不謝幕的主角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126、絢麗日出
文/陳遠惠 四川什邡市
127、村莊在秋天裡消失
文/蔡文剛 寧夏固原市
128、夏天,與父親有關的日子
文/蔡文剛 寧夏固原市
129我是誰
文/蔡文剛 寧夏固原市
130、兒時的夥伴(外兩篇)
文/徐陽光 湖北武漢
131、守望戈壁的男人們
文/鍾志紅 四川省樂山市
132、紅塵似錦,流年如雲
文/周瑞 吉林
133、等
文/周瑞 吉林
134、匆匆
文/周瑞 吉林
135、微笑的天使
文/吉榮華 江蘇金壇市
136、長盪湖情懷
文/吉榮華 江蘇金壇市
137、壯哉,雁門關
文/吉榮華 江蘇金壇市
138、明月夜,故國千里
文/蕭艾
139、一樁成功的生意
文/蕭艾 綿陽市
140、千年一街的歌與畫
文/馬永歡 大理州永平縣
141、一個春夢
文/馬永歡 大理州永平縣
142、大理西湖
文/馬永歡 大理州永平縣
143、運河三寶
文/陳躍 江蘇揚州
144、家有慈母(散文)
文/劉興聰 陝西省漢中市
145、父親,深深淺淺的腳印刻在歲月的地平線上(散文)
文/劉興聰 陝西省漢中市
146、壩壩電影(散文)
文/劉興聰 陝西省漢中市
147、成長是過程,成熟是方向
文/李武 安徽省合肥市
148、大牯牛倒在了半截綉花針上
文/戴俊馬 吉林省遼源市
149、「花花」之死
文/戴俊馬 吉林省遼源市
150、一生不去辯解
文/戴俊馬 吉林省遼源市
151、舉頭聞鵲喜
文/翠薇 山東省聊城市
152、錦被
文/翠薇 山東省聊城市
153、映山紅
文/侯欽民 河南省鹿邑縣
154、「老表」喊我一聲小哥哥!
文/候欽民 河南省鹿邑縣
155、懷念爺爺
文/侯欽民 河南省鹿邑縣
156、散 步
文/謝亨 江西省九江
157、籌糧高家村
文\謝 亨 江西省九江
158、月下看川戲記
文/王黎冰 四川省綿陽市
159、此心長醉仙公山 ——游歷泉州仙公山感悟二篇
文/王黎冰 四川省綿陽市
160、送不出去的禮物
文/鄭志斌 廣東省佛山市
161、春節中山行
文/鄭志斌 廣東省佛山市
162、走進梅州
文/鄭志斌 廣東省佛山市南
163、塵埃的依偎
文/杜博雅 湖北省武漢市
164、巫山上的紅葉
文/楚天姬 河北省磁縣
165、風折枝
文/楚天姬 河北省磁縣
166、不可越雷池一步
文/楚天姬 河北省磁縣
167、百 年 愛 戀
文/龍小芬 湖南桃源
168、吹泡泡
文/楊艷
169、無處安放的關心
文/李璐 安徽大學
170、母親
文/錢麗萍 河北省唐山市
171、感恩他人 回報社會
文/錢麗萍 河北省唐山市
172、二娘
文/錢麗萍 河北省唐山市
173、游覽乾縣
文/喻文華 四川
174、偷心
文/喬文革 河南省商丘市
175、採摘心情
文/喬文革 河南省商丘市
176、歲月擋不住思念的回憶,因為那裡有初戀的味道
文/湘客 湖北省石首市
177、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糾結
文/湘客 湖北省石首市
178、忠臣孝子的書法 ——岳飛《出師表》欣賞
文/方劉品 河南省南陽市
179、我愛顏筋柳骨
文/方劉品 南陽市
180、天地之間的正氣
文/方劉品 南陽市
181、紅塵姐妹(兩章)
文/王宏俠 青島市
182、大山
文/唐廷武 貴州分畢節
183、故鄉的那片場
文/劉來堂 衡水市
184、夜訪鄭成功
文/鍾心 福建省泉州市
185、范老師領我走近《今日上海》
文/韓建剛 上海市普陀區
186、點 燈
文/韓建剛 上海市普陀區
187、踏著歌聲去流浪
文/韓建剛 上海市普陀區
188、蝴蝶的宮殿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89、我的哥哥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90、永遠的憚悔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91、我們都是流浪狗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92、螞蟻大戰記
