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結婚習俗
1、廬江的風俗習慣開頭
廬江城鄉生活習俗概覽
「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漢書—王吉紀》)每一個地方都會因其獨特的地理和歷史而形成一種獨特的鄉風民俗。
廬江縣地處江淮之間,總面積2348平方千米。其城鄉居民飲食、服飾、居住、出行等生活習俗形成,介於江淮之間的特點。然由於境域較為遼闊,以廬城為中心,境內南北鄉的生活習俗尚存有一定差異。
一、飲食習俗
「民以食為天」。飲食習俗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是所有民俗事象中延續時間最長的一種。
(一)主 食
廬江城鄉居民素以大米為主食,兼食大麥、小麥、玉米、山芋、南瓜、豆類等雜糧。大米飯之外,也將面條、包子、大饃等麵食作為主食。豆類則以深加工為食尚,如豆漿、豆粉、千張等,營養、口味成為飲食新的標准。
其飲食習慣,全縣境內通行早、中、晚一日三餐制,每日中餐一餐干飯、早晚兩餐稀飯(俗稱「粥」)。但民間的傳統餐制並非一成不變。尤其是在農村,忙時多吃,閑時少吃,忙時吃干、閑時吃稀的節儉風尚一直被傳承。農忙季節,農村有吃「夏茶」、「打尖」的習慣,即干農活的人下午另加一餐。家庭富裕的,用油煎雞蛋下面或肉湯煮米粉粑粑;生活條件較差的,只能是中餐預留一點干飯或「鍋巴」,下午勞累時充飢而已。舊時,清貧農家,冬季農閑時,為節約糧食和柴火,一日兩餐也較為普遍。
廬江民間,除米飯(粥),面條也是主食之一。面條主要分有「掛面」和「米面」兩種。「掛面」 是以小麥粉添加鹽、鹼、水經手工拉制而成。「掛面」選料考究,製作精細,工藝復雜:要經過磨粉、篩粉、和面、醒面、盤條、繞條,二次醒面、拉條,三次醒面、上桿、二次拉長,下桿等12道工序,拉製成一種細如發絲、清如白玉,潔白光韌的手工面條,入口綿軟,回味悠長。
「米面」是由大米磨粉製作,其工序相對簡單: 將大米跟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後浸泡數日,水磨成漿,將米漿均勻的攤在蒸盤內,用蒸汽蒸熟,將蒸熟的麵皮撕下冷卻後,刀切成絲,曬干(晾乾)即可。因「米面」是已經過蒸汽蒸熟的,再次煮熟食用容易消化,故民間多為產婦「做月子」的主食,故又稱「月子面」。「米面」短小,攜帶方便,且保質期長。為城鄉必備主食之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趨向多樣化,傳統的飲食習俗在傳承中也不斷發生變化和調整。
(二)菜 餚
廬江城鄉日常佐食菜餚多以自製鹹菜為主。鹹菜品種有蘿卜、白菜、雪裡紅等。人多的家庭用缸腌,將這些蘿卜、白菜曬乾洗凈,一層一層的平放在缸內,每放一層撒上食鹽再放一層,然後由男人赤腳穿草鞋在缸里踩,踩得越「板匝」(嚴實)越好吃。家庭生活條件富裕的,下半年會腌制咸魚、鹹肉、咸鴨等葷菜。
在境內東、南、西、北鄉,分別還有些地方特色菜,如東鄉的盛橋,家家製作「風雞」、「風魚」(即將雞或魚,宰殺後把內臟掏空,重新裝滿相關佐料,懸掛風干。食用時整體蒸熟,香味異常,鮮而不膩);南鄉泥河鎮的「朱三鹵鵝」為 「安徽省老字型大小」名菜;北鄉的白山、同大的干銀魚享譽江淮大地;西鄉湯池的百花菜(又名「珍珠菜」、「將軍菜」 )走進中央電視台;東南鄉的黃屯、西南鄉的柯坦等山區,還有干筍子、干香椿頭、干馬齒莧等,都是招待客人和饋贈親友的地方特色菜餚。
日常佐食的蔬菜主要是青菜、蘿卜、韭菜、茄子、豆角、冬瓜、南瓜和豆製品。尤常見青菜燒豆腐。民間俗語「粗茶淡飯知常樂,青菜豆腐保平安」。
(三)節慶餐飲
廬江境內,歲時節令餐飲文化內容豐富,且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吃「元宵」 ,南鄉俗稱「湯圓」 ,寓意合家團圓;清明節吃饊子,「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可口,古時叫「寒具」,源於古「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
立夏日吃「芽稻」 粑,即將稻穀浸水發芽,曬干後磨成粉然後做成粑。端午節早餐最豐盛,有粽子、綠豆糕、雞蛋,麵粉做的「湯果」。在廬江南鄉,端午節早餐要吃當年收獲的新麥子做出的面條,俗語叫吃「面湯」 ,中午飲雄黃酒。
「入梅」(亦稱「入霉」,即梅雨季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梅雞」,以尚未開口打鳴的公雞仔為佳,其營養價值高,視為補品。經濟條件差的,也要炸幾個雞蛋替代,叫吃「梅蛋」。
