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埔廬江何氏聯誼會
1、姓何的來源
何姓的起源
姓氏:何 祖宗:韓安 分類:其他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相傳黃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孫,因居於姬水之濱,故而改為姬姓,其後裔後稷被周人尊為始祖。後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避難逃亡到江淮一帶,當地人因"韓"、"何"音不分,後誤寫為何,子孫沿用。
2、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各氏族統稱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
3、出自冒姓或賜姓。如漢時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鮮卑復姓賀拔氏為單姓何氏。五代吐谷渾亦有何氏,吐谷渾亦作吐渾,為鮮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入明,被朝廷賜姓何氏,其後也有以何為姓的。
郡望:
1、廬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相當今安徽省廬江一帶長江以北地區。
2、東海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郯(今山東郯城北)。
3、陳 郡:秦時置郡,西漢改為淮陽國,東漢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
4、郫 縣:秦時置郡。此支何氏,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大臣何武。
5、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此支何氏,其開基始祖為汝陰(今安徽阜陽)何氏6世孫何比干及平輿(今屬河南)漢吏何並。
堂號:
"水部堂":南朝何遜,官尚書水部郎,詩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遷徙分布
西漢至兩晉時期,何氏分布於今河南、安徽、山東、江西、四川、廣東、湖北、江蘇、陝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晉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閩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兩次入閩;一是唐高宗時,光州固始人何嗣韓隨陳元光入閩,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時,又有固始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此後,何氏又有多次遷徙。南宋淳佑年間,何逖基由螺陽遷居溫陵、潯江,後隱居清源洞。宋代,何氏還有一支自廬江遷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經江西尋鄔、定南、龍南入廣東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廣東東蕉嶺、大埔、梅縣,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灣擔任荷蘭人的通事,是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灣,有的又進而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據青山何氏載:
婺源東部的田源何氏,始祖是南唐國師何溥。溥,字令通(公元922—1019),號潛齋,晚號紫霞老人,是唐代益昌縣令何易於的第五代孫子,其祖上從廬江遷居河南潁陰縣(今屬漯河市)。
國師公出仕先任南唐史院編修,後拜國師。國師公因強諫,觸犯皇上,貶官為海寧(今休寧)縣令。為避新安江水患,令通公率領百姓將縣址遷到高處。等到城牆築好後,令通公見婺源東部的芙蓉峰風景秀麗,即掛印而去,結茅隱居在那兒,享年98歲。著成《鐵彈子》、《靈城精義》(明代劉基為此書詳細注釋,《四庫全書》收錄)等著作傳世。
令通公夫人程氏,卒於金陵。子閏公(公元946—1037),當父親貶官(公元956年)之後,秉承父命即回河南潁陰。到開寶元年(公元968年),閏公自潁陰往海寧探望父親,父子歡會於芙蓉峰上。開寶五年(公元972),令通公攜閏公之手,東望田源美景,就指導規劃,閏公就建房居住下來。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閏公長子何益(字遜之)奉母雷、妻盧氏到婺源,三代聚會,田源之何肇始矣。直繫世系如下:令通公生閏公,閏生晦之公顯(閏公幼子);顯生三公彬;彬生九公義;義生六公樂;樂生十五公叔強;叔強生七公希元;希元生四公士仁;士仁生五公隆;隆生十八公蕙;蕙生 公; 生重八公伯榮;伯榮生秀三公峻;峻生鼎,鼎是為榮三公,在田源是十五世孫,遷樅陽(舊籍桐城南鄉)青山,是青山何氏始祖。
婺源東部的田源何氏十五世孫鼎公,行派榮三,字公 ,生元至正癸未(公元1343年)。鼎公生當元末亂世,與兄震間關北走,「見青山穹窿江表,為一方之冠,遂卜居焉」。而震公落籍貴池青陽縣新河鎮,稱「蓮花井何氏」。震公卒葬青山南麓的筆架山中峰,與弟鼎公墓園(大泊頭)指距相望。