文/曉雷 廣東省佛山市
193、母愛馨香
文/張繼 新疆石河子
194、我在源牌
文/孫萬春 姜文運 安徽省霍山縣
195、地震孤兒
文/劉鑫洋 四川省什邡市
196、山村姑娘的美麗夢想
文/劉邦琨 四川省什邡市
197、思念
文/陳遠惠 四川省什邡市
198、窗前的石斛蘭
文/徐梅勛 常熟市
199、彌漫陳香唯老酒
文/徐梅勛 常熟市
200、品茗舜過泉
文/徐梅勛 常熟市
201、鍾愛紅樓
文/盧沛 山東省臨沂市
202、乞巧,記憶中的那抹虹
文/盧沛 山東省臨沂市
203、一樁成功的生意
文/龍山蕭艾 北京市朝陽區
204、一代明星的紅與黑
文/龍山蕭艾 北京市朝陽區
205、馨香竹都水 情濃長寧人
文/唐秋桐 廣東東莞市
206、卑微或者斑斕
文/龔小萍 廣州市白雲區
207、夢 房 子
文/宋幗平 廣州市越秀區
208、沒想到你是這樣壞的孩子
文/宋幗平 廣州市越秀區
209、村裡的光棍漢(散文)
文/郝然 河北省鹽山縣
210、害羞的三爺
文/郝然 河北省鹽山縣
211、仙人球開花了(姊妹篇)
文/吳利強 陝西省寶雞市
212、散文:又見仙人球開花(姊妹篇)
文/吳利強 陝西省寶雞市
213、歌唱的小麥(散文詩3則)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214、河是鳳家鄉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215、開啟清明模式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216、醉美他留
文/趙發員 雲南省昆明市
217、他留姑娘
文/趙發員 雲南省昆明市
219、在青春的腳步里
文/詩鄉曉晉
220、同一個青春,追逐不同的夢
文/詩鄉曉晉 貴州省綏陽縣
221、荷塘冬雨
文/陳 平 江西省高安市
222、放 生
文/高洪義 河南省周口市
223、媽媽的背,我的搖籃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24、北方的天空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25、錢的記憶
文/劉海濤 遼寧省營口市
226、蘇州的紫藤
文/宋顯仁 廣西貴港市
227、《長 城》
文/唐本年 湖北省潛江市
228、《活 法》
文/唐本年 湖北省潛江市
229、聽 雨
文/巴建強
230、古韻五章——散文詩
文/巴建強 安徽休寧縣
231、龍虎山印象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232、雞鴨人家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233、風華絕代悲佳人 ——詩詞中的李清照
文/周愛華 浙江杭州
234、歲月里的陳香往事
文/羅波 重慶九龍坡區
235、半身白和花頸兒
文/羅波 重慶九龍坡區
236、真水有魂
文/劉洪光 黑龍江省鶴崗市
237、老井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238、結冰蓋啷的日子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239、屠戶常節眯眼
文/黃孝紀 浙江省餘姚市
240、七夕遐想
文/姚俊庚 河南省南樂縣
241、午夜,我的靈魂在狂歡
文/姚俊庚 河南省南樂縣
242、我以我的摯愛向一座玫瑰城靠攏(散文3則)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243、白桃花,紅桃花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245、一枚蘆葦究竟能承載多少靈魂?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246、國門母親