中秋節,午餐的「板栗燒雞(鴨)」是一道主菜;中秋節的晚餐既豐盛又隆重,故坊間有「早端陽,晚中秋」一說。
冬至日,一般的都要吃一餐面條,稱之為「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即從冬至日始,逐漸「夜短日長」了。
到了「臘月」 (即農歷十二月),最具特色的是吃「臘八粥」。 據傳,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是源於佛祖吃粥成道的故事。舊時,所有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吃了寺院的臘八粥便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增福增壽。後傳至民間,並逐漸優化, 用糯米、紅棗、紅(綠)豆、蓮子、桂元肉、花生仁、紅綠絲、糖等8樣食品熬制而成,故又有「八寶粥」之稱。廬江境內,「臘八粥」不僅僅是自家人吃,親友鄰居相互邀食或贈送,有互祝安康之意。
除夕夜吃「年飯」,是一年中最隆重、最豐盛的家庭宴會。普通百姓家在過年的時候,常見的傳統菜餚有和氣菜、圓子、元寶魚、梅乾菜和豆腐果燒肉。這幾道菜之所以時興,原因各有說法。和氣菜:寓意和氣;油炸圓子:寓意家人和美團圓,也有稱圓子為元寶的,寓意添財進寶;元寶魚:寓意年年有餘;梅乾菜燒肉:寓意貧富相濟;豆腐果(音「富果」 )燒肉,寓意吉祥。
(四)宴 席
廬江人好客,在民間,親戚來訪,首先就一碗糖水煮雞蛋,名曰「燒茶」,以示歡迎。同時安排上街買魚肉,家裡殺雞(鴨),盛情款待。條件再差的,也要煎(蒸)幾個雞蛋,炒點花生米、豆子之類的農特產品待客。謂之「千差萬差,來人不差」。
城鄉群眾之間,在婚喪喜慶之時,親友間都要互相酬謝,以禮金或禮物致以慶賀或弔唁,受禮者要及時辦理酒席致謝。春節期間,至親好友之間,互相宴請,叫「忘年酒」。舊時宴席多在家庭舉辦,其「婚宴」、「洗三朝」、「壽宴」等正規宴請,都請廚師到家裡操刀掌勺。
宴席上的菜餚豐盛,正席一般要備有「四冷盤」(冷盤)、「四燒」( 燒肉、燒魚、燒雞等)、「四炒」( 炒肉絲、炒豬肝等)、「三圓」(肉圓、魚圓、糯米圓),一至兩道「大菜」(蹄髈或老鱉),一至兩道湯(甜的蓮子桂圓湯,鹹的老雞湯、老鵝湯)等16至22道菜,再簡單也不得低於12道菜。
宴席菜餚有一定的講究,在菜餚的名稱上,開席上的第一道炒菜叫「和氣菜」,寓意「和和氣氣」;最後一盤四個大圓子叫「四喜圓子」,寓意「合家幸福,團團圓圓」。上了「四喜圓子」即為「圓席」,客人吃好了即可以離席了。
境內冶父山是江北佛教勝地,該區域有不少吃齋念佛之人,來客人時置辦一種「素席」,即滿桌菜餚均為素菜。從菜餚式樣上看,有雞、魚、肉等,不過這些雞、魚、肉都是以豆製品為原料製成。如雞腿是以千張用粗稀麻布緊緊包紮,中插以細竹枝,為其雞腿骨;火腿是以染色千張疊壓而成,再切成片,有精有肥,還有脆皮,宛如金華火腿。再以香菇燒燜,加糖炒,色香味俱佳。還有千層餅、椒鹽蘭花豆、炸油糍、糖醋酸菜梗、酸辣湯等等,都用麻油、菜油製作。炸、燴、燒、燜,或煎、炒、拌、蒸,製法與葷菜相同。「素席」別有風味,但一般只招待佛教界的信男善女和客人。
2、說廬江位置、習俗、風景和特產的作文
▲小紅頭是廬江縣的漢族傳統名點,油糖滋潤,色澤金黃,香甜酥鬆,細膩無渣,至今已有250餘年的歷史。原名餑餑,又名油糖燒賣,用細面、糯米、白糖、豬油、金橘、豬肉丶桂花精心製成其外形如盛開的石榴花,因頂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紅點,故而得名。
2廬城鎮—大米餃

▲大米餃,是安徽省合肥地區漢族傳統小吃,在廬江縣,肥西縣、三河鎮及市區部分地區均有。
大米餃以秈米粉製成餃皮,豬五花肉及調料製成餡心,成餃後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外皮微酥脆、餡味鮮美。已有近百年製作歷史。
3龍橋鎮——黃屯大餅

▲黃屯大餅,傳說是從祭祀灶神的供品演化而來,曾與「老佛爺」慈禧太後結下過一段奇緣。米餅一面色澤金黃,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貼鍋面,光滑油潤,軟而不粘;餡心多汁,鮮鹹味美,清香可口。
在黃屯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是每天早起之後,捧一把茶壺,到茶館里叫上3個大餅,邊吃邊談。
3、安徽巢湖廬江結婚必須男方出喜酒錢的風俗嗎?
