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巴士包車 » 誰是黃包車夫

誰是黃包車夫

發布時間: 2023-03-06 04:21:37

1、黃包車在上海灘曾風靡一時,後來怎麼消失不見了?

提到老上海,大家腦中浮現的除了租界、各種公館、小弄堂之外,一定少不了人力車。近代上海這樣一座與國際接軌的城市,在傳統與現代間,人力車穿梭於大街小巷,見證了那一段時期獨特的歷史。

一、人力車傳入與興盛

人力車誕生於東洋日本,1873年,法國商人米拉將它引入上海法租界,並創建了第一家人力車公司,開啟了人力車在中國的歷史。《申報》描述這種新奇的車輛:“比中華車大小不同,不論天暗下雨,一樣可推。車上另有帳篷,下雨不濕衣服,格外奇巧”。人力車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叫法,因在上海統一刷漆為黃色,故又被稱為黃包車。近代中國的大城市基本都有人力車的身影,但要論及數量以及名氣,還得數上海的黃包車最為著名。

人力車從日本傳來

在舊中國,人們在城市中最主要的出行方式無非是轎子和馬車兩種,但人力車一經傳入就迅速發展,成為了城市交通的主體。上海在未開埠之前,只是一個港口城市,並未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水上交通是其主要的交通方式,陸上交通也主要靠人抬轎子,並沒有像樣的馬路可供車輛行駛。1856年,法租界外灘建成第一條馬路,此後上海城市不斷擴大,現代化的馬路也不斷修建。著名的猶太商人哈同就是先修路後蓋房,獲取了大量的利潤。

上海法租界

城市道路的更新與城市規模的擴大一定會導致交通方式的變革,而黃包車就在這種大環境中茁壯生長。上海商品經濟發達,作為當時南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內部人口流動大,交流頻繁,以往轎子、馬車的形式效率低下,在上海這樣的大都會顯得格格不入。代替馬車這種長距離路程的工具的是電車、汽車和公交車,而代替轎子的則是黃包車。黃包車有著自身優勢,相較於至少兩個人抬的轎子,黃包車只需一個人操作且更為簡便省力,成本下降收費更低,當時坐轎的價格普遍在黃包車兩倍以上。另外,黃包車不像轎子和馬車那樣笨重,公共電車又多走新修馬路,線路相對固定。上海多弄堂小巷,人力車自如穿梭其中,更能適應這樣的獨特環境。

老上海的弄堂

隨著黃包車技術的改進和本土化,短短十年間,人力車就替代了轎子和馬車,成為了上海的一種主要交通方式,范圍也從法租界逐漸擴展到整個上海城。據統計,外白渡橋兩日內不同交通工具的通行量,黃包車接近轎子的一千倍。黃包車公司興起,黃包車夫數量也激增,最鼎盛之時,上海城中有著十萬黃包車夫,加上其攜帶的妻兒老小,人力車行業養活了近二十萬人。當時的上海,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黃包車夫或是拉著客人揮汗如雨,或是路邊閑談,或是坐地休息,黃包車是近代上海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二、黃包車夫的生活

同《駱駝祥子》中描寫的祥子那樣,人力車夫在舊上海生活在社會底層。近代中國,外國的強勢沖擊下,自然經濟解體,不少農村中的勞動力來到了城市。由於缺乏知識,難有在社會上立足的一技之長,拉黃包車這樣的工作對於初來城市的農民無疑非常合適。當時坐黃包車,乘客手敲右邊即向右轉,敲左邊即向左轉,所以只要有簡單的分辨方向的能力,就足可擔任這份工作。

人力車夫

看照片,我們會發現黃包車夫的形象大多是衣著簡單破爛、身體精瘦、有一點佝僂。事實確實如此,黃包車夫的生活赤貧、困苦,為了生計而整日奔波。他們大多住在“貧民窟”中,當時的報告這樣描述:“其居處非狹小之閣樓,即矮之草棚”,一棟閣樓里可住二三十人,每個房間要容納五六人。上海街頭多車夫飯鋪,也就是窮苦人力車夫經常去的飯鋪,這里價格相對低廉,但做出來的飯菜“既多陳腐,而烹調又欠衛生”。對於普通的一個黃包車夫,一年中也只有節日可以食肉,縱使如此節儉,食品支出也占據了收入的六成左右。在穿衣上,黃包車夫則更不加講究,夏天大多赤裸上身而光腳,冬天的棉衣卻不能蔽體,能夠消費的僅僅是粗布一類。富裕的上海,黃包車夫們的生活與花天酒地的洋人和公子哥比,就是這座城市的兩個極端。