文/曾其祥 北京市朝陽區
247、溶於春意中
文/李宏迎 山東省鄒平縣
248、我的老師甘虹楨(外一篇)
文/二月草芽 四川省眉山市
249、西江游記
文/唐仁禹
250、又見風箏飛滿天
文/張浩洪 河北省灤南縣
251、偷番薯
文/余其美 深圳市福田區
252、一枚蘆葦究竟能承載多少靈魂?(四則)
文/牛合群 湖北省棗陽市
253、醉自然
文/趙明亮 遼寧省
254、沙果紅了……
文/李曙光 沈陽市
255、相逢在書展
文/薛魯光 上海
256、走近陶淵明
文/薛魯光 上海
257、秦淮河邊的遐思
文/薛魯光 上海
258、家有「惡」妻
文/鄭名富 廣東省廣州市
259、鍋爐房裡說詩歌 ——記道謨老先生
文/何民 四川成都

260、青城書院紀事
文/何 民 四川成都
261、松游故道上的尋蹤者 ——記何正泰校勘《松游小唱》
文/何民 四川成都
262、陳毅銅像前的深思
文/顧國民 河南省禹州
263、草 木 語 言
文/余顯斌 陝西省山陽縣
264、最憶是小鎮
文/余顯斌 陝西省山陽縣
265、梔子花(外二篇)
文/趙可法 江蘇省連雲港市
266、永遠的父親
文/詹彬 四川省雙流縣
267、老婆石:一個讓山川銘記的名字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268、記憶里你依然還我的初戀
文/芷晨
269、河泥稀追
文/高錦潮 江蘇省洪澤縣
270、拜讀劉老莊
文/高錦潮 江蘇省洪澤縣
271、拿風的蒲扇
文/高錦潮 江蘇省洪澤縣
272、聖路隨筆
文/秦漢 新疆庫爾勒市
273、不朽的鍾聲
文/吳盧明 廣東省湛江市
274、懷念一頭牛
文/吳盧明 廣東省湛江市
275、沈園游記
文/吳盧明 廣東省湛江市
276、一道悲憫的目光
文/吳盧明 廣東省湛江市
277、抗洪贊歌
文/張宇傑 黑龍江省同江市
278、族 譜
文/楊春山 雲南省永勝縣
279、滇西北的鷹
文/楊春山 雲南省永勝縣
280、老天有眼
文/樓永治 浙江省東陽市
281、我愛的人
文/樓永治 浙江省東陽市
282、夢里又飛花
文/嬋憶
283、為你,執一盞心燈
文/嬋憶 遼寧省調兵山市
284、燕銜泥
文/嬋憶 遼寧省調兵山市
285、夢里又飛花
文/嬋憶 遼寧省調兵山市
286、大病初癒的母親
文/張愛明 安徽省太湖縣
287、幽悠河上洞
文/李建華 雲南昆明市
288、夏遊洋山河
文/覃海波 貴州省德江縣
289、久違了,水龍節
文/覃海波 貴州省德江縣
290、拜謁杜甫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291、寧要臭腳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292、飄過記憶的炊煙
文/錢海 雲南省楚雄
293、來 鋼
文/沙 輝 四川省涼山州
294、翱翔人生天地間
文/任和平 江蘇省張家港市
295、平生文字為吾累
文/任和平 江蘇省張家港市
296、干腌齏、水腌齏
文/任和平 江蘇省張家港市
297、碓窩姥
文/張恆 安徽省合肥市
298、老村那眼青石井
文/張恆 安徽省合肥市
299、故鄉那在與不在的湖
文/張恆 安徽省合肥市
300、小城,遍地黃葉
文/趙 豐 西安市戶縣
301、榆樹,祖父的風景
文/趙 豐 西安市戶縣
302、冬天的寓言和童話
文/趙 豐 西安市戶縣
303、拐 愛
文/賈政卿 山西省原平市
304、朋友與紅嘴鴉
文/賈政卿 山西省原平市
305、「廉書記」小記
文/鄭名富 廣東省廣州市
306、夢的守護
文/王雲學 重慶市城口縣
307、印象麗江
文/龐鋒 廣東省東莞市
308、奶 奶
文/ 龐鋒 廣東省東莞市
309、故鄉老屋
文/ 龐鋒 廣東省東莞市
310、只緣身在此山中