是的,這酒席錢是要男方出的。
首先男女雙方要找個媒人,這是必要的程序與雙方是否是戀愛認識的無關,媒人可以是自己身邊的任一個熟人,只是走走場面。然後男方要去女方家求親,下彩禮,由女方定日子,然後到結婚時由男方找車,正常情況是吃過午飯去女方家接新娘,至於女方在這段時間要辦的事情就不詳細講了,到了女方家時,女方會有新娘的兄弟出來接男方送過來的東西,一般是家禽牲畜,大多是雞和魚還有別的東西。新娘的兄弟接完東西會立即返回關上門斗新郎,如果新郎走的快先進了門就沒事了,過一段時間就和新娘動身去男方家,出門時間由女方定,新娘出門也有一些風俗就不細介紹了。男方在家要辦喜酒這不用說吧。到第三天新娘要回門,新郎要陪同,這就又有一個新姑爺帶桌的風俗了,要能喝酒哦。不能喝也要喝,呵呵,『灌死你』。提前祝你新婚快樂,與新娘百年好合、白頭到老。
4、桐城一般的風俗習慣
桐城民俗十大怪(1):正月初一玩虐待——吃兩頓
大年初一是個喜慶的日子,大家都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可是,正因為是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家都想圖個吉利,不想在這一天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於是,就有了很多的禁忌。比如,不掃地、不倒垃圾,不潑水,以免把財氣掃掉、倒掉;不與人爭吵、不打罵小孩、不看病吃葯、不借東西、不跌倒、不說喪氣的話,表示這一年會過得和和氣氣;不殺生、不動刀剪、不做針錢活,以免血光之災;忌午睡,男人午睡田畦崩塌,女子午睡廚房生災變。
這些都還算通情達理的規矩,和別的地方差不了多少,雖然帶來諸多不便,也還能做得到。比較特別的是,桐城民俗在這一天只吃兩頓飯,早飯吃得特別的遲,晚飯吃得特別的早,中飯就免除了。
早飯吃得遲一點是可以的,因為前一天晚上守歲,大家多少都在熬夜,睡個懶覺是正常情況。問題是晚飯,吃得太早,不多時肚子就餓了。而且,下午四點多鍾的時候,大家玩得正快活,突然又要吃飯,吃得下吃不下且不說,生活節奏完全給打亂了。尤其是小孩子,這頓晚飯一般是不吃的。大人們也不強求,反正過年的時候零食多少有一點。所以,吃兩頓就吃兩頓吧,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最要命的是,吃完這頓特別早的晚飯,天還沒有黑下來,就得早早地睡覺。小孩子最討厭的就是這個,你說,明天又不要上學,大過年的玩得這么起勁,搞么事非要強迫人家睡覺呢?
原來,這與上面提到的圖吉利有關。因為,農民一年到頭累死累活的,最大的幸福恐怕就是美美地睡一覺了。今天不是大年初一嘛,為了圖個吉利,為了表示這一年會作威作福的,一定要早早地睡個大頭覺。豈不知,這種寓意上的幸福,卻給實際生活帶來了不幸福。不過,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寓意是壓倒一切的,不能給你睡覺你不睡呀!
那麼,吃兩頓的規矩與早睡的規矩,是個什麼關系呢?我估計,最先有早睡的規矩,因為早睡用不著吃三頓,而且過年的時候大家胃口都不好,然後就有了吃兩頓的規矩。但是,由於吃飯在前,睡覺在後,讓人們誤以為早睡是因為避餓。只是,你也不想一想,這大過年的,大家故意挨餓搞么事,這不是有病嘛!
桐城民俗十大怪(2):三月初三吃野菜——蒿子粑
三月初三這一天,桐城鄉人多食用香蒿和米粉做成的蒿子粑,驅邪粑鬼。這個民俗非常非常的特別,不僅別的地方沒有,甚至連安慶其它縣市也沒有聽說。
三月三倒是個傳統節日,只是各地的說法各不相同。一說,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後人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雲集陵區朝拜人祖;又說,三月三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詞這樣描述:「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颺」。在少數民族中,三月三也較為盛行: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稱談愛日;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侗族多於此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故又稱歌仙節。在道教中,三月三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
以上這些說法,與桐城人吃蒿子粑似乎一點關系都沒有。要搞清楚蒿子粑問題,必須緊緊抓住「上巳節」這個核心。上巳,就是三月上旬的巳日,歲在初春,具體日期並不固定。陽春三月是山花爛漫、春潮湧動之時,同時卻也是春蟲蠢動、百病入侵之時。所以,上巳節又稱為鬼節。《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因為洗潔的行為過於單調,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游春踏青的活動內容。至曹魏時,為了操作方便,上巳節的日期始固定為三月初三,後代沿襲至今。
用什麼來宴賓呢?一方面,應當是延年益壽、強身固體的健康食品;另一方面,應當是因地制宜、各取所需的時令食品。所以,在漢人當中,三月三總要吃點什麼,吃的東西多少與驅病有關,但具體的食品各不相同。比如,南方有的地方磨米面做「打鬼粑」 「纏腳面」食用;台灣、福建地區「采鼠麹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台灣府志》);在我們桐城,發明了蒿子粑。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三月三是上巳節,這一天要吃點能驅病的時令食品,於是桐城人吃起了蒿子粑。問題是,蒿子這種植物到處都是,為什麼別的地方的人不做蒿子粑?這的確是個待解的問題。
做蒿子粑是有講究的。米粉可以是秈米,也可以摻一點大米。蒿子不能放得太少,否則就不成蒿子粑了。但是,蒿子的植物纖維比較粗,一定要摘其嫩頭,而且不能放得太多。為了口味好一點,一定要多放一些臘肉,素的、肥的都要有。蒿子粑是吃油大王,不能捨不得油。而且,蒿子粑有一個特點,新鮮做出來的反而不好吃,放幾天後用油焊著吃味道更佳。
每到一年三月三,桐人齊吃蒿子粑。野味!