路邊飯鋪

雖然在城市中處於底層,但拉黃包車對於農村務農已屬提升。當時有傳言,拉黃包車是體力活,車夫肯定短命,拉車七年必死。但事實卻正好相反,黃包車夫大多來自蘇北農村,從小干農活使得他們身體較為強壯,而黃包車的特殊結構又極為省力,所以拉車對農村來的人並不算重活。“祥子”最大的心願是買一輛屬於自己的人力車,上海的黃包車夫雖然難買下一個車行,但憑勞動買下黃包車的卻不在少數。1934年底,上海人力車夫互助會成立,旨在維護人力車夫的權利和改善其生活。互助會為車夫們專門修建了食堂,提供比市面價格低的飯菜,在空閑之時,車夫們也可去互助會休閑娛樂。雖然是微薄的社會福利,但對於為了謀生來到上海的車夫們已經是巨大的幸福。

拉著外國人的黃包車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號稱“江北大亨”的顧竹軒,就是來到上海的那一批蘇北農民,第一份職業正是黃包車夫。後來憑借自己的努力和貴人相助各種機緣巧合,他買下了黃包車公司,加入青幫,並經商多種生意,黑白兩道通吃,在上海灘也是風雲人物。顧竹軒最大的資本就是手中掌控的黃包車夫,黃包車夫們走街串巷,人數眾多,是一支不可小覷的社會力量,他們都認可顧竹軒,願為其賣命,才能成全其“黃包車大王”的稱號。

三、取締與衰落

雖然人力車為上海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出於各種原因,政府一直對人力車進行數量控制與整改。自黃包車行業走向繁榮以來,也確實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人力車與車夫比例失調、人力車載客供過於求、車商剋扣車夫利益、野雞車橫行等。

與電車共存的黃包車

1934年,針對人力車行業的問題,公共租界內開始了改革。主要措施是:破除幾大公司的壟斷、限制車夫數量、登記領取執照、限制車輛租金、取締野雞車。改革初衷本是為改善人力車行業與為車夫謀利,但改革內容觸犯了車商利益,更未能起到為人力車夫謀福利的效果。最終在車商們的聯合抵制下,這場改革不了了之。1935年法租界限制車夫數,更是引起了大規模的罷工與沖突。

1946年,國民政府以“營業人力車有如牛馬,違背人道”為理由,准備3-10年內在上海徹底取締人力車。此項政策遭到了十萬人力車夫的一致反對,取締人力車後,這些車夫將變為無業遊民,而政府又並未給出完整的善後措施方案。時人諷刺政府道:“人力車是不人道的,但不能說禁止人力車就是人道的。”在用強制力量裁汰了一批人力車後,並未收到效果,且車商與人力車夫一次次到南京請願。考慮到善後問題的不妥與可能造成的社會動盪,這場改革取締草草收場,失敗告終。

政府的改革取締並不能消滅還有存在價值的人力車,真正促使他走向衰亡的其實是新的技術產品——三輪車。三輪車是中國人民的獨創,將腳踏車與人力車合二為一,因有三個輪子而命名。1946年改革時,三輪車就是人力車的一個替代品,改革失敗後,三輪車數量卻驟然增長,有取代人力車的趨勢。《新民晚報》報道:“半年來,人力車減少,三輪車增多,路人亦多舍人力而就三輪,人力車將不用取締而自行淘汰”。三輪車相較人力車更為簡便、載客舒適,技術要求也不高,更是符合政府倡導的“人道主義”。到了解放前夕,人力車已經剩餘不到4000輛,曾經滿上海城都是人力車的盛景也不復得見了。

代替人力車的三輪車

文史君說:

老上海的黃包車,在大街小巷中是一道獨特的景色,前後七十年的歷史,見證了近代上海的興起與繁華,最終被時代淘汰,成為歷史的印記。人力車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中國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掙扎,城市發展處於傳統與現代之間時,它的存在具有相當的價值。人力車方便交通且養活了大批困頓的人,這也正是其不能隨便被取締的原因。當歷史進程發展到人力車不再適應時,它也便自己消亡,當最後的人力車被放入博物館時,也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如今,我們只能從旅遊景點,博物館與影視作品中看到人力車,卻永遠看不到當時人力車業的繁華。但它的使命卻還未結束,從小小的人力車,我們可以窺探的其實是近代中國,我們所不常得見的廣闊社會生活史。

2、民國黃包車夫有多苦?

黃包車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民國時代的電視劇中出鏡率極高,黃包車的車夫們純朴熱忱,經常拉著客人走在大街小巷,雖然畫面美好且有煙火氣,但其實身為底層人民的黃包車夫非常辛苦,他們風里來雨里去看似十分堅強,可絕大多數車夫都活不過40歲,這是為什麼呢?