文/李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
311、寫不完的鄉村
文/姚瑤(侗族) 貴州省凱里
312、媽媽,我想對你說
文/李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
313、回望大明宮
文/詹芳珍 陝西西安市
314、那一夜,我又想起了三毛
文/詹芳珍 陝西西安市
315、你的健康,我的快樂---母親六十歲生日禮贊
文/詹芳珍 陝西西安市
316、美麗丹霞石
文/劉邦琨 四川省什邡市
317、荒寂的宅院
文/劉省平 陝西大荔縣
318、父母進城來看我
文/劉省平 陝西大荔縣
319、傷 逝——悼念李保平
文/劉省平 陝西大荔縣
320、鳥翼上的天堂
文/陳思俠 甘肅省酒泉市
321、流石河
文/陳思俠 甘肅省酒泉市
322、平草湖
文/陳思俠 甘肅省酒泉市
323、藍湖
文/陳思俠 甘肅省酒泉市
324、「吝嗇」的父親
文/徐光惠 重慶市大足區
325、母親的愛心菜園
文/徐光惠 重慶市大足區
326、婆婆也是媽
文/徐光惠 重慶市大足區
327、魅力獨顯的九華山
文/鄭富名 廣東省廣州市
328、共和國的旗幟不容玷污
文/許一躍 福建省霞浦
329、時間都去哪兒了
文/吳利強 陝西省寶雞市
330、油菜花開
文/李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
331、清明時節,油菜花開。
文/李曉霞 山西省運城市
332、散文《老二的牛》
文/張仲英 吉林省長嶺縣
333、感恩
文/劉鑫洋 四川省什邡市
334、魅力鄉村
文/劉鑫洋 四川什邡市
335、鎣華山
文/陳遠惠 四川什邡市
336、小A的「專業技術」活兒
文/陳遠惠 四川省什邡市
337、節奏錯亂的生命鍾擺
文/邵衡寧 天津市河西區
338、握緊母親的手
文/邵衡寧 天津市河西區
339、記憶被吞噬的母親
文/邵衡寧 天津市河西區
340、最後六個人
文/唐廷武 貴州分公司畢節
341、荷葉田田
文/李仡 山西省隰縣
342、佛國凡塵
文/李仡 山西省隰縣
343、一滴柔究竟能承載李白多少幸福(散文四則)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344、仲宣:一個喜歡學驢叫的怪才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345、細嗅草野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346、雨落熊河
文/牛合群 湖北棗陽市
347、邛水河的足跡
文/童偉 貴州省三穗縣
348、離別的車站
文/童偉 貴州省三穗縣

4、重金懸賞《六書音韻表》譯文

首先,《六書音韻表》是一本書,不是一篇文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家翻譯此書。在網上翻譯是一項工程,需要時日和能力,不是一個百度知道所能解決的。
其次,這本書的作者是清代的段玉裁(1735—1815),書成於乾隆41年 (1776)。段氏謂古音明而後六書明,故書名冠以「六書」。段氏分古韻為17部。段氏說古同諧一聲必同部,此乃一大發明。
再次,此書有《音韻學叢書》本,中華書局1983年7月曾據以重印。當然也有附刻在段氏《說文解字注》後的文本。

5、幸福肥東 散文範文

四色雛菊
有些時候我很清楚自己不要什麼,可是卻看不透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於是我總是背著心愛的藍色背包義無反顧的朝「夢的彼岸」那條狹小的獨木橋奔去。當我奮力地向前追時,一陣輕柔卻又絕情的聲音在空曠的水面上擴散開來——
你行走得太急,註定只能隻身一人。你行走得太急,註定只能隻身一人。
那空靈之聲驟停的瞬間,我踏著的木橋迅速收了回去。從橋上摔下的我,漂浮在冰冷的河面上一臉的不知所措。我用雙手不斷拍動浪花,朝原來的路往回遊。好吧,這場無知的游戲結束了,我懷里最後的一枝雛菊都被丟失了。