桐城民俗十大怪(3):一生三次素穿戴——毛身衣
桐城風俗,在出生、結婚、死亡的時候,要穿生布褂子和褲子,衣邊不用針線縫,俗稱毛身衣。
生布,就是沒有下水的棉布,桐城人稱作老布。舊時,因為生活苦,幾乎家家戶戶都紡棉紗。紡車和其它地方差不多,是手工搖動的座式木輪車。紡棉紗是個細活,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很難。一根根細紗完全靠手指的內力從手中捻出來,否則不是過粗就是捻斷。搖紡車的速度也很講究,不急不遽,需紡紗者自己操作,別人不可替代。
棉紗紡好後就可以織布,這不是每家都能做的事,往往一個大村莊只有個把巧婦能為。實際上,織布是個體力活,需要腳踏,需要手拉,不知道為什麼過去這是個女人做的活。通常的習慣,大家自己將棉紗紡好後,送到織戶家織布,需要給人家幾個辛苦錢。也有自己不紡紗的,直接去買布;也有光紡紗賣給織戶,不要棉布的。不管怎樣,都不會給現錢,到年底的時候,有錢給錢,沒錢給一點糧食也是可以的。
一生三次穿毛身衣,這是值得後人倍加欣賞的偉大發明。出生、結婚、死亡,這是人生的三大轉折,每一次轉折都意識著全新生活的開始。用什麼寓意全新的生活?白色、原始、樸素也!你看這毛身衣,用純天然的棉紗製成,不曾下水,不縫衣邊,是何等的原始呀!初生嬰兒穿上毛身衣,意味著酸甜苦辣人生的肇始;待婚青年穿上毛身衣,好去迎接婚姻生活的大考;乘鶴西遊的老人穿上毛身衣,不啻是個等待輪回的處子。
這樸素無比的毛身衣,似乎是文都桐城人的專利,其它地方有此俗者極少。周邊安慶其它的縣市,可能也有的,但多半是跟桐城人學的。如果非要窮究其來源,最好到江西、兩湖一帶去找,桐城人差不多都是從那個地方來的。假如真的找到了,建議桐城人都到那裡去弄一件毛身衣穿穿,算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根。
桐城民俗十大怪(4):三十六歲換褲帶——送36歲
桐城有「送三十六」的民俗。無論男女,虛35歲時,親朋好友饋贈白雞一隻,新褲帶一根,白襯衫一件。大年三十晚上,男擇岳家、女擇娘家送來的白雞燉食。如果講究一點,白雞需獨食,將雞毛埋於三叉路口。
《桐城縣志》曰,此俗存於桐城西鄉;又有相關資料說,此俗並不古老,大概起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這些說法是相當可疑的,實際上,「送三十六」的民俗很普遍,桐城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風俗,南方很多省份好像也有,特別是江西和兩湖一帶。
舊說,36是個很不吉利的數字,36歲是人生難過的一大關口。傳統迷信認為,逢九不利,不管是明九還是暗九。明九就是數字中直接帶九,比如19、29、39;暗九是九的倍數,比如18、27、45。36是暗九,當然不吉利。可是,為什麼36歲特別不吉利呢?可能有這樣幾個原因:(1)36歲是人的本壽,古人認為36歲一個輪回,只有活夠36歲才夠本;(2)從生活經驗可以判斷,人到36歲各方面的身體機能都開始下降,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3)舊時人的壽命短,一般只能活到五九、六九,作為一個轉折的關口,18歲、27歲明顯太早,45歲或54歲則有點遲,它們不是人生的轉折,差不多是人死的轉折了。所以,選擇36歲作為人生關口最合適。(4)道家有「四九天劫」的說法,雖然說的是490年,但畢竟是四九呀,很容易讓人想起36。
既然36歲不吉利,就要想法子辟邪。不過,迷信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實質上是因需要而異。因之,各地「送三十六」的辦法各不相同。在湖北宜昌,要拜神唱大戲;在湖南,要招呼親朋好友做大壽;在江西,要送褲子。
桐城特別的地方在於兩方面:其一,其它地方辟邪的日子一般都選擇在36虛歲的生日,而桐城選擇在35虛歲那年的大年三十;其二,其它地方也就是找個借口吃一頓,並不在乎吃什麼,而桐城卻偏要吃白雞、換新褲帶,大年初一還要躲起來不見人。
那麼,桐城人為什麼認為吃白雞、換新褲帶能辟邪呢?目前還沒有正解。大概,白色是正色,又比較反光,能夠把鬼蜮照晃眼而無法加害於身;吃白雞而不是吃白豬,大概是因為雞肉比豬肉貴;將雞毛埋於三叉路口,是為了讓鬼蜮到三叉路口後被白雞毛晃得走錯方向;換新褲帶,是怕舊褲帶年久失修扎不緊,讓鬼蜮從衣縫中鑽了進去。這叫層層設防,萬無一失。呵呵,迷信嘛,有多少說得清楚的!
