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的意義
1、巴士底獄的歷史意義
多少年來,人們像痛恨封建制度一樣痛恨這座萬 惡的巴士底獄。許多人曾經作過推倒巴士底獄的嘗試,可惜都沒有成功。然而,人們的希望沒有落空,他們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巴黎的警鍾長鳴,工人、手工業者、城市貧民紛紛湧上街頭,奪取武器,開始了武裝起義。
法國人民早就痛恨國王、教士和貴族。教士是當時法國封建社會的第一等級,貴族是第二等級。其他各種人都歸入第三等級。第一、第二兩個等級的人數不過20多萬,只佔全國總人口的3%(教士佔1%,貴族約2%)。但是,他們有錢有勢,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法王路易十六軟弱並對此無能為力。結果弄得民不聊生。新興的資產階級也因為政治上沒有權力而受到欺壓。
18世紀後期,國王和他的大臣們眼看國庫空虛,就用盡一切辦法搜刮錢財,以維持國家的財政。為了這些,他還在1789年召集已經停止了175年的「三級會議」來籌款--路易想藉此開始向第一和第二階級征稅。可是由於第一和第二階級的阻擾,以及他自己的軟弱,最終會議以失敗告終。事與願違,而且人民的怨氣越來越大,巴黎市內的治安也越來越亂,最終他偷偷把效忠王朝的軍隊調回巴黎,以維持治安。可是,這卻都變成了謠言:路易要逮捕三級會議的代表們。謠言傳出來以後,巴黎人民怒不可遏。於是,醞釀很久的一場大革命就這樣爆發了。
1789年7月13日這一天,暴亂的人群攻佔了一個又一個的陣地,巴黎市區到處都有起義者的街壘。到了14日的早晨,人民就奪取了整個巴黎。最後只剩下巴士底獄還在國王軍隊手裡。
直到群眾在一家隸屬皇家的醫院(榮軍院),奪取了3萬多支槍支之後,因為沒有火葯和子彈,便向巴士底進發 。「到巴士底去!」起義隊伍中響起了呼喊聲。起義者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湧向巴黎的最後一座封建堡壘。
1789年7月14日,共有954人參加攻打巴士底獄,其中最年長者為72歲,最年幼者僅8歲。用大炮轟斷吊橋鐵索的是一位洗衣坊總管。第一個沖進巴士底獄的是一位木匠。
起初,人們只是在外面喧嚷,向守衛巴士底的官員索要火葯和子彈。這位守衛官員(Marquis Joseph de Launay)自知事件不好處理,便在上午10點邀請了兩位領導者進去邊吃午飯邊商討,以拖延時間。但是路易十六一直沒有收到通知,他甚至在當日的日記上寫下了「無事」,直到他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在城堡里,官員一直不肯交給群眾火葯,也使得商討一直都沒有結果。
幾個小時過去了,依然沒有消息傳出,外面的群眾開始著急了,因為他們都「知道」巴士底是一個「草菅人命的地方」,有上百人在裡面受到折磨,而這兩位領導者可能已經被抓起來了。於是他們在下午1點半的時候再次開始了暴動並弄斷了外層圍牆城門橋的鐵索,沖到了城堡的內圈。官員開始犯難了,並且因為他的優柔寡斷,他自己根本下不了決定。不過他手下的士兵可是管不了那麼多了,他們開始從房頂上,窗戶里以及塔樓上用槍支和大炮向起義者開火了。
沖在前面的起義群眾被暴風雨般的火力壓住,無法接近巴士底獄,大家就從周圍的街壘向巴士底獄還擊。他們沒有大炮,只有從各處尋來的一些舊炮,甚至幾百年前鑄造的長滿鐵銹的古炮也加入了戰斗行列。他們沒有炮手,只有一些自告奮勇的人出來開炮,一個名叫肖萊的賣酒人居然成了炮手。然而,這些古炮和舊炮在被戰斗激發起昂揚情緒的起義者手裡,終於發出了轟鳴。一排排炮彈撞擊在監獄牆上,打得煙霧彌漫,磚屑紛飛。可是因為圍牆太厚,還是無法攻破,而起義者已經有了傷亡。
一個小時過去了,戰斗沒有什麼進展,圍攻巴士底獄的人卻越來越多。人們十分著急,有的人乾脆拿著兩個火把,勇敢地沖到拱門前,把要塞的衛兵室和軍人食堂點著了火,可是對於要塞和塔樓還是毫無辦法。一個假發製造師想用火把點燃要塞的硝石庫,但沒有成功。有人喊道:「用磷和松脂混在一起,燒敵人的大炮!」但是炮位太高,根本夠不著。
這時候,從陣地後面又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我們現在需要真正的大炮和真正的炮手!」於是大家鎮靜下來,都在等待著,張望著。兩個多小時以後,一門威力巨大的火炮被拉來了,有經驗的炮手也找到了。不一會兒,猛烈的炮火射向巴士底獄。官員終於知道自己對此無能為力了,於是他借著城堡里數萬磅的炸葯威脅群眾要將城堡和群眾一起炸光來逃跑,可是最終被群眾拒絕了。窩囊的官員最後叫手下豎起了白旗,在被群眾押解至一家醫院受「審判」的途中,因看到自己手下的一位指揮官被毆打致死,他大叫道「殺了我吧!」,然後就被群眾踢打致死了。之後,群眾將他的頭割下來,用來示威。
最後群眾發現發現監獄里只有七個囚犯,有一位是貴族家庭中被皇家密信所逮捕的「放盪罪」犯人(即薩德侯爵),兩位被認定為精神病患者,四位是偽造犯。
在最後,參與攻打的數萬名群眾中共有83人死亡,15人受傷;參與防禦的114名士兵中也有1人死亡。
攻佔巴士底獄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在農村,到處都有農民攻打領主庄園,燒毀地契。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這一年,制憲會議頒布了「廢除一切封建義務」的「八月法令」,緊接著又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向全世界庄嚴宣布了「人身自由,權利平等」的原則。
制憲會議曾作出決定,授予攻打巴士底獄的人民們「巴士底獄征服者」稱號和一枚以巴士底獄為圖案的勛章。後城堡被夷為平地,改建為巴士底廣場,建有紀念碑。
法國大革命的發生有著深刻的思想根源。在18世紀上半葉,著名的思想啟蒙運動就以不可阻擋之勢深入人心了。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傑出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提出了一系列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抨擊封建專制制度,為大革命的爆發准備了條件。 在巴士底獄,曾經住著一位神秘人,在被囚禁的34年當中,此人一直帶著天鵝絨面罩,來掩蓋他的真實身份。1703年,也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位的第六十年,這位神秘人在巴士底獄中逝世。