讓我數一數擁有過的雛菊,一枝兩枝三枝四枝。當我找到自我的時候便開始了一個人沉默的行走。從寒冷的冰天雪地里走到了飄滿梔子花瓣的空曠廣場。再從彌漫著腥味的海邊走到紅透天地的木棉樹下。沿途的野菊花開得正艷,我摘下一枝又一枝,看著它們洋溢著純凈的笑,就像一張張未施粉黛的臉。於是,我以為這樣純凈的臉只需要我付出簡單的愛就可以。但是我卻忘記了就連簡單的愛也是伴隨著傷害一起釋放的,而那些單純的臉龐根本就沒有過多的力量去承受這樣的乍愛乍痛。於是愛過了痛過了所有的故事也就都隨著流年消散了,因為它們已經成為了別人的故事。
雨還在繼續,那扇門敞開著。你跟我去看看那四枝雛菊的標本吧。四色雛菊,四張標簽,或許此刻它們將會因為你們而顯得格外的生動而又鮮艷。
第一枝紅色雛菊——Life·balance
上帝賦予我們青春的同時,也賦予了我們,青春痘。
對於大多數青少年來說,青春的氣息是愉悅的,可那接踵而至的惹人厭的紅豆們,卻是讓人咬牙切齒。
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天平,它是公平的,有歡樂,就必然伴隨著痛苦。
把握青春,追逐夢想的過程不就是穿插於快樂與痛苦,虛幻與現實之間的行為嗎?
尋找快樂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享受上帝賦予的傷痛與遺憾。
記得飛羽曾說過,青春是一顆顆飽滿的紅豆,此物最相思,而相思,催人苦。
好一句相思催人苦。可不是么,橫跨在心靈之間那不可逾越的距離,不就是青春里最刺眼的逆光嗎?
佛說:上輩子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不是更應學會珍惜嗎?從相識到相知一路攜手走來,誰又能料到下個轉角過後,我們是否就會這樣,消了顏色,散了芬芳。
飛羽,相思不苦。相反,有一個可以牽掛的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幸福。
牽掛你們的我,是否霸佔了過多的幸福?
第二枝黃色雛菊——July·shining
我一直堅信,七月是屬於明媚的。
因為它背後躲藏著的,是散發著光芒的青春。七月之所以顯得灰沉,只因為此刻的它將自己包裹得太過嚴實了。
七月問過我,明媚的定義是什麼?
我說,明媚就是心裡的愛,每一份愛都是青春里的一縷陽光,只有用心去感受,去收集,才能真正發覺明媚所在。
七月,並沒有失去明媚的光。暫時的低沉,為的只是聚集更多更亮的光芒。或許,只有當我們一起走過七月,才真正看得到那一直默默守護著自己,最真的光芒。那道光,美得讓人心醉。
七月的那份明媚,是上帝贈與我們的禮物——最真的情、最美的夢。
第三枝藍色雛菊——Star·bright
曾經聽過這樣一首歌:「你是星空中最亮的那一顆……」所以,我一直以為,在我們的身邊,總有那樣幾顆最亮的星星,值得我們放棄整個夜空的深邃去守護它的星影,使我們心甘情願如同群星般襯托著它的光輝……
其實只要閉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最亮的星星。
南南,我送你的「星星」背後的意義,你發現了嗎?
是啊!星空中沒有最亮的星星,因為每一顆星星都可以是最亮的。正是因為有了每一顆星,才共同構成了閃爍的天空。正如你們當中的每個人,都是璀璨的星星,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只要心中有著夢想,有著希望,你就是最明亮的星星!
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你別再有「我比別人不行」的白痴想法了,你並非是不起眼的小星星,襯托著別人的光輝;在我眼中,我們都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缺一不可!只有在彼此的相互映襯和照耀下才能放出永恆的光,最耀眼的光芒!
不管你,在意與否。你的光,我一直都肯定著!