桐城民俗十大怪(5):胎盤瓦罐樹下埋——胞衣罐
桐兒出生後,將胎兒胞衣裝入瓦罐中,埋在村旁最高大的樹下,寓意「樹高千尺,人高萬丈」。
胞衣是個非常非常特別的東西,怠慢不得。在那裡,有著我們對混沌世界的些許記憶,有著我們一奶同胞的些許余溫。伴隨著人生的第一聲啼哭,我們從胞衣中脫胎而出,代表著與母體分離的正式儀式,更代表著漫長人生的獨立宣言。因之,大家都要將胞衣罐放在一個特別的地方,永久地保存起來。
有人將胞衣罐放到村邊大河的中心,流水潺潺,生命不息;有人將胞衣罐埋在自家的院子里,無論你走到何方,都沒有離開自己的親人;有人將胞衣罐深埋在屋後的竹林中,竹筍根根,彷彿祖宗;有人將胞衣罐掛在高樹上,讓小鳥充當天際的使者送出自己的第一份饋贈。
但無論在什麼地方,有資格安置胞衣罐的一定是個男人,一個將小生命帶來人世的男人。小小的胞衣罐,系著每一個父親的責任,刻著生命代代相扣的傳承。伴隨著胞衣罐的脫手而出,這個男人一步一個腳印朝著家的方向走去。小時候,一個男人將我們的胞衣罐以自己的方式好生安置;不多年,我們也要將一個自己製造的胞衣罐安置在一個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地方。胞衣本出自女人,男人只是將它們連接了一下,使它們成為一串。
文都人格外聰明些,將胞衣罐埋在村旁最高大的樹下,稱埋藏胞衣罐的鄉里為「原籍」。沒有比這更偉大的發明了!那些遠離故鄉的遊子,撮一把樹下的泥土,一定能夠聞到童年的氣息;將這把故鄉的泥土供在香案上,彷彿是在供自己的祖宗。桐城人的這一偉大發明,超越時間隧道,讓我們隨時可見自己的親人。
只是,心在痛,因為胞衣罐在我們這一代算是斷了根。自從小生命從一個叫醫院的地方產生,胞衣就不見了蹤影。不知道是流進了下水道,還是被熬成盤中羹,抑或成了某貴人的滋補養顏品。沒有機會將自己製造的胞衣罐安置,彷彿根本就不是男人。
城民俗十大怪(6):椒椒叔叔一起來--嗷叔叔
叔叔是指父親的弟弟,泛指比自己父親年紀小的父輩。但是,全國各地對叔叔的稱呼不盡相同,廣東人叫「阿叔」,天津人叫「掰掰」,東北人叫「老叔」,江淮一帶叫「×爺」或「×爸」,吳越一帶則叫「戽喂」。這其中,最特別的是安徽桐城人,把叔叔稱作「椒椒」。
為什麼這樣稱呼呢?且聽一段饒有興趣的傳說:清朝名臣張英一日擬寫奏章,誤將「叔」寫為「椒」。康熙帝展閱,好奇心大發,遂詢何故。張英為了自尊,謊稱道:敝鄉有一俗,稱「叔」為「椒」。豈料康熙生疑,要派人前去探個虛實。張英聞訊驚恐萬狀,欺君之罪如何了得?便暗派侍從快馬馳往老家桐城,讓縣令三日內遍喻縣民,改「叔」為「椒」。待皇帝欽差抵桐遍詢民眾,結果眾口一詞。自此,「叔叔」的別稱「椒椒」便在桐城流傳至今。
這個故事編得不賴,可故事畢竟只是故事,不能當作正史看待。稍微有點常識的人不難發現,這個故事有很多的漏洞:把「叔」寫成「椒」的可能性並不大,古代文人惜紙,下筆前都很認真;奏章寫好後要仔細檢查,重要的還要備份,弄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皇帝知道後,老實承認也沒什麼,撒謊可真是掉腦袋的欺君之罪;「叔」有好幾種意思,奏章中的「叔」不一定正好是「叔叔」的意思;這個故事有好幾個版本,有的將主人公說成是張英的兒子張延玉;如果真是寫錯了,用家鄉話來推託照樣沒有面子;這么個小事,就算皇帝真的知道是在撒謊,也斷然不會派人暗訪;民間的習慣稱呼是很難改變的,就算當時應急改變,日後也絕對不會叫成習慣。
為了考證桐城「椒椒」的來源,需要注意下面兩條 「硬證據」:其一,並不是桐城所有地方的人都這樣稱呼,個別地方有其它的叫法。在桐城,大多數人叫椒椒,但也有地方叫叔叔的;其二,全國並不是只有桐城一個地方這樣稱呼,江西貴溪和永修兩地也是這樣叫的。難道這兩個地方的人都是從桐城遷過去的?事實上,桐城人大多反而是從江西遷移過來的。
這無意中給我們提供了一條線索:大多數桐城人是從江西瓦屑壩移民過來的,而瓦屑壩明顯只是一個移民中轉站,那些將叔叔稱作「椒椒」的桐城人,是不是來自江西貴溪和永修呢?不管怎麼說,這里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線索。
由於提供的相關信息太少,遍查方言資料,也無法得出「椒椒」的確切來源。在這里,姑且提供一個大膽的猜測:叔通菽,菽是一種豆類植物,以豆類喻指小,所以叔叔指比父親小的人;椒是一種香料植物,指的是「花椒」不是辣椒(明末才從美洲傳入),椒的果實比菽還小,同樣可以用來喻指小,進而指代比父親小的人。
桐城民俗十大怪(7):酸甜苦辣擱一塊——胡椒湯