鼎公來到青山,「倜儻多遠路,鄉人倚重之」。土著朱氏擇為贅婿。當時里中風俗,男從女子為家,即冒其姓。到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賦稅繁重,鼎公才別請戶牒,以行派名何榮,號桐鄉,占桐積鄉民籍,於是就稱「青山何氏」。
鼎公與朱太母生子四人。四傳至竹軒公,青山何氏漸漸興旺了。再傳至七世海漁公,以歲貢廷試第一,授山東棲霞知縣,青山何氏初顯。海漁公仲子如申、幼子如寵於萬曆戊戌(公元1598年)同中進士。如申公後來仕至浙江右布政使;如寵公仕至東閣大學士;晉升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青山何氏就蔚為名家望族了。此後,代有聞名人物。
1914年,四修《青山何氏宗譜》成功時,有男女萬餘人。現在,「青山何氏」更是子孫繁衍,播遷海內外了。
這是重大版的:
【何】姓歷史來源:
一 ; 出自「姬」姓。為「韓」氏音化而成,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於韓。其孫韓王安,原居韓邑 ( 一說在山西河津縣 ) 為秦國所滅。子孫分散於江淮之間。江淮方言,音「韓」變「何」,逐為「何」氏。
二 ; 據《五代史》,吐谷渾族有「何」氏。又據《唐書》所載,「何」氏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時期,祁連山北邵武城 ( 今甘肅省臨澤縣 ) 有康國,後為匈奴擊敗,遷至中亞,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國。唐高宗永徽年間,「昭武九姓」先後歸附內地,其中有「何」氏。
三 ; 漢代有「何」苗,本為「朱」氏,冒姓「何」氏,見於《漢書.五行志》所載,其後子息皆為望族。
四 ; 又據《蘭州府志》所載,元代有吐蕃宣慰使鎖南,其子鎖銘,餘明代官拜河州衛指揮同知,朱明王朝賜姓何氏。
家族名人
何仙姑 生卒年不詳。相傳為唐朝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人。名瓊。為八仙之一,以手執荷花為特徵。
何進(?~189) 東漢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字遂高。因異母女弟為靈帝後,故得權,拜為大將軍,討黃巾賊,以發賊黨*,封慎侯。何太後臨朝,進為太傅,後因謀誅宦官,反為所害。
地望分布:安徽盧江郡,江蘇東海郡。
何姓起源參考之二
何姓是當今中國第十七大姓,總人口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在台灣排名第二十七。何姓出自姬姓,是由韓姓轉化而來的。西周初年,周成王姬誦封他的弟弟叔虞在唐,史稱唐叔虞。唐叔虞是晉國的開國君主,他的十一世孫萬,被封在韓,人稱韓武子,他的後代就姓韓。後來,韓姓發展到淮河和長江一帶,被當地人誤讀為何。另一種說法是,有一個姓韓的人,因為被官府搜尋,被官吏查問,就指著寒冷的河水作為回答,本意是用寒代韓,但官吏卻誤以為是姓「河」。後來,他又把河改成了何,他的子孫也就因此而姓何。 發展和演變:何姓也有其他一些來源。比如說,北魏時期,孝文帝遷都洛陽,改突谷渾人賀拔氏為何氏;西漢時期,有個叫何苗的人,本來姓朱,冒姓何;元朝和明朝時期,也有人被賜姓為何。晉朝以前,何姓主要在安徽,山東,江蘇,河南,江西,廣東,湖南,四川,陝西等地發展,到西晉末年的時候,開始有人遷往福建,明末,何斌在台灣為荷蘭人做翻譯,成為最早到達台灣的何姓人。何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廬江,東海,陳郡,固始,惠安,定南,龍南,武平,蕉嶺,大埔,梅縣等。
何姓起源參考之三
何氏在中國l00大姓中排在第17位,其起源比較早。古書記載夏商時期就已有何氏,如《尚友錄》有關於何侯的記載:「侯,堯時隱蒼梧山,慕長生之術,三百餘口皆耕耘。舜南狩,止侯家,侯謂舜曰:『升舉有期』,後數曰,舜果崩。夏禹時,玉帝以葯一器與侯,使投酒中,一家三百餘口飲不竭。以酒灑屋宇拔屋飛升,位為太極仙人,今嶷山有何侯廟,在舜廟側。」於此可知,在堯舜時就有何氏,但何侯後裔無資料可考。
姓氏研究者一般認為,何氏始於戰國末年,是由韓轉音而成為何氏。
唐人林寶《元和姓纂》雲「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音以韓為何,遂為何氏。」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開國君主韓景侯(名虔)是春秋晉國大夫韓武子後代,和魏、趙瓜分晉國,於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初都於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後又遷都新鄭(今屬河南),其活動范圍大體在河南境內。公元前230年,韓被秦國滅掉,子孫以國為氏姓韓,其中一支逃至江淮一帶,當地人的口音把「韓」讀作「何」,後來又從讀音誤寫成「何」,於是就演變成何姓。又據《雙坑系譜概略》稱,是因懼伯秦始皇的暴虐,「乃改韓為何」。由韓姓轉化而來的這一支何氏不斷繁衍壯大,目前國內及海外的大部分何氏都是這一支的後裔。
又據《漢書·五行志》記載,西漢時有人何苗,本為朱姓,冒姓何氏,其後繁衍昌盛,遂成望族,形成何氏一支。
另外,還有幾支少數民族形成的何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進行改革,改鮮卑姓為漢姓,將代北復姓賀拔氏改為單姓何氏。《五代史》載,唐時北部少數民族有吐谷渾氏,其中有的改為何姓。又據《蘭州府志》記載,元朝有永吐蕃宣慰使鎖南,其子鎖銘,明朝官拜河州衛指揮同知,朝廷賜姓何氏。以上這些何氏的形成,都為何氏大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也是何氏很快發展的一個原因。