第四枝白色雛菊——Seat·contentment
別祈求太多。是的,我只需要一點光,一分鍾,讓我在有限的生命里讀懂人生,感悟生命。
漫漫人生,我們有著形形色色的追求、理想。或轟轟烈烈、或平平淡淡。
我想:每個人都應找一個位置——朝著希冀與夢想,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去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
那個位置,不用太高,不要祈求太多。太多了,生命就會顯得過於沉重,那麼遺憾也就隨之變得多了起來;太多了,人生就會顯得臃腫,就會覺得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負累,終生得不到輕松,不能祈求太多,不能追求完美。不能完美,是遺憾也是動力。遺憾和動力交織著,給予我們更積極、樂觀、輕松地生活態度。
生活不可能白晝永存,有陽光,就有與之對立的黑暗。生活本身就是一張善變的臉,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不如意。我們不能苛求太多,因為抱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坐在思想和靈魂的高地上,我們要學會認真的梳理自己繽紛的往事,把追求與付出做一次排序,把理想與收獲做一次組合。你會發現,在你不經意時,得到的往往是稱心的;在你刻意追求時,結果卻令人沮喪。當然,我們還要經歷無數次耕耘與收獲。我堅信,只要順著正確的方向,抱著不祈求太多的信念,就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縱使不能成為一顆高大挺拔的青松,做棵小草,給道路帶來一點綠的氣息,也無妨。
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
找個合適的位置吧,只是,把握好自己身邊的,別祈求太多!
TheEnd——For·ever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懂事之前/情動之後/長不過一天/留不住/算不出/流年/那一年/讓一生/改變
——《流年》
王菲那彷彿耳語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飄過的,不是耳朵,而是那心底最柔弱的角落。
這看似簡單的一段結尾,我將它送給飛羽、七月、南南、婷兒、娜等被我銘刻於心的人兒。
學會分享,若是淚水,我這里永遠是你們最寧靜的港灣,若是歡笑,這里是心靈深處最美好的香格里拉。
有欣喜,有傷痛,有淚水與歡笑,這就是我們的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而永不流逝的,是那些美好有意義的幸福的記憶!

黑色、落寞的流年
「如果心情可以割捨,那麼為什麼永遠會管不住難過?」朋友幽幽的吐出這句話,我愣住了,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她的問題。
朋友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總是會說些傷感的讓人不知所措的話語,她清澈明媚的眼睛底下卻始終流露著許些憂傷,聲音沒有任何的感情可是卻彌漫著傷感。望著她,我內心依然絕望,空洞的像黑色的潮水侵襲整個心臟,難過的無法讓人呼吸。
一個眼睛清亮可笑容落寞的孩子,我不敢看她,迅速的逃離了現場,我的內心失去了方向。我們彼此都是孤獨寂寞的孩子,所以我們成為了朋友,落魄的只能蜷縮在角落裡,互相傾訴著心聲,不願讓行人將我們拾起,或許,有一天,我們會抬起頭微笑的對路過的行人說,「請帶我回家!」
我們的世界白天追逐黑夜,顛覆了一切,只為擺正彼此的倒影。偶爾我們會在很遙遠的地方孤單的站立著,一個人,無依無靠的樣子,可是我們明白,不管天涯與海角,我們還有彼此。
流星灑滿天際,破裂而又華美。如同暮春櫻花慘烈的凋零和飄逝。每當天快亮的時候,我們會抬起頭,彼此伸出手指在光線中變換陰影,當光線洶涌如潮水般的傾瀉而下時,我發現我們的背影總是像煙雲一樣,漸漸彌散。
最後一刻,我們站在高處,觀望漆黑的夜空和天幕上偶爾出現的冷清的煙花,夜風冷冷的吹過來,我看見一年的時光在掌心翻湧、升騰,最後歸於平靜,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和似水般溫和的年華。而天使從頭頂漸次走過,沒有聲音。
陰郁、落寞、傷感,是我們彼此的全部。生命像死水般的流淌,沒有盡頭的漂泊讓我們彼此難過,也許一個人最好的樣子就是平靜一點,哪怕一個人生活,穿越一個又一個的城市,走過一條又一條的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的天空,見證一場又一場的別離。生離死別是別人的熱鬧,我有我自己的孤寂,也許以前我真的會這樣想,可是,我現在不再是一個人,我有我的朋友,我們彼此將那份寂寞擴大了兩倍,數倍。原來柳絮漫飛的三月不過是為了印證一場別開生面的熱鬧,而我們只是熱鬧之外的局外人。陽光如同碎銀,明亮到近乎奢侈。風從樹林最深處穿越出來然後從樹頂疾馳而去,聲音空闊而遼遠。