從正月初一開始,桐城人給各種生靈過生日: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豆,十粟。其實也就是說說,並沒有見過什麼人真的給這些生物作壽。初二的狗不會多啃一快骨頭,初三的豬也不會多吃一口米糠,至於馬和羊,桐城基本上見不著,而豆谷之類,春節的時候正在冬眠呢。只有初七的人生日,一定是要好好過的。桐城的風俗,正月初七的晚餐,每個人都要吃酸辣湯,又叫胡椒湯,表示人生會遇到各種酸、甜、苦、辣之事。
可能是桐城不怎麼產胡椒,也可能南方人不怎麼愛吃胡椒,反正,這個酸辣湯很多人是不放胡椒的,但並不妨礙叫它胡椒湯。拋開寓意不說,單從口感上來講,胡椒湯味道還是相當不錯的,比北方人做的什麼辣糊湯要好很多。胡椒湯的主料是豆腐、澱粉、山粉,再放些臘肉、冬菇、冬筍、熟雞肉、肉絲、雞蛋、香油、雞血、辣椒,味道算是蓋了帽了。一看這些原料大家都清楚,酸辣湯其實既不酸也不辣,加上平時又很少能吃到,所以大家都逮到吃好幾藍邊碗。
酸辣湯並不特別,四川、上海、北京、廣州,幾乎每個有人的地方都有。北方的偏酸一些,南方的偏甜一些,四川的偏辣一些。桐城酸辣湯的特色不在於口味,而在於文都人將這一鍋濁湯賦予了特別的文化含義,讓人回味無窮。記得有一首歌就叫《酸辣湯》,裡面說「酸酸辣辣的感覺,味道十分好喝特別,讓地球慢慢變火球,燃燒到溫度最高點」。我不知道歌詞是誰寫的,但肯定不是桐城人寫的。
那麼,為什麼人的生日安排在正月初七呢?民間傳說,女媧造物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俗稱「人日」,又叫「人勝日」、「人慶」等。怎麼慶祝呢?各地的方式不一樣:(1)戴人勝: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或貼於屏風等處。(2)贈花勝:人們製作各種花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3)吃七寶羹: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4)出遊、登高: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雲:「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相比較而言,還是桐城人吃胡椒湯的發明最出彩,既一飽口福,還有文化上通俗易懂的講究,可謂一舉兩得。
桐城民俗十大怪(8):新娘原來是妖怪--砸新人
桐城有「砸新人」的習俗,寓意「越砸越發」。只要見到有迎親的隊伍從村莊邊經過,都有好事者吶喊「砸新娘」,並隨手抓起幾把沙土或瓦碴子砸過去,以此要挾迎親隊伍的頭人(一般是媒人)發喜煙喜糖。大人們砸新娘一般都是象徵性的,而小孩子卻不管那麼多,亂砸一氣,有時甚至會把新娘砸得花容失色。不過,新娘多少有所准備,事先帶上一條方巾,不等沙土砸過來就將方巾把頭遮起來。記得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為了防止被砸,新娘子前面舉一個毛主席的石膏像,這樣誰也不敢砸了,誰都怕把毛主席他老人家給砸壞了。但這個法子也只管了一陣子,後來小孩子還是照砸不誤。那時大家日子都過得緊,新人並不是過一個村子都散糖果的,你不砸,她是不給的。
一般來說,「砸新人」有不成文的規矩,主要是三條:只有路過的才能砸,本村莊的一般不能砸;小孩子可以砸,大人一般不能砸,起碼不能狠毒地砸;散過喜煙喜糖後不能再砸。其實,迎親隊伍自己也是矛盾的,如果砸狠了他們肯定不高興,但如果一路上無人來砸,他們也很失落。且不說「不砸不發」,起碼表示你這個隊伍的人際關系不怎麼樣,招搖過市的都不惹眼,沒有理答你。大喜的日子,稍微砸一砸,鬧著玩兒,不管砸了誰,都不會生氣惱怒的。所以。一些辦事細心的人家,會事先給幾個喜歡熱鬧的人打招呼,叫他們安排人來砸。
可能真的是為了鬧著玩兒,「砸新人」的風俗非常普遍。東鄉族的婚俗,鬧新房時用枕頭砸新娘,迫使她盡早掀開蒙面的布巾;戴厚英在《流淚的淮河》中描述,淮北人鬧新房時用楝樹果子砸新娘;在湖北孝感,迎親時女方親友用預先准備的樹棗、蘿卜條以至豆渣、飯團等輪番拋擲取樂,主要是砸新郎;在東北,新娘去夫家的時候,喜歡用五穀雜糧砸新娘。相比較而言,桐城的砸法顯得比較原始,多少有點野蠻。
這不由得讓人起疑:此俗何來?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別地一般在鬧洞房的時候砸,桐城卻在迎親的路上砸;別地弄個東西隨便砸一砸,桐城卻弄個磚頭石塊實實在在地砸;別地砸一砸純粹為了取樂,桐城卻在取樂的同時取一點喜煙喜糖。《康熙桐城縣志》曰,「同安郡其俗信鬼神,好遙杞,父子或異居,人性勁躁,包藏禍害,視死如歸」。難道說,桐城人自古以來本性野蠻?