何氏形成後,不斷遷徒,各地何氏亦不斷發展壯大,於是形成諸多望族,其中以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西120里)、東海(在今山東境)、陳郡(今河南淮陽縣)最為有名。分布在各地的何氏都有自己的祖先。四川郫縣何氏多為漢朝何武的後代,據《四川總志·氏族譜》記載『郫縣何氏,漢何武後。武死,子況載武喪如北邙山瘞焉。廬其下公孫述誅蜀,平,況以喪歸,葬郫縣東南。(按《史》,武兄霸,
弟顯,兄弟五人皆有名。按《志》,武後曰隨,顯後曰包,兄弟五人。包子攀,又皆有名,曰英、曰宗、曰祗,雖見之志第,曰郫人爾,莫知為武後否也。』按《譜》,武二世孫曰英,五世孫曰宗,宗子攀,然英見之志第在武兄弟前,攀父曰包,又與譜異,或者譜為未詳,不然何氏世世有譜,當為蜀氏族第一矣。然自漢至晉武弟顯之後猶傳如志雲,亦盛也,譜遠不可考。或居長安,或徒江南。)這一記述雖然過於混亂,但證明郫縣何氏為何武之後卻是事實,並且何武的後代多為名流。另外,這一記述也道出了何武後裔演變與遷徒的情況。
關於何氏遷徒的情況,史書中還有不少記載,如《後漢書.何敞傳》雲:「敞,字文高,扶鳳平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北)人。其先家於汝陰(今安徽阜陽),六世祖比干徒居平陵。」關於何比於在《陝西通志》中有記載,這里不再述。又據《漢書·何並傳》載:「並,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輿(今河南平輿縣)徒平陵。」從何比乾和何並祖父遷徒情況看,在西漢時期,由於國都在長安,何氏西遷,向政治,經濟中心的國都靠近是很正常的,也是一般遷徒的原因之一。何氏的遷徒情況,以後諸朝更為頻繁。唐高宗時,河南光州固始何嗣偉,跟隨陳元光入閩;至唐末王潮入閩,以固始人先世對福建有功,表授何氏入閩祖先為安撫使,分田劃地,安插族人。受到眾人的信賴。宋朝淳佑年問,何逖基由螺陽遷居溫陵潯江(均在漳州)。何逖基的五個兒子再次遷徒,三子元鉦為詔安何氏始祖。長子元鎮為和地何氏始祖。據《何氏族譜》記載,何氏還有遷至南京,江西的。宋末元初,有一支自武平經江西尋鄔、定南、龍南入廣東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廣東蕉嶺、大埔、梅縣,然後又分支各地。清朝中後期,部分何氏兒女開始移居海外。
何氏以漢族為主,在歷次民族大融合中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入何姓的,主要有鮮卑族、瑤族、吐谷渾族、達斡爾族,壯族等。目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均有何氏分布,香港、台灣、東南亞諸國以及歐美也都有何氏兒女。
何姓起源參考之四。將錯就錯說何家
山西省靈石縣有個兩渡鎮。因早年到這里需涉水過兩條河,因此而得名「兩渡」。兩渡何家自古以來就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當初,佔全村人口的80%左右,後因居官赴任,經商外出,久落他鄉。另外,兩渡地處晉中南北交通要道,外來戶漸多,所以現在兩渡何姓的人家,遠不如過去多了。
山西靈石縣兩渡何氏十七世後人何長旺:從我小時候,大人們對我們說,我們兩渡何家是在乾隆年間比較輝煌發達,在那時,老人們說,我們何家做官的差不多,在外邊有幾十個人,他們說,我們兩渡何家那個時候,在朝廷里,半數是姓何的,當時清官說兩渡是「何半朝」。
兩渡鎮的何家曾有著風風光光的一段歷史,可是他們卻說自己是個將錯就錯的姓氏,巧的是我們也了解到在台北新竹等地居住的何姓,也是這么說。原來,他們原本不姓何,姓韓,只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期,韓國唐叔虞的後代,傳到韓王安時,被秦國所滅,於是子孫紛紛離開河南老家而分散於各地。跑到長江和淮河流域一帶的人,由於當時韓跟何的發音十分接近,大家懷著亡國之痛也就將錯就錯以何為姓。兩渡何家還有一段值得驕傲的歷史。
山西靈石縣兩渡何氏十七世後人何長旺:那時候,老人們還見過西太後,她來兩渡的時候,由何乃瑩保駕,他說在兩渡,我敢保證西太後的安全,你把轎簾搭起來,讓我們兩渡父老鄉親看一看,老人們說,我們都見過,跪在道兩旁,看西太後。
據說,當年慈禧落魄西行時,曾路過兩渡鎮,得知這里的何家出了不少在朝里做官的人,出於對兩渡何家的信任,還在兩渡的窯洞里住了一夜,吃了不少當地的土特產,傳說,西太後對兩渡何家大加贊賞,這段歷史成了何家老老少少的榮耀。兩渡何家歷代以書香世家著稱,曾有「無何不科」之說。
山西靈石縣兩渡鎮副鎮長何義虎:兩渡何家從河南搬過來就比較重視教育,從歷史上出了不少的文人進士,有父子進士、弟兄進士,出了不少文官,所以從歷史上就比較重視,歷代都比較關心後一代,注重教育,尤其現在,原來教育用的一所小學校,是(何氏)家族的一個學校,以後,兩渡鎮沒有地方,沒辦學條件,這里比較開闊一些,地形比較好,所以捐獻給了兩渡鎮,這邊是中學,那邊辦小學,辦了教學事業,無私地奉獻了這個地方。
根據台灣台北縣何氏族譜的記載,在唐高宗儀鳳年間,也就是公元676年的時候,何氏的先祖就遷到了福建,後來又遷入台灣,因此,居住在台北、新竹、彰化、嘉義等地的何氏人家和大陸的何氏一樣,一致認同,何姓和韓姓原來是一家人,總之都是源於周文王的姬姓。沒想到這么多年,山西省靈石縣兩渡鎮的何家還保留著被村民們稱為八赴院的老房子。老何家的人告訴我們,這房子至少有100 多年了,當年的房主早已不知去向,可能去了海外,也許去了台灣。雖然人去樓空,歲月的滄桑寫在每塊磚石上,仍然掩飾不住何氏先祖曾擁有過的輝煌
中國姓氏的起源許多以地名為姓,炎帝長在姜水,以姜為姓;黃帝長在姬水,以姬為姓.是否生長在河邊的就姓何呢?
八仙之中唯一的女性是何仙姑,與何仙姑同為八仙的還有韓湘子和藍采和,而說到何姓的由來,還真與這兩個姓有不解之緣.