我和朋友永遠也無法知道自己的彼岸在哪裡,可是彼此卻又那麼清楚對方的答案,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有彼此游離在世界的邊緣。我們總是喜歡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陌生的角落裡散發的彼此的溫度。而我們卻麻木的看著陌生人,想像著她們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者同我們一樣,顛覆過來。我們的身心永遠孤零零的,可彼此卻形影不離,我們害怕失去對方,那麼將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將從此結束。
朋友和我,只是繁華渲染的世界中兩個被遺棄在黑暗角落的孩子,而從此習慣了,也喜歡了。
森林裡吹來黑色的風,樹葉在角落裡肆無忌憚的盤旋,桀驁不馴的樣子。我們將身體蜷縮的更緊,靠的更近了。
也許,冬天很快就會過去了……

心泉丁冬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靈魂,滋潤著你的生命。只是因為日常的瑣碎生活的紛雜,才掩蔽了她的環佩妙音,朦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闌人靜,天籟無聲。每逢這個時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園的柵欄,真實地審視自己,在生命的深處,你終於傾聽到一絲悠然的脆鳴。這是一首真善美的詩。像甘霖,像春風,柔慢而雋永。
月隱星現,露重風輕。每逢這個時候,你才能正視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靈魂的高處,你終於感念到一波必然的律動。這是一支真善美的歌啊!像皓月,像秋陽,淡泊而寧靜。
逆風逆旅的你,每當回望身後的坎坷與泥濘,一道一道,一程又一程,你的心泉便豁然翻湧……終於了悟:生活不相信眼淚,失敗也並不意味著扼殺成功!世上沒什麼永恆的僥幸讓你永遠的沾沾自喜,世上又有什麼永恆的不幸讓你永久地痛不欲生?
生命的輝煌,拒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所以春風得意時多些緬想,只要別背叛美麗的初衷;窘迫失意時多些憧憬,只要別虛構不醒的苦夢!
用心泉熄滅如火的嫉妒,用心泉沖盡如塵的虛榮,生命才會獲得無限的輕松。絮絮低語的心泉明白地告訴你:人心並不是你想像得那樣險惡叢生,生活也不像你渲染得那般黯淡沉重!
遠離卑劣的傾軋,躲開世俗的紛爭,走近丁冬的心泉,傾聽心泉丁冬……
重溫一抺美麗的心情;撫慰一顆疲憊的心靈;回首一段巷涼的人生。
傾聽心泉,讓思想走向深刻純凈;傾聽心泉,讓生命愈加豐盈生動。

6、歷史上吳姓的名人

吳起(?-前381),戰國來時兵家。衛國左氏源(今山東曹縣北)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道子,唐畫家。河南陽翟人。又名道玄。所繪人物,時號「吳家樣」。善畫衣褶,有飄舉之勢,時稱「吳帶當風」,又有「吳裝」之稱。後被尊為「畫聖」。 

吳丹(744-825),唐常州晉陵人,字真存。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正字。累歷協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職。憲宗元和五年,遷太子舍人。穆宗長慶二年,以駕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隨韓愈赴鎮州宣慰王庭湊。使還,拜諫議大夫。官至諫議大夫。能詩。 

吳承恩(1500?-1582?),明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人。科舉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歸,專意著述,著《西遊記》。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吳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學家。字瀹齋,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嘉慶進士。著有《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