竊以為,非也。即便桐地自古民風強悍,《康熙桐城縣志》也說,「自平成(南朝)後其俗頗變,尚淳質,好儉約,喪杞婚姻胥近於禮」。況且,別地的人罵桐城人,也只說陰險狡詐,斷不會說野蠻粗俗的。
雖然不能確切地知道「砸新娘」的緣起,大體的發展線索還是可以猜出一鱗半爪的。(1)舊時的人有很強的地盤意識,從他們的地盤路過,多少要留下一點買路錢,否則就會被人譏笑為軟弱無能。(2)舊時的人很迷信,紅喜事從一個村莊過,這個村裡的人以為你帶走了喜氣,必須把你的喜氣給砸掉;白喜事從一個村莊過,這個村裡的人以為你帶來了晦氣,你必須放鞭炮給嚇走。至於「越砸越發」,不過是發展到後來的一個托詞,好比一個人把東西打碎了,雖然心裡很難受,嘴裡卻說「碎碎(歲歲)平安啦!」
實際上,與桐城相類似的「砸新娘」也還是有的,比如廬江與桐城交界的地方、宣城的一些地方。只是,這兩個地方多少都與桐城相關,廬南自不必說,宣城在近代是有大量桐城移民的。大家知道,桐城人大多是從江西、兩湖移民來的,估計這些區域十有八九會有此遺風。
桐城民俗十大怪(9):煮魚上桌不算菜
吃魚好處多多,除了味道鮮美、眾口可調,還能治病強身、延年益壽。過年的時候,吃魚又被賦予特別的含義,所謂年年有魚(余)、吉慶有魚(余)是也。在大多數地方,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吃魚,以討一個吉利,所以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過去有副常用的春聯:「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舊時,一些文縐縐的知識分子是只吃魚不吃肉的,因為這些所謂的君子「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而魚被宰殺時是不會發出嚎叫的。
在桐城,大家也是喜歡吃魚的,招待客人一般都是做三牲飯,即以雞、魚、肉為主的家常飯。就算是祭祀祖宗,帶的也是三牲碗。過年的時候,照例是要煮魚的,大年三十晚上煮魚照例是要上桌的,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煮魚上桌並不算一道菜,是萬萬不可以動筷子的。難道說桐城人就不想「年年有魚(余)」,就不想過年的時候討個吉利?非也!原來是因為桐城人的思維和常人不一樣,常人為了追求「年年有魚(余)」,覺得應當把這個「魚(余)」吃掉,而桐城人認為,「魚(余)」就應當「魚(余)」著,吃掉就不「魚(余)」了。
竊以為,兩種理解無所謂誰對誰錯,只是桐城人的理解有比較深的文化內涵。因為,過年吃魚是正常的,現在你吃了,文化含義不飽滿;而過年不吃魚是反常的,文化標志性就非常強。只是,大過年的,連條魚都吃不上,有點對不起自己的嘴巴和口水。由於不太人道,更有點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所以很多地方實行了適當的變通,要求相對寬松一些。在這些地方,只是大年三十晚上不吃魚,正月初一到十五,請客要上兩碗魚,一碗可以吃,另一碗不可以吃,到底要吃哪一碗聽主人招呼。不能吃的叫「碗魚」,意思是裝在碗里不能動的。後來,索性更寬松一點,大年三十也上兩碗魚了,反正吃了一碗還剩下一碗,不愁沒「魚(余)」。
可能,大年三十晚上不吃魚並非桐城的專利,但這種民俗肯定不普遍。而且,即便同樣是不吃,說法未必一樣。比如,東北一些地方三十晚上也是不吃魚的,但他們是因為魚兒多刺,怕一年裡老有撥不完的刺;舊時,北方有些地方不僅三十晚上不吃魚,他們什麼時候都不吃魚,因為缺少外來的佐料,無法將魚去腥。
桐城民俗十大怪(10):死後帶累下一代——忌血葬
舊時,無論什麼地方的人,對葬儀都是極其重視的。作為一種帶有明顯宗教色彩的葬儀,總有一些迷信的說法和做法,可謂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只是,不管多麼怪異,大家都普遍尊奉一個共同的信念:入土為安。按照佛教的說法,只有入土為安,才能投胎轉世。所以,在轟轟烈烈的葬儀之後,一定要將逝者盡快葬下去,這是第一要務。過去,如果一個人混得悲慘,都會聊以自慰地說,「只求一把黃土埋起來」;如果一個人十惡不赦,大家就會詛咒他「死無葬身之地」。
可是,桐城這個地方偏要反著來,人死以後忌血葬,要在野外找一個避風且風水好的地方將棺木厝放起來,用稻草蓋上防雨雪,俗稱「厝基」。乍一聽,一定以為桐城是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因為有些少數民族喜歡在臨江河的山崖絕壁間鑿眼、釘樁厝放棺木,稱「懸棺葬」;有些少數民族將棺木厝放在山洞裡,稱「洞穴葬」;藏族人將屍棺厝放在高台,稱「天葬」。
問題是,無論是懸棺葬、洞穴葬還是天葬,都屬於一種「安葬」,即最後的安置。因為這些少數民族不作興土葬即埋葬,雖然沒有入土,但已經「安」了。而桐城則不同,棺木厝放在野外只是臨時措施,三年五載以後,還是要再行安葬的。這就引出一個問題:桐城人是信奉土葬的,也是相信入土為安的,為什麼遲遲不入土埋葬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厝」,暫時放置,待葬或改葬。那麼,為什麼現在不速葬呢?現代的人解釋說,只有厝放三年以上,才會投胎轉世。這完全是把話說反了,沒有說到點子上。暫時不安葬,估計有幾方面的原因:
(1)過去的人窮,安葬不起,就暫時厝放一下,等待家族中死的人多了,湊在一起合葬,這樣可以減少費用;