韓國本是戰國時期七雄之一,後來被秦始皇所兼並,懷著亡國之恨的韓國人企圖刺殺秦始皇,但都未能成功,反而引進秦始皇對韓國百姓的圍捕追殺.有一支進入江淮流域,在江淮方言中,韓與何諧音,於是他們改用何姓。
還有一支遇上秦兵盤問姓名,他指一指寒冷的河水,秦兵以為他姓河,就放行了。
從此,他們的子孫就以人字旁的何為姓了。
何姓人從唐代進入福建,定居泉州、漳州一帶,其中有一戶過繼給當地的藍家,易藍為姓。
姓氏作為一個符號,並非歸某一民族所專有,位於北方的吐谷渾氏,在五代時就有使用何姓的。
生活在祁連山北的少數民族,因受到匈奴的侵犯,不得不向西亞遷移,在昭武城建立起何、安、曹、康、石、史、米等九個小國,史稱昭武九姓
中國姓氏起源說,不能充分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
中國人喜好認名人做祖宗。現在連慈禧太後都有人認她做祖宗了,實在是令人感到怪異。
另個,中國人的認祖也導致名人籍貫的混亂。比如:屬於「青山何氏」,就不一定出生在青山;屬於「河北王氏」,就不一定出生在河北,相反有可能時間相差幾百年了。
2、建德何氏的由來
何氏先祖——何瑊公
據《湞陽水木記》載,何瑊,原名韓瑊,韓國後期韓王安時貴族,被任命為公族大夫,曾與韓非一起同掌國政。因在對待秦國的態度上與安不一致而退隱韓原。秦滅韓國,韓王安被劫擄,國破家亡,瑊與其妻流寓廬江,操舟為業。其後,秦始皇出遊博浪沙被人襲擊,疑是六國公子所為,而通令全國暗訪六國之後,欲斬草除根杜絕後患。秦吏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韓瑊之船詢問其姓氏,適天氣寒冷,韓瑊指水戲稱「此為吾姓」。意以水寒喻韓。吏不悟,以為是指「河」為姓,瑊說姓氏當從人。吏離開,瑊安然無事。後得知為秦令查詢,驚駭不已,喟然長嘆: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倖免刀鋸之難,「乃拜何字之賜,遂以何 姓」。韓瑊遂定居廬江,勤耕苦讀為業,家道日隆,形成了一支何氏。
據《湞陽水木記》載:「初祖瑊公與妣姜夫人卒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崗之原,後代培附冢埠壘,後世因名何墳崗墓。此墓宋時猶存,庄間李公光過覽詩曰:何墳崗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火灼,呂螟那得誤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里歸鶴鳴。淮土不隨涵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
在2000年第七屆世界何氏懇親大會召開前夕,安徽廬江何氏宗親總會發起海內外何氏募捐建設了何氏始祖陵園。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台灣、菲律賓、新加坡等地何氏宗親會,曾陸續派出尋根訪問團到廬江考察,廬江縣僑辦於1993年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走訪何氏家庭,查閱何氏宗譜等有關資料,進一步證實了廬江何氏始祖發源地,已為世界所公認。1994年5月,安徽省編審何鵬先生來廬進行多次考察,拍下何氏宅基地和何家墳園照片,寫下近萬字的調查報告。北京電視台《中華姓氏》攝制組千里迢迢到廬江拍攝了《何氏起源在廬江》專題片,廣為宣傳。同時,海內外宗親捐款投資200萬元,其中用於陵園建設130萬元,征地12.13畝,從2000年6月開始修建,至11月27日竣工,歷時半年完成陵園重建任務。陵園內用砂石提高數米,正中是墓冢,呈三國型,外園用岳西生產的花崗岩砌成,高大雄偉,中間(墓冢)用懷遠圓型花崗岩建成,內圓即冢內用紅磚圈成,中間真空,立地通天,地下放有吉祥物,象徵世代祥和。墓前豎立高大寬厚的瑊公墓碑,碑前放著雕刻典雅的香爐。北側建有「廬江堂」。堂內高大寬敞,瑊公靈位端正敬放在正中,古樸莊重。左邊牆上排列海內外宗親為園林建設所作貢獻的瓷像。右邊牆壁上排列著海外宗親捐的壁畫。東側設紀念室,室內存放海內外何氏宗譜,何氏名人錄,歷屆何氏宗親大會會刊,澳門特別行政區首任長官何厚鏵的題詞,國家旅遊局局長何光瑋題寫的牌匾,安徽省副省長田維謙、巢湖市市長王啟敏、廬江縣縣長彭蓬等領導的題詞等。