相信大家對黃包車並不陌生,這是一種雙輪的客運工具,主要靠人力拉車,因為車子的外表通常被漆為黃色,所以才被叫做「黃包車」。黃包車是在1873年從日本傳進中國的,當年一個叫做米拉的法國人覺得這種車出行便利,很有市場,所以從日本大批購進中國,結果不出所料,黃包車一經投入市場就極受歡迎,是那個年代有錢人首選的交通工具。

黃包車為上層社會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黃包車的身影,但在這個便利的背後是無數底層車夫的汗水。民國作家老舍曾經寫過一個關於人力車夫的故事,書名叫做《駱駝祥子》,應該很多朋友都看過這個故事。



祥子是一個農村人,後來輾轉到北平城裡討生活,剛開始的祥子渾身充滿力量,眼睛裡閃著希望的光輝,整個人充滿朝氣,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人力車夫,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能將日子過得好一點。但是他的運氣實在不怎麼好,他最大的願望是有一輛屬於自己的黃包車,可是等他累死累活攢錢買了車之後,嶄新的車卻在半年後就被別人搶走了。

但祥子不屈不撓,繼續埋頭攢錢,然而這些錢最後又被別人敲詐搶劫了,後來祥子跟虎妞結婚後才靠著虎妞買了一輛車,只不過他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後來虎妞難產去世,家中沒錢辦後事,祥子只能主動賣了心心念念想擁有的黃包車。虎妞去世不久,他喜歡的小福子也去世了,此後他便自甘墮落,淪為「城市垃圾」,身上再看不出半點當初的朝氣。



其實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就是當時黃包車車夫的真實寫照,不論他們的人生是否有祥子這么曲折,他們的日子都過得同樣辛苦。很多車夫拉的黃包車並不是自己的,而是為黃包車公司打工,他們像牲畜一樣沒日沒夜的拉活,可是賺了錢之後他們只能拿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錢都得上交公司,雖然飽受剝削,但是為了活下去他們沒有選擇,畢竟後面有的是人等著接手你的工作。

很多人力車夫得拼了命的工作才能掙錢養家糊口,他們像是不會累的機器似的,只要給錢去哪兒都行,有些黃包車上還會坐2~3個人,車夫的壓力可想而知。車夫一般會在肩頸上搭一塊帕子,流汗了就隨手擦一擦,但這畢竟是個體力活,有時候身上難免會散發汗味,這種味道難免會引起顧客的反感,繼而遭人嫌棄。



其實他們在拉車的過程中也很可能會受傷,也有因為體力不支翻車的人,但他們一般不會先關心自己的傷勢,他們寧願自己摔十次也不願意讓顧客摔一次,因為顧客受傷後他們輕則賠錢,重則直接丟掉小命。所以不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人力車夫都是一個很苦很累的工作,如果常年從事這份工作,車夫的身體也會受到影響,據統計,常年勞累的人力車夫的平均壽命幾乎不會超過40歲。

3、乘車時為了不讓車夫辛苦而下車為人力車夫拉車的人是誰,什麼事

蔣@@緯國在蘇州求學期間,為了路上的安全,也為了不讓他在外面過分地貪玩,姚冶誠專門僱用了一輛黃包車每天接送蔣緯國。這下淘氣的蔣又別出心裁地不安寧了,他雖然回來得早了,但一到家後即與同學拉著黃包車往街上跑,他們替換拉、輪流坐,沖沖撞撞,好在那時狹小的馬路里,行人稀少,車輛也少,容得了他們四處「橫行」。周圍的鄰居看慣了也不當一件新鮮奇事,可有時看到蔣在拉黃包車倒是感到好奇了,誰都要注目看上一番,有時還要誇贊幾句。原來,黃包車夫每天拉著蔣緯國上學和接他回家路上,有時蔣看到黃包車夫拉得累了,他就叫黃包車夫坐在車上,由他來拉上一段。一次,黃包車夫身體不適,蔣見狀竟將黃包車夫拉到了家中。
蔣一次一次的拉車,沿途的市民看到這一情景,「少爺車夫」的雅號也就傳開了。有一次,黃包車夫在送他的上學路上,不慎撞了一位老太,把她籃頭里的點心碰翻了。他見狀立即從車上跳了下來,急著詢問老太是否撞傷,連連向她賠禮道歉,他還隨手拿出了兩塊大洋給了老太,叫她去另買點心。在離開老太時,他對其說:「如果回去後發了傷痛,就到木杏橋蔡貞坊來。」沿途的市民熟悉蔣的養母姚冶誠,知道她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們在蔣走後,就給這位老太出主意說:「你就到蔣公館去找他的娘……」在眾人的「慫恿」下,那位老太果真在下午就去了蔡貞坊家。姚冶誠一聽是被撞了的老太來了,就請他進屋內入坐,熱情地接待她。在了解了被撞的情況後,一再對老太說:「對不起。」說著當即拿出了20塊大洋送給了老太,要她回去補補身體。

4、駱駝祥子中的黃包車夫的生活條件是怎麼樣的

他們的生活是清苦的,生活條件非常簡陋

作為低等車夫,他們往往難以養家糊口

他們所代表的是當時北平城內的一群底層人民,也象徵著社會底層的人民,在那個時代,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很少被人尊重,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被黑暗的社會所拋棄,最後墮落

有什麼疑問可以再次提問哦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