(2)過去戰火紛飛,很多人逃荒時客死它鄉,暫時厝放一下等待回家安葬。古徽州也有厝放的習俗,只是他們條件好些,不是厝放在野外,而是厝放在特製的寢樓里。
(3)過去有丁憂三年的習俗,為了盡孝道;
(4)一時沒找好墓地或一時買不起墓地;
(5)安葬多在遠處,而厝放一般都在家門口,可以為晚輩祭祀或哭墳提供方便。這幾種力量的合力,使厝放成為一種習慣,而當習慣已經養成,即使這五方面的力量一個都不存在,它已經作為一種風俗根深蒂固了。
5、廬江訂婚一般什麼流程
一、確定訂婚日期
訂婚前首先要安排新人雙方父母見面,共同商議一個吉日作為訂婚日期,然後對給女方家多少彩禮進行確定。雙方父母的見面溝通有利於雙方家人彼此間的的熟悉,關於新人的婚禮日後還有許多要商議的相處的環節。
二、訂婚用品准備
男方准備
1、聘禮:我國結婚時大部分地方的聘禮一般是彩禮和三金或四金,三金或四金是指金項鏈、金耳環、金手鏈、金戒指。
2、酒席禮:女家款待男方家所備辦的酒席約值多少,而以現款置於禮袋內給付。
3、聘金:聘金應為雙數,要用紅紙包裝妥當。
4、媒人禮:男方比女方家稍多。
5、訂婚戒指:訂婚儀式需要戒指,男方要事先帶女方去選購訂婚戒指。
女方准備
1、准備招待酒席:同時要提前備好甜湯圓、點心、甜茶等。
2、預備回贈新郎:6件或12件帽子、領帶、衣料、袖扣等。
3、准備媒人禮。
三、確定訂婚場所
1、訂婚場所
訂婚場所可以是女方家中,也可以是環境正式的酒店,不過大多數情況訂婚會選在女方家中,讓雙方親人交談更親切。
2、新郎贈送聘禮
確定場所後,新郎就要贈送聘禮給新娘家。聘禮是根據當地風俗和新人家庭經濟情況來決定沒有特別的規定。
3、新娘回禮
女方要回送男方禮品,將事先備好從頭到腳的隨身用品送給新郎。象徵今後生活的美滿甜蜜,現代講究沒那麼多,也可以是其他寓意吉祥的東西。
4、佩戴訂婚戒指
訂婚儀式上男方將訂婚戒指戴在女方左手的無名指上。婆婆也會為新娘戴上項鏈、耳環之類的見面禮。現代訂婚的新人大多使用鑽戒,而不在是傳統的金戒指啦。
四、訂婚用餐
如果是訂婚場所是去往女方家,那女方家要設宴招待男方,用餐完畢後男方需要給女方一個報答紅包,訂婚宴結束後,男方就要離開女方家。
訂婚儀式後的講究
(1)訂婚儀式完畢,女方端出湯圓或點心招待男方親友,之後在家備席招待男方或轉赴餐廳宴客。
(2)用餐畢,男方家長給壓桌禮,並離席准備返家。女方幼輩捧洗臉水(內放毛巾)給男方親友洗手。
(3)「送客不相辭」即男女雙方不要說「再見」,以免發生枝節或有再婚之虞。跨門坎時亦不可踢到門坎。
6、介紹安徽廬江縣景點習俗
安徽廬江縣景點習俗如下:
1.廬江縣人民主食大米,兼食麵粉、山芋及其它雜糧。農村一餐干飯(中餐)兩餐稀飯(早晚餐)。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蒿子粑,立夏日吃芽稻粑,端午節吃粽子、綠豆糕,入梅季節要吃「梅雞」、「梅鴨」、「梅蛋」,中秋節吃板栗燒雞、月餅,冬至日食麵條,臘八日吃臘八粥。除夕晚餐,全家一起吃年飯,有油炸糯米圓子,留一碗魚不吃。冬春腌鹹菜,特別是農村家家腌芥菜、白菜、蘿卜等,作為「當家菜」。
2.廬江縣男性著對襟服、大腰褲,或穿長衫大褂。婦女一般著蘭色或青色的大襟褂子和黑色褲子,戴耳環手鐲。農民四季常用大手巾、圍裙、圍帶等。解放初期,男性著中山裝,女性著列寧服。「文化大革命」期間,城鄉男女一度盛行黃綠色軍裝。女子戴耳環、手鐲絕跡。
3.廬江縣有族外婚、黨親婚、姑表婚、姨表婚、指腹婚、搖籃婚、童養媳、等郎媳等,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序為命字、訪親、聘媒、傳庚帖、納彩禮,擇吉迎娶。解放後,實行婚姻自主,經男女相識相愛,確定戀愛關系後擇日結婚,一般女嫁男娶,也有少數男到女家落戶。結婚時,陪嫁妝,要彩禮、擺酒席。青年結婚一般在門上帖「雙喜」,窗戶貼窗花、行婚禮,親友聚集慶賀喝喜酒。也有旅遊結婚,或舉行集體婚禮。結婚的第三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
7、安徽廬江人有什麼特點
廬江話的系屬和特點
〔系屬和特點〕
語音方面,聲母、聲調差別不太大,規律性也較強;距離較大、相對復雜的是韻母。
詞彙方面,基本詞彙與普通話大體相同,但仍有較多方言詞彙為普通話所無。
語法與普通話差別最小,但也有不少特殊之處。
就廬江方言本身而言,其特點表現為:
1、內部一致性很強,各區鄉間可直接交際。
2、各區鄉之間比較,少數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的聲調和個別的聲、韻上。一些周邊區鄉因與各自的鄰縣接壤而在聲調和個別聲、韻上帶有鄰縣的語音色彩,因此有別於其他區鄉方音。
3、城鎮與其他區鄉比較。城鎮話的語音尤其是聲、韻兩方面,都在向普通話靠近,一些古僻的方言詞,也逐漸被淘汰。這也是青年人與老年人所操方言的總體差異。
〔區劃〕
根據廬江方言內部語音的一些差異,可大致分為五個小區。
1、廬城區:以廬城為中心向周圍輻射約15—20公里,說廬城區話的約佔全縣人口總數的68%。
2、金牛區:包括白山、湯池的一部分,約佔全縣人口的13.7%。
3、盛橋區:包括白湖的一部分,約佔全縣人口的5.4%。
4、黃屯區:包括楊柳的一部分,約佔全縣人口的5%。
5、樂橋區:包括羅河、七橋及湯池的江沖,約佔全縣人口的7.9%
8、安徽廬江結婚訂婚有什麼習俗?還有結婚有什麼習俗一並說了!俺要去那邊娶老婆!
你這個傢伙,懸賞風直接給我。你去廬江娶老婆,首先你要確定一個女性對象,然後猛烈攻擊,最後或許可以一分錢不花就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