2000年11月28日上午,海內外62個何氏宗親代表團,1000餘名宗親代表先後到達廬江。廬江縣人民政府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歡迎儀式。上午10時到達何氏陵園,代表們尋根問祖,飲水思源,心情十分激動。
何氏太始祖陵園,已成為海內外何氏尋根竭祖的聖地。每年清明前後均有海內外何氏紛紛組團前來祭祖觀光。
1、郡望
何姓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的郡望,據有關史料所載,主要有七個:
廬江郡:西晉時期的廬江郡,轄今東起安徽蕪湖、北至壽縣、南至江西九江的廣大地區,郡治舒縣(今安徽省舒城)。在當時全國范圍內也是一個大郡。廬江何氏具體在今安徽省霍山縣東北境內。魏晉南朝時期的廬江何氏,人丁興旺,政治顯赫,文事繁榮,經濟十分發達。幽州刺史、廷尉何楨是史籍中出現的廬江何氏最早的祖先。而自何楨以下至南朝宋齊梁朝的300年間,廬江何氏一門見於文獻記載者有整整10代52人之多,他們或是朝中高官,把持機要,手握權柄。
陳 郡:轄今豫東、豫南及安徽近30個縣市的廣大地區。歷經兩漢,屢有變更。曹魏時期,其管轄區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華、商水、淮陽、鄲城、柘城等五六個縣的范圍之內,其中太康,魏晉時期稱陽夏,是陳郡何氏的發祥地。自漢代至魏晉時期,陳郡何氏家族見於文獻記載者僅有4代11人。該家族的奠基者是東漢末年的何夔。
東海郡:東海何氏家族具體在東海郯縣(今山東省郯城市)。何氏該郡望的形成大致在南朝劉宋時代,較廬江何氏要晚二百多年,而且歷史短暫,家庭分支較多。影響大者有三,何承天一門最負盛名,另外兩支為何思澄家族、何慧炬家族。
郫縣:秦始置縣,為今四川省成都西北的郫縣。此支何姓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大臣何武。
扶風郡:漢武帝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里(今陝西省興平東南),西晉移治池陽(今陝西省涇陽西北),唐時又曾改岐州為扶風郡。此支何氏,其開基始祖為汝陰(今安徽省阜陽)何氏6世孫何比干及平輿(今屬河南省)漢吏何並。
丹陽郡:又稱潤州,治所在今江蘇省丹陽。治今鎮江、丹陽一帶。隋置潤州,治延陵(今江蘇省常州),唐移丹徒(今鎮江)。北宋政和間升鎮江府。
齊 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省臨淄一帶)。隋唐為青州北海郡。
2、堂號
水部堂:南朝梁代何遜,官至尚書水部郎,長於詩文寫作,著有《何水部集》,其後世子孫為紀念這位先賢,就以「水部」為堂號。
四友堂:明朝大學問家何良俊不僅學問做得好,而且處世態度也極豁達,自稱與莊子、維摩詰、白太傅三人為友,加上自己合為四友,並把書房稱作「四友齋」,他的後人也就很自豪地稱自己的家族為「四友堂」。
忠孝堂:明代許州人何清在寧夏環縣做官,得知母親去世的噩耗,徒步千里回鄉奔喪,在母親墓前結廬守孝三年,其後世族人自稱「忠孝堂」。
廬江堂:韓瑊為何姓始祖,其說言之鑿鑿,據《湞陽水木記》:「瑊公姜妣皆壽百齡,卒後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崗,也稱何墳岡,至宋猶存。」宋代崇寧年間一代鴻儒太常博士李光途經何墳岡,曾題詩紀念:「何墳岡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灼火,呂蛆那怪誤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年歸鶴鳴。壤土不隨函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後來韓(何)瑊子孫就在廬江一帶繁衍,發展成為望族,後代人就以「廬江」作為何氏的堂號,稱為「廬江堂」。
此外,何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學海堂」、「敬享堂」、「忠義堂」、「仁義堂」、「務本堂」、「廬江堂」、「廣右堂」、「纘續堂」、「賜策堂」、「義門堂」、「慈蔭堂」、「世德堂」、「三桂堂」、「詠梅堂」、「撫逸堂」等。
3、何氏祠堂對聯
一、門楣聯
1、廬江世德 廬江千秋 東海家聲
【釋源】何氏宗祠門楣聯,源自何姓郡望堂號。
2、廬江世德,東海家聲。
【釋源】佚名古聯。全聯典指何姓郡望堂號。
3、廬江世德,學海家聲。
【釋源】佚名古聯。
4、廬江世澤,水部家聲。
【釋源】佚名古聯。
5、廬江世澤,水部清華。
【釋源】佚名古聯。
6、廬江世第,學海家聲。
【釋源】聯出廣東興寧何屋村。
7、三高世澤,四部家聲。
【釋源】佚名古聯。
8、中丞山峻,水部梅清。
【釋源】佚名古聯。
9、家傳三桂,學貫六經。
【釋源】佚名古聯。
10、清名第一,治行無雙。
【釋源】佚名古聯。
11、稽山豹隱,水部梅清。
【釋源】佚名古聯。
12、貌同傅粉,祿惟養親。
【釋源】佚名古聯。
【
13、高風東閣,暖日南檐。
【釋源】佚名古聯。
三、五言聯
14、東海家聲遠,廬江世澤長。
【釋源】佚名古聯。
15、廬江出望族,淮水育賢孫。
【釋源】佚名古聯。
16、賢婦散財帛,道姑列仙班。
【釋源】佚名古聯。
17、人物東西晉,聲名大小山。
【釋源】佚名古聯。
18、水部家聲大,桃溪世澤長。
【釋源】聯出福建莆田荔城江邊朱墩何氏宗祠。
19、入堂思起敬,繩武樂明倫。
【釋源】聯出浙江武義郭洞何氏宗祠。
20、雲初儀水部,旌表重煙橋。
【釋源】聯出廣東南海九江鎮煙橋村何氏大宗祠。
四、七言聯
21、千秋共識廬江郡,六皖先開宰相家。
【釋源】聯出安徽省樅陽青山何氏宗祠聯。
22、六十地開基創業,九秋天飲水思源。
【釋源】聯出福建省長汀縣何氏宗祠學海堂。
23、木叔妻原為賢婦,永州女得號仙姑。
【釋源】佚名古聯。
24、莫虛作傳奇演舊,須學他耀祖光宗。
【釋源】聯出浙江武義郭洞何氏宗祠(清明樂後柱聯)。
25、蔭德原從宗祖種,心田留與子孫耕。
【釋源】聯出廣州番禺沙灣何氏宗祠「留耕堂」(始建於公元1275年)。
26、廬地吉祥光萬丈,江山永固耀千秋。
【釋源】牌坊聯。聯出廣東佛山南海區大欖貽燕堂何氏宗祠。
27、荊花樹下頻回首,鴒鶺在原永結心。
【釋源】聯出廣東佛山南海區大欖貽燕堂何氏宗祠。
28、瓜瓞綿綿人丁旺,螽斯蟄蟄子孫昌。
【釋源】聯出廣東佛山南海區大欖貽燕堂何氏宗祠。
29、廬江尊祖敬宗地,巷口和親睦族園。
【釋源】聯出福建仙游縣鯉城何儼祠堂大門。
30、後車一過開名里,宗譜千年系顯人。
【釋源】聯出江西金溪縣左坊鎮後車村何氏宗祠。
31、籍自江西源流遠,落業黔播發達長。
【釋源】貴州某地何氏宗祠聯。
32、系溯廬江源本遠,宦流古義豆邊長。
【釋源】聯出廣西岑溪金康何氏宗祠。
33、祖德常扶家宅旺,宗功永賜子孫賢。
34、何宅先祖崇道義,諧宗子孫尚孝賢。
【釋源】何秀達撰。聯出海南儋州靈春何氏宗祠。
35、書香鬱郁光前烈,世澤綿綿洽後昆。
【釋源】聯出廣州番禺沙灣何氏宗祠(留耕堂)。
36、皖南廬江出望族,浙東芝水毓賢孫。
【釋源】聯出浙江小芝何氏宗祠。
37、千年履舄遺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
【釋源】聯出廣東增城小樓鎮何仙姑家廟。
五、八言聯
38、永團圓全福五星聚,春富貴雙紅百子圖。
【釋源】浙江武義郭洞何氏宗祠清明樂前柱聯。
39、一龍蜿蜒形稱玉宇,五里拱衛勢接禹門。
【釋源】清代何壽朋撰。聯出廣東大埔崧里何氏協嘉堂。
40、端水分符黃堂著績,閩邦接派朱紱傅家。
【釋源】聯出廣東肇慶端州金渡何公祠。
41、脈接羅浮神山左股,源通玉洞仙界步頭。
【釋源】聯出廣東增城石灘鎮沙隴村何仙姑廟。
42、
修善積德,名存萬載;自始受姓,功蓋千秋。
【釋源】聯出江西省贛州上猶縣何氏宗祠。
六、八言以上聯
43、
廬山樹千枝,看看還是一本;
江河水萬脈,想想終歸同源。
【釋源】聯出江西省上猶縣何氏宗祠。
44.
世擅文明,雅重廬山之韻;
家傳將略,克收石嶺之功 。
【釋源】聯出康熙年間江西上猶縣何氏宗祠門聯。
45、
堂構溯先聲,慶衍雙雙兄弟;
詩書綿世澤,祥符九九簪纓。
【釋源】聯出某何氏祠堂。
46、
見祖孝精神洋洋如在,
來子孫瞻仰永永勿忘。
【釋源】聯出廣州番禺沙灣何氏宗祠(留耕堂)。
47、
殿宇巍峨千秋俎豆昭前列;
香煙鼎盛萬年孝悌紹箕裘。
【釋源】聯出廣東佛山南海區大欖貽燕堂何氏宗祠。
48.
金石傍何祠,四禮磬鍾鳴左右;
鳳龍開勝地,千年攀附屬兒孫。
【釋源】聯出福建仙游何氏宗祠廳堂。
49、
三何兢爽洵是廬江嫡派,
四友其芳永作東海箕裘。
【釋源】貴州某地何氏宗祠聯。
50、
派遠流長,開我族文明基業;
左昭右穆,序藤門世代綱常。
......
4、何氏家族的來源
何氏家族的祖先是姬虞。
姓氏源流有以下幾種說法:
1、出自姬姓。
周武王之子封於韓,滅國。其後裔韓武子(另一種說法是韓武子是晉同族曲沃桓叔後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後)仕晉,封於韓原,以地為氏。後來與趙、魏三家分晉,成為諸侯。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因改姓何。
2、賜姓。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鮮卑姓賀拔氏改為漢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歸順明朝,世襲河州衛指揮同知,賜姓何氏。
3、以國名為氏。
唐朝時中亞地區有九個突厥族小國,史稱「昭武九姓」。 後來內遷中原,各以國名為氏。
(4)廣東大埔廬江何氏聯誼會擴展資料
少數民族中的何姓加入 :
「昭武九姓」中的何姓。漢唐時期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有何姓。漢唐時期的我國西域地區,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權,原居祁連山北的昭武城,後被匈奴人打敗,西越蔥嶺,建立了康國,並日益強大起來,
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烏那昌、穆等政權先後歸附了康國,均以昭武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稱「昭武九姓」,而「何」則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後來的隋朝就有幾位來自西域的何姓先人:一位是何細胡,梁代西域人,通商入蜀,定居郫縣(今四川郫縣),事武陵王紀,主知金帛,因致巨富,號為「四川大賈」。再一位是何妥,隋朝人,
據說是何細胡之子,字棲風,少機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國子祭酒,著有《周易講疏》、《孝經義疏》等文集。第三位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兒,字桂林,少有才思,隋開皇年間官至太府丞。他博覽典籍,多識舊物,製作絕巧。
5、「何」姓的來源和分布
源流 1、源出於音訛,是「韓」的誤讀 何,作為姓,源出於音訛,是「韓」的誤讀,因此,韓厥既是韓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2、少數民族中的何姓 在我國漢唐時期的西域地區,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權,原居祁連山北的昭武城,後被匈奴人打敗,西越蔥嶺,建立了康國,並日益強大起來,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烏那昌 、穆等政權先後歸附了康國,均以昭武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稱「昭武九姓」,而「何」則是其中之一。 3、他姓改姓 《漢書·五行志》中說:西漢時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後來自稱何姓,子孫繁衍,遂成何姓一支。 安徽省廬江黃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後代,因避家難,從江西遷到安徽,改方姓為何姓。但該支何姓在族譜里規定,他們生姓何,死後復姓方。這在何姓族源里是極為特殊的一種情況。 《姓譜》載:漢代凶奴單於的後裔,歸漢後有「何奈」氏,又寫作「何柰」氏,晉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將軍就姓「何奈」名「虎」。還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魯」、「何丘」等 復姓。 何氏先祖——何瑊公 據《湞陽水木記》載,何瑊,原名韓瑊,韓國後期韓王安時貴族,被任命為公族大夫,曾與韓非一起同掌國政。因在對待秦國的態度上與安不一致而退隱韓原。秦滅韓國,韓王安被劫擄,國破家亡 ,瑊與其妻流寓廬江,操舟為業。其後,秦始皇出遊博浪沙被人襲擊,疑是六國公子所為,而通令全國暗訪六國之後,欲斬草除根杜絕後患。秦吏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韓瑊之船詢問其姓氏, 適天氣寒冷,韓瑊指水戲稱「此為吾姓」。意以水寒喻韓。吏不悟,以為是指「河」為姓,瑊說姓氏當從人。吏離開,瑊安然無事。後得知為秦令查詢,驚駭不已,喟然長嘆: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 免刀鋸之難,「乃拜何字之賜,遂以何姓」。韓瑊遂定居廬江,勤耕苦讀為業,家道日隆,形成了一支何氏。 據《湞陽水木記》載:「初祖瑊公與妣姜夫人卒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崗之原,後代培附冢埠壘,後世因名何墳崗墓。此墓宋時猶存,庄間李公光過覽詩曰:何墳崗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 應灰火灼,呂螟那得誤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里歸鶴鳴。淮土不隨涵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 在2000年第七屆世界何氏懇親大會召開前夕,安徽廬江何氏宗親總會發起海內外何氏募捐建設了何氏始祖陵園。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台灣、菲律賓、新加坡等地何氏宗親會,曾陸續派出尋根訪問團到廬江考察,廬江縣僑辦於1993年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走訪何氏家庭,查閱何氏宗譜等有關資料,進一步證 實了廬江何氏始祖發源地,已為世界所公認。1994年5月,安徽省編審何鵬先生來廬進行多次考察,拍下何氏宅基地和何家墳園照片,寫下近萬字的調查報告。北京電視台《中華姓氏》攝制組千里迢迢到 廬江拍攝了《何氏起源在廬江》專題片,廣為宣傳。同時,海內外宗親捐款投資200萬元,其中用於陵園建設130萬元,征地12.13畝,從2000年6月開始修建,至11月27日竣工,歷時半年完成陵園重建任 務。陵園內用砂石提高數米,正中是墓冢,呈三國型,外園用岳西生產的花崗岩砌成,高大雄偉,中間(墓冢)用懷遠圓型花崗岩建成,內圓即冢內用紅磚圈成,中間真空,立地通天,地下放有吉祥物 ,象徵世代祥和。墓前豎立高大寬厚的瑊公墓碑,碑前放著雕刻典雅的香爐。北側建有「廬江堂」。堂內高大寬敞,瑊公靈位端正敬放在正中,古樸莊重。左邊牆上排列海內外宗親為園林建設所作貢獻 的瓷像。右邊牆壁上排列著海外宗親捐的壁畫。東側設紀念室,室內存放海內外何氏宗譜,何氏名人錄,歷屆何氏宗親大會會刊,澳門特別行政區首任長官何厚鏵的題詞,國家旅遊局局長何光瑋題寫的 牌匾,安徽省副省長田維謙、巢湖市市長王啟敏、廬江縣縣長彭蓬等領導的題詞等。 