曾經有位法國公主在寫給英國皇室友人的一封信里這樣描述此人,信中寫道:「多少年來,有個人一直戴著面罩,住在巴士底獄,至死不除,兩名武士永遠守在他身旁,只要他一摘面罩,便會把他殺死……這里必然有些蹊蹺,因為除此以外,他受的待遇很好,住得很舒服,各項供應無缺。但沒有人曉得他是誰。」 此人身份一直是巴士底獄的未解之謎,對於他的身世,外界也是眾說紛紜。
浪漫派小說家大仲馬,曾經寫過一本名叫《鐵面人》的書,大仲馬把天鵝絨面罩改成鐵面罩。他的小說使一般人都認為,這身世不明的囚犯不是法王路易十四本人便是他的孿生兄弟。
據伏爾泰記載,這位「鐵面人」在聖瑪格麗特島上關押了一段時間之後,又被押送到了巴士底獄。令人費解的是,押解之前,國防大臣盧瓦侯爵曾親自到島上看望他,談話時態度極為謙恭。更讓人驚奇的是,入獄之時,竟由典獄長馬爾斯先生親自陪同,還和他共進午餐,此後的每一天都是如此。在巴士底獄時,這位「鐵面人」也受到了和其他犯人截然不同的禮遇,給予專用的房間。在史料記載中,「鐵面人」被描述為是一個文靜的人,從來不惹麻煩。他「聽任上帝意願和國王旨意的安排」,他對自己的處境從無怨言,至於他究竟是什麼人,他緘口不談。
還有更神秘的解釋。從1669年此犯在敦克爾刻港被捕起,一直受到嚴密控制。他被解往都靈(當時為法國領土)附近的皮諾羅監獄的時候,獄長聖馬斯曾經接到一道批文:「如果他向你說起日常生活范圍以外的任何問題,你便以處死來威脅他。」聖馬斯每次調離轉到另一監獄,這名囚犯也隨著移監,一路用轎子抬著他走,轎子用蠟紙密封,以防好奇者窺探。1698年聖馬斯調到巴士底獄,這時那名囚犯已經被捕30年了。
政治家及學者奎克斯武勛爵認為,這個神秘人物是法皇路易十四的親生父親。路易十三與奧地利的安娜結婚後22年未生育,後來分居。可是,分居14年後皇後竟然生下一子,就是路易十四,而他的父親很可能就是這個被囚禁的人。據傳,因路易十四生相與他極其相似,所以,路易十四下令將他隱藏起來。至死時,仍使用假名:尤斯塔奇·道格,職業僕役。
2、攻佔巴士底獄的歷史是?這說明了什麼?
1789年7月14日,人民終於攻佔了巴士底獄。攻佔巴士底獄(Storming of Bastille) 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
3、巴黎市民為什麼要攻佔巴士底獄?
2.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獄
就在這時,法國封建政府正在受到越來越嚴重的財政困擾。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問題,國王路易十六被迫召集150年來從未召開的三級會議。這次三級會議成了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線。參加三級會議的第三等級代表提出限制國王的權力,把三級會議變成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這引起了國王的震怒和恐慌,他馬上出動軍警,封閉會場,禁止國民議會開會。1789年7月9日,國民議會改名為「制憲議會」,公開反抗國王,雙方的沖突趨向激烈。
1789年7月14日清晨,憤怒的巴黎市民揭竿而起。而巴士底獄成為重要的攻擊目標。巴士底獄是一座非常堅固的要塞。18世紀末,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點,法國國王在那裡駐扎了大量軍隊,專門關押政治犯。在某種意義上,巴士底獄成了法國專制王朝的象徵。這一次,憤怒的起義者把它完全拆毀,象徵著封建罪惡的巴士底獄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為了紀念巴黎人民英勇攻佔巴士底獄的偉大功績,法國把7月14日作為自己的國慶節。
巴士底獄的陷落標志著民眾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的干預挽救了資產階級,從此,後者不得不在關鍵時刻依靠街頭下層民眾提供「一次革命」。從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經過了五年的歷程,發生了三次大起義,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在三次起義中,人民群眾都顯示了偉大的力量,而且一再從危急中把革命挽救過來,進一步推動它向前發展。
4、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的意義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從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1794年7月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共經歷了5年歷程。這場革命的意義有四個方面:
其一,就其規模而言,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
其二,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
其三,大革命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它「是真正把斗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
其四,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正如列寧所說:「它被稱為大革命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志下度過的。」
參考資料:http://.baidu.com/question/247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