2000年11月28日上午,海內外62個何氏宗親代表團,1000餘名宗親代表先後到達廬江。廬江縣人民政府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歡迎儀式。上午10時到達何氏陵園,代表們尋根問祖,飲水思源,心情十分 激動。 何氏太始祖陵園,已成為海內外何氏尋根竭祖的聖地。每年清明前後均有海內外何氏紛紛組團前來祭祖觀光。 郡望堂號 1、郡望 何姓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的郡望,據有關史料所載,主要有七個: 廬江郡:西晉時期的廬江郡,轄今東起安徽蕪湖、北至壽縣、南至江西九江的廣大地區,郡治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在當時全國范圍內也是一個大郡。廬江何氏具體在今安徽省霍山縣東北境內 。魏晉南朝時期的廬江何氏,人丁興旺,政治顯赫,文事繁榮,經濟十分發達。幽州刺史、廷尉何楨是史籍中出現的廬江何氏最早的祖先。而自何楨以下至南朝宋齊梁朝的300年間,廬江何氏一門見於文 獻記載者有整整10代52人之多,他們或是朝中高官,把持機要,手握權柄。 陳郡:轄今豫東、豫南及安徽近30個縣市的廣大地區。歷經兩漢,屢有變更。曹魏時期,其管轄區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華、商水、淮陽、鄲城、柘城等五六個縣的范圍之內,其中太康, 魏晉時期稱陽夏,是陳郡何氏的發祥地。自漢代至魏晉時期,陳郡何氏家族見於文獻記載者僅有4代11人。該家族的奠基者是東漢末年的何夔。 東海郡:東海何氏家族具體在東海郯縣(今山東省郯城市)。何氏該郡望的形成大致在南朝劉宋時代,較廬江何氏要晚二百多年,而且歷史短暫,家庭分支較多。影響大者有三,何承天一門最負盛 名,另外兩支為何思澄家族、何慧炬家族。 郫縣:秦始置縣,為今四川省成都西北的郫縣。此支何姓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大臣何武。 扶風郡:漢武帝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里(今陝西省興平東南),西晉移治池陽(今陝西省涇陽西北),唐時又曾改岐州為扶風郡。此支何氏,其開基始祖為汝陰 (今安徽省阜陽)何氏6世孫何比干及平輿(今屬河南省)漢吏何並。 丹陽郡:又稱潤州,治所在今江蘇省丹陽。治今鎮江、丹陽一帶。隋置潤州,治延陵(今江蘇省常州),唐移丹徒(今鎮江)。北宋政和間升鎮江府。 齊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省臨淄一帶)。隋唐為青州北海郡。 2、堂號 水部堂:南朝梁代何遜,官至尚書水部郎,長於詩文寫作,著有《何水部集》,其後世子孫為紀念這位先賢,就以「水部」為堂號。 四友堂:明朝大學問家何良俊不僅學問做得好,而且處世態度也極豁達,自稱與莊子、維摩詰、白太傅三人為友,加上自己合為四友,並把書房稱作「四友齋」,他的後人也就很自豪地稱自己的家 族為「四友堂」。 忠孝堂:明代許州人何清在寧夏環縣做官,得知母親去世的噩耗,徒步千里回鄉奔喪,在母親墓前結廬守孝三年,其後世族人自稱「忠孝堂」。 廬江堂:韓瑊為何姓始祖,其說言之鑿鑿,據《湞陽水木記》:「瑊公姜妣皆壽百齡,卒後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崗,也稱何墳岡,至宋猶存。」宋代崇寧年間一代鴻儒太常博士李光途經何墳岡,曾題 詩紀念:「何墳岡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灼火,呂蛆那怪誤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年歸鶴鳴。壤土不隨函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後來韓(何)瑊子孫就在廬江一帶繁衍, 發展成為望族,後代人就以「廬江」作為何氏的堂號,稱為「廬江堂」。 此外,何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學海堂」、「敬享堂」、「忠義堂」、「仁義堂」、「務本堂」、「廬江堂」、「廣右堂」、「纘續堂」、「賜策堂」、「義門堂」、「慈蔭堂」、「世德堂」、「 三桂堂」、「詠梅堂」、「撫逸堂」等。 遷徙、分布 何姓發源應當在江淮流域的江蘇、安徽兩地,而這兩個地方及及鄰省山東、河南境內何姓人家也很多。其後,在山東的東海,安徽的廬江、合肥,河南的淮陽及四川的郫縣,何姓均為當地望族。何 姓在早期主要分布於江淮流域及江淮流域以北地區。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何姓由江淮遷入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四川等地,從而形成以我國北方為主要繁衍地帶的局面。在這一時期,何姓逐 漸繁衍壯大,且形成了廬江、陳郡、東海三大郡望,在政治上與文化上出現大量高官與名人,終使何姓成為名門望族,從而為他們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由於「永嘉之亂」,何姓在晉代開始 南遷,成為「入閩八姓」之一。在隋唐時期,何姓在我國南北地區均得以巨大發展。尤其以南方各地繁衍為盛。在此時期,何姓族人在各個領域均出現了十分突出的人物,同時也顯示出其聰明才智。同 時,何姓在唐朝中期再次大舉入遷福建,使何姓得以繼續發展。宋元時期,何姓由於身處南方且南方經濟持續發展,從而也使其成為當時更大的望族,此間人才輩出,進士及第者不可勝數,忠義之士也 屢屢出現,忠義愛國成為何姓當時的歷史特色。但到了元朝,何姓有成就的文人逐漸增多,從而文名掩蔽了政聲,出現了何姓人一輩子不求聞達顯要的現象。明清時代,何姓的發展自北向南大規模快速 推進,且出現了不少鍾鳴鼎食之家和世代簪纓之族,出現了何姓文化興盛,專門人才眾多,涉及領域廣泛之現象,家族逐漸壯大,從而遍布於全國各地。在當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區中,一般均占各省人 口的百分之一以上,而在北方省區中僅佔百分之零點五左右,人口最集中的當屬四川、廣東、湖南三省,約佔全國漢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何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眾多, 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二。 追問: 那麼「何」姓的 遷徙 路線是什麼啊? 回答: 何姓在早期主要分布於江淮流域及江淮流域以 北地 區。在兩漢至 魏晉南北朝 時期,何姓由江淮遷入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四川等地,從而形成以我國北方為主要繁衍地帶的局面。
6、我須要問的是何氏廬江郡字輩排列順序,我們知道的字輩是,發,達,謨
我是浙江金華市浦江縣周塢口村我們這里何字輩,如以紹文必永康光明成祖德,也是廬江君
7、廬江堂的廬江堂何